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北宋中后期词概述

少年不识愁滋味:宋词,我的温柔体验 作者:谢柏 著


第二编 北宋中后期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北宋中后期词概述

从宋仁宗到宋神宗统治期间,是宋词的第一个转型期,即由前期向中后期转变。在这个时期,既生活着欧阳修、宋祁、晏几道这几位北宋前期词的集大成者;又出现了像张先、苏轼、黄庭坚、秦观这样一大批北宋中后期词的代表人物。

在这个时期,五代的音乐已有很多被人们遗忘,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供文人们在书斋里品味。而文人们也接受了新的音乐,开始根据新的音乐填词。而苏东坡等一些通达的文人,开始对音乐进行改造。这个时期,各个词牌的格式基本固定下来了。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一首词写出来,不一定要唱了,而是供人们在案头阅读、朗诵的,有些小令的曲谱可能已经失传,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根据前人的格式填写小令,并拿来朗读。

这个时期文人填词的热情很高,大词人几乎都是文人,不再有像柳永这样混迹于市井中的浪子了。词开始承担和诗一样的作用。人们不再仅仅在酒宴上唱词,而开始用词来互相赠答,或用词来抒写自己的感情了。在五代和北宋前期,词基本上还是文字游戏,很多人写了词甚至不好意思署名,绝大多数的词都没有题目,更不要说小序了。在北宋中后期,人们填了词都乐于署名,还要拿出去请人欣赏。很多词不但有了题目,还像诗一样,有了介绍创作背景的小序。这说明,词的地位开始提高了。

随着词的地位的提高,很多人开始尝试用写诗的手法来填词,即所谓“以诗为词”。他们拓展了词的题材,把很多原来只用诗来表现、不用词来表现的题材带进词里。他们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手法,把比兴、用典等属于诗的表现手法自觉地用到词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诗为词”大大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比起五代和北宋前期的文人,北宋中后期的文人对词牌的掌握更加熟练,所以运用起来也更为自如。而此时的文人无论运用典雅的语言还是运用口语,都比前一个时期更为熟练了,而长调的广泛采用也为词人提供了合适的舞台,所以这个时期的词的语言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由于突破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北宋词在抒情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个时期又涌现出了一批既有才学,又有真性情的词人,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他们都在词中写出了自己的一腔真情。和前代的士大夫相比,他们更敢于抒情;而和前代的民间乐工相比,他们更善于抒情。他们把宋词引上了一条典雅而又不失活泼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词洗净了“花间派”浓妆艳抹的脂粉气,显得清雅大方,瘦削中不失妩媚,从清新自然中透出了北宋盛世的雍容大度。这个时期的词,可以用大词人苏轼的一句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来概括。

云破月来花弄影

在前面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先。这个张先,年龄比晏殊还大一岁,为什么反而把他归为北宋中后期的词人呢?

张先生于公元990年,死于1078年,活了88年。在当时这已经是难得的高寿了,而且据苏东坡记载,张先在85岁高龄时还纳了一房小妾,并因此事和当时文坛上一些重要人物有过诗词唱和,真可谓是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他见证了宋词的两个时代。他中举较晚,是少年得志的晏殊的门生;而在晚年,他又与苏东坡来往密切,直接影响了苏东坡的创作。所以,他的词被后人称为“古今一大转移”,是北宋词前后两部分的过渡阶段。而在词风上,张先词更多地表现出了北宋中后期词的特点,对北宋中后期词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尽管年辈较高,张先还是被归为了北宋中后期词人。

张先的词好用“影”字,而且用得很好。他最著名的带“影”字的句子有三句,分别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他因此被称为“张三影”。其实,他写的带“影”的佳句远远不止这些,其中就有“那堪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浮萍破处见山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等,质量都不在这“三影”之下,至于含“影”的一般的好句子,简直不胜枚举。

不过,张先最著名的句子还是“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出自《天仙子》,全文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词的大意是:一边喝酒,一边听着那悲哀优美的“水调”。午觉醒来,酒醒了,可愁没醒。送走了春天,春天又什么时候回来呢?晚上自己照着镜子,感伤时光的流逝。过去美好的往事,在心头缠绕。成对的鸳鸯,白天在沙滩上嬉戏,晚上在池边交颈而眠。云层绽开了,月光透出来,花儿摆弄着婀娜的影子。重重的帘幕遮住了灯。风儿不停,人们刚刚睡下,明天落花该铺满了花园的小路吧。

