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先秦的女子读物

古今女子阅读 作者:吴冰,赵春艳 著


先秦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有思想的男人们来说,是一个读书的美好时代,然而,对于女人,她们已经逐渐开始不能自主阅读了,她们所有的阅读活动,都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模范和有“妇德”、有“妇言”、有“妇容”、有“妇功”的“四有新人”。

姆师的出现,带来了女子阅读的春天。那么早期的女子都读些什么呢?

《礼记·昏义》中有这样一段话:

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段话是说从前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要进一个学习班,如果自家的祖庙还完好,就在祖庙里学习,如果没有祖庙了,就在本族的祠堂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功。

妇德、妇言、妇容和妇功合称四德,又称“四行”。

妇德就是守节操,“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

妇言是要求妇女语言美,讲话讲究分寸、得体,不讲粗话。

妇容是女性的容貌美,“女为悦己者容”,要以端庄娴雅的容貌取悦于丈夫。

妇功是指劳动,如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

是古代封建礼教要求妇女遵循的四种德行,《周礼·天官·九嫔》中有:“掌妇学之法,以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127~200)的解释是:“妇德为贞顺,妇言为辞令,妇容为婉娩,妇功为丝枲。”

汉班昭(约45~约117)《女诫·妇行》给了四行(四德)以评估标准: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技巧过人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

班昭对妇德的解释是不一定要绝顶聪明,但要能清而不贪、闲而不暴、贞而不邪、静而无妄、操守大节、整齐不乱、行己之间辄有羞耻、一动一静卓有法度,这才叫做妇人之德。

班昭说妇言不一定非得要能言善辩,而是要温言软语,不恶语伤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说得体的话,说出来的话既要合道理,更要使人爱听,不让人厌恶,这才叫做妇人之言。

班昭对妇容的解释是,不要求天生丽质,但要经常洗衣沐浴,保持服饰的洁净整齐,讲究个人卫生。

至于妇功,班昭说不必技巧过人,但要能专心纺线绩麻,只务本分内的事,不好与人戏笑,安排些洁净整齐的酒食,以奉宾客,这才叫做妇人之功。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四德的标准呢?《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是这样说的: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在中学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一定告诉过你,这里有个修辞叫互文,十三也不是实数,而是说很小,十七同样也不一定是十七,只是说到了出嫁的年龄。意思就是说:我从小就学织素,学裁衣,学弹乐器,学诗书,然后还学习妇道。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媳妇。

女孩十岁前的教育与男孩基本相同,早期的教材有《诗经》、《论语》、《孝经》、《楚辞》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也进入了女子早期的读本,女孩们读书识字并习练楷书。十岁后开始进行以四德为核心的女教。

在清初的《甲申朝事小纪》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宫女读书的记载:

凡内廷选入宫女,未有名位,则曰某人女,必连其父之名为称,恐得宠后防假冒也。女初入门,选内宫之博学善书且有德行者,教之读书,先读《百家姓》、《千字文》,次及《孝经》、《女训》、《女孝经》、《女诫》、《内则》、《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书,其有志学者,随意读之。学规最严,能通者升女秀才,升女史,升宫正司六局掌印。凡宫中太后后妃礼仪等事,则女秀才为赞礼官,主引礼。

文中说到明末崇祯朝时宫女中的“博学善书且有德行者”,就会有读书的机会,读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女教读物以外了,并且有很大的随意性,书读得好的,还能成为女秀才、女史和宫正司六局掌印,出任宫中重大活动的“节目主持”。

但在先秦时期,由于没有专门的女教读物,女子的读本主要从《礼记》、《诗经》、《孝经》中选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前43~前33),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订的。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本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有不少篇章讲修身做人的,像《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曲礼》、《少仪》、《内则》等篇记录了许多生活上的细小礼节。

《礼记》是早期女教的核心,而其中的《郊特牲》、《内则》和《昏义》篇就是女教的必读书目中的必读篇章。

什么是“郊特牲”,汉代郑玄的解释是:“以其记祭天用骍犊之义也。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也就是说《郊特牲》就是《礼记》中关于以牛祭天的事件的记载。

《左传》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古代是一件比天还大的事。在祭祀中,男子主祭,女子主献,所以《礼记·内则》中会说“女子十年……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祗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他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郊特牲》就是《礼记》中关于祭祀规范的篇章。

