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莎士比亚:属于所有世纪的爱情心理学大师

我爱故我在:西方文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 作者:熊哲宏 主编


莎士比亚:属于所有世纪的爱情心理学大师

爱让人变乖,突然间开始温柔了起来;爱让人变坏,懂得了什么时候该耍赖。

——莎士比亚

他是近现代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也是英国人民引以为傲的诗人,他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他就是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然而,正应验了“树大招风”这句话,关于他的是是非非几百年来不绝于耳,他的家庭,他的作品,他的婚姻,甚至有人怀疑莎翁真人是否存在?撇开这些纷繁的干扰,让我们涤荡心灵,徜徉在由莎士比亚构建的戏剧小镇中……

主要人物

威廉·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新生儿,后来的著名戏剧作家

约翰·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的父亲 曾经的佃农,后来做皮革生意,再后来的政府官员

玛丽·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的母亲 曾经的地主女儿

安妮·哈瑟维 威廉·莎士比亚的妻子

其他:接生婆,神父,人群、莎翁戏剧中的人物

第一幕 幸福的童年

第一场 平凡的诞生

地点: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

[接生婆和约翰·莎士比亚上]

(嗯啊……嗯啊…… 一阵阵婴儿的啼哭)

接生婆:生啦,生啦,老爷,太太生啦!

约翰·莎士比亚(下简称为约翰):(来回踱步,非常焦急)生了吗?是男是女?快抱过来给 我看看!

接生婆:是个男娃!长得可像您呢!(说着把婴儿抱给约翰)

(约翰接过接生婆手上的婴儿,瞅了又瞅,满脸欣喜,亲了下婴儿的脸,随后跑到玛丽的床边,又亲了亲玛丽。)

约翰:多可爱的孩子啊,玛丽,你辛苦了,快躺着好好休息吧!

玛丽:约翰,你说我们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呢?(玛丽顾不上生产后的虚弱,兴奋地问约翰)

约翰:让我想想……嗯……就叫他威廉吧!怎么样?

玛丽:威廉,威廉,嗯!不错的名字!就叫他威廉!小威廉~(玛丽赞同地点点头,就用 “威廉”这个名字去逗儿子了。)

背景介绍:这是1564年4月23日,在美丽的亚登森林环抱下的斯特拉福镇,约翰和玛丽的第三个孩子降生。他们给他取名为威廉·莎士比亚。谁知道原本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若干年后竟会成为全世界都知晓的几乎是“戏剧”的代名词呢!

第二场 背起书包上学堂

地点:威廉·莎士比亚的家。时间:下午五点。

[威廉和玛丽上]

威廉:妈妈,我回来啦!(语气轻快)

玛丽:哟!这么高兴,发生什么事啦?

威廉: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我背课文是全班最好的!

玛丽:嗯!真了不起!要继续努力哦!(玛丽温和地摸了摸威廉的头,洋溢着赞许的笑容)

背景介绍:在威廉·莎士比亚七岁的时候,约翰任市财务官,家境比较富裕,就送莎士比亚去文法学校接受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的学习。虽然文法学校的教育非常严苛,但这为他今后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第三场 与女王的第一次接触

地点:肯尼沃斯城堡

[约翰和儿子威廉上,大街上为迎接女王的到来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威廉:爸爸爸爸,这是什么花啊,好奇特哦!爸爸爸爸,这些人打扮得怎么这么特别啊?爸 爸爸爸,这里的烟花好漂亮啊![对于每个新鲜事物,威廉总忍不住问这问那]

约翰:尽情欣赏吧,威尔,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我们至高无上的女王的到来啊!瞧!女王来了!

[随着约翰的话音刚落,人群发生了一阵骚动,大家都为了一睹女王的真人风采而争先恐后。]

背景介绍:1575年,在威廉11岁时,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驾临斯特拉福,而在斯特拉福邻近的肯尼沃斯城堡为女王陛下的到来举办了盛大的招待会。这热闹的场面,不仅使得莎士比亚感受到了女王的权力与人们对她的爱戴,更使得莎士比亚因为参加了女王的庆典而与戏剧有了较深刻的亲密接触。

第二幕 青少年风暴

地点:莎士比亚的家 时间:晚饭时分

[莎士比亚一家上]

[三个人默默地吃着晚饭,很安静,约翰时不时地叹口气。]

约翰:明天把女佣辞了吧!

玛丽:嗯……也只能这样了。威尔,你明天开始就不要去学校了,妈妈帮你找了工作,你明天就去做吧!