其实,“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精彩之处还在“弄”。“弄影”是一个过程,词人既然能看到“弄影”的过程,不正说明他一直呆呆地对着这枝花看吗?他为什么要盯着一枝花看呢?难道真是看花吗?不是,他是在想心上人呢!明是写花,却把人的心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还有一个小序:“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意思是,我当时在嘉禾当判官,有一次开会,我因为生了病,在睡觉,所以没去。但是从词中看,作者的感情似乎在别处。要不,他怎么会那么在乎落花,那么在乎鸳鸯,那么在乎青春的逝去呢?他不是在等情人,至少也是在思念情人呢。

张先是个性情中人,一生之中不乏恋情,这一点在下一个故事中将得到证明。而他把一首相思的词写得这么真挚又这么含蓄,实在是难得,是五代词人比不了的。

《天仙子》因为曲调优美,词也写得感人,被列为“宋金十大曲”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犹解嫁东风

张先年轻时,也是个风流才子,传说,他曾爱上过一个小尼姑。在那个时代,和普通人家的女儿私定终身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更何况对方是一个根本不能结婚、结婚就是亵渎佛祖的小尼姑呢。

尼庵里的老尼姑是个很严厉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她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央小岛的一所阁楼上。但是,这点儿距离又怎么能阻隔两个互相爱慕的人呢?为了相见,每当夜深人静时,张先就划小船来到小岛上,小尼姑放下梯子来让他上楼。临别时,张先留恋不已,于是写了一首《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的大意是:站在高处,眺望离去的恋人,难言的忧伤,何时才能了结。又有什么,能比别离之情更浓呢?离愁正如空中飞舞的无数游丝,纷乱无绪。东边的小路上飘着杨花,一片迷蒙。他骑着马,越走越远,马蹄卷起了片片尘土,遮住了他的身影。池中水波荡漾,游着一对鸳鸯。小船在南北岸之间来往。黄昏后,画阁上放下了梯子。月亮又斜在了帘栊上。怀着深深的离恨,我沉下心来想一想,我还不如那些无知的桃花杏花,在飘落时,还能把自己托付给春风,而我却只能任凭年华虚度。

这首词是以小尼姑的口吻写的,十分感人。张先能这样准确地揣摩对方的心思,可见他对小尼姑的爱情之深。

这首词很快传遍了京城,尤其是最后一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因构思新颖,尤其被人们称赞。据说,张先到开封拜访欧阳修,仆人进去通报后,欧阳修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跑出来欢迎,并说:“这是‘桃杏嫁东风’郎中”。看来,这句词受欢迎的程度,甚至不亚于“云破月来花弄影”呢。

谁念玉关人老

前面提到过范仲淹写的《渔家傲》。没想到范仲淹偶然写的一首小词,在北宋中后期却被人们广泛重视,竞相模仿。蔡挺的《喜迁莺》就是一个例子。

宋神宗熙宁年间,蔡挺镇守平凉(今甘肃平凉)。一年初冬,他在书房饮酒,突然来了兴致,写了一首描述边塞生活的词——《喜迁莺》。写完后,他就把词放在袖子里,准备到花园中,拿给他儿子看。谁知,在路上,写词的纸条掉了出来,蔡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好算了。

不久,蔡挺家一个看门的老兵,偶然在花园中捡到了这个纸条,老兵不识字,就拿去给抄写文件的属员看,属员一看,上面写的是一首词,词牌是《喜迁莺》,词是这样写的:

霜天清晓,望紫寨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垄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

这首词的大意是:寒冷的清晨,天空好像都布满了寒霜。眺望边塞上的古堡,在阴沉的冬云下,只见野草枯黄。骏马迎风嘶鸣,雁群在残月的映照下飞翔。穿着铁甲,走在边塞上,更感受到过早来临的寒冬。悲壮的军乐战歌,都在歌唱皇上赐予的难以回报的恩典。到处是在马上佩着双鞬、饰以锦带的山西少年,他们使这荒凉的边塞充满了欢乐。军中的官兵都在轻松地谈笑,军队已休闲无事,只有那烽火,经常给朝廷送去平安的消息。圣明的皇上忧虑边事,他的声威远传广布,暂且宽容那些敌人,不讨伐吧。又是年末了,我心里突然涌上一阵忧愁:我们这些镇守边塞的人一年比一年老了,有谁来挂念我们呢?现在天下太平了,还是尽量喝酒,从这中间寻找欢乐吧。