【郊特牲第一】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献焰,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大飨,尚修而已矣。

【译文】

郊祀上天只用一头牛,而祭祀社稷却要用牛、羊、猪三牲的大牢。天子到诸侯那儿去,诸侯招待天子的膳食只是一头牛犊。诸侯到天子那儿去朝见,天子赐予的宴饮礼却用三牲大牢。这就是以专诚为贵的意思。所以天子不吃怀孕的牛,祭祀天帝也不用怀孕的牛。祭天用的大辂车,马腹的饰带是一圈,祭祀祖先用的辂车的马腹饰带是三圈,次辂车的是五圈。祭天要用牲血,祭祀宗庙要用生肉,祭祀社稷用半生半熟的肉,而在小规模祭祀时反而用熟肴。极其尊敬的天神是不享用祭品的味道,而只享用祭品的气味。

诸侯朝见天子以及互相间拜访,只进献郁鬯的香酒,进献上酒的气味,正是以气味为贵的行礼。天子宴会诸侯,虽设大牢招待,但先进献干肉和姜桂。

上面说的是一段关于祭祀和天子与诸侯间宴请款待的礼节。而如何向神灵进献祭品的礼节,《礼民·礼运》是这样说的:

【礼运第四】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译文】

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做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

向神进献祭品,当然也要投其所好,而神喜好什么,其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认定的,如人自己喜欢美食,就向神进献美食,自己喜欢美女,就向神进献美女,如秦灵公以公主献河伯(《史记·六国年表》秦灵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司马注曰:“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

《礼记》出现的时代,神灵们喜好的层次并不高,《礼记·郊特牲》载: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

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

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蓻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阳,周人先求诸阴,诏祝于室,坐尸于堂,用牲于庭,升首于室。直祭祝于主,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祭于祊,尚曰求诸远者与,祊之为言惊也,肵之为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飨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血祭,盛气也。祭肺肝心,贵气主也。祭黍稷加肺,祭齐加明水,报阴也。取膟■燔燎升首,报阳也。明水涚齐,贵新也。凡涚,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絮着此水也,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称曾孙某,谓国家也。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腥、肆、爓、腍、祭,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举斝角,诏妥尸。古者尸无事则立,有事而后坐也。尸,神象也。祝,将命也。缩酌用茅,明酌也。盏酒涚于清,汁献涚于盏酒,犹明清与盏酒,于旧泽之酒也。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齐之玄也。以阴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齐,必见其所祭者。

【译文】

有虞氏时代的祭祀,崇尚“生气”。祭祀用鲜血、生肉、半生的肉,都是用生气。

殷代的人崇尚声乐。在其尚未造成香气和口味之前,便一直用那高低不平的声音来代替。奏过三个乐章之后,再走出庙门迎接祭牛。他们大声呼喊,用声音在天地间昭告鬼神。

周人崇尚气味,灌地降神用郁鬯的香气。那是一种郁金香草和着鬯酒,其香味可以直达地下。灌地时用有柄的玉勺,也是用玉的气味。灌地以后,才迎祭牲。这是借助阴气求神。用点燃的香蒿和着黍稷,让阳气充满墙屋。向尸献酒以后,用祭牲的肠脂合着原先点燃的香蒿产生气味,这是借助阳气求神。凡是祭祀,都要求求神降临,都要按这些仪式慎重行事。因为人死之后,魂气上升于天,形魄埋藏于地。所以,祭祀的意义在于求神于阴阳。殷人先求魂于阳,周人先求魂于阴。祭祀时,在室中告神,在堂上献尸,在庭中杀牲,然后在室内献上牲首。正祭直接祭告神主,索祭在庙门边祭告。这样,仍然不知神所在的地方,在这边呢,还是在那边呢?还是在远离人们的地方呢?在大门旁祊祭,几乎可以说是求神于远古了。所谓“祊”,也就是“倞”,在亮处求神。所谓“肵”,也就是“敬”。所谓“富”,就是“福”。所谓“首”,就是“直”。所谓“相”,是向尸劝食劝饮之人,也就是“飨神”。所谓“嘏”,是长大的意思。所谓“尸”,是代表神主。

