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登幽州台歌

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选讲 作者:夏传才 编著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初诗人。年少时好“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后“慨然立志”攻读。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上书言政,受到武则天赏识,两次随军至西北边塞和东征契丹。以直言敢谏,针砭时弊,违忤当政的武氏集团而屡遭打击。辞官还乡后,又为武氏党徒所诬陷,冤死狱中,年四十二岁。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者,《新唐书·陈子昂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元好问《论诗绝句》高度赞扬他开拓一代新风的突出贡献:“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注释】

①这首诗写于697年。契丹犯边,武则天派其侄武攸宜领兵东征,陈子昂随军任参谋。武攸宜纨绔子弟,缺少谋略,先头部队大败,子昂一再直谏,要求分兵万人自任前驱,反被降职为军曹。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燕台、蓟丘,遗址在今北京市,唐时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燕昭王为振兴燕国,筑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人才,召来乐毅麾军南征,连克齐城七十余座。陈子昂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和乐毅建功立业的历史往事,写下这首短诗。

②古人:指燕昭王和乐毅。前不见古人,前代的求贤重贤的明主和得到礼遇而发挥才干、一展抱负的人物,都已经不见了。来者:指像昭王和乐毅那样的人物,后不见来者,后世像昭王和乐毅那样的人物也来不及见到。

③念天地之悠悠: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悠悠,久远貌。独怆然而涕下:独自悲伤凄凉而流下泪来。怆然,悲伤凄恻貌。

【点评】

这首登临远眺之作,无一字写登临,也无一字写景色,而直抒心情和抱负。诗人独立苍茫,面对无垠的宇宙,想象历史的过客。古时明君待贤以礼,贤臣大展抱负,令人钦羡,往者已矣,已不得见;后世太平,当有明君重用贤才,人生易逝,难以等待。天地无穷,时间如流,功业难就,怎不使诗人感慨悲怆,不能自持。短短四句诗,俯仰古今,目极天地,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表抒了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郁闷、悲愤和孤寂的情怀;突出了胸怀大志、报国无门,在沉重压迫之下无限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这种情感常常为旧时许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这首诗在艺术上表现了子昂诗的语言刚健质朴,节奏音韵流畅,气势雄浑苍凉。体式基本是五言,三、四两句虽有六字,中间各有一个衬字,使节奏上多一个停顿,音节更富抑扬变化。诗人不用通常所用上二下三句式,而用上三下二的别扭句式,并且用入声韵,都适合他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