这位属员看了,觉得新鲜。他和平凉最有名的一位歌伎相好,于是把这首词抄给了她。正好皇帝派来押运军士们冬衣的太监到了,蔡挺摆宴席欢迎,请来那位歌伎助兴,歌伎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正是蔡挺大人,就在宴会上就唱起了这首《喜迁莺》。蔡挺一听,正是他不慎遗失的作品,他想,这里面有一些牢骚话,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怎么当着皇上派来的人面唱了起来,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怎么得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大怒,立即将这个歌伎关进监狱,并要彻底追查。歌伎的同伴们哀求押运冬衣的太监给说情,这才把这个歌伎给放了,并让她再演唱此词。

那位押运冬衣的太监回朝廷时,将这首词抄下带了回去,于是这首词又传入皇宫中,宫女们也看不太懂,见词中有“太平也”的字句,估计一定是会使皇帝高兴的歌功颂德的词,于是争着抄录传唱,歌声传遍宫中。不久就传到了宋神宗耳朵里,神宗问这词是从哪里来的。得知是镇守边塞的蔡挺所作,神宗马上要了纸笔,给蔡挺写了个条子,说:“镇守边塞的人老了,我很挂念,朝廷中枢密院缺人,留着位子给你。”不久,就将蔡挺调回中央任枢密副使。

凭着一首不太成功的模拟之作,凭着其中的一句牢骚话,蔡挺竟然平步青云了。宋神宗不计较蔡挺的牢骚,反而在听到他的牢骚后表示了关心,这表现出了他比较开明的一面。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诗的代表作者之一。他的词不多,但却值得介绍。

王安石是个忠厚的学者,学识渊博,对古代的历史、文字、制度都很有研究。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当了宰相。他拿儒家经典上所说的和现实加以对比,发现现实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于是他开始“变法”改革。但是,“变法”进行了几年就失败了,王安石的宰相一职被罢免了。王安石罢相后的第二年,朝廷曾重新拜他为相,但由于新法实施的阻力太大,不久,王安石还是被罢官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感慨颇多。一方面,他想起自己得到宋神宗的赏识和信任,得以施展政治抱负,在历史上是难得的君臣际会。另一方面,变法却是有始无终,不像历史上某些人物建立起了巨大的功业。感叹之余,写了下面这首《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词的大意是:伊尹和吕尚两个老头儿,困窘和顺利的环境他们都经历遍了。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奴仆。如果当时他们遇不到英明的帝王,两位英雄也只能老死在无名之辈中。他俩分别与商汤和周武王相遇了,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臣,犹如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在笑谈之间,即已筹划好了帝王之业的振兴。到现在已几千年了,谁能对他们辅佐君主建立功业方面的能力有丝毫怀疑呢?

元丰年间,王安石写了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的大意是:登上高冈纵目远眺,这古老的都城正是晚秋时节,草木开始凋零。绵延千里的长江水,像一匹展开的白绢,青翠的山峰林立。夕阳斜照,江上的船只挂帆划桨,来往不停。斜挂的酒旗在西风中飘扬,远处的船儿被笼罩在薄纱似的轻雾中。银河一样的长江中,白鹭被惊起低飞,这奇丽的景色啊,什么图画也绘不出它的美妙。回想六朝时的金陵,统治者们穷奢极欲,到头来都像陈后主一样,敌兵已在门外,却还在楼头寻欢作乐。这时除了国亡身死还有什么呢?在高冈上面对这大好河山,凭吊古老的往事,白白地使人叹息那些兴亡盛衰之事。建都在金陵的六朝,其兴衰旧事已随长江水消逝了,剩下的只是傍晚的寒烟、深秋的衰草和春来时的嫩绿。至今卖唱的歌女,还时时在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同一年,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怀古词。苏轼在读了这首《桂枝香》以后,用佩服的口气叹息说:“此老乃野狐精也。”据说,在王安石写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时,前后有不少名家和大官用同一词牌写过同一内容,共达三十多首,可是大家公认,王安石这一首是绝唱。