祭祀用毛、血,是将内外均完好的牲祭告于神。告神祭牲内外均完好,是重视纯粹的意思。用血祭神,以示生气旺盛。用祭牲的肺、肝、心,是重视其为生产所凭借的主要器官。用黍稷加肺祭祀,用浊酒加清水祭祀,这都是报阴。用祭牲的肠脂合香蒿点燃,并供奉牲首,这都是报阳。用清水使浊酒变清,这是以明洁为贵。凡是用清水掺入,都是为了使它们变得明洁。所用的清水之所以称为“明水”,是因为主人的明洁之心可从这水里显示出来。国君祭祀时要再拜两次,叩头至地。主人亲自割宰牲体,恭敬到极点。恭敬到极点就是服从。跪拜也是服从,叩头至地,是非常服从。肉袒表示服从到极点。祭祀时,称“孝孙”、“孝子”,是根据伦理的名义来称呼的;称“曾孙某”,是代表国家的称呼。祭祀时的“相”,是告诉尸要怎么做并劝尸饮食的,但因祭祀是主人通过尸向神表示所有的诚敬,所以相不让尸谦让。祭祀时献上生肉、牲体、半熟的肉和熟肉,怎么知道神享受了呢?也只是主人尽自己的诚敬之意罢了。尸刚即席端起玉杯时,祝告诉主人要请尸安坐。古时候,尸在没有饮食之事时是站着的,有饮食之事时才坐下。尸是神的象征。祝是在人神之间传话的人。过滤礼酒,使用茅束,为的是使酒澄清透明。禢酒用清水冲和,郁鬯酒用禢酒中和,如同清酒与禢酒调和在陈年醇酒中一样。祭祀,有的是为了祈福,有的是为了获福以后的报答,有的是为了消灾弭祸。斋服用黑色,是为了达到阴幽之思。所以君子斋戒三日,清整身心后,祭祀时一定能看到所祭的人。

这一段讲的是有虞氏时代(也就是舜帝时代,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时代)、殷代、周代的先人们祭祀时的礼节。着重讲述的是周人的祭祀礼仪程序。这个礼仪程序是古人,包括古代的女子要重点学习的知识。

祭祀最后的环节,祭品的处理也是“有章可循”的:

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瘗埋。《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祭水神时,将祭品(祭品也可能是献给水神如河伯的美女)沉入水中,《仪礼·觐礼》中说:“祭川,沉。”郑玄注释说:“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容易被水神接受。

祭山神时把祭品悬挂起来礼神。《仪礼·觐礼》说:“祭山丘陵,升。”

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地

《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就是扫除干净用来祭祀的平地。

2.坛

《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

3.平坑

《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坎”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做祭坛,坛高起为阳用来祭日,坎下陷为阴用来祭月。

4.宫庙

在坛或■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5.坟墓

坟场墓地是祭祀祖先神的场所。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除祭祀外,对于古代女子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嫁为人妇,关于男婚女嫁的礼仪是女子的必备知识。

【原文《礼记·郊特牲》】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挚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祖先后,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器用陶匏,尚礼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妇盥馈;舅姑卒食,妇酚啵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也。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译文】

