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曾任北魏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官职,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最后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所杀。少好学,博学多识,尤喜地理书籍,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及风土文物,撰《水经注》一书。《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隋书·经籍志》载“水经,三卷,郭璞注”。著者为谁尚无定论。自唐以后,郭璞注本失传,此书遂专附郦道元《水经注》流传。今本仅存一百二十三篇。《水经注》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做了二十倍的补充和发展,自成巨著。同时文笔绚烂,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古代地理名著,而且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篇。
水经注·江水·三峡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1〕。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2〕。
北岸山上有神渊〔3〕。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其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即降雨。常璩曰〔4〕:县有山泽水神,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5〕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
峡中有瞿唐、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泝所忌〔6〕。瞿唐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经过〔7〕,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水,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8〕。今则不能尔,犹飨荐〔9〕不辍。
此峡多猨〔10〕。猨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狢兽渡汶而不生矣〔11〕。
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12〕。
……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13〕:按《地理志》〔14〕“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15〕,晋太元二年又崩〔16〕。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簟〔17〕,或方如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18〕。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19〕,偕岭衡疑〔20〕。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21〕。《山海经》云:“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22〕。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23〕。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24〕,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25〕。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焉。其首尾间,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26〕,不见曦月〔27〕。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28〕: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29〕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
〔1〕三峡:即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南诔关,长193公里。广溪峡,即瞿塘峡。
〔2〕厥势殆交:厥,代词。他或他们。殆,近于、几乎。交,交结。全句意为:他们的态势几乎就要交结在一起了。
〔3〕神渊:渊名。
〔4〕常璩:人名。常璩字道将,东晋时江源(今四川崇庆)人。曾在成汉间担任散骑常侍等官职,著有《华阳国志》。
〔5〕《蜀都赋》:晋代文学家左思所作。
〔6〕沿泝:沿,顺着。泝,逆着。
〔7〕刺史二千石:指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和朝廷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大官。
〔8〕篙足:篙头。
〔9〕飨荐:飨,供奉鬼神。荐,进献祭品。全句意为:用食品来供奉水神。
〔10〕猨:即猿。
〔11〕狢兽渡汶:狢兽,即貉。汶,汶江。即岷江。
〔12〕郭景纯:晋代学者郭璞,字景纯。《隋书·经籍志》上记载郭璞曾为《水经》作注。惜唐代以后失传。
〔13〕郭仲产:人名。曾作《荆州记》。《新唐书·艺文志》记载:“郭仲产《荆州记》二卷。”
〔14〕《地理志》:指《汉书·地理志》。
〔15〕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
〔16〕晋太元二年:即公元377年。
〔17〕簟:坐卧用的竹席。
〔18〕竦桀:高耸。
〔19〕抗峰岷峨:岷,岷山。峨,峨嵋山。意为大巫山的高度可与岷山、峨嵋山相比。
〔20〕偕岭衡疑:衡,衡山。疑,九疑山。意为大巫山可与衡山、九疑山为伍。
〔21〕孟涂:巫山之神。
〔22〕《山海经》云:此处引文见《山海经·海内南经》。
〔23〕帝女:天帝之女。
〔24〕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宋玉,战国时文学家。著有《高唐赋》、《神女赋》。
〔25〕“所谓‘高唐之阻’至‘果如其言’”语出宋玉《高唐赋》。“高唐”或作“高丘”。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高丘,高山。
〔26〕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27〕曦月:曦,太阳。月,月亮。
