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种群
关于人需要接触些具有永恒性的事物的这种内在冲动,还有些可说。实际上这一点百姓是有体会的,比如不少人会跑到各式的展览馆去看画展之类的东西。有一种摄影作品会让人内心产生触动,比如天空下大量的人群,黑压压的一片。这种时候,恰恰是那种让人完全不知道“谁是谁”的状态,会让你产生某种“审美感”。它令人怀想,想到人类的由来,想到这一族类与世界的关系,想到每张各异面孔之下的作为“人”的某种共同的“本体性”。换言之,它可以让你从感觉中体会到一些和“自我本质”有关的东西。在这种时候,你要是弄上个照片,一万个人走在一堆儿,张三你也认识,李四、王五你都认识,这就有点要命,你甚至会感到烦躁与厌恶,因为你和王五可能不够对付,和李四还要笑脸相迎。实际上我的意思是说,人对自我及族类的意识,是人性深处的一种“符号性”需要,而显然我上面说到的那种什么事都知道、什么人都认识的状态,让你意识到的便不是族类,是邻居是熟人。既已常见面,你就会想躲在家里不想见,决不会再跑到美术馆去见,这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