天上的阳气下降,地上的阴气上升,阴阳二气合,而后产生万物。婚礼,是传宗接代的事。娶于不同的姓者,既可使疏远的人结成亲家,又可以严别同血统的配合。订婚送聘必出于诚意,但也无须客气说什么不够优厚。是为了告诫女方要正直、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妇人的美德。只要一次和男人喝过了交杯酒,就一辈子不变心。因此有夫死不嫁的风俗。结婚的时候,是男的迎娶女的,男先去,女后来,这是刚和柔的义理。天先于地,君先于臣,它们的义理是一致的。男方拿着鸿雁到女方家去,揖让登堂,再拜而置雁,然后相见。这时,男的女的分的很清楚。男女有了区别,父子才有亲恩可言。父子有了亲恩,然后人伦义理才产生。人伦义理产生之后才会有礼。有了礼,然后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才得以安定。男女无别,没有伦理关系,是禽兽之道,男方迎亲时要亲自驾车,亲手把升车的绳索交给女方,拉女方上车。男方这样做是尊重女方。尊重、亲近女方,女方也尊重、亲近男方。对妻子敬而且爱,先王就是由此而得天下的。出了女家大门,男方领先,女方随后,夫唱妇随之义,由此开始。妇人,就是附从于人的人。幼年附从于父兄;出嫁时附从于丈夫;丈夫死了则附从于儿子。夫,就是丈夫。丈夫,就是以才智引领指导别人的人。行婚礼时要穿祭祀时礼服,且要斋戒沐浴,这是很严肃的,如同奉事鬼神阴阳。因为结婚之后,将为一家之主,为祖先接续后代,责任重大,难道可以不郑重其事吗?新郎新娘合吃着一碗菜,共喝着一杯酒,这是说夫妇平等。所以妇人没有封爵,以丈夫的爵位为爵位,亦以丈夫的辈分为辈分。婚礼饮食用器亦用陶器,为着尊重其自然的本质。在夏商周三代,男女结婚时有同牢合卺之礼,而且用的是陶器。婚礼举行后的第二天,新妇早晨起来梳洗,然后向公公婆婆奉上亲手烹调的膳食。公公婆婆吃过之后,让新妇吃公婆尝过的,表示特别宠爱媳妇。下堂时,公婆从西边的宾阶走下,媳妇从东边的主阶走下,表示公婆已经把家中的事交给她了。婚礼不用音乐,这是幽阴的义理决定的,因为音乐属阳。婚礼不庆贺,因为这是人生相承代的正常秩序。

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如何侍奉公婆(古称舅姑)的知识,《礼记·内则》是古代女子关于如何侍奉父母和公婆的必读篇章。《礼记·内则》对妇女行为的规范更是细致入微,连坐、立、视、听都有严格的要求。郑玄对《内则》的解释是:“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

《内则》篇所记内容主要为家庭内部的规则、礼仪、制度等。《内则》对子女儿媳侍奉父母公婆之礼、父母公婆对待子女儿媳之礼、男女防嫌之礼、夫妻及妻妾之礼、嫡子庶子敬事宗子宗妇之礼、养老敬老之礼、生子礼、接子礼、见父命名礼、教育孩子的礼仪,以及饮食的规定、烹饪的描述等均有详细记载。“内则”作为《礼记》的篇名,其含义便是“家庭成员在家中所应遵循的礼仪规则”。

王梦鸥(1907~2002)先生《礼记今注今译》在介绍《内则》内容时说:今观全篇所言,除篇首十一字无所承应者外,约分为四部分:一内则,二养老,三食谱,四育幼。“内则”部分,依其适应对象来分,又有四种:第一言子、妇服侍父母舅姑的礼节;第二为舅姑对待子妇之礼;第三是家庭通礼;第四是夫妇之礼。“养老”部分显然是“王制”的复简,而“食谱”部分,其文又与《仪礼·公食大夫礼》、《周礼·天官·酒人》、《危人》、《食医》诸职以及《少仪》中文句时相雷同,可参考以上各篇。只有“育幼”部分,是说的子法。

按照王梦鸥先生对《礼记·内则》内容体系的划分,该篇四部分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内则

(1)子女儿媳侍奉父母公婆的礼仪。这是《内则》篇最为主要的内容,具体包括:子女儿媳侍奉父母公婆饮食起居的细则;子女儿媳无私财、无私物,财物全归父母公婆所有;在父母面前儿子要注意仪态;父母有过错时,儿子要劝谏父母之过;儿子要敬爱父母所爱之人;行事要考虑父母声誉等。同时还介绍了未成年儿女和官至命士以上的儿子侍奉父母的礼仪。

(2)父母公婆待子女儿媳的礼仪。具体包括:不阻止子女儿媳干分内之事、礼待不孝子女儿媳。

(3)男女之问的礼仪。具体包括:男女防嫌、夫妇避嫌、妻妾侍夜规定。同时还涉及妻妾之间衣服、饮食、侍奉丈夫过夜的规定。

(4)族人敬事宗子、宗妇的礼仪。

(5)家内其他礼仪。

二、饮食

(1)饮食的等级差别。具体包括:周代天子至庶人食物之差别、天子至士美食阁之等级差别、周王珍肴“八珍”的做法、诸侯之饮食、大夫之饮食。

(2)食物的选取与调制搭配。具体包括:水果、水产、动物的处理方式及择制名称,动物兽肉不能吃的病症,肉的切法名称,各种食物的相互搭配和调料搭配。

三、养老:

