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笔记
豫东平原,落满贫穷。土地深处,除了衍生饥饿、荒凉,还衍生翡翠绿似的田野。我,在一株植物面前静下心来,修禅、悟道,将它的普度众生搬往心头的寺庙,一个个慈眉善目的植物,将生活的苦瓦解!
毛毛根
那些年,我常常一个人在田野的深处寻觅,用缺吃少穿的目光翻阅田野的贫瘠,偶尔,看见远处一片绿色,疾走几步,便会发现一些嫩芽,先开花,后长叶,与大多数植物不同,形似尖锥,顶端绛红逐渐变绿,这絮状的白花,嫩嫩的,放到嘴里,舌舔即化。土里掩埋的那段则由嫩黄渐变为白。夏生白茸茸的花,至秋而枯,其根洁白,六月采之,剜开泥土,发现白色的根,用手捋净,便可放进嘴里大快朵颐。
这贫贱的植物,是豫东平原的私生子,一场风,就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圈占了所有空白的土地,它们安静生长,让一些饥饿的胃不能安静,饥饿的世界里,人成了苦难的背景墙。
乡下人,一直就这样叫着它的小名——毛毛根。贫贱的植物好养活,不管经历了多少次的变故,毛毛根永远是土地上最亮眼的孩子。后来,我上学了,才知道它原来还有一个学名——白茅。在《本草正义》里说:“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黏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原来,我们这些乡下人,一直在贪婪地吃着一味泄火的中药,怪不得乡下人的身体总是健如黄牛呢!
后来,在《诗经》里发现这不起眼的毛毛根散发出文雅的气息——谷荻。很多书籍为它注释,譬如《本草纲目》:“茅叶如矛,故谓之茅。其根牵连,故谓之茹。”《易》:“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这哪里是乡野的毛毛根啊,分明是文字里的宠儿。但是,在乡野,毛毛根依然拖着卑贱之躯,从来不敢将远古《诗经》里的小姐脾气带入生活。野性的世界里,文雅便显得另类,不如毛毛根的低贱来得实在。
马齿苋
豫东平原,最不缺的就是马齿苋,那些饥饿的年月,这马齿苋可是救命的恩人,和树上的槐花、榆钱一起喂饱空空的胃。
在豫东平原上,凡是能够站得住脚的植物,多半有着一般植物比不上的优点。这满地的马齿苋,即使将它连根拔起,扔在一边,不久它还能生机勃勃地活着。喝了一肚子的水,即使一段时间不喝水,依然能够覆盖豫东的空旷。这马齿苋其实就是植物中的骆驼,耐渴性极佳。
马齿苋叶肥鲜嫩,用清水淘洗干净,凉拌蒸锅皆可。我常想,这饱满的植物怎么和马纠缠在一起呢?后来终于看出些门道来,这叶子像马的牙齿。我不喜欢吃这种野菜,吃的时候觉得有一股酸味,让饥饿的肚子更空,但是远在洛阳的河南老乡杜甫却最喜这植物,在《园官送菜》中写道:“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我心想,这老乡怎么对马齿苋情有独钟呢?后来翻开他的简历,一生孤苦,半生漂泊,也许是这满野的马齿苋经常救济他那空空的米缸吧!
马齿苋,应该最具贫穷味,即使它肥嫩的长相迷惑了世界,但是作为豫东平原的乡下人,我知道,马齿苋的酸并不好吃,那只是饥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读读顾城的《雨后》:
一片水的平原
一片沉寂
千百种虫翅不再振响
在马齿苋
肿痛的土地上
水虱追逐着颤动的波
花瓣、润红、淡蓝
苦苦地恋着断枝
浮沫在倒卖偷来的颜色
远远的小柳树
被粘住了头发
它第一次看见自己
为什么不快乐
都说顾城是童话诗人,可是他对于马齿苋并没有表现出童话的意味来。我觉得这样的顾城才是伟大的,他从骨子里真正懂得一种乡下植物,本来马齿苋就与高贵沾不上边,这一句“在马齿苋/肿痛的土地上”,可谓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平原上的贫寒味和苦难的痛感。
荠荠菜
上学的时候读到“春在溪头荠菜花”,便觉得满眼的诗意,心想,我的老家要是能有这满山的荠菜花就好了,后来知道田间乡下有太多的荠荠菜,于是母亲采摘一些来,用这卑贱的荠荠菜包饺子,细品之下,颇觉美味。
豫东有歌谣云:“荠荠菜,包饺子,吧唧吧唧两碗吃。”可见这荠荠菜在故乡还是受人待见的,即使一些文学大家,也对它满是赞誉之词。宋代文豪苏轼是个“荠菜迷”,他在诗中写道:“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他还发明了名传四海以野荠为原料的“东坡羹”。诗人陆游品尝了“东坡羹”之后,吟诗道:“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峨岷指苏轼故乡)。”他们一起为这活着的荠荠菜书写传记,让这草木的卑贱之躯呈现出一种超越来,超越乡人对于野菜的认识,超越文人对于野菜的认识。
其实,小小的野生荠菜,有书写不完的风韵,入诗便觉得不再稀罕,更有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将荠菜入画,这留给人间的容颜是如此生动,哪里能看出“自小出野里”这等贫贱气息呢?且在画上题诗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将樱桃和荠荠菜连在一起,我顿时觉得自己对荠荠菜太轻视了,一个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竟然为微不足道的荠荠菜大写赞词,不能不说这是植物与人的平等。郑板桥将荠荠菜放到与人等高的位置,才有后世人对其书画的仰望,我悔恨自己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白眼。
说来惭愧,我就是《论语》里那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虽说身在乡野,但总是梦想着某一天能离开这贫穷的地方,从没有细心打量过这些野菜,甚至分不清荠荠菜和曲曲菜。
记得有一次,母亲将地里挖来的曲曲菜淘洗干净,我误以为是荠荠菜,第一口便觉得这野菜难以下咽,如此苦味还挤进野菜的园地里诱惑人?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一口苦,和苦瓜如此相似,孤独而安静。
后来,我知道那野菜叫曲曲菜,便觉得自己距离它们太遥远了,分不清一些植物。人不应该与植物刻意保持距离,应该走进那一片土地深处,看它们满身的苦意,观看满地修行的野菜,才能在生活中分辨出一些细碎的东西。从曲曲菜的苦,才发觉荠荠菜的可爱,怪不得这孤独的植物,总会抓住人们肤浅的胃。
节节草
在昏黄的灯下,母亲一边缝补衣服,一边让我们猜谜:“青竹竿,十八节,不结果,不长叶。”这节节草常将我们带入一个猜不透的迷宫里。人们往往对于较为了解的事物视而不见,这个谜底,母亲一直没说,直到我在河边看见这一丛节节草,顿时如醍醐灌顶。
明代李时珍称:“此草有节,面糙涩。治木骨者,用之磋擦则光净,犹云木之贼也。”植物被称为贼的,未曾听说,可见世人对此误解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