正文

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探源

刘桂生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纪念集 作者:清华大学历史系 著


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探源

张伟良

党史界一致认为,蔡和森是“我党最早比较系统、全面而又正确地提出列宁式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的人”。他何以能在1920年秋至1921年初提出这样重要的思想?许多人认为,他赴法勤工俭学就是抱着寻找革命道路而去的,因而在初去法国的几个月中,“‘猛看猛译’一百多种马列主义小册子”,取得了这样的结果。这种看法有许多令人疑惑不解之处。本文力图从蔡和森当时所处的时代及他的学习和活动的全部环境和条件去进行考察,以求探清其建党思想、建党原则发展的轨迹和源头,以及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一、蔡和森在法国几个月时间内不可能翻译那么多经典著作

关于蔡和森建党思想、建党原则的形成,许多学者认为,蔡和森抵法国不久,就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列宁的建党理论,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研读并用法文硬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百余种经典著作和其他报刊书籍,全面提出了建党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蔡和森在法国刻苦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可信的,但在较短时间内翻译百余种经典著作,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辨析这个问题。

(一)从蔡和森赴法国前所具有的法语水平来看

据笔者查到的材料说明,蔡和森赴法国前,最早开始系统学习法语的时间是1918年10月至1919年2月初。当时,北京华法教育会为了使青年们做好出国的准备,曾分别组织创办了几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如北京长辛店留法高级预备班、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高级预备班,这两处预备班都是招收中学文化程度的学生。此外,华法教育会负责人之一的李石曾,在家乡河北省蠡县(今高阳县)布里村还创办了一所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班。这个班是专门为那些没有上过中学,又渴望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少年办的。当时,在北京负责联络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向李石曾提出让湖南一部分渴望赴法勤工俭学的高小毕业生到布里村学习,得到李的同意。这样,一部分湖南青少年便于1918年10月上旬,被安排到布里村学习,蔡和森也随同来到这里。

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学校,学期为一年,以学法文为主,同时兼学其他文化课。蔡和森当时既是该校的学生,又兼国文教师,还负责湖南班的管理工作。据当年曾和蔡和森一起学习的唐铎回忆说:“在布里村时,和森同志既是我们的同学,又是我们的老师。他和我们同时学习法语,又当我们的国文教员。”他还是“我们这个初级班的负责人”,“为了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奔波着”。另据当年在该校任教的沈宜甲回忆说:“我与他1918年10月至1919年2月左右,同住一室,一见如故,志同道合,日夜倾谈天下古今事。”从上述当事人的回忆看,蔡和森来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班,并不是单纯学习法语的,还从事一些社会活动,实际是半工半读,这些显然要占用他许多学习法语的时间。况且,当时布里村留法初级预备班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条件都较差,这对初学法语的蔡和森来说,要很快掌握这门语言的困难就更大了。

1919年旧历除夕(2月初),蔡和森离开布里村,到北京同毛泽东等筹划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此后,他往返于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赴法前的经费筹措、联络等工作,从此再也没有条件坐下来专心致志地学习法语。

这样,从蔡和森1918年10月上旬在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班开始学习法语算起,到1920年2月初抵达法国这15个月的时间里,他总共只系统学习了不到5个月的法语。蔡和森就是凭着这样一点有限的法语知识赴法勤工俭学的,不可能在抵法不久,就迅速而广泛地研读以至翻译那么多的马列经典著作,从而提出列宁的建党思想。

(二)从蔡和森给国内友人几封信中的有关内容看

蔡和森从1920年2月初抵达法国到1921年10月被遣送回国,其间给国内友人及报刊杂志写过五封信和两篇文章。1920年5月28日,他给毛泽东的信中说到:我“日看法文报一节”,“日惟手字典一册,报纸两页,以为常”。“我现在还是聋哑兼全,(因不注意语言,又没有直接和法人接近,)不过不尽为瞎眼耳。看报渐有门径,各国社会运动消息,日能了解一二”。这里不难看出蔡和森“到法约近五月”的法文水平。同年8月13日,他在致毛泽东的第二封信中说:“我到法后,卤莽看法文报,现门路大开,以世界大势律中国,对于改造计划略具规模。”这时的蔡和森,与两个多月前,只能借助字典“日看法文报一节”相比,虽有很大进步,但还只能是“卤莽看法文报”。显然,蔡和森这种法语水平是不具备用法文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列宁的建党学说的,更谈不上翻译那么多的经典著作。

