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记忆中的那些铁观音茶

茶生活 作者:王金玲 著


我记忆中的那些铁观音茶

我开始真正认识铁观音茶,是在2000年初。那天,我无聊地在电视频道中“流窜”,忽然看到一则介绍安溪铁观音的系列电视片,认真看了下去,才知道原先我对铁观音茶的认知均为谬见,才知道铁观音色棕黄、香如兰、有回甘的基本特征,才知道世上有一种“炖”叫做“炖茶”——安溪铁观音茶农将茶在炭火上用小火慢慢烘焙置于茶笼中的铁观音茶青的过程,称作“炖茶”。

这一系列记录片是从讲述安溪的中闽魏氏茶业用传统工艺制作铁观音茶的过程作为切入点,介绍铁观音茶的。魏氏茶业是一家已传承数代的老字号企业,机缘凑巧,我也是从品尝魏氏铁观音开始,喜欢上了铁观音茶。用传统工艺制作的中闽魏氏铁观音在铁观音中属中发酵茶。其汤色黄棕、澄明、汤味爽厚、回甘迅速而悠长,茶香是清新的春兰香中夹有木炭的香味,挂杯香持久。魏氏铁观音给人一种坐在老茶馆中喝茶的老者的感觉,恬淡悠然地看着眼前的熙熙攘攘,犹如老年的稼轩作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经沧桑事,遍闻人间情,一杯茶在手,已是闲淡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凡写学术论文时,我都会泡上一泡魏氏铁观音,在它氤氲的茶香中获得历史的灵感。

与魏氏铁观音的历史沧桑感相比,华祥苑铁观音给人的感觉是随风飞扬的飘逸。华祥苑铁观音在铁观音中属低发酵茶,汤色明黄、汤味爽滑轻盈、回甘清爽,香如秋兰,夹带着野地青草的清香,弥散性强。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乘坐飞机来往浙闽两地,在福州和厦门机场,常有华祥苑铁观音的茶香飘散在空中,这常让我想到魏晋时期服了五石散的士人们,白衣飘飘狂发纷飞,在山林中呼啸而过……

之所以记住了日春铁观音,首先是它特有的冷香。在我喝过的铁观音茶中,一般挂杯香都是温热香,也就是说,茶尽后,杯热或温时杯壁上留有茶之余香。而日春铁观音的挂杯香除了有热香、温香外,茶尽杯凉后的20分钟间,杯壁仍留有余香,并慢慢化作空谷幽兰之幽香,形成特有的茶意。日春铁观音的汤色鹅黄翠绿,有一种彩墨国画“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淡雅;汤味柔厚,微微的涩味迅即化为满口的回甘;汤香温和悠长,如暮春初夏的野兰之香。日春铁观音给人一种秀丽文雅之感,于是,那些出身名门的民国才女少女时的面容浮现在眼前,冰心、林徽因、张幼仪……

在哈龙峰铁观音系列产品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双龙戏珠”,而之所以如此,是在于它的“守规微违”。“双龙戏珠”的汤色金黄明亮,香如暮春兰花,温香盈盈,茶汤入口微涩后迅速回甘满口,一切都如此循规蹈矩,可在茶书中找到对应。但在每一罐中,总有几泡的茶香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三秋桂子香,春兰秋桂形成新的茶之意境,兰桂飘香呈现与众不同的茶之意韵。这一对茶书所说铁观音茶香特征的违背,使得原本规规矩矩的“双龙戏珠”有了灵动之感,成为对孔子所云:“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形象性的茶中解释。

铁观音茶有清香型和浓香型之分,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清香型,所以对铁观音茶的感受更多地也是来自清香型铁观音。当然我也不是不品浓香型铁观音,而在我所品味过的浓香型铁观音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八马铁观音。

八马铁观音是铁观音中的重发酵茶,因而汤色棕黄,汤味厚而滑软,汤香是秋阳下的兰香且带着些微烈日暴晒后枯叶的干香,虽无武夷岩茶之茶韵,但汤色、茶香已接近武夷岩茶。与清香型铁观音相比,确实可谓“浓香”,且不止香浓,色亦浓,汤亦浓。故而现在一些拼配型武夷岩茶品中,铁观音也成为配茶之一,以增加茶汤的香气和柔滑度。

能留下记忆的茶是与之有茶缘的茶,而我与铁观音茶结下的恰恰又是欢喜缘,所以,家中冰箱内清香型铁观音是必存品,以便茶瘾一到,即可马上冲饮,以解怀想。而对于可在常温下存放的浓香型铁观音茶,我则将之存放在储藏室中已逾三年,期待着再过数年,可乐享陈年铁观音(俗称“老铁”)特有的香、甘、厚之茶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