王安石由于变法受到朝中大臣的群起反对,最后被迫辞职。此时王安石的心情是忧郁的,对国事虽关心可又感到无能为力,《桂枝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写成的。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少了几分对个人身世的感叹,多了几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劝谏。学识渊博的王安石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通过缅怀金陵的历史来影射当时的政治,这种手法经常被后来的怀古词作者所采用。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像李白、杜甫等人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论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诗,他是宋代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论词,他可以算是北宋中后期词人的典型代表,并且为南宋辛弃疾“豪放词”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词成为历代词人效法的楷模;论书法,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论学问,他博览群书,著作丰富;论政绩,他同情百姓,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据说,宋神宗曾问他的大臣:“唐代的哪个人物,可以跟咱们的苏轼比?”一个大臣回答说:“苏轼跟李白差不多。”另一个大臣反对说:“李白有苏轼的才情,但在学问方面可比不了苏轼。”

然而,苏东坡最可贵的一点,还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完全没有一个文人孤芳自赏的态度。他一生遭遇过不少打击,经历过非常艰苦的生活,几次差点儿被政敌害死,但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我们普通人也许无法学到他的才学,但他对待人生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常称他“苏东坡”。苏轼20岁的时候,就和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赶考。当时,兄弟俩的才华让考官惊叹不已,尤其是苏轼,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卷子,都自愧不如,于是说:“这孩子,我一定要让他出人头地。”欧阳修把苏轼兄弟录为进士。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看了兄弟俩的卷子,走回后宫时还面带喜色,对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们选拔了两个宰相。”当时的考官都主张给苏轼大官做,让他施展自己的才华,欧阳修则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担负整个国家的,所以不能让他太浮躁,还是让他和别人一样,从小官做起吧。”

按说苏轼的仕途应该是很顺利的。但他生性耿直,对上级的意见总有不同看法。当时朝廷正在变法,新旧两党斗争激烈。新党当政的时候,苏轼总是说新法有这样那样的弊病,给老百姓带来了苦难。这样他在朝廷里待不下去,宋神宗只好让他到外地去当知州。后来,苏轼又被人陷害,卷入了文字狱,差点儿死在狱中。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官,实际上是被监视起来了。后来,旧党上台,重新起用他,他又开始说新法也有好处,应该改革。结果又被旧党贬到荒凉的海南。等朝廷允许他回来时,他已经65岁了,结果病死在返京途中。

苏东坡的命运这样悲惨,但我们翻看他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却几乎看不到他哭哭啼啼。他总是幽默、乐观地去看待挫折。这种英雄气概,恐怕只有南宋的辛弃疾才能和他相比。

元丰五年的春天,也就是他经历了文字狱,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的一天,他和几个好友出去游玩,遇上了雨,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四处奔逃,结果还是被淋得湿透,十分狼狈。只有苏东坡不在乎,好像没雨一样,一边走一边吟诗。过了一会儿,天就晴了,他就此写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大意是:别听树林中雨打树叶响得厉害,不妨一边吟诗一边慢慢走。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轻便呢,这点儿雨,谁怕,戴着斗笠,随它去吧,我这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又冷又硬的春风吹醒了酒醉的我,有点儿冷,可这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斜斜照在山头,好像在迎接我。回头看看刚才忍受着凄风苦雨走过来的路,回家去吧,已经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天了。

苏轼就是以这样一种淡泊达观的心境,去迎接人生的无数风风雨雨的。他自己非常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和“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句,在晚年贬居海南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诗里用了这两句。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态度,贯穿了苏东坡大起大落的一生,成就了一种高贵的人生境界。

无情流水多情客

苏轼早年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虽然在朝廷里有些不同意见,迫使他到外地去做官,不过在天性豪爽的苏轼看来,倒也落个逍遥自在。尤其在他担任杭州通判的时候。

杭州是个好地方,景色优美,人民生活相对富足。苏东坡在这里再不用为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担忧了。他在这里写了好多诗词。在这里,他与老词人张先来往密切。张先这时候已经80多岁了,作为前辈,他的词给了苏东坡很大影响。

张先曾经写过一首“六客词”。所谓“六客”,就是当时在杭州一起喝酒作诗的6个文人。据张先自己说,这6个人除了他自己,还有杨元素、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和苏轼。“六客词”就是写给这几个人看的。