讲述虞、夏、商、周各个时代养老所用礼仪、养老的场所、行养老礼的着装、养老礼的意义以及尊老规定。

四、育子:

(1)生子礼。讲述生子过程的礼仪,展示妻妾生子之差异、男女之差别。

(2)接子礼。主要讲述国君接太子之礼,并讲述不同身份的新生儿在举行仪式时的用礼差异。

(3)见父命名礼。包括国君之子见父命名礼、卿大夫、士、庶人之子命名兼及孙见祖父、祖父命名的相关礼仪。

(4)养子礼。主要讲述诸侯国君养子礼,并提及大夫、士之子喂养问题。

(5)学习教育礼仪。包括男女10岁之前和10岁之后两个不同阶段。

首先让我们看《内则》对子女儿媳孝敬父母的要求:

【原文】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纵笄总,拂髦冠緌缨,端■绅,搢笏,左右佩用,逼屦着綦。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纵笄总,衣绅,左右佩用,衿缨綦屦。以适父母舅故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这段的大意是讲子女侍奉父母的礼仪与程式规范:

儿媳侍奉公婆就要跟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鸡叫第一遍,就和丈夫穿戴整齐,到父母公婆住所,儿子儿媳要怡声下气地询问父母公婆冷暖、痛痒,并为他们按摩或搔痒。父母公婆出入走动,要或先或后扶持他们。父母公婆洗手时,年幼的子妇捧盆,年长的捧盛水的器物,洗毕递上毛巾。及时询问父母公婆有何需要,并恭敬地递上所需物品。款、麦、稻、黍等,父母公婆要吃就为他们献上。儿子儿媳要将食物调制得甘甜、柔滑、香美,等到父母公婆尝过食物后方可退下。

对于未成年的子女,《礼记·内则》对他们的孝道是这样要求的:

【原文】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

这段的大意是:

鸡初鸣,未成年儿女起床洗漱、梳理头发、戴髦、在头两侧束发为角、系香囊准备见父母。黎明时,到父母居所问安。询问父母是否吃过早餐。如已进餐,则告退;若父母尚未进餐,则帮助查看早餐的准备情况。

《内侧》更多的是对儿媳侍奉父母的要求,虽然文字上并提子妇,但由于男子主外,家中的事务完全由儿媳来照料,这些规矩也基本上都是为儿媳立的。

【原文】

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若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待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

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

上文的大意是:

凡是孝顺的儿子媳妇,对待父母公婆的安排不能有所违逆,不能有所怡惰。当父母公婆赏赐饮食的时候,即使不喜欢吃,也要尝一尝,听候安排;给予衣服的时候,即使不想穿,也要穿上,听候安排。安排事情让他人代理的时候,即使自己不愿意,也先暂时让他人去办理,然后再由自己办理。

婆婆虽然疼爱儿媳,但还是要让她去辛勤劳作,不能舍不得让她干活,实在不得已,可以让她在干活时多休息几次,不要累坏了身体就可以了。儿媳妇不孝敬公婆,公婆不要生气,也不要怨恨,先教育她。如果教育不听,然后再训斥她。训斥也不起作用,就让儿子休掉她,但不表明她的失礼之罪。

上文说到了儿子儿媳对父母公婆应该表现出的孝敬,对于不孝敬的行为,父母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什么有章可循的处罚,但对儿媳则不然,轻则训斥,重则休掉。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女人从儿媳到婆婆的身份和权威的转变。

《礼记·郊特牲》中对儿媳也有如下的要求:

厥明,妇盟馈。舅姑卒食,妇饺余,私之也。

意思是:新婚第二天早晨,新媳妇沐浴打扮后去拜见公婆,洗手伺候公婆用饭,公婆吃罢,让儿媳妇吃剩余的馔食,这竟然是疼爱她的意思。

除了饮食之外,《内则》篇中提到对父母公婆的坐卧也要注意。

【原文】

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县衾箧枕,敛簟而襡之。

大意是:侍奉父母公婆入座时,子女儿媳手捧座席,询问他们座席朝什么方向铺放。休憩躺卧时,年长的子妇捧席向他们请示脚的一头朝向何方。年幼的子妇拿床,侍者拿几。侍者要将父母公婆睡觉用的大席和箩席收起来,将被子悬挂起来,把枕头收入竹箱,将箩席卷起装入布套,以免沾上灰尘。