(三)从赴法的新民学会其他成员的法文水平以及信件、日记中的一些内容看

为把这个问题辨析清楚,我们再借助于其它一些间接材料看一看。贺果(贺培真)在1920年10月27日的日记中记载说:“现在实地想译书,就觉得自己法文程度太差了”,“句子文法上的构造都不清白,怎能讲译呢!唉!只好再去从根本上努力。译书可待诸异日。” 1920年8月初,萧旭东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现在稍为懂几句法语,看得几句报纸,都是东抢西扒得来的。”“依我现在的情形,若再专读两年法文,一年英文……三年之后,即可实行(但无此机会)

贺果、萧旭东赴法前都曾在北京、保定留法高级预备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贺果又先于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他们当时的法文程度,可以作为一种参照数,从中可以了解到蔡和森当时大致的法文程度。当然,由于蔡和森求知欲切,学习刻苦,比在法的其他新民学会会员的法文程度可能要高一些,但高到什么程度呢?从萧子暲1920年6月22日给毛泽东、彭璜的信中可以得知一二:“和森在校,完全自修,法文可看报,生字不多了。”萧旭东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也说:“和森到法,即卤莽看报,现有进步。”但以这种法文水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迅速译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几篇将近25万字的著作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党史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乎众口一辞的看法呢?就现有的材料看,这种提法出自于同蔡和森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李维汉等人的回忆文章中。李维汉说道:“约在八月至九月的时间内,我有机会集中阅读了和森以‘霸蛮’精神从法文翻译过来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若干关于宣传十月革命的小册子。”李维汉的回忆应该重视,但也需要经过考订核实,与蔡和森一起在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不少人在1980年前后写了回忆文章,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萧三(萧子暲)在《深切的怀念》一文中写道:“和森同志1920初来到法国的蒙达尼。他经过几个月的猛看猛译,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里没有提到蔡和森翻译了其它著作。李维汉等人的回忆文章,大都是为纪念蔡和森诞生85周年而写。这是蔡和森“牺牲将近五十年以来第一次纪念他”的活动,大家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撰写文章来纪念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有些事实的回忆与叙述不够准确或来不及核定是难免的。为此,笔者曾采访过蔡和森的长子蔡博,他说:有人认为“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提出建党的第一人,早在1918年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班时,他就提出了建立共产党。他比陈独秀、李大钊1920年初提出建党还要早。”“虽然有个别人这样回忆,但没有史料根据。”他还说:“许多人的回忆和一些研究者的文章中都说,蔡和森赴法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翻译了马、恩、列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4、5篇经典著作,这是不可能的。蔡和森赴法前,在布里村只学了不到5个月的法语,而且这中间他又多次去北京和毛泽东以及华法教育会联络赴法、筹措经费等事,你想他的法文程度能有多高呢?”蔡博这段谈话,对于我们研究蔡和森建党思想的形成过程应该说是有帮助的。

说蔡和森不可能初到法国“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研读并硬译了”那么多马、恩、列的经典著作,当然并不等于说,蔡和森就根本没有研读并硬译出任何一篇马列的文章,并继而推出,蔡和森的建党思想不是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事实上,据大量文献表明,蔡和森不仅研译了列宁的部分文章和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部分片断,而且他的建党思想,正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而产生的。

二、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源于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

《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简称21条),是由列宁起草并在1920年7月19日至8月7日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策略和组织原则,在以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个条件’而著称的文件中得到简要的概述。”它不仅完善和巩固了共产国际的组织制度,而且“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党的领袖建立一个组织严密、具有权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指明了方向”。蔡和森正是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影响下,提出了列宁式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作这一论断的根据有三个方面:

根据之一:有关材料表明蔡和森可以看到《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

要明确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当时蔡和森是否有可能看到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或反映这一文件基本精神的材料。

1920年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开始筹备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初步拟定日程和会议讨论事项时,列宁就事先为即将召开的“二大”撰写了《民族和殖民问题提纲初稿》《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等五份文件。这五份文件在“二大”召开前就已分别正式发表。随后,又刊载于1920年7月14日、20日的《共产国际》杂志第11、12期上。“《共产国际》杂志,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机关刊物,1919年5月1日创刊,曾用俄、德、法、英、中、西班牙等种文字出版,编辑部由参加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团组成。该杂志刊登理论文章和共产国际文件,曾发表列宁的许多篇文章”,是“各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武器”