“六客词”的词牌是《定风波》,全文如下: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这首词没什么深意,无非是说,几个官员聚在一起,一见如故,很快乐地一起喝酒。可贵之处在于,这首词已经完全是送别诗的写法,这说明,张先已经将词当诗来写了,这对苏轼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又有一次,这几个人聚在一起,玩一种叫“曲水流觞”的游戏。玩法是在地上凿出弯弯曲曲的小“河道”,从河里或井里引来一股水,灌进去,让水顺着“河道”流淌。参加游戏的人按次序坐在“河道”旁边,然后把一个酒杯放在“河道”里,让酒杯顺水漂浮,酒杯漂到谁跟前不动了,谁就得作诗,作不出诗来,就得喝酒。这个游戏非常古老,东晋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写出来的。古代文人都很喜欢这个游戏,认为很风雅。

张先等人玩过这个游戏后,杨元素据此写了一首叫《劝金船》的曲子,并自己填了词。后来,张先和苏东坡也填了词,张先填的是: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

光生飞动摇琼甃,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词的大意是:流淌的泉水,弯弯曲曲,两端开了小洞(水的出口和入口),水像一条带子,略略染上了波纹,就像轻纱上的褶皱。是谁悄悄拿了一只金船,装上酒,放在泉水中,映着一片花团锦簇。小船驶过,碧绿的水波平稳下来,照见了花的影子,可以与精心打扮的少女比美了。听了《劝金船》这支曲子,就不必再听《杨柳》这样的俗曲了。水波荡漾,反射出飞动的光,在洁白的井栏上摇摆,隔着屏风,有人在演奏笙箫。要知道,时光短暂,游玩总是不会尽兴的,又过了一个清闲的白天。文人们很晚才回去,还遗憾留不住这美好的时光。将来大家分别了,你们都到京城去做高官,到时候看见皇宫前的池水,还能想到今天“曲水流觞”的欢乐,想到我这个老头子吗?

苏东坡填的是: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词的大意是:无情的流水倒像是个多情的人似的,老是让酒杯在我面前停下,像个老相识一样劝我喝酒。杯子停在你这儿就得喝酒,不管你是老是小,谁也赖不掉,这倒是难得的公道。在这曲水池上,我们用小字写下年月,留做纪念。就好像回到了王羲之的时代,像古代的高士那样,面对茂盛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谈笑风生。歌女的手白得像雪,她笑着摘下一朵菊花,插在头上。对着酒,别怪她歌声呜咽,我们这些人便又要分别了。这一去,回到京城,大展宏图,我们将看遍京城的繁华。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应该是等有了白发的时候吧。

和后来的词比起来,苏东坡的这首词还不很成熟。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已经显露出了后来的豪放乐观之气,而词的语言,也具有苏东坡特有的通俗俏皮的特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

乐观、通达的苏东坡,也有非常多情、非常脆弱的一面,比如过早故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就是他心中的隐痛。

王弗和苏东坡青梅竹马,十几岁就结为夫妇。王弗不仅美丽温柔,而且很有诗人气质。苏轼在颍州任职时,一个正月的夜里,庭院里梅花盛开,幽香袭人,月色也非常柔美。王弗对苏轼说:“春天的月色比秋天的月色要好,秋月让人感到凄惨,春月却令人喜悦。应该把赵德麟(苏轼好友)他们叫来,一起在这梅花下饮酒。”苏轼听后大喜,说:“我还没看出来你是个诗人呢,这是真正的诗人说的话呀。”他立即写了一首咏叹当时美景的《减字木兰花·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风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这首词是根据王弗的话修饰而成的,大意是:春夜的庭院,月亮升上了高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像在翩翩起舞。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的幽香。轻风吹拂着薄雾,真是少年行乐的好时节。不像秋天的月亮,只知照着孤独的远行人,增添他心中的悲凉。