〔28〕袁山松:人名。东晋作家。曾著《后汉书》。
〔29〕《宜都记》:《新唐书·艺文志》载有《宜都山川记》,李氏著。或系指此。
【今译】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广溪峡,此处就是三峡的开头。这一段有三十里,两岸多是倾斜的山岩和斜倚的树木,看它们的态势几乎就要交结在一起了。
江北岸山上有一深潭叫神渊。渊的北面有山崖叫白盐崖,高度有千余丈,高高地俯视峙立在神渊前面。当地人见山岩又高且岩石色白如盐,所以这样称呼它。天旱的时候,人们在山上燃烧木头,把灰烬推下渊中,不久就会降雨。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写道:“县境内山中有水神,天旱时就击鼓请求水神降雨,必有应验而降雨。”《蜀都赋》中所写到的“应鸣鼓而兴雨”说得就是此事。
峡中有瞿唐、黄龛两个滩涂。夏天雨季大水绕滩迂回激流。无论船只是顺江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有所忌惮。瞿唐滩上有水神庙,尤其灵验。即使是州郡最高长官和朝廷大臣到此,也不能吹打奏乐。商船逆水而上,恐怕触到礁石发出声响,就用布裹住篙头。如今虽然不这样了,但供奉水神还是没有停止。
此峡有许多猿猴。猿猴不在整个北岸生长。有的人将猿猴放在北岸山中,起初听不见这些猿猴的叫声,也许同狢兽一样向北渡过汉江就不能生活了。
这个峡就是过去大禹所开凿为了沟通长江的。也就是郭景纯所说的“巴东之峡,是夏禹所疏凿”的那条峡。
……
江水又东流,流经巫峡,这就是杜宇开凿的用来沟通江水的那条峡。郭仲产说:“按照《地理志》上记载‘巫山在县治的西南’,而现在县治的东面有巫山,这是因为县治所在有变化的缘故。”
江水经过巫峡,向东流经过新崩滩。这里的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发生过山崩,晋太元二年又发生山崩。山崩那天,江水倒流百余里,涌起大浪高数十丈。现在滩上有石头,有的圆圆的像竹席,有的方石如屋子一样大,像这样的石头有许多,都是山崖崩裂坠落下来的;因为山崩石落,造成急流突起,所以这里叫做新崩滩。山崩后剩余的山崖,与两岸其他山岭相比,依然是高耸突出。
由此往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它的形势不但为三峡没有。它的高度还可与岷山、峨嵋山相比试,可以与衡山、九疑山并列。大巫山像大鸟的翅膀一样附连着群山,簇拥在周围的群山,都高耸直入青云,只有在云霄之上才能分辨它们的高低,传说这里是神孟涂所居住的地方。《山海经》上说:“夏代帝王启的臣子叫孟涂的,在巴地做主管一方的神,巴地的人到孟涂神庙那里去打官司,孟涂就把那衣服上有血迹的人捉起来,这样可以不冤枉好人,有好生之德。孟涂居住在一座山上,这座山在丹山的西面。”郭景纯说:“丹山在丹阳,属于巴地,丹山西面那座山就是巫山。”另外,天帝的女儿居住在这里。宋玉所说天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没有出嫁便去世了,埋葬在巫山的南面,她的精魂化为草,其实就是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那里有高唐台观的阻隔,清晨,我便是那美丽的朝霞;傍晚,我又化为飘洒的细雨。朝朝暮暮,我常在阳台之下。第二天早晨观看,果然像巫山之女说的那样”。所以就为她建立了庙宇,名叫“朝云”。巫峡从开头到终点的距离有一百六十里,所以叫巫峡,因为是以巫山命名的。
在整个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空缺之处。重重的山岩,重叠的山峰,将天空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时分,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山岩,这时在峡中顺航逆航都被阻断了。偶尔朝廷有紧急使命,有的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即抵达江陵城,这中间的路程有一千二百多里,虽然是乘着奔驰的快马,驾御着长风也不会有这样快。到了春冬两个季节,则有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山影。极陡峭的山峰生长着许多形态怪异的柏树,挂在山上的瀑布,在山间飞流喷射。水清山峻,草木茂盛,确实有许多乐趣。每到雨后初晴或霜冻的早晨,山林涧水给人清寒肃杀的感觉,此时常常听到高山上猿猴的啸叫,连续不断,声音凄厉异常,在空寂的山谷中回响,这凄厉的声音很长时间才能消失。所以渔民唱道:“巴地的东方有三条峡,最数那条巫峡长。猿猴凄凉的三声叫,人儿早已泪湿裳。”
……
江水又向东流过狼尾滩,再过人滩。袁山松说:这两个滩相距二里左右。人滩那里水流最急,南岸有块青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水位下降便露出水面,这块石头十分高大,在数十步之内,全显现出人脸形,有的大有的小,那些清晰的,似乎连胡须头发都具备,所以这里被叫做人滩。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黄牛山下,有个滩叫“黄牛滩”。在南岸崇山峻岭之中,在最靠近江边的山崖中间,有一块石头颜色纹路如一人背着刀,牵着牛,人黑色,牛黄色,形状色彩都很分明。这里既然是人迹断绝的地方,所以也无法去仔细观察了。这里的山岩已经很高了,更加上江水流急迂回,虽然船从这里经过后已经一两夜,还是能看见那黄牛石。所以在这里航行的人留下了这样的歌谣:“早晨出发自黄牛石,晚上还像住宿在黄牛石,走了三天三夜,依然能看见黄牛石。”这里是说水路的曲折迂回,走出很远,回头看去,好像依然在老地方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记载: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西陵峡口有一百多里路,这里山势水流都很曲折,而两岸高山重叠,像屏风一样遮蔽天空,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根本看不见太阳、月亮。岸上的绝壁有千余丈,石壁上的石头颜色形状,大多类似某种物象。山上的林木高大茂盛,由冬至春都不凋残。猿猴的叫声十分凄清,在山谷中回响,声音清越不绝。人们所说的“三峡”,这是其中一条。
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水流疾速,书中记载与口头相传,大都讲述到这里的恐惧,并以此来告诫要到这里的行人,从来没有人称赞这里的山水景色之美。直到我登临此地。一到这里,就欣喜异常,才明白耳闻不如亲眼看到的说法。这里重叠的山峦,秀丽的山峰,奇异的构造形态,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它的美妙之处。林木错落竦立,繁荣茂盛,在霞光云气的外面。抬头仰望那青山绿树,低头俯视江水中的倒影,反复玩味这里的景致就越觉得它秀美,我在这里留连了两天,不觉忘记了离去,我所看到所亲身经历的景致的美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自己既然欣喜地得以欣赏到这里奇异的景致,如果这里的山水有灵的话,也应当惊喜在千古之中终于遇到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