威廉:可是……哦……知道了妈妈。(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背景介绍:1579年约翰·莎士比亚由于忙于政务疏忽了生意而导致他经营的谷物、羊毛等货品亏了本,被逼得只能抵押玛丽的陪嫁房产。1580年,约翰又由于没有出席威斯敏斯特英国高等法院的传唤,而被罚了20英镑,同时,还因为他曾担保的另一个人也犯了和他类似的错误,所以他还必须为他担保的人赔款20英镑,共计40英镑。凡此种种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在同一时间到来,使得莎士比亚一家没有了往昔的笑声。这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生理需要”占了家庭的主导地位,使得莎士比亚不得不暂时放下对于戏剧的热爱,为生计而努力赚钱。

让我们暂时撇开生动的戏剧场景,回到现实中来。幸福的童年让莎士比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接触到上流社会的人和事。而青少年时期的变故又让他过早地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弗洛伊德关于任何心理方面的障碍都可以归结到童年时期的经历这一经典观点,表明一个人的童年对于他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之大。童年时期的幸福与青少年时期的艰辛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是否会对莎士比亚青年期的恋爱、择偶、事业等产生影响呢?那就请继续我们的探“莎”之旅。

第三幕 爱情与婚姻

爱之切抑或爱之怯?

地点:斯特拉福教堂

[神父、莎士比亚和安妮·哈瑟维上]

(奏响婚礼进行曲……)

神父:(对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你愿意娶安妮·哈瑟维为妻,无论富有与贫穷,健康与疾病,你都会陪在她身边,不离不弃吗?

莎士比亚:是的,我愿意。

神父:(对安妮)安妮·哈瑟维,你愿意嫁给威廉·莎士比亚,无论富有与贫穷,健康与疾病,你都会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吗?

安妮:是的,我愿意。

神父:我已见证你们互相发誓爱对方,我万分喜悦地向在座各位宣布你们为夫妇,现在新郎可以吻新娘了。 (新婚夫妇亲吻……众人鼓掌,欢呼~)

背景介绍:由此,我们拉开到了莎士比亚青年期的序幕,也拉开了莎士比亚的恋爱史。莎士比亚应该属于偷尝“早恋”禁果者了。早在1582年,当时只有18岁的威廉·莎士比亚就与怀有其骨肉的26岁的安妮·哈瑟维喜结连理。 根据诸多文献,莎士比亚是急于要举办这场婚礼的,但究竟是出于爱安妮还是出于“奉子成婚”,也即 “爱之切还是爱之怯”的问题,曾经学界有不少争论。但是暂不论莎士比亚的早婚行为对其今后婚姻生活的影响,就新郎新娘的年龄差距的悬殊这一点而言,使得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下莎翁当时的心理。18岁的男孩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建立亲密关系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所以很自然这时的莎士比亚也在寻觅着自己的亲密爱人。安妮·哈瑟维的出现满足了莎士比亚释放自身情感的需求。为何莎士比亚喜欢比他年长不少的安妮,是因为她主动投怀送抱于莎士比亚,还是她的容貌、身材、性格吸引着当时渴望爱情的威廉,抑或其他什么原因,现都已无法考证。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男生喜欢年纪稍长的女性是有其依据的。巴斯在其《进化心理学》中提到,“虽然从全世界不同文化来看,婚姻中普遍存在着男性的年纪要较女性稍长,但从本质上来说,男性所要求的并不是女性的年轻这一品质本身,而是与此相关的繁殖价值或生育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得出青春期的男性的年龄偏好与直觉相违背的预测,即青春期的男性应该偏好比自己稍微年长的女性,因为稍微年长的女性比青少年同龄人有更高的生育能力。”当然,莎士比亚本身未必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种心理类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长久以来就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我们虽无法意识到却会影响到我们行为的心理根源。然而,青少年时期的想法往往不够成熟,过于仓促地确定婚姻关系难免会导致今后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莎士比亚也用他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莎士比亚婚后一两年就由于某些原因前往伦敦,并且多数时间都居住在那儿,而他的妻子则带着孩子仍旧待在斯特拉福镇。试想一下这对新婚夫妇结婚没多久就分居两地,即使原本感情很好也会由于地理距离的疏远而阻隔彼此表达爱意的机会。而其实,有一个非常可能导致莎士比亚在婚后那么快离开自己家乡的原因,就是他想脱离这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是想脱离哈瑟维。因为有传记学家曾提到哈瑟维实是一个唠叨之人,致使莎士比亚无法忍受而离家出走。笔者认为他们的这个婚姻——当初无论是因为“爱之切”还是因为“爱之怯”——都显得欠成熟。他们两人由于欲望或由于欲望的结果而在一起,但仅靠热恋期的激情是无法维系婚姻一生的承诺的。更何况年轻的莎士比亚也许根本没有做好从恋爱时的激动到婚后承担柴米油盐等现实的家庭问题的心理准备,所以他的急于离开也显得情有可原。

来到伦敦,莎士比亚开了眼界,继而开始了事业的巅峰,几部经典著作均完成于这一时期。莎士比亚顿时成了英国文艺复兴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