不幸的是,北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5月,29岁的苏轼在开封史馆任职时,王弗因病故去了,当时葬在开封西郊,第二年六月迁四川安葬。王弗去世,苏轼当然是非常悲痛的。后来,苏轼去了杭州。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又改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在密州梦见与亡妻在故乡的旧居中相逢,醒后无比悲伤。他想起妻子故去已10年了,如今自己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在这10年里,自己在政治上受人排挤,四处奔波,一事无成。旁人的冷酷,更加重了苏轼对故去的妻子的怀念,对少年时代温馨爱情的怀念,他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悲痛,写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大意是:十年了,我活着,你死了,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了。我就是不用心想你,也自然忘不了你。你孤独地睡在千里之外的孤坟里,我想跟你说说心里的委屈,都没有地方。现在,你就是见到我,也认不出我了。我老了,这些年到处奔波,满面尘土,头发也白了,不是年轻时候的模样了。昨天晚上我忽然梦见又回到了咱们的家乡,看见你坐在小窗下,正像往常一样梳妆。我们互相看着对方,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流泪。我知道,年复一年,在月光明亮的晚上,想到你在那植满小松的山冈,将使我年复一年痛断肝肠。

苏东坡的这首词,好像是在喃喃自语,这些话是说给死去的王弗一个人听的,又是说给自己听的,容不得旁人来分享。宋词中不乏悲哀,但很难见到如此真挚的悲哀,这种悲哀不是在酒宴上唱的“别离歌”,是不能被用来娱乐的。然而,正是这首写给亡妻、写给自己的词,千百年来却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首词也成为了悼亡词中的经典。

酒酣胸胆尚开张

苏东坡到密州的第二年冬天,他带着同僚们到郊外去打猎,回来后,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最近我突然喜欢填词了,虽然写不出柳七(柳永)的那种风味,不过自己看看,也算是自成一家了。几天前,我到郊外打猎,收获不小。顺便还填了一首词,让这里的山东大汉们拍着巴掌、跺着脚唱,吹着笛子、敲着鼓伴奏,看着也挺壮观的。我寄给你一份,不过是取个乐罢了。”

苏东坡这里得意扬扬地提到的词,就是著名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大意是:老头子我偶然动了少年的豪兴,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头戴锦帽,身穿貂皮袍,率领着成千的骑兵在山冈上奔驰。告诉全城的老百姓:都来看我打猎呀,来看我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射杀一只猛虎。在庆祝的宴会上,畅饮美酒,直到喝醉了,仍然保持着刚才打猎时的豪气。头发是有点儿花白了,可那又怎么样呢?什么时候,朝廷才会派个传达圣旨的冯唐来,说重新起用我呀。到那时我要把弓拉得满如圆月,眼望西北,把那个可恨的天狼星射下来。

苏东坡写这首词时刚满40岁,还不老,为什么口口声声以“老夫”自居呢?其实,他是有满腹牢骚的。苏轼很有才华,却不被重用,不能为国出力,只能在词中发泄他的怨气。

词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说的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亲自杀虎的故事: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10月,孙权在吴地,亲自骑马射虎,马被老虎抓伤,孙权向虎投去双戟,虎被击倒,孙权的随从张世又用戈击,老虎被打死了。苏轼是个文弱书生,当然没有“亲射虎”的本事,他这么说,只不过是表达自己的一种豪情罢了。

词中的“持节云中”两句也是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汉文帝时,魏尚任云中太守,深得士卒爱戴,匈奴怕他,不敢靠近边塞地区的云中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一次,魏尚率军阻击入侵的匈奴骑兵,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在向皇帝报功时,申报的杀敌数多了6人,汉朝廷便将魏尚处以重罪,关在监狱中。冯唐认为魏尚不仅无罪而且有功,应该重赏,于是向汉文帝直率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文帝接受了,派冯唐为特使,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赦免了魏尚,让他仍任云中太守,并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苏轼在这里是以魏尚自比。苏东坡觉得自己和魏尚一样,都失去了朝廷的信任,是冤屈的。他渴望有一个人能像冯唐那样,为自己仗义执言,说服皇帝回心转意,带着赦免的圣旨来把自己接回京城,继续为国出力。但是,在当时,苏轼有这样的想法,却不能说出来。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皇帝的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你一个臣子凭什么觉得皇帝冤枉了自己呢?

