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团结、大鼓劲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歌剧的大发展、大繁荣
——2008中国歌剧论坛闭幕式主题发言
王祖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在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以及中国音协、中国剧协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文化艺术界、新闻界、企事业界朋友的鼎力帮助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换届后的中国歌剧研究会与北大歌剧研究院举办的2008中国歌剧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坛今天就要在北京胜利闭幕了!
本次论坛在讴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歌剧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诞生以来,无论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常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老一辈歌剧艺术工作者的努力追求下,曾经创造了中国歌剧的辉煌,涌现出如《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星星之火》、《长征》、《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红霞》、《洪湖赤卫队》、《柯山红日》、《窦娥冤》、《刘三姐》、《红珊瑚》、《江姐》、《阿依古丽》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影响遍及全国。在“十年浩劫”中,中国歌剧也没有逃脱被摧残的命运,跌入低谷。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焕发了我们歌剧艺术工作者的青春,30年来,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又使中国歌剧逐渐复苏,勃发生机,产生了如《星光啊星光》、《芳草心》、《伤逝》、《原野》、《深宫欲海》、《马可·波罗》、《党的女儿》、《张骞》、《素馨花》、《苍原》、《巫山神女》、《再别康桥》、《我心飞翔》、《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李白》等一批优秀剧目。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中国歌剧表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快餐文化影响下,作为高雅艺术的中国歌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凝聚人心,在大团结、大鼓劲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歌剧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歌剧研究会和北大歌剧研究院适时举办了2008中国歌剧论坛。几天来,中国歌剧的老前辈和来自全国各歌剧院团的负责人,从事创作、表演、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歌剧艺术工作者,海外归来的中国歌剧同仁,还有关心支持中国歌剧事业发展的文化艺术界、新闻界、企事业界的朋友欢聚一堂,把它当作全国歌剧界的一次盛会、全体“歌剧人”的一个节日来看待,大家精神振奋、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各抒高见,对中国歌剧的创作、制作、演出、市场、教育及管理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坛以“院团长峰会主题发言”、“歌剧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主题发言”、“以歌剧史的研究与写作、歌剧教育、歌剧制作与推广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的形式分析了形势,梳理了问题,交流了经验,拓宽了视野,深化了认识,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论坛还安排了“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的艺术理念与经营策略”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爱乐乐团的歌剧理念”的介绍,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论坛还组织了歌剧《原野》和《中国咏叹》歌剧音乐会的观摩。论坛在共谋中国歌剧繁荣发展之时,也增强了对中国歌剧生存现状的忧患意识,从而形成以下共识:以歌剧教育普及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歌剧人才和作品的不断涌现为近期目的,实现中国歌剧重新走进大众,逐步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
中国歌剧研究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27年艰难而光辉的历程。中国歌剧研究会的老领导、老前辈在一无经费、二无办公地点的艰苦条件下,坚守歌剧阵地,开拓歌剧事业,配合各级政府,鼓励歌剧创作,支持歌剧活动,组织歌剧演出,团结、引领全国广大歌剧艺术工作者,为再创中国歌剧的繁荣而努力耕耘。在2008中国歌剧论坛召开之际,我们非常怀念为中国歌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已经过世的歌研会老领导、老前辈丁毅、舒模、陈紫、张拓、韩冰、刘炽、李刚、杨光江等同志。昨天正好是著名作曲家石夫同志逝世一周年的祭日。我们对为中国歌剧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所有在世的和已经去世的老艺术家们都深表敬意。此次论坛是中国歌剧研究会换届之后,成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我们决不辜负老领导、老前辈和全国广大歌剧艺术工作者对我们的殷切希望,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用我们的全部激情和不懈努力,将中国歌剧事业进行到底。
要发展中国的歌剧事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推出既不脱离时代,又不脱离群众,真正被大家喜爱,受大家欢迎的优秀作品。好作品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小圈子内自赏的,它必须经受时间、历史和群众的考验。为了推动我国歌剧、音乐剧现实题材创作,促进中国歌剧、音乐剧的繁荣和发展,今年10月7—9日,文化部艺术司在广州主办了2008全国歌剧、音乐剧现实题材创作研讨会,在那次会议结束时,我有过一个发言,涉及我对推动中国歌剧创作的一些思考,今天作为个人的发言,在这里也把要点说一说,以供大家参考。
一、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拥抱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精神风貌、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源泉。作为艺术家应该感到幸运的是,当这些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场”。艺术就是要把“在场”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让健康的文化影响“在场”的一切。能不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主流,反映时代要求,讴歌新时代,讴歌真善美,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歌剧工作者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我们只有投身火热的生活,拥抱伟大的时代,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注重反映和引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作品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我们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只有树立为人民写作的观念,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