成了名人的莎翁不乏追求者,也不乏被追求者,所以莎士比亚也挡不住婚外的诱惑,坠入了情网。根据传记作家的描述,莎翁所作的154首十四行诗中,有129首很有可能都是写给一位叫南安普顿伯爵的。其初衷本是向他阐述自恋之弊,并且劝说他早日步入婚姻殿堂。但是,有违初衷的是,莎士比亚反而在诗中告诉那年轻人,他的自恋还不够深。并且在一些诗中,作者描绘的这位青年有着一头浅色的头发和一副犹如美女的面容,这不由得使人猜想莎士比亚对这位年轻的伯爵的暧昧感情,是纯粹的友谊,还是另有隐情?历史上有不少传记作家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性取向,发现他很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南安普顿伯爵对正常婚姻的拒绝也可能说明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位同性恋者。但是,对于这一说法的可靠资料仍然有限。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只代表了莎翁的诗中大多表达友谊而非爱情,可见莎士比亚更多地重视友谊。

莎士比亚著名诗集

另一个与莎翁有关的情人是一位神秘的“黑肤女郎”,据说十四行诗的其余25首都是与这位女郎有关,且诗中表意暧昧。其实,说莎士比亚同性恋也好,说他重视友谊也好,说他与黑肤女有染也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对于自身婚姻的不满意,所以会导致一些婚外情的产生。当时,估约在1585-1587年,孤身一人来到伦敦的莎士比亚年少气盛,血气方刚,夫妻分居两地使得莎士比亚的欲望没法满足,便以诗歌的形式来排解心中炙热的情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升华。因为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能量,也就是“力比多”总会以某种方式向外界发泄,有时表现为生本能,如繁殖、生存;有时表现为死本能,如攻击等。如果“力比多”的能量借助一些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文艺创作以及其他创造性活动得以宣泄,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定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笔者认为,仅凭莎士比亚的爱情诗或友谊诗中描写的内容来推断他的个人情感经历未免有失偏颇。

纵观莎士比亚的婚姻生活,就像前面提到的许多史学家都发现他们夫妻之间的婚后关系并不和谐,以至于莎士比亚在许多作品中都透露出希望年轻人不要过早的在婚前发生性关系,尽量选择比自己小的女生结合;以至于他描写的求爱场景很多,美好的婚后生活却很少;以至于他在身后的遗嘱中只留给妻子一张二等床及床上用品……再看下莎士比亚的个人感情经历,虽然上述已提到一些可能的情郎,情妇,以及另外一些这里未曾提到的莎翁情人,可他真正的感情世界仍旧扑朔迷离,没有公开的情书表明心迹,只有无穷无尽的诗作让后人猜测推断,而这些臆断的真实性仍然引来争论不休。这就是莎士比亚,他的一切都会成为后人的谈资。但是,即便如此,莎士比亚对于爱情的观点还是多少透露在了他的那些伟大的作品中。接下来,我们就要真正走进莎翁所描绘的戏剧场景中,来认真品味,细细体会莎士比亚带给我们的爱情的饕餮盛宴。

第四幕 莎翁经典作品

第一场 爱情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经典场景

“凯普莱特家花园

(罗密欧和朱丽叶上)

朱丽叶: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绝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魂,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罗密欧:那么我就听你的话,你只要把我叫做爱,我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背景介绍:作为莎剧经典代表作之一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主人公似乎已经成了爱情的代名词,堪称西方的 “梁祝”。拥有世仇的两户人家的子女因为爱而不顾家庭之间的仇恨由相恋走向婚姻,但最终逃不过噩运的降临,又由婚姻走向死亡,所有的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四五天内。这四五天内情节的急转直下,让人不得不赞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于观众心理的把握,让观众揪着心看到了他们不想看到却又十分合情合理的结局。许多人会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从开始便注定了他们悲惨的命运。因为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他们相遇、相爱的时间过早(罗密欧约16岁,朱丽叶14岁)。早恋在中国往往是不被看好的。但是,其实这正是为何称莎士比亚为爱情心理大师的一个关键之处。大家都知道14、16岁正是青少年情窦初开之时,莎士比亚不选其他年纪偏偏选择这一花季年龄让两位主人公邂逅,纯粹而又炙热的欲火冲破内心束缚燃烧起来,点亮了后来一系列让人难忘的爱情场景。另外也有人认为他们相恋后直接跳过了许多现实方面的实际问题,很快进入最后的谈婚论嫁的阶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闪婚”,没有任何的物质基础支撑,虽然看似浪漫美丽,但其结果已被许多人证明未必圆满。更有甚者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遇时的一见钟情本身就使得爱情显得不那么牢固。可是,殊不知,纵观莎剧中的爱情场景,有很多都是男女主人公在第一眼就对上的,这几乎成了莎翁对于爱情开始之初描摹的一个特点。这瞬间产生的男女之爱——源于脑中的 “爱情物质”,像多巴胺、内啡肽等的分泌——其实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有 “眼缘”。这是许多爱情产生的根源,也是“首因效应”——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留下的深刻印象——在男女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对于“一见钟情”的产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男女双方都对外貌有着一定的要求和偏好。如男性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她们光洁的皮肤,红润的脸颊,亮泽的头发,适当的腰臀比例等都会吸引男性的注意力。因为这些其实都是具有繁殖价值的表现。女性虽然对于外貌的偏好不如男性,她们更关注的是这个男性所能提供的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社会地位等。但是,在潜意识中,女性认为拥有较好容貌的男性往往更容易获得较多的繁殖资源。同时,从孕育下一代的角度出发,双方也都更倾向于选择面容姣好的另一半。这种对于外貌的偏好产生在人身上,就会引发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爱情,产生在动物身上则反应了动物的繁殖本能,但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自己的基因延续。