当时以蔡和森为代表的一批渴望接受新思想的新民学会会员“一到法国,就学习、研究西方流行的思想流派和学说,其中一些先进青年,也有了机会和条件接触、研究马克思主义,尽管经济拮据,不少人仍攒钱购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如贺果一次就买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一九一九年在俄国的六周》《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等几本小册子;他们涉猎了《人道报》《时报》《平民报》《共产党人》《共产国际》等进步书刊”。当时在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和“工学世界社”的社员,由于分散在法国各地,无法“合居共学”,于是蔡和森等就提出贴邮花的办法,把各自购买和搜集到的进步书刊贴上邮花循环邮寄。此法不仅“可济会中经营之穷”,同时可以使更多的进步青年“获取新知”。由此可知,在法的绝大多数新民学会会员和“工学世界社”的社员是读到了《人道报》《时报》《平民报》《共产党人》《共产国际》杂志等进步书刊的。那么,当时作为新民学会在法国的负责人之一的蔡和森,更不会例外。

另外,新民学会会员萧旭东(萧子升)于1920年7月中旬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谈到在蒙达尼的会友概况时说道:“升于巴黎各党派书局,已知大概,搜得各党派书报小册等可达数百种。暂时同志可分作三部分同居……。至合居后,分工所阅之书报略于下:和森,人道报,共产党月刊,俄事评论,以及其他有关系之小册。赞周、和笙,分担合社(协社)主义……子暲,看日报,担任新闻,及他种小册。玉山,看第二第三万国社会党出版物,并留其事。”这里所说的“第三万国社会党出版物”,显然系指共产国际创办的《共产国际》杂志。

我们再来看一看蔡和森分工所阅的《人道报》等,在这一时期是否刊登过有关加入共产国际方面的文件呢?笔者查阅法国《人道报》发现,它不仅以大量的篇幅介绍和报道了正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二大的情况,同时还刊登了《人道报》社长加香和法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福罗萨等,从莫斯科发来的苏联见闻及共产国际二大的情况报道。特别是7月底,加香和福罗萨从苏联回到法国之后,《人道报》专门辟出一个版面刊登列宁和共产国际二大的文件和指示精神。例如:1920年8月2日第3版,刊登了《不同党派加入第三国际的条件》;9月9日第1版,刊登了《加入共产国际许可条件》;9月12日第1版,刊登了《莫斯科和第三国际的条件》等。其中,9月9日第一版刊登的《加入共产国际许可条件》,也就是列宁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基本精神

从上述材料及分析情况看,蔡和森显然能够看到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

根据之二:蔡和森致国内友人的信件

1920年2月至1921年10月蔡和森留法期间,给国内友人及报刊写过五封信、两篇文章。其中前三封信和一篇文章都是谈在法国学习、生活及法国工人运动的情况,思想杂乱,并未提建党的问题。但仅过两个月后,即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两封信中,对于列宁建党学说的认识有了异乎寻常的飞跃,明确提出了与列宁建党学说基本一致的建党思想和主张。这两封信都是写在共产国际二大闭幕之后,这不是偶然的巧合。

在1920年8月13日给毛泽东的信中,蔡和森写道:“我到法后,卤莽看法文报”,“现搜集各种重要小册子约百种,拟编译一种传播运动的丛书”。蔡和森在这里所说的“现搜集各种重要小册子约百种”,究竟是哪百种小册子?现在不可能对其一一考证清楚,但其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列宁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包括在其中的。因为信上说,“木斯哥万国共产党是去年三月成立的,今年七月十五日第二次大会,到会代表三十多国”。“现在第二国际党已解体,脱离出来者都加入新国际党,就是木斯哥万国共产党。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信中还说:“共产党的原理和方略,我须先研究清楚,现已译《议院行动》(系万国共产党之魁作》一篇,及列宁等重要文字数篇。”蔡和森9月16日致毛泽东的题为《共产党之重要讨论》的信进一步指出:“万国共产党即世界革命的总机关,这是无产阶级极彻底的、极真实、极具主义方略的、真正的国际组织,与没有气焰的资产阶级的国际联盟针锋对立。”信中详细列举了参加共产国际二大各国共产党的情况,介绍了自共产国际成立后,许多党派纷纷宣布脱离第二国际,“其中的大党如德独立社会党、法统一社会党、英独立劳动党、西班牙社会党、瑞士社会左党等等,并宣布与第三国际党商议加入条件。”并具体叙述了法国统一社会党宣布脱离第二国际,派代表到莫斯科协商加入第三国际的条件。接着,蔡和森得出结论:“世界大势所趋。而中国民众运动幼稚如此,将怎样呢?我以为非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方法都一致)共产党,则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皆不会有力,不会彻底。”从蔡和森给毛泽东这两封信的时间和内容来看,显然是看到了列宁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并受到影响、启发,进而提出了列宁式的建党思想。

