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学时代

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 作者:金玉良 著


中学时代

民国初期教育不像现在这样普及,能够念中学的人不多,中学也少。一般情况,一个府才有一所中学。那时,常州府包括溧阳、无锡、宜兴、丹阳、江阴等许多县,但只有一所——常州中学(早年由留日学者屠元博创办,后来改为江苏省第五中学)。周有光中学校友吕叔湘(语言学家)就来自丹阳,他比周有光高一届。

当时,录取中学生分两种:像周有光这样年龄小,没有读过私塾的,进校先读一年预科;年龄偏大、念过私塾的可以直接上中学。周有光在常州中学预科主要读《左传》一类古书,在正式上中学前打好国学功底。周先生至今认为国文、英语、数学三门课程必须在中小学打好基础。他们读小学就有英文课,但偏重国文和算数。

升入中学,情况就不同了。凡是外来课程,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物理》、《化学》等全部使用英文课本。常州中学师资水平高,有许多学者。校长童伯章举人出身,后来被光华大学聘为教授。学校的英文教员不是圣约翰大学就是东吴大学毕业生。常州中学毕业生英文好,能直接用英文写文章。

周先生读中学时,已经提倡白话文和国语。因为是过渡期,做文章仍然用文言文。课堂老师讲课,照旧讲自己的方言,国语只是在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时使用。但是,童校长和国文老师吴山秀特别重视白话文,提倡文言文要“明白如话”。为了引导学生对白话国语的兴趣,经常请一些名人来学校讲演。

周先生上中学时,学生一律住校。礼拜一至礼拜六,学校绝对不准许学生外出。本地学生礼拜日,准许回家半天。他认为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集中精力读书、学习,钻研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周先生读中小学感觉非常轻松,没有任何负担。

他说:“只有轻松才能学习好,紧张是学不好的。不是压力大就学习好。压力大,反而适得其反。老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学不好的。”“兴趣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个人一定会有某种或某些兴趣。必然的兴趣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做出成绩。中学阶段要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机会,学校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环境。如果老师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脑子塞得满满的,学生就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学习,更不能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周先生就读的常州中学,是当时最好的学校。管理严格,但学生感觉却是轻松、愉快的。每天九点上课,上午只排三节正课,每节五十分钟。清晨,学生早早起来晨练,晨读。下午一般是游艺课(“游艺”意出孔子的“游于艺”)。游艺课包括古文、书法、图画、音乐、打拳、军乐演奏等等。游艺课不考试、不记分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周先生曾选修古文、音乐,学习弹月琴、拉二胡、吹笛子,也拉小提琴。他们的音乐老师刘天华(刘半农弟弟)曾在日本学习西洋音乐,回国后主攻民族音乐,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建国初期被誉为“二胡圣手”的储师竹,就是周有光的同班同学。

周先生学习音乐,不想终生以此为业。目的只是为了提高音乐修养,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周先生学生时代除了喜欢音乐,也对语言文字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书籍,并开始发表语文方面的文章。

正是因为周有光先生在学生时代得天独厚,有宽松的空间发展个人兴趣,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学科知识,才能在知天命之年华丽转身,从经济学领域轻松转到语言文字学。

周先生说:“欧美大学注重‘通识教育’理念。我们上大学时,专业限定不严格。只分文科、理科和工科(医科除外),不像解放后分得很细。分得粗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广一点,但缺点是深度不够。正像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所说的‘我们培养学生,要使文科学生了解理科,理科学生欣赏文科’。这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很接近。你看,中国早期许多搞自然科学的专家文学修养非常高,能诗能文。大学教育是培养完备的人格,不是培养专家。专家是大学毕业之后进一步深造才成就起来的。基础知识广泛,改行很容易。新中国建立之后学习苏联,学校早早开始分科,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单一,要跨学科改行很难。”

周先生的孙女戏称爷爷“搞经济半途而废,搞语文半路出家”。但他却在两个不相干的领域同样成就卓著,实乃罕见。有人在美国纽约图书馆查阅馆藏书时,在周有光名录下既有经济学著作,也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常被误认是两个人。然而,早期经济学家周有光,就是今天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周先生开创的“现代汉字学”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同时,他的“比较文字学”也是国内首创,他更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

有人问周先生,为什么能在不同领域驰骋自如?他回答:中学一位郑晓沧老师讲过一句话,给我影响很大。郑老师说“你原来有天然的智慧、天然的思想,教育就是把你天然的东西引出来”。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修。一个人一生在学校学习时间是短暂的、有限的,学问主要靠离开校门后自我学习。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总结人的一生,如果按六十岁计算,工作时间占十三年,业余时间十七年,另外三十年就是吃饭、睡觉。有成就的人,多数用业余时间自学、钻研。要利用好业余时间,不断自学。

张家三姐妹和她们的夫君,1946年摄于上海。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张家四姐妹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她们各个学有所成,知书达礼。大姐元和(前左)大夏大学毕业,嫁昆曲名伶顾传玠(前右);二姐允和(后左一)光华大学毕业,嫁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后左二);三妹兆和(右一)中国公学毕业,嫁著名小说家沈从文(右二);四妹充和北京大学毕业,1948年嫁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当然,自学要靠身边能利用的条件,有了条件不去利用也是枉然。他说:“比如沈从文,后来搞中国服饰研究,固然和他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有关,能接触别人接触不到的东西。但是,在故宫博物院那么多有条件的人,并没有取得像沈从文那样的成绩呀!所以,利用条件的同时,还要个人努力。任何人只要努力,总能做出成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