再回过头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虽然许多文学评论家认为,一开始莎翁就已借由朱丽叶之父凯普莱特之口说过“早结果的树木一定早调”来暗示他们爱情的未来结局不容乐观,但是这句话的针对性还是有待考证的。前面笔者提到过,莎士比亚本人的婚姻也是一棵“早结果的树”,他在评论男女情爱的词句中,曾说过“恋爱是个偶然的机遇,有的人是被爱神的箭射中的,有的人是自己跌进爱神所设的罗网中的。”从他的婚姻中可以看出他属于后者。他那棵“早结果的树”也时刻面临着“早凋的危险”,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作品中无意流露的这句话,很有可能是在映射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的态度。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莎士比亚在这部剧中还是处处暗示了这场爱情的悲惨结局。当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是凯普莱特家里的人时,他就一声感叹“哎哟!我的生死现在操在我的仇人的手里了”。当朱丽叶也得知了罗密欧的身世时,同样悲哀地感叹:“昨天的仇恨,今日的情人;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另外,当罗密欧从朱丽叶的房间爬下,两人经历分离的痛苦时,朱丽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你现在站在下面,我仿佛望见你像一具坟墓底下的尸骸。”其实,这次的见面是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相会。也许,莎士比亚一开始把他们之间的爱情描写得那么美好,那么纯真,那么富有激情,就是为了与最后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形成对比,让人感到很大程度的心理落差,使得悲剧效果更突出。然而,此时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悲剧?美好的爱情为何不能像童话故事里那样王子和公主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里就涉及到爱情和婚姻的关系问题。人们历来很自然的想法便是爱情的最终结果就是婚姻,认为婚姻能够给予爱情以保障,而这种保障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因为男性天生有着想要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地传递下去的内部倾向,所以期望着尽可能多的性伴侣。婚姻的约束力使得现代社会以一夫一妻制来保证男女双方对于爱情的忠贞。可是,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爱情和婚姻的心理机制其实是不同的。爱情的产生是情感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凭借于 “知觉”。准确地说,爱情产生的心理机制是知觉。而知觉本身带有主观色彩,具有选择性。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效果。莎翁经常将爱情的萌芽比作“闪电”,比作“火花”,这一方面体现爱情的产生是突然而又强烈的,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仓促、鲁莽的意味。这些都是大脑的情感系统——“深层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被激活的标志。而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为了约束男女双方承担生育责任和照顾家人责任的一种契约。如果说爱情的功能是“为幸福而幸福”,那么婚姻的功能则是“为繁衍而繁衍”。两者功能的不同其实就说明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另外,恋爱是自由的,婚姻则是约束了人们再一次恋爱的自由性,所以本质上两者也是不同的。作为一位爱情心理大师,莎士比亚也许早已明了两者的关系,故而在作品中隐晦地向世人揭示爱情未必导致婚姻,婚姻也未必能保障爱情。这一暗示是否也为他的婚外情做了很好地辩解呢?