词中的“天狼”,指的是西夏。苏轼写这首词时,西北方的西夏是北宋最大的外患。在这里,苏轼仍然有着报效国家、消灭敌人、建立功勋的雄心壮志。这也就是他为什么那么迫切地盼望着能被朝廷起用的原因。

苏轼给友人的那封信也很有意思,可以澄清两个问题。首先,人们总以为苏东坡不懂音乐,他的豪放词不合音律,是不能唱的。而我们清楚地看到,苏东坡的这首词确实是让人唱过的,可见苏东坡的词虽然主要用于案头阅读,但还是能唱的,至少大部分是能唱的。

其次,人们总认为苏轼是看不起市井小民柳永的词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是个通达的人,他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承认柳永词好,承认自己写不出他那样的“风味”。所以,他另辟蹊径,在学习柳永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才获得了成功。其实,苏东坡词的好多手法都是向柳永学来的,这说明他并不像晏殊等人那样轻视柳永。

这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也是词史上第一首典型的豪放词。但是苏轼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写这首词,只是从兴趣出发,觉得好玩,并不计较是不是打破了传统。在文学史上,循规蹈矩的人不能获得大的成就,而那些刻意标新立异的人也不能获得大的成就。苏轼的创作态度,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

明月几时有

熙宁九年,中秋夜,40岁的苏东坡又喝了一夜的酒,一直喝到天亮。蒙眬中,他想起了远在济南的弟弟苏辙,于是写下了一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大意是: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来问天。都说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我还要问天宫里现在是何年何月呢!我本想乘一阵清风回到天上,可又怕天宫里那些玉做的亭台楼阁太高了,会冷。算了,我只管对着月亮跳起舞,摆弄我的影子,这种景象,就是天宫啊,哪像是人间呢?月亮转过了朱红的小楼,在雕花的窗户前慢慢低下来,照着我这失眠的人。月亮啊,你本该没什么遗憾了吧,那你为什么非要在地上的人离别的时候圆起来呢?原来,人都是要有悲欢离合的,就连月亮也会有圆有缺,有阴有晴呢,自古以来就没有圆满的事。我只希望互相思念的人们都能平平安安,活得长些,这样,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仰望同一轮明月了。

这首词既写出了中秋的月景,也写出了亲人们在中秋之夜互相思念的感情,最终又以苏东坡式的达观结束,既安慰远方的弟弟,也安慰自己。宋人胡仔说,自从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写出后,其他人的中秋词就不值得一读了。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因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经5年,开封广泛传唱此词。宋神宗问太监,外面现在流传的词有什么,太监抄了这首《水调歌头》呈上。神宗读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叹息道:“苏轼到底还是忠心的。”于是神宗命令将苏轼由黄州改到离开封较近的汝州任职。

人生几度秋凉

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灾难。因为苏轼作诗反映老百姓的疾苦,指出了新法的一些弊病,所以新党党人出于门户之见,一直对他怀恨在心。这一年,新党中的一些小人找了苏轼诗中一些同情百姓的句子,上书诬陷他讽刺朝廷。于是宋神宗就把苏轼抓了起来,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准备杀他。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机构,是专门管犯罪的官员的。当时御史台院子里有几棵柏树,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御史台又被叫做“乌台”。这次苏轼因为作诗被御史台抓起来的案件,通常被叫做“乌台诗案”。

苏轼的被抓,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当初宋太祖曾经给子孙们立下了几条规矩,其中有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宋太祖留下遗嘱,告诫后代的皇帝,大臣们给皇帝提意见都是为了国家好,不管大臣说了什么不对的话,都不能因此杀人。宋初的几位皇帝都遵守了这条规矩,所以宋初的大臣都敢于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现在,宋神宗因为诗的事要杀苏轼,明显是要打破祖宗的这条规矩。大家心里都明白,苏轼才华很高,是先帝亲自选拔的国家栋梁,也是文坛的一代宗主。苏轼替老百姓说话,在老百姓和正直的读书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如果这样的人都因为写了两句诗被杀,以后谁还敢说话呢?

这时候,宋仁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曹太后生了重病。宋神宗打算大赦天下,希望神灵能因此保佑母亲。曹太后说:“你也不用大赦天下,只要把苏轼放了就行,苏轼可是你父亲给你选的宰相啊。”宋神宗只好说:“我也没想杀苏轼,只不过是教训他一下罢了。”这才把苏轼放了,但也把他流放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实际上苏轼没有任何权力,只是让人监视起来罢了。同时,苏轼的亲朋好友如苏辙、黄庭坚、秦观等人,也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牵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