根据之三:《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与蔡和森给毛泽东两封信的主要内容比较

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草案在共产国际二大召开前发表只有19条,提交大会讨论通过时,又补充了两条,这就是后来大家所看到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笔者把蔡和森给毛泽东两封信与列宁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列表作一简要比较。

从上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蔡和森有关建立共产党的许多思想观点,与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联系密切,尽管有些语言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三、蔡和森关于列宁式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蔡和森在赴法国之初,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还没有足够的条件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对欧洲政治舞台上出现的各种“主义”、党、工团、合作社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分辨不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学习研究,才逐渐搞清了这些问题,尤其是看到了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之后,思想有了重大飞跃,提出了列宁式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其具体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蔡和森明确地论述了中国“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方法都一致)共产党”,阐明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和组织原则。蔡和森认为,共产党“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有神经中枢,然后才能建立工团、合作社等其他组织。这就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蔡和森强调的“主义明确”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谓“方法得当”,就是要确立正确的纲领和组织原则,“注重‘无产阶级专政’与‘国际色彩’两点”,“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所谓“和俄一致”,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的列宁式的共产党,而不是与第二国际一致的“旧的正式的‘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

其次,蔡和森阐述了在中国建党的步骤为:“(1)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2)普遍联络各处做一个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运动,取消治安警察法及报纸条例。(3)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分布各职业机关、工厂、农场、议会等处。(4)显然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再次,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及马列主义的策略原则。蔡和森指出:“我以世界革命运动自俄革命成功以来已经转了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无产阶级获得政权来改造社会’”。因为“现世经济政治早已打成一片”,“无产阶级不获得政权,万不能得到经济的解放”。无论从进行经济改造或社会改造来说,无产阶级专政都是不可缺少的。

马列主义并不排斥议会斗争等改良活动,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策略手段,利用它掩护革命活动,揭露和瓦解剥削阶级的统治,使改良成为发展革命活动的支撑点。因此,包括议会斗争在内的改良活动就必须绝对服从无产阶级政党的指挥和领导,而不能任其自流。在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中,反映了这一思想。

总之,蔡和森上述建党思想,充分体现了以“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策略和组织原则而著称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基本精神。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在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建党原则来建党的。所以,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没有受到欧洲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的影响,这就保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

  1. 参见谭献民、孙建娥:《蔡和森研究综述》,载《求索》,1985年第2期。
  2. 持这种看法的有丛岭:《谈谈蔡和森的建党思想》,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2期;何鹄志:《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载《红旗》,1985年第6期;廖盖隆:《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纪念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蔡和森》,载《人民日报》,1981年12月3日;等等。
  3. 唐铎:《回忆我的良师益友——蔡和森同志》,见《回忆蔡和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 沈宜甲:《初期革命时之蔡和森》。
  5. 《蔡和森文集》,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 同上,49页。
  7. 《贺果日记》,存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8. 《新民学会资料》,1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新民学会资料》,93页。
  10. 同上,136页。
  11. 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12. 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编:《怀念蔡和森同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3. 1991年4月至5月,笔者两次采访蔡博的谈话记录。
  14. [苏]索波列夫等:《共产国际史纲》,吴道弘等译,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 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册,25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6. 《列宁全集》,第39卷,203、4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50。
  17. [苏]索波列夫等:《共产国际史纲》,吴道弘等译,63页。
  18. 《湖南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情况》,见《中共党史资料专题研究集》,45页,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19. “工学世界社”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以湖南学生为主体创立的革命团体。1920年2月,李维汉、李富春等人在巴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同年8月改名为“工学世界社。”
  20. 《新民学会资料》,138页。
  21. 见1920年9月9日第1版法国《人道报》(法文版)。
  22. 《蔡和森文集》,49、52~53页。
  23. 《蔡和森文集》,66~67、69页。
  24. 《蔡和森文集》,49、51页。
  25. 同上,第2页。
  26. 同上,52、70页。
  27. 同上,71页。
  28. 《蔡和森文集》,71、65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