二、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尊重规律,掌握特性
歌剧属于音乐戏剧范畴。它是由音乐和戏剧这两个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它是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音乐和戏剧这两个方面孰轻孰重?应该说两者不可偏颇。因此,我们既要为题材作音乐化的选择,又要反对淡化戏剧的不良倾向。歌剧需要剧作家不仅遵循一般的剧作原则,还要遵循音乐与戏剧结合后,互相丰富又互相制约而产生的特殊规律。歌剧的一切艺术特点都是由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而引起的:音乐由于戏剧的加入而戏剧化了;戏剧因为音乐的加入而音乐化了。歌剧要求作曲家为戏写音乐,也要求剧作家为音乐写戏,必须将音乐、戏剧及二者结合后的艺术效应放在一起作综合思考。只有以剧本为基础,以人物为核心,以音乐为主导,着力解决好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这一对主要矛盾,用歌剧的特殊方式去寻求主题的深化,塑造鲜活的人物,推动戏剧的展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歌剧作品。
三、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继承传统,敢于创新
继承是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谈不上融合,更谈不上创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要发展中国的歌剧除了要借鉴西洋经典歌剧的创作手法和成功经验,掌握它的技术技巧以外,还要学习并精通中国戏曲“用歌舞讲故事”和“假定性”的表演手段、“虚拟化”的表现手法,熟悉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国的腔词关系,了解前辈们经过努力探索而建立的中国歌剧传统,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立足于民族的基础之上,在“百花齐放”的艺术实践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歌剧作品。任何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歌剧也呈现出多种风格、多种样式互相交融并行发展的态势。在现今,任何单一的风格、样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来搞歌剧就更需要善于吸收、善于融合,“不择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以适应读图时代大众从“听戏”走向“看戏”的观赏心理。当然,融合不是简单的累加,它需要调动作者的学养,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强化创新意识,解放思想、打破陈规,以全新的思路,选择独特的题材和视角,给主题立意、故事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以及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赋予时代的新意和创造的灵光,才能创作出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精品。
四、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争取观众,赢得市场
舞台艺术的实践活动大致包括创作—表演—欣赏这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础环节是应该综合起来统一考虑的。创作脱离了表演则无以体现,创作脱离了欣赏(即观众)便毫无意义。要使我们的创作适于表演,易于接受,为大多数群众所喜爱,就要善于发掘在现实生活中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果作品触动了百姓的情感,打动了他们的心灵,就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和联想,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喜爱,才会受到欢迎和好评。应当承认,我们作者的爱好与观众往往是有距离的。所以,要研究群众的审美变化,要尊重民族的欣赏习惯,要了解时代的审美特点,力戒陈旧保守,力戒全盘西化,想方设法去缩短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树立求实精神和群众观点,只有这样去做,才能争取观众,发展事业。这可不是一个一般问题,而是一个影响事业生存、发展,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市场,让作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接受考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加强作品的市场运营,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的高度统一。
五、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戒除浮躁,苦练内功
现在好作品少的原因虽说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有运行机制的原因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自身的原因。现在的作者,普遍比较浮躁,包括我自己在内。记得1990年我和爱人张卓娅刚调到总政歌舞团工作时,就有不少人告诫我们:你们俩虽很有才华,但书生气太重,这年头可别太艺术了,在北京工作,首先得改变观念,要变产、供、销为销、供、产的关系。真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下,“为稻粱谋”已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面对的严峻现实。他们不得不在“正业”之外出卖廉价劳动力,既浪费了时间,更挫伤了精神。这种受挫的精神又反过来影响精神创造,造成恶性循环。作者往往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心不足而力尚有余。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种状态的话,那么再有才能的人,也难以写出有艺术震撼力的作品。
歌剧创作难,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必须加倍努力,苦练内功。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盲目;多一份脚踏实地,少一份好高骛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一个拓荒者的心态来耕耘我们的歌剧园地。不要仅仅把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也不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搞一些中小投资、中小场面、中小制作,人少的大戏。只要能回归到歌剧的艺术本体,在音乐、戏剧、人物、主题以及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狠下工夫的话,也同样可以搞出好的作品来。
六、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聚集人才,形成合力