恭敬父母公婆还表现在父母的个人形象与卫生上:

【原文】

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杖履只敬之,勿敢近。敦牟卮匜,非馂莫敢用;与恒食饮,非馂,莫之敢饮食。

父母唾洟不见,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足垢,燂汤请洗。

这段大意是:

恭敬父母公婆物品:父母公婆的被子、席子、枕头和几等不能随便移动。对他们的杖和鞋子要怀有恭敬的心情,不敢靠近。父母公婆用的敦、牟、卮、匜等器物,只有到吃父母公婆剩余食物时,才敢用。平时供给父母公婆的饮食,子妇只能吃父母公婆剩下的。

地上若有父母的痰、鼻涕等污物,要及时清理,以免别人看到损坏父母形象。父母的冠、绅带、衣裳脏了,要为其清洗。衣裳绽裂了,要为其缝补。每五天烧一次水请父母洗澡;每三天烧一次水请父母洗头。这期间若父母的脸脏了,要烧淘米水为其洗脸;脚脏了,要烧水为其洗脚。

《内则》篇还提出作为子女如何委婉地劝诫父母的过错。

【原文】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大意是:

父母有过错,儿子要气息低下、和颜悦色地进行劝谏。劝谏不听,要更加恭敬、孝顺,等到父母心情好时再进行劝谏;若父母不高兴,与其让父母犯错得罪地方上的人,不如犯颜复谏。父母发怒,鞭打自己,即使流血也不能怨恨父母,要对他们更加恭敬、孝顺。

《内则》对子女礼待父母喜爱之人是这样规定的:

【原文】

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子有二妾.父母爱一人焉.子爱一人焉.由衣服饮食.由执事.毋敢视.父母所爱.虽父母没不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大意是:

若父母有非常喜爱的女婢、庶子、庶孙等,即使父母过世,儿子也要一直礼待这些人。若儿子有两妾,父母喜欢一人,儿子喜爱另一人,儿子喜欢的妾在衣服、饮食等方面,都不敢同父母所喜爱的相比。即使父母过世,也不改变。若儿子觉得妻与自己很相配,但父母不喜欢,就要把妻休掉。儿子觉得妻与自己不般配,只要父母喜欢,儿子就要一直对她行夫妇之礼。

子女要处处为父母着想,即使父母去世,行事也要考虑父母声誉。

【原文】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大意是:

即使父母已过世,自己想做好事,想给父母留下好名声,就要做出成绩来。想做坏事,考虑到会给父母带来耻辱,就不能去做。

长媳要给其他儿媳妇做出表率,并担当其他儿媳的“领导”,《内则》如是说:

【原文】

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舅姑使冢妇,毋怠,不友无礼于介妇。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并坐。

大意是:

公公去世、婆婆年老后,家政传于长媳。长媳在祭祀和接待宾客时,要事事请示婆婆,其他儿媳请示长媳。公婆使唤长媳,长媳不能怠慢,不能对其他妇人无礼、不友好。

子女儿媳不能违背、怠慢父母公婆的命令,在父母公婆面前要有合乎规矩的仪态。

【原文】

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

大意是:

父母公婆若有吩咐,要答应“唯”,并恭敬地回答问话。进前、后退、转身,要谨慎庄重。上下堂、出入,要从容不迫地先行揖礼。在父母跟前,不能打饱隔,不能打喷嚏或咳嗽,不能伸懒腰,不能独脚站立或斜倚着身子,眼睛不能斜视,不能吐唾沫、擤鼻涕,冷了不能加衣,痒了不能抓挠。不能随便袒露胳膊,不能随便撩起衣裳。比较脏的衣服里子,不能露出来。

在家庭财产方面,所有财产尽归父母公婆所有。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儿子儿媳无私财、无私物,不敢私下把东西借给别人或送给别人)

《内则》最早提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

【原文】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这段文字主要讲了男女防嫌之礼,大体可分为:

别居处:周代建造宫室,分别内外,男子居于外,女子居于内。内外相距较远,所以谓之“深宫”。男子不得随便入内,女子亦不能随便外出。有专人看守,出入限制颇为严格。

别职责:男主外,女主内,互不干涉,各司其职。男子不谈论家务,女子不谈论公务。

别用物:男女不共用水井、浴室,不互用卧席,不互相求借东西,不混穿衣服,不将衣服搭在同一竹竿或衣架上。

不亲授:除祭祀或丧礼外,男女一般不互相传递东西。若需传递,女子要用竹筐接受物品。若没有竹筐,则男女都跪坐,把东西放在地上,而后由对方拿取。

别行路:行路时,男子靠右走,女子靠左走。有特殊事情时,男子入内、女子外出也要有所注意:男子入内,不能吹口哨,不能用手指画;女子出门必须遮掩面部。夜晚行走要手拿火把,没有火把不能随便走动。

对于夫妇、妻妾之礼,《内则》是这样说的:

【原文】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其湢浴。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襡器而藏之。少事长,贱事贵,咸如之。

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齐,漱,澣,慎衣服,栉纵,笄,总角,拂髦,衿缨,綦履。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

这段文字说了以下三点:

1.夫妇避嫌:夫妻不共用衣架、衣箱及浴室。丈夫不在,妻子要把丈夫的枕头放入竹箱,器具装入布套,连同簟席等收藏起来,生怕弄脏。七十岁时,年老人衰,没有避忌,夫妇的衣服器物可一起存放。

2.妻妾侍夜:侍夜的妻妾要先斋戒、洗漱,穿干净的衣服,梳头时用黑缯缠发髻,发髻中插笋,束好头发,带好香囊,系好鞋带。妻妾有序,即使妻不在,妾也不能占用妻侍夜的日子。妾未满五十岁,必须参加五天一次侍奉丈夫过夜。

3.妻妾之间礼仪:丈夫宠爱的婢妾,衣服、饮食也必须在长者之后。

《内则》篇中对族人敬事宗子、宗妇之礼是这样交代的:

【原文】

适子庶子,只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人。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若非所献,则不敢以入于宗子之门,不敢以贵富加于父兄宗族。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齐而宗敬焉,终事而后敢私祭。

大意是:

嫡子、庶子要敬事宗子、宗妇。即使嫡子、庶子比较富贵,也不能以富贵身份或姿态入宗子家门。若是车马随从众多,必须停在大门外,以简约形式入宗子家。宗子的弟子若有人因功德而受赠物品,无论是衣服、皮袄、被褥、车马,都要把其中最好的献给宗子,而后自己才用次一等的。不是献给宗子的东西,不能拿进宗子家门。为人子弟,不能以富贵的身份凌驾于父兄和宗族之上。如果富贵者参加祭祀,要准备两头祭祀用牲,把好的那份献给宗子,夫妇二人要事先斋戒以示对宗庙祭祀的虔敬之心,协助宗子祭祀完毕,才可进行自家祭祀。

《内则》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饮食礼仪的,在古人看来,烹调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礼仪。饮食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的等级差别

具体包括:周代天子至庶人食物之差别、天子至士美食阁之等级差别、周王珍肴“八珍”的做法、诸侯之饮食、大夫之饮食。

《内则》篇是这样说的:

【原文】

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大夫无秩膳。大夫七十而有阁。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公侯伯于房中五,大夫于阁三,士于坫一。

这段是说:

白天子至庶人都吃肉羹和饭,不分等级。但大夫、士、庶人平日所吃食物有差异:大夫平日吃饭,或有肉丝,或有肉脯。士平日吃饭不能吃两样肉羹和肉块。庶人六十岁以上,平日吃饭要有肉。

周代放置美食的阁有等级差别:天子的美食阁是左、右夹室各五阁。公侯伯的美食阁在房中,共有五阁。大夫在夹室中有三阁。大夫七十岁后有经常放置美食的阁。士的美食阁是室中一土台。

八珍是供周王食用的美食,分别为:

淳熬、淳毋、炮豚、炮拜、捣珍、渍、熬、肝昔。

这八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是:

【原文】

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

炮:取豚若将,到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乾,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醯醢。

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熟出之,去其饵,柔其肉。

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以醢若醯醷。

为熬:捶之,去其皽,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乾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乾肉则捶而食之。

内则: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肝菺:取狈肝一,幪之,以其菺濡炙之,举焦,其菺不蓼;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