导致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双双殉情的幕后推手是他们两家的世仇。起初,劳伦斯神父在犹豫着是否要为这两个年轻人证婚时,也因为考虑到也许两家的联姻可以化解彼此多年的矛盾而欣然答应,并进行了随后的一系列策划,其初衷是好的,却没有想到好心办坏事。正当两个年轻人突破重围,经历了 “神圣的仪式”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时,事情又节外生枝。罗密欧因杀死朱丽叶的哥哥而被迫放逐,这便开始了悲剧的苗头。想要逃脱家庭包办婚姻的朱丽叶服下了劳伦斯神父给她的“假死药”,却不想罗密欧不明真相以为朱丽叶真的已逝,便不顾一切地追随她而去。当朱丽叶醒来,却只发现了罗密欧的尸体时,伤心欲绝的她也自刎而死。虽然最后两家终于和好,但是为时已晚,已无法挽回他们子女的性命。莎翁在此可能想再一次重申,爱情应该是自由的,婚姻是无法为爱情建造坚实的壁垒城墙的。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的爱情都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亲密、激情和承诺。激情亦即爱情中的最高情绪体验,也就是它导致了脑内多巴胺等爱情物质的分泌。亲密是爱情的表现,而承诺则是维系爱情延续的理性因素。完美的爱情这三者缺一不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激情占了很大成分,这也是当下许多青年男女都追求的“浪漫之爱”。这种爱产生和消失得都很快,爱的对象都被暂时地理想化了。罗密欧第一次见到朱丽叶就赞叹:“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最经典的一幕,罗密欧站在朱丽叶的窗下望着她时,也不由得赞美道 “朱丽叶就是太阳……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们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从这些似乎有些“肉麻”的赞美词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罗密欧对于朱丽叶的那种充满激情的爱恋。用“流星”或“闪电”来形容这样的爱颇为恰当,美丽动人却又稍纵即逝。不过,也未必罗朱的爱情不能长远,只是一切停止得太快而来不及预见未来。

的确,爱情中存在一种逆反心理,即当外界给予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的意见、想法或感觉时,当事人会更坚持自己原有的想法或做法的一种心理。这也就是通常对于“争论往往会使我们更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句话的科学解释。在这一心理状态中,如果男女双方相爱遭到家庭因素的牵绊,则这对恋人会爱得更加炙热坚决。西方心理学家将此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这一效应在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男女主角因为家人的反对而双双私奔的情节,屡见不鲜。

第二场 悲剧经典之作《哈姆雷特》

“地点:城堡中一室

[波洛涅斯上]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的信)‘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亲爱的奥菲利娅啊!我的诗写得太坏。我不会用诗句来书写我的愁怀;可是相信我,最好的人儿啊!我最爱的是你。再会!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是你的,哈姆雷特。’”

背景介绍: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其享有的声誉绝不亚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由于父王的灵魂告诉了哈姆雷特王子其真正的死因,使得哈姆雷特开始了精心布置的复仇计划。莎士比亚在这部又名《王子复仇记》的剧本中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不由得再次称赞莎士比亚为最早的心理学家,甚至连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在莎士比亚这部剧中发现了可以印证他的“恋母情结”理论。然而,我们在关注哈姆雷特、葛特露(哈姆雷特之母)和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叔父,后来的国王)三人的恩怨情仇时,却忽略了其中有关于爱情的描写。虽然在整个戏剧中,爱情仿佛是轻描淡写之笔,但其实却是贯穿于整个事件发展过程的前前后后的。其中有两条爱情线值得关注。一条毫无疑问就是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感情,而另一条则是哈姆雷特之母与哈姆雷特生父以及叔父之间的情感纠葛。就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来看,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普遍的观点认为他为人敏感、优柔寡断。可是与他实施复仇计划的前思后虑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他对于奥菲利娅的爱。他曾疯狂地给奥菲利娅写情诗,向她表明心迹。可是为了复仇大业却只能通过装疯来忍痛割爱地隐藏了他对于这份感情的追求。为了替父报仇,他曾对好友说过“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可是爱情的欲火是无法完全被压制住的。在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的与奥菲利娅的对话显示出了他内心的挣扎:“哈姆雷特‘我的确曾经爱过你。’奥菲利娅‘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哈姆雷特‘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领。我没有爱过你。’”这前后矛盾的对话显示出哈姆雷特的爱情之火烧得如此强烈以致在稍不经意间就会冒出些许星火。当奥菲利娅不慎失足落水淹死,哈姆雷特在其葬礼上失声痛哭:“哪一个人的心理装载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哪一个人的哀痛的词句,可以使天上的流星惊疑止步?那是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他的爱情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都显得那么痴迷、癫狂、炽烈,但相比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情相悦来,似乎奥菲利娅显得更为被动。奥菲利娅,一个柔弱的“乖乖女”形象,被父亲和哥哥保护得很好,听从着他们对于她的爱情忠告,一再要求她不要那么容易就被哈姆雷特的 “爱情攻势”所屈服,应该抬高身价。但是,一向乖巧听话的她对于哈姆雷特芳心已动,义无返顾地对她父亲说:“父亲,他向我求爱的态度就是很光明正大的……而且他差不多用尽一切指天誓日的神圣盟约证实他的言语。”当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疯疯癫癫地否认爱她时,奥菲利娅的心理防卫崩溃了,体会到了爱情过程中最大的挫折——失恋。莎士比亚自己也曾说过“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惩罚更痛苦的”。失恋的人往往感到内心的空洞与愁苦,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的。奥菲利娅一方面受不了哈姆雷特的情变,另一方面又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双重打击之下神情恍惚而失足落水,导致又一悲剧收场。

