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张先
垂螺近额,走上红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品读
张先所生的时代说好也不好。好在那个年代没有环境污染没有食品问题,没有“苏丹红”也没有“毒奶粉”,再加上张先本人仕途没什么坎坷,心情比较舒畅,活得比较自在,所以他老人家活到了八十九岁;说不好,那自然是和现在相比没那么太平。但这大环境对于张先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他很顺利地获得了研究生学历,当过县长、市长,没有政绩方面的不良记录,平时则喜欢写写诗词消遣消遣,也爱去酒吧喝点儿酒,去歌厅听听歌女们的现场演唱会。这首《减字木兰花》大概就是宴会结束后所作,词中张先对舞女曼妙舞姿的描写达到了极致。
舞乐图佚名
宋代比较流行高发髻,什么龙蕊髻、芭蕉髻、朝天髻、大盘髻等等,而少女的头发往往是垂下来的。从跳舞女子螺形发髻垂在额头来判断,她也就十五六岁。女子不是慢腾腾走出来向客人们行礼问安之后才开始跳舞,而是音乐声一起就快速挪动舞步出场,踩着音乐的节拍在红地毯上翩翩起舞。这位女子身材纤细,“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遣怀》),轻到能像古代名副其实的舞蹈家赵飞燕一样跳掌上舞。舞者在客人眼前不停地旋转,像要转飞到天上去。多数人看这种舞蹈的时候都会紧张得为跳舞的人捏一把汗。我们现在的特技演员身后一般都会拴条钢丝什么的作为保护,所以张先也希望天空中能有钢丝保护一下这个马上就要飞旋上天的舞者。据说汉成帝担心举袂欢舞的赵飞燕被大风吹走而一把扯下她的裙幅,裙后留一缺口,居然被后宫佳丽当成时尚追捧一时。舞者绝对不会像你我笨得连走路都会摔跟头,她自能舞动奇迹,观众的冷汗自然是白流了。低头看去,舞女脚穿绣着鸳鸯图案的舞鞋,“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萧德言《咏舞》),像杨花被风吹着一样在红地毯上飘忽旋转,舞姿轻盈没有惊起一丝灰尘。伴奏的乐曲是《伊州》,《伊州》为商调大曲名,唐时来自西北边地,今日是无缘再听见了,想必也应该是很好听的曲子吧。乐声戛然而止,女子的舞步也马上停止,拿捏得恰到好处,而头上的宫花还在颤巍巍地摇晃。虽然不知道女子所跳舞蹈的名称,但想来也一定是像大唐“霓裳羽衣舞”那般“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吧。
吹箫图明·唐寅
相关链接
一树梨花压海棠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苏轼再度赋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