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周仲强的专著《文化的传承与变革——跨文化语境中金庸小说的艺术转型》就要出版了,这让我喜出望外,但是,当他要求我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我却有点踌躇了,所以拖了一段时间。原因当然不是不愿意写或者不喜欢这本书,而是感到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写这个序。一是我原本就是个学浅识薄甚至不学无术的人,只是爱读书、光会与书打交道才赖在大学的人,怎么敢轻易为别人写序呢?二是我虽然也读过金庸,但是对金庸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又怎么评价这本厚厚实实的专著呢?
但是,最后为什么又写了呢?
因为周仲强不仅是我的朋友,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是我敬佩的、值得我学习的。
周仲强不是一个一般的学者,这里所说的“不一般”,不是由于他在什么名校读过,有耀眼的学位,或者有什么特殊的专业名号,恰恰相反,他毕业于一家并不著名的大学,而且在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访学之前,忙于教学,并没有什么学术研究经历和成果;但是,自从与他相识的第一天起,我就发觉他不仅待人坦率真诚,而且对于文学有超乎常人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能够敏感迅速地消化、吸纳他人的东西,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有时候,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提示,原本毫无价值,但是经过他的生发之后,很快变成了熠熠生辉的论述和文章,真有一种“变废为宝”的神奇本领。还有一点也令我称奇,在这之前,周仲强对于学术界流行的一些新理论和新观念知道得不多,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书籍,但是一旦接触之后,他不仅不会为之所难所困,而且很快就能把握它们,知其所短,取其所长,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去。其实,我对周仲强了解不是很多,但是知道他有过一段“濒临”死亡的经历。那是在他大学毕业之际,一场大病把他拖入人生的谷底,由于误诊久治不愈,当地医生已经宣告无法救治,被迫转院医疗时却峰回路转,很快恢复了健康。他说,那几个月是自己最绝望的时期,也是一生最难忘的记忆。之后,连他都感觉到自己变化很大。
生死如此,又何况那些貌似高深的文学理论与话语呢?
由此我也感受到,周仲强做学问的底气不是来自某种思想理论,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来自于他对于生活和文学的特殊理解和期待。他所研究的是文化传承的变革,是金庸小说中的文化意味,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是他本人的文化情怀和理想,所关注和追寻的是自己与金庸以及金庸笔下人物息息相通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其激动人心的关注点都在于如何为人生、为社会、为未来开创一片“新天地”。于是,“侠义”转换成了生命追寻,“江湖”变成了特殊的美学视域,“英雄”充满了文化缺憾和期待,“孤独”被延展为艺术空间,这一切不仅为当下金庸研究开辟着新的空间和路径,也为审视和理解生命与当下的文化处境和历史命运建立了一些新的坐标。
当然,这毕竟是一本学术专著,作者也不能不按照某种惯例来写作,所以难免有拖沓的但又显得面面俱到的地方——这或许更显得具有学院气,容易进入当下学术界。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周仲强能够参与由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语境和20世纪文学批评转型研究”,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个项目成果的学术含量和质量,也大大减缓了我的心理压力,使我感到轻松和开心。
是为序。
殷国明
2012年8月26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