莎士比亚爱情悲剧中的男女主角最终都不能走在一起,给人遗憾的同时又不由得让人产生为何作者对于这样悲剧式爱情刻画得如此细腻而栩栩如生?笔者猜想,是否莎士比亚身上就有过这种欲求不得的情感历程呢?这里插播一段有关莎士比亚结婚登记时的小插曲。1582年11月28日,伍斯特主教府事务处发布了威廉·莎士比亚结婚的通告,但是新娘的名字却是安妮·惠特利而非安妮·哈瑟维。对于这一突然冒出的名字,坊间又开始争论不休。其中之一便是认为此安妮(安妮·惠特利)才是莎士比亚真正爱的女人,并且是真正想要与之共度一生的女人,却由于另一个安妮(安妮·哈瑟维)的从中作梗而使得莎士比亚不能得到真爱,这也与莎士比亚婚后生活的不美满相吻合。因为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所以在描写这类场景时,莎士比亚尤为感同身受,故而下笔如有神。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莎士比亚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追求融入到他的爱情喜剧中,所以也格外温馨动情。

在《哈》剧中另一条往往被大家忽视的若隐若现的爱情线索便是王后与前任和现任国王的情感纠葛。这三者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角恋关系,因为王后与前任国王曾经也有过海誓山盟。而与现任国王的和睦关系是莎士比亚所表现的为数不多的婚后良好夫妻关系的典范。但是,将这良好和谐的夫妻关系放到一对为自身利益而杀人的夫妇身上,怎么都无法让人对其产生艳羡。其实,莎士比亚也许只是想通过另一角度来表达他对于婚姻的不看好,不相信神仙眷侣般的夫妻生活的存在。

第三场 性嫉妒心理的典型之作《奥瑟罗》

“地点:塞浦路斯岛

苔丝狄蒙娜:但愿上天眷顾,让我们的爱情和欢乐与日俱增!

奥瑟罗:阿门,慈悲的神明!我不能充分说出我心头的快乐;太多的欢喜窒住了我的呼吸。一个吻,再一个吻,这就是两根心弦间能奏响的最嘈杂的声音。(两人接吻)”

戏剧连环画《奥瑟罗》

背景介绍:莎士比亚的又一经典爱情悲剧。讲述的是一个拥有地中海棕色皮肤的摩尔将军与一位白人女性突破众人反对而结婚。但是婚后短暂的恩爱却由于丈夫听信奸徒谗言而激起对妻子深深的怨恨,最终将妻子杀害。在得知一切都是小人编造时,满怀着内疚与后悔,丈夫自杀于妻子身旁。不同于《哈》和《罗》中描写的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式的爱情场面,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显得更为理智。他们并非因为一见钟情、并非因为外貌的吸引而结合,对于彼此的爱情他们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就像奥瑟罗对于众人所说的,“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按常理,这样经历了崎岖的爱情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可是,正如前面所说的,莎士比亚本人对于婚姻就持有悲观态度,所以他笔下的美满的婚姻生活少之又少,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结局也不例外,甚至比那些没有能够结合的恋人更显悲凉。在没有奸臣伊阿古挑拨之前,对于奥瑟罗,苔丝狄蒙娜就是光明。但是,一步步踏入伊阿古设置的圈套而无法自拔的奥瑟罗到后来竟然称苔丝狄蒙娜为“你这个人尽可夫的娼妇”,并且让苔丝狄蒙娜“发一个誓,让你自己死后下地狱吧”!多么残忍的话语,还是从自己深爱的人口中说出,让人听了不由得心如刀绞。而一直深爱着丈夫的苔丝狄蒙娜至死仍然为奥瑟罗辩解,到死都不愿承认是奥瑟罗杀死她的。导致丈夫的冷漠无情、尖酸刻薄与妻子的悲惨命运,奸臣伊阿古的确“功不可没”,故而许多文学评论家都认为这场家庭悲剧缘于奥瑟罗的轻信与伊阿古的邪恶。但是,这“轻信”背后真正导致杀人动机的心理因素又是什么呢?其实,一方面是的确由于奥赛罗自身人格的缺陷,疑心病太重。另一方面,狡猾的伊阿古也不止一次的在与他人对话中透露了他计谋得逞的真正原因:“(嫉妒)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到它的玩弄。” “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足见伊阿古正是利用了爱情当中普遍存在的嫉妒心理以及奥赛罗的人格缺陷达到他自身卑鄙的目的。

