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等不到牧羊人的羔羊

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 作者:林奕华 著


一直让好莱坞电影可以在戏院内持续燃烧——即有观众买票入场支持它的制作及发行——我认为是因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力量仍然非常稳固。如果用这一观点来推敲眼下香港电影为何没落,是不是也跟港产片无法成功建立一个中产阶级市场有莫大关系?

中产阶级在香港的起步大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但早在五十至六十年代,电懋国泰和邵氏兄弟两大国语片阵营已把中国南来影人的美学和生活风格带到香港,形成社会上的两种电影族群。贵族阶级首选外语电影,但偶尔也看国语片;草根阶级对西片与国语片的题材、明星,甚至票价都感到距离与隔阂,以致不会主动接触和认识它们。加上当时刀剑武侠片潮流是由邵氏所创,即使在更早时候(如陈宝珠、萧芳芳)已有同类型电影,六字尾七字头时代粤语片的一系列刀剑武侠片还是被视为跟风之作,并且在感官震撼上,远远落在国语片之后。

粤语港产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度停产,我认为是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所致。习惯与接受了本土电影就是故事陈套、制作简陋,一旦看见同样是华人却以光鲜亮丽的姿态出现,本地观众很难不会产生羡慕、向往的心情。粤语片让位给国语片,标示了当时观众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

至于十年后国语片又风水轮流转成为历史文物,其实也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有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广东人占多数的香港人经历了因财富急升带来的自豪感,加上无线电视把免费娱乐全面送到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香港人的本土意识得以大大提高。一九七三年第一部回返大银幕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楚原导演)竟是由抢去粤语片市场的邵氏所出品,人心之急剧转向可见一斑。该片的主打演员不是邵氏大明星,而是一群与观众朝夕相对的电视演员,揭示了日后香港人在电影消费上将无法摆脱电视的“不良”影响——一切要有亲切感才买单。

电视帮助电影夺回“话语”(包括方言)权,启发了与邵氏打对台的嘉禾网罗以《双星报喜》成名的许氏兄弟,创下《半斤八两》、《天才与白痴》等港产片喜剧经典。而不论是《七十二家房客》或“许氏兄弟”,有关题材都是“小市民生活”,心态方面,就是草根。草根代表大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胜利其实是普罗大众的胜利——麦嘉、石天、王晶、张坚庭、黄百鸣成为支柱人物,就是因为在他们名下的电影都能替草根阶级“吐气扬眉”:贫变富、丑变靓、小男人娶大美女、小人物变身大英雄。

乍看与好莱坞电影的成功模式没什么不一样,分别却在不被一般人重视的细节里:港产片不会追求在类型品种的多元选择上与好莱坞看齐。也就是说,当好莱坞以娱乐之名生产出大量层次高低有别的电影时,除了感官刺激,也力求开拓知性与心灵的满足。因为好莱坞十分明白提高观众欣赏水平是它的“天职”——若不能坚持走在大众前面(另一说法是带领潮流),它又怎能保持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

中产阶级是巩固好莱坞统治权的“羔羊”。香港电影漠视了知性力量对电影文化的重要性,放弃了一群等待整合的中产阶级观众,这群人就好像等不到牧羊人的羔羊,只能走失四散。我们的市场应有的基础力量,就是如此这般,还没成立就消散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