大意是:

“淳熬”即陆稻米上加煎炒的肉酱和油脂。“淳毋”即黍米上加煎炒的肉酱和油脂。“淳熬”与“淳毋”二珍就像今天人们吃的盖浇饭。“炮豚”就是烤、炸、炖后调以肉酱的乳猪。“炮样”即经过烤、炸、炖等工序制作而成的羔羊。“捣珍”是经过反复捶捣等做成的牛、羊、麋、鹿、麇里脊肉。“渍”是美酒浸泡的牛肉片。“熬”是用姜、桂皮、盐腌制后再火烤而成的牛、羊、麋、鹿、麇肉干。“肝昔”即用狗肠间的脂肪包裹后火烤的狗肝。

周王的“八珍”属于“特供食品”,不是有钱就能享受得到的,从诸侯国君到平民百姓,在饮食上没有什么等级之分(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他们平日用餐吃的食物有:

食:蜗酿而蓝食、雄羹,麦食、脯羹、鸡羹,折赊、犬羹、兔羹,和掺不寥。濡豚,包苦实寥;濡鸡,酞酱实寥;濡鱼,卵酱实寥;濡鳖,酿酱实寥。锻惰,虹酿;脯羹,兔酷;糜肤,鱼酿;鱼脍,芥酱;糜腥,酷酱;桃诸、梅诸、卵盐。

饮品:清稻醛、糟稻醛、清黍醋、糟黍醋、清粱醛、糟粱醛、用粥酿造的醋、黍粥、醋水、清水、梅浆、水酒。酒:清酒、昔酒、事酒。羞:模饵、粉酗。

但诸侯国君以下,各等级的饮食标准还是有差别的,《内则》上说:“大夫燕食,有脍无脯,有脯无脍。士不二羹胾,庶人耆老不徒食”。意思是大夫的中餐和晚餐,脍和脯只能上一种,士则肉汤也只能喝一样,平民百姓中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也要有点肉吃。

(2)食物的选取与调制搭配

具体包括:水果、水产、动物的处理方式及择制名称,动物兽肉不能吃的病症,肉的切法名称,各种食物的相互搭配和调料搭配。

食物之选取牲肉要剔除骨头,鱼要去鳞,枣子要擦拭去尘,栗子要挑选,桃子要去毛,山楂、梨要抠去虫眼(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祖梨曰攒之)。

在处理动物时,要去除对一人有害的部位,如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臀,狐去头,猪去脑,鱼去肠,鳖去肛门(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

周代人总结出许多禽兽肉不可吃的种种病症。如:牛如果夜里鸣叫,肉就恶臭。羊毛稀零又多结,羊肉就膻。狗后腿没有毛且性子暴躁,肉就臊。鸟羽毛失去光泽且叫声嘶哑,肉就发臭。猪若作远视状且眼睫毛相交,肉中就会有囊虫,马脊背为黑色且前腿有杂斑,肉会有一镂姑臭。(牛夜鸣则唐,羊泠毛而毳,膻。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郁。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

各种肉的切法及调味:

生肉细切称为“脍”,切成大片称为“轩”(肉腥细者为脍,大者为轩)。也可以把麋、鹿、鱼和獐肉做成肉酱,野猪肉切成大片轩状,兔肉做成肉酱。切葱或野蒜,和肉一起放入醋中,搅拌均匀(麋鹿鱼为菹,麇为辟,鸡、野豕为轩,兔为宛脾,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

调制食物要领四时膳食所宜:

调制饭食要像春天一样,以温为宜。调制汤羹要像夏天一样,以热为宜,调制酱类要像秋天一样,以凉为宜。调制饮料要像冬天一样,以寒为宜。(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调和食物滋味的原则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牛肉宜配稻饭,羊肉宜配黍饭,猪肉宜配程饭,狗肉宜配粱饭,雁肉宜配麦饭,鱼肉宜配煎米饭(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

春季适合吃羊肉、猪肉,当用有香味的牛膏脂煎食。夏季适宜吃野鸡和鱼的干脯,当用有臊味的狗膏脂煎食,秋季适合吃小牛和小兽肉,当用有膻味的鸡膏脂煎食。冬季适宜吃鲜鱼和雁肉,当用有膻味的羊膏脂煎食(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麛,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