从心理学上讲,妒嫉是一种针对性的感受,它产生于当现实的和期望的各种关系受到威胁之时。它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绪。而这种矛盾情绪在爱情中尤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爱情的排他性所致。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即性嫉妒(Sexual jealousy),指当恋爱中的一方感觉到有第三方对于自己的爱情产生威胁时而产生的痛苦、不满与愤恨。奥瑟罗刚开始受到伊阿古的蛊惑开始怀疑苔丝狄蒙娜时,说“啊!婚姻的烦恼啊!我们可以在名义上把这些可爱的人儿称为我们所有,却不能支配他们的爱憎喜恶;我宁愿做一只蛤蟆,呼吸牢室中的浊气,也不愿站住了自己的心爱之物一角,让别人把它们享用……”便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心理。性妒嫉存在于任何恋爱的人之中,可谓是人之常情,是成年人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异性的占有欲的表现。其实在动物界也有类似的雄性之间的嫉妒,其表现为雄性动物之间的竞争与冲突。然而,到了人类这边,性嫉妒有了更明确的指向,它不再只是雄性之间的冲突而是男女双方都会有的心理。根据进化心理学,性嫉妒是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它用来防止性背叛的产生。男性用它来保证自己后代的确定性,女性则用它来防止自己的丈夫将资源流向其他女人。人类男女对于性嫉妒存在着差异。男性无法忍受伴侣的性背叛,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携带自己基因的后代的减少,同时也可能意味着自己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辛辛苦苦地抚养别人的孩子。另一方面,男性对于女方的不忠或越轨行为其愤怒的矛头往往指向女方本身,这也是我们在奥瑟罗从心理变化(由不相信苔丝狄蒙娜会发生这种事,到怀疑她、不再信任她,再到产生想要杀了她的想法)到行为产生(杀死苔丝狄蒙娜)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所看到的,所以,性嫉妒往往是导致家庭暴力、甚至是家庭中违法犯罪产生的源头。而女性作为较弱的一方,她们无法容忍丈夫的感情背叛,因为这意味着资源的流失。她们对于男性不忠的愤恨统统都发泄到那个第三者身上。所以,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奥瑟罗背叛了苔丝狄蒙娜,故事很可能就会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适当的嫉妒心理有利于捍卫恋人之间的两人世界不被他人干扰。但是,一旦过度就会蒙蔽爱人的双眼,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像奥瑟罗杀妻这样的后果。

对于性嫉妒,弗洛伊德关于“伊底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的概念似乎也解释得通。男性儿童为了其能独享母亲的爱,从小便在内心深处有“杀父娶母”的想法(女性则反之)。但是迫于父亲的强大和自己的弱小,害怕自己被父亲“阉割”,即产生“阉割焦虑”,因而使得这一想法不敢实施,便被自我压抑了下去。但压抑归压抑,其在潜意识中仍然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在对于同一爱慕对象的同性之间的较量,如婆媳之间的矛盾、丈人和女婿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为性嫉妒。另外,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由于男性从小便在脑中留下了对于母亲的美好印象,故而男性对于伴侣的选择会无意识的以他的“母亲”为蓝本,那些所谓分手是因为性格不合等说法纯粹只是表面现象,其内在的根本是因为该女性不符合男性心中 “母亲”形象。

总之,性嫉妒在这场家庭悲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小小的嫉妒心理却引发了这么一个让人看了心情沉重的爱情悲剧,这对于所有正在恋爱或是已成眷属的人而言都是个警示!

三篇剧作让我们感受了三种不同的爱情,但是莎翁的戏剧远不止这一些。而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爱情主题始终贯穿其中。爱情悲剧似乎都有共识,那就是男女主人公在戏剧发展的中间就走到了一起,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分道扬镳。这不是与莎士比亚本人的婚姻很像吗?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刻意为之?逝者远去已无法一探虚实,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倒也是莎士比亚的魅力所在。在经历了感情的波折、事业的起伏,已入 “知天命”的莎士比亚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静心期待……

第五幕 当 “莎翁”真正成为莎翁

场景:莎翁在斯特拉福镇自己的“新地”家的花园树荫下坐着摇椅乘凉,他的妻子在一旁品茶陪伴。(画面中伴随着鸟语,伴随着虫鸣,伴随着斑驳的树影,纵深向远方……)