歌剧是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与舞台美术于一体的最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形式,也是创演周期最长、投入最大的一项舞台艺术的系统工程。要高质量地完成一部歌剧的创演任务,需要调动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作曲、编剧、作词、导演、舞美设计等优秀主创人员,以形成合力。综合艺术最可能成为一种“减法”的艺术,如果各个艺术环节都打折扣的话,到最后,作品就面目全非了。因此,只有把好每个环节,让它们都来增色添彩,才能确保作品的整体艺术质量。为此,用强强联手、优化组合、立体操作的办法往往比较容易奏效。原因有三:一是更符合歌剧、音乐剧这一类综合艺术的艺术生产规律,一切问题都可以在上台以前磨合解决;二是有利于激发出创作灵感,碰撞出创作火花,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以提高作品的创演水准,古往今来,不少艺术珍品都产生于艺术沙龙就是这个道理;三是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创演任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专业歌剧院团在萎缩,我们的专业歌剧人才在流失。我们既缺乏具有综合素质并有娴熟驾驭音乐戏剧能力的作曲、编剧、作词、导演、舞美设计等顶尖人物;又缺乏有眼光、有胆魄、有能力、有实力的歌剧制作人;也缺乏才艺出众、光彩照人的歌剧明星。因此,我们要积极呼吁政府加强对歌剧的投入;我们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和企事业界对歌剧的支持;我们要共同创造歌剧良好的艺术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要努力团结一切歌剧的从业人员,互相帮扶,争取拿出更好的作品;我们要鼓励并支持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要进一步呼吁改革体制和机制以增强活力,解放艺术生产力;我们要建立并提高歌剧的教育和普及水平,为歌剧的后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发展平台。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各位尊敬的歌剧艺术的坚守者们:歌剧艺术是一门最为复杂的舞台综合艺术,有人把它喻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它属于社会的高层文化。而一个社会的总体文化素质,总是以高层文化为导向,才能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健康文化倾向。我们深知作为歌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历史是不会空白的,我们歌剧人没有任何理由让歌剧沉寂下去,因为让其沉寂下去,被边缘化是很不应该的。最近我正在读一本文艺专著,它提醒我们要重新恢复文化自尊和自信;它提醒我们不能丧失用自己的文化艺术价值标准去评判事物的能力;它提醒我们艺术本具有文化的属性,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两者应相均衡;它提醒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守护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提醒我们要从国家安全出发,建立起我们的文化战略……文化部正在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打造时代文化品牌、建设国家文化形象、实现民族文化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充分施展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
我的岳父张锐是一位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位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老人。记得1978年春,我们同去苏州香雪海赏梅时,在附近司徒庙院中见到四棵形态各异的千年古柏,分别被命名为清、奇、古、怪。受此启发,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小诗并加了注解,用以概括一部艺术精品必须具有的艺术内涵和要素。
生命贵常青:人的生命,树的生命,乃至万物的生命,都以常青为贵。唯有与宇宙的永恒运动同步,不停息地代谢更新,才能朝气蓬勃,青春常驻,艺术亦复如此。
独创才出奇:创造,是人类最高尚的追求,要创造必须探寻、发现。探寻、发现愈深广,愈有独特创造,艺术以独创为至美,有独创的艺术品将经久不衰,永世流芳。
美中必有古:古乃传统。艺术传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安城秦王朝的兵马俑,紫禁城辉宏、壮丽的宫殿建筑,苏州拙政园的曲桥回廊……无不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后人若能承继传统,艺术源流将永不枯竭。
神品无不怪:凡艺术神品无不因创作者个性的巨大作用而降生。艺术戒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宁容怪异,勿扼个性,有个性的作品可成为稀世之宝。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干歌剧也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在此次论坛中,我又一次看到了这种精神。来参会的人都有强烈的、不可割舍的歌剧情结:以贺敬之为代表的老艺术家、老歌剧工作者们有不少是带病前来参会的;年近八旬的指挥家郑小瑛老师不顾疲劳,专程从厦门赶来排演;常年为基层院团创作过多部歌剧的作曲家刘振球,放弃了好不容易才安排上的住院床位,不顾爱人和孩子的坚决反对,毅然前来参会,他说:“不让我参会我就不住院开刀。”;湖南省衡阳市院士专家学术交流促进会最近成立了歌剧研究委员会,他们的代表唐汶龙同志的妻子预产期临近,马上要生孩子,当她得知北京要召开2008中国歌剧论坛后,坚决支持丈夫前来参会,临时买不到票,唐汶龙同志自己驾车17个小时,行程近两千公里,凌晨两点赶来北京报到。他把这次论坛当作中国歌剧吹响的集结号,立志回去后努力工作,逐渐恢复湖南这一片已经荒芜了的歌剧绿洲,他还向歌研会提出明年在南岳召开全国研讨会的申请,重点研讨全国性歌剧创作和基层歌剧繁荣发展的问题;甘肃省歌剧院院长彭德明,坚决不肯改换歌剧院的名字,为了用股份制的办法干歌剧,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十分悲壮,此次进京,又正式向歌研会申请成立西北分会,以便整合西北各省的歌剧力量和歌剧资源;天津歌舞剧院已有20年时间不演歌剧了,也没了歌剧团,可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今年终于又恢复了歌剧团的建制,排练了歌剧《原野》,为了配合2008中国歌剧论坛的召开,愿意自费进京演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歌剧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还有干不成的事吗?有了这种精神,中国歌剧就不会亡!为此,我们充满了信心。
“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课题,还提出了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搞好社会建设的任务,这就给像我们中国歌剧研究会这样的民间社会组织和歌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切歌剧人,支持所有歌剧院团,加强联络、加强合作、加强交流,中国歌剧研究会应该成为我们歌剧人共同的家。我们一定要抓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的契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共同开创中国歌剧事业的美好明天!
在岁末迎新之际,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代表吉顺安康,阖家幸福!
现在我宣布:2008中国歌剧论坛胜利闭幕!
(王祖皆 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