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法国汉学先贤的治学脉络,铎尔孟参与创建了中法汉学研究所。他喜欢在北京新鲜胡同的家里工作,常常在这里和同事们工作到凌晨。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提供)
我写《铎尔孟的红楼梦》,是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历史。我写他,是为了把这段难忘的历史带入21世纪;我写他,是因为我崇敬那些在科学文化园地里辛勤耕耘、默默播种的人,是他们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欣赏,是他们架设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他们挥洒出世界的多彩绚丽。
他们像山谷中的幽兰,没有炫耀,万般激情被包裹在沉静的外表里,藏而不露,却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久久不散……
1925年铎尔孟在北京新鲜胡同寓所。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提供)
1981年11月,《红楼梦》法译本由法国著名的伽利玛(Gallimard)出版社列入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七星文库》出版,社会上顿时掀起一股“红楼热”,把沉浸在文化自我欣赏中的法国,着实搅了一下。该书的出版结束了法国长达两个世纪对这部东方巨著令人痛心的愚昧无知状态,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了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热评,跨越了时空与国界的局限,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法国人心中的文学巨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巴尔扎克的作品并驾于《七星文库》。报纸文章铺天盖地,巴黎众多的大、小书店在醒目的位置摆放着这套精美图书:书分上下两册,鲜红色函套,正面印着一幅大观园的水墨画,侧面是黑色中文字草体书写的“红楼梦”,红、黑相衬既华丽又非常中国味,书脊深蓝色羊皮面上醒目的烫金字“红楼梦”(Le Rêve dans le pavillon rouge)又非常法国味。
这一年正巧是铎尔孟诞生100周年,在他100岁的时刻梦圆红楼,这也许是苍天对痴情人的悲悯。当时,并没有人提到铎尔孟这个名字。逝者如斯夫,他也许并不以为意,正叼着他“智慧的烟斗”潇洒地享受着“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的宁静。
中法大学校董 (贝熙业收藏)
1931年1月,贝熙业(二排左一)、铎尔孟(三排右三)、李麟玉(前排右四)等中法大学同事招待法国公使韦礼德(前排右五)等嘉宾。
中法大学同事合影 (贝熙业收藏)
铎尔孟(二排右二)、李石曾(二排右三)、贝熙业(三排右一)。
20世纪初,李石曾、蔡元培、沈尹默、吴稚晖、铎尔孟、贝熙业等联合向法国政府申请,利用庚子赔款的余额建立“中法大学”培养人才,经过多方努力,1920年终于正式成立北京中法大学。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提供)
铎尔孟(前排左五)、蔡元培(前排右十)。
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后,铎尔孟(第二排左二)在校园内与师生们合影。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提供)
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国人赴法留学,铎尔孟参与了中国朋友们组织的留法俭学与勤工俭学运动,自愿成为即将留法学子的法语教员。图中铎尔孟(二排坐者右六)、圣–琼·佩斯(右十)。 (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提供)
1921年,李治华全家在北京合影,李治华(右一)、父亲李香谷(右二)、母亲(左二)及弟妹。
1942年,李治华为雅歌拍的第一张照片。
1937年9月4日,李治华乘法国轮船“狮身女首”号赴法国留学。
1938年全体留法学生在中法大学的合影,李治华(后排右六)。
1943年,李治华与雅歌在里昂举行婚礼。雅歌手牵着小表妹,旁边是姨母,父母因反对这桩婚事而未出席。
从1954年到1965年,十年间铎尔孟从未离开华幽梦一步,运用优美的本国语言,把这部东方巨著《红楼梦》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这就是他的使命。
1985年,李治华偕夫人雅歌在长城。
2014年,舒乙、于滨、郑碧贤、张文大在西山贝家花园。
华幽梦全景
铎尔孟回法国后,命运之神把他安排在华幽梦,最终与《红楼梦》结缘,终了他完满的一生。铎尔孟卧室(右一)正对这片树林。
2002年,我在华幽梦采访。
2002年,我在里昂图书馆拍摄到铎尔孟1919年书写的《说帖》和《中华民国立法院组织私议》。这两份文献对研究铎尔孟思想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
2003年,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有幸见到法译《红楼梦》手稿。
2005年10月,李治华把法译《红楼梦》手稿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它凝聚了铎尔孟、李治华、雅歌27年的心血。全部手稿每一页的每一行都留下了铎尔孟的修改痕迹。第一次修改是用红色笔,第二次修改是用蓝色笔,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令人震撼。
1957年6月,贝熙业一家来华幽梦探望,这是铎尔孟和老友的最后一面。 (吴瑞华提供)
华幽梦修道院建于1228年,18世纪大革命期间被毁,残存下这座钟楼满腔悲愤地直指蓝天,好像有好多话要向上帝倾诉。
贝熙业和吴似丹在北京。 (贝熙业收藏)
1954年10月9日,贝熙业和吴似丹从香港返回法国的船票。 (贝熙业收藏)
1956年,贝熙业84岁喜得贵子。吴似丹抱着儿子让·路易在奥维涅家乡。 (吴瑞华提供)
1979年10月,吴似丹和儿子在法国。(吴瑞华提供)
铎尔孟和贝熙业准备在西山共建一座养老房,希望此生能够终老西山。两张图纸是他们绘制的养老房。
每到周三,朋友们都会聚集到贝家花园,喝酒、聊天、争论。
铎尔孟手绘贝家花园图纸。
北京西山的贝家花园。
1919年,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巴黎—北京汽车拉力赛,随团来的法国著名画家亚科莱夫先生。
亚科莱夫先生简单几笔,一个智慧、潇洒的铎尔孟,便跃然纸上。
位于北京皇城根的原中法大学校址。
铎尔孟在北京新鲜胡同的旧居。
2003年,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完成《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