背景介绍:叶落还是要归根的。在经历了事业的起步、成熟到巅峰,在经历了寰球剧场被焚等一系列幸运的和不幸的事情之后,1613年莎士比亚决定封笔退隐,回到拥有着美好回忆的自己的家乡——斯特拉福,准备安享晚年。但是,事情往往难随人愿。没有了戏剧工作的烦扰,家庭琐事又迎面袭来。莎士比亚的大女儿苏珊娜被人诽谤为不检点,小女儿又与风流浪子结合,这一切都让莎士比亚伤透了脑筋。1614年斯特拉福又遭遇到了严重的火灾,54家居民房被烧毁,所幸的是,莎士比亚的“新地”(莎士比亚晚年住所)幸免遇难,才使得后人能够一睹这位文豪的故居。同一年,斯特拉福的一桩影响面极广的“圈地案件”又牵涉到了莎士比亚,因为他拥有那块土地的部分产权。事情虽然接踵而至,但是所有的这一切莎士比亚都凭借着个人的威望以及处事能力所解决。随后的两年倒还一切风平浪静,我们这位文豪与笔友会面,与友人畅聊,关注着在他隐退后戏剧界的后起之秀,生活得安详而又充实。可就在1616年的3月,当时52岁的莎翁在家里接待了本·琼生(即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震撼戏剧界的剧作家)和诗人德雷顿,由于开怀畅饮,导致了身体的不适,便一病不起,最终于他的生卒月4月23日去世。其实,对于莎士比亚去世的原因就像对于他的出身一样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从伦敦一路颠簸回来,年老体衰经不起旅途劳累而致。无论如何,这一位被本·琼生称为“不是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世纪”的文坛巨匠最终早早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作品却经久不衰地被一代代后人品评,他的身世也被千千万万的史学家所猜测考证。另一位同样富有盛名的作家歌德的一句话诠释了这一切:“莎士比亚就是无限”,无限的猜测,无限的遐想,无限的说法……

(落幕。但是对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仍然未完待续。)

尾声: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眼中的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是一种世界经典的中心,这个经典不仅局限于他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更在于他对于文学领域以外的贡献。就心理学而言,受莎士比亚影响最深的当归弗洛伊德莫属。就像不懂西方文学的人至少会听说过莎士比亚一样,不懂心理学的人多少总耳闻过弗洛伊德,可见这两位在各自的领域中的知名地位。但其实,莎士比亚之于弗洛伊德更像是一位引领他开创自身理论的导师。此话怎讲?弗洛伊德自己曾经说过,莎士比亚通过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把握与细致刻画而发明了精神分析,而他自己只是在此基础上认知和描述了它。这一说法颠覆了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的弗洛伊德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的看法。其实,追究心理学中某一流派的真正鼻祖对于我们而言,其意义不如将其更好地发展来得重大。但是从弗洛伊德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大师的谦虚,另一方面更是莎士比亚对于心理学的贡献,故而将莎士比亚称为“爱情心理大师”并不为过。

前面我们提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弗洛伊德对这位复仇王子的心理解析直接使得他为他的“伊底普斯情结”找到了经典的证据。哈姆雷特真的是个犹豫不决、唯唯诺诺的人吗?是,也不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解,哈姆雷特可以随意让侍臣们去送死,可以轻松处决雷欧提斯,可以果断刺杀在帷幕后面的窃听者。但是,在面对真正杀死自己父亲的克劳狄斯时,却放弃了一个又一个好时机,显得优柔寡断。这其中另有隐情,而这一隐情是连哈姆雷特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伊底普斯情结”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克劳狄斯其实反映了哈姆雷特真正的内心,是哈姆雷特在3岁时便产生的“杀父娶母”想法的实施者,所以哈姆雷特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和克劳狄斯是同一类人,他一再延迟复仇计划实际是为了摆脱内心的矛盾冲突。弗洛伊德甚至在哈姆雷特身上发现了他著名的“歇斯底里”症,在他致威廉·弗利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他(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交谈时表现出性冷谈,本能地排斥生儿育女,他对父亲的复杂感情最终转移到奥菲利娅身上,这一切不正是歇斯底里的典型症状吗?他最终不是采取了和我的歇斯底里病人完全相同的手段,结果引火上身,经受着和他父亲相同的命运,被同一个对手毒害吗?”哈姆雷特是否有“伊底普斯情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弗洛伊德显然是有莎士比亚情结的。

不仅对于《哈姆雷特》有着深刻的研读,弗洛伊德对于莎翁的其他作品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如对于《李尔王》。弗洛伊德认为这位风烛年残的老人,致死也不愿舍弃女儿的爱,坚持让女儿们表明对他的爱有多深,是一部主要反映父女关系的剧作;又如对于《麦克白》,且不论其行为的残暴、其结果的悲哀,在我们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眼中,它其实是反映一部“无嗣”的戏剧,因为仙女曾预言他人的儿子将成为国君……等等。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著作《西方正典》中说,“弗洛伊德实质上就是散文化了的莎士比亚。因为弗洛伊德对于人类心理的洞察是源于他对莎剧并非完全无意识地研读。这位精神分析的奠基人毕生在研读英文的莎士比亚著作。弗洛伊德发现自己在交谈、写信和创作精神分析文字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引用莎士比亚。”所以,很难说,究竟是弗洛伊德先有了自己的理论然后再在莎剧中找到了对应的证据,还是弗洛伊德在莎剧中发现了可以提炼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总之,在心理学成为一个正统学科之前的好几百年,莎士比亚就以自己的方式,启发了人们对于人类心灵的深刻认识,而我们后人则一步步跟随着他的脚步,受着他的影响。吾曰:夫斯人已远逝,其思则永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