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校友概念和校友会之演进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作者:张美凤,唐杰


——以厦门大学为例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 石慧霞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大学校友的概念、校友会与大学关系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改变。本文以厦门大学为例,梳理了校友概念从学缘关系、师生群体到“学校朋友”的内涵的转变及其影响,揭示了未来大学必将是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大学,校友就是认同大学理念、认同大学文化的人。“校友”“校友会”对维持大学共同体的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友;校友会;大学认同

我国大学校友概念、校友会组织并非今日始出现。清朝末期,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产生,“各处之出校同学为联络感情起见,多有‘同学会’之组织”,“每逢学校周年纪念,各地之贺文寿笺,络绎不绝”[1]。当时,主要的校友活动是组织聚会、交流母校和同学近况等。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不断向纵深发展,大学校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厦门大学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校友概念和校友会的演化做一初步探讨,从某种意义上亦可窥探我国大学校友工作发展的脉络和缩影。

1921年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立。1921—1937年为厦门大学私立时期,也是厦大初创期。厦大共有12届毕业生,636人,主要分布在国内东南诸省及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地。毕业生们散布到各地后,逐渐开始互相联络,组织毕业同学会[2],海外的毕业生首先成立了旅星、游菲、旅港、旅日校友会,会员除毕业同学外,也邀请曾在厦大任职、任教及肄业的人士参加校友活动。国内各地,较早成立的有福州、漳州、上海、潮州等地校友会。1935年4月28日,在时任校长林文庆主持下,拟成立厦门大学毕业同学会总会,并推举了同学总会干事会,但因条件限制,会务未开展。[3]总体来说,当时校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就是与学校有学缘关系的各系毕业生。校友产生和校友活动发起的历史反映了学缘关系是校友概念的本质。

厦门大学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由于他们有感于陈嘉庚私人独资创办大学之不易,加之对厦门大学深厚的母校情结,就有同学撰写学校史志,如第一届毕业生彭传珍(教育系)和黄天爵(商学系)合写了《厦门大学志》[4],第一届教育系毕业生叶国庆专写了描述当时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我们那时候》[5],第四届化学系毕业生陈炳勋撰写了《母校创办初期纪述》[6],还有署名为“然”的同学写了《介绍闽南最高学府——厦门大学》[7],郑德坤写了《厦门大学校址考》[8],许荣度写了《炸前厦大之追忆》[9],等等。这些资料一方面成为保存大学办学历史弥足珍贵的史料,另一方面对于形成和确立校友的情感归属和认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各地同学会多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人员分工,校友活动基本以地区性的、自发的联谊为主要形式,与母校联络、沟通的随机性很强,可以说主要是同学相互联谊的非正式社团组织。

国立时期,正逢抗战爆发,厦大举校内迁长汀。迁校过程中,沿途得到各地校友无私帮助,如漳州校友将其工作单位全部腾出来做厦大接待站,专供一批批迁汀厦大师生借宿。到达长汀后,校舍不足,校友鼎力支持。1938年4月18日,长汀厦大校友召开大会,选举成立了“旅汀厦门大学毕业同学会”。不久,“旅汀厦门大学毕业同学会”发起为母校献金的运动,同时协助学校组织在校生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成为校方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旅汀同学会还组织了考生招待委员会,接待前来长汀投考厦大的青年,为他们提供种种方便。据查,厦大在各地招考,监考人员有些就是由当地校友担任。在学校最困难的时期,有校友群体和组织群策群力帮助学校渡过难关,成就了抗战时期厦门大学是“加尔各答以东最好大学”的美誉。1940年5月6日,经过一年多筹备,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通过校友总会章程,选出组织机构,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宣告正式成立。[10]章程规定,“校友以毕业同学为限”。

作为正式组织的校友总会成立后,分散于各地的校友马上行动起来。抗战期间,重庆、云南、浙江、广东等省市先后成立了26个分会,新加坡、香港、马尼拉、宿务等原来因抗日战争停止活动的校友会也纷纷恢复活动。海内外厦大同学在精神上有了共同归属,通过总会与母校进行通畅的联络。在特别困难的情形下,校友总会达到了群策群力的组织效果。1941年,厦门大学庆祝建校20周年,语言学家、厦大创校伊始即在校任教的周辨明先生在庆祝大会上特别提出了“校友护校的精神”,他说:“三年前我说校友爱护母校,那还只是单独个人的表现而已。现在,校友总会早经成立,而各地分会也先后产生。分会与分会,声气沟通,分会与总会及母校之间,又取得切实之联络。校友刊物《厦大通讯》至今按期出版,毕业同学八百余人精诚团结之表现及爱护母校之热情,均可称道。”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时期,由于种种历史因素,校友与大学关系进入冰河期。国家对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实行“集权计划经济,并且基本上消除了一切民间社会团体组织”[11],校友会基本停止了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重新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大学校友会陆续恢复开展活动。特别是恢复高考初期的几届校友,他们与重返讲台的教师一样,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患难与共;离开学校后,仍与老师保持着非常密切、频繁的联系,师生结下了特别深厚的友谊。曾在学校工作过的老师因其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常受邀参加甚至组织校友活动。学生们把校友情结归结为“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这一时期,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章程明确规定:校友是指曾在厦门大学学习过的各类毕业生和曾在学校任职任教者。校友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大,把没有直接学缘关系的离校教职员工也包含在内。

这一时期厦大校友活动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东南亚、台港澳地区校友较为活跃,与母校互动频繁,校友活动成为统战工作的平台之一,这也是厦门大学校友工作在国内高校中起步较早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友概念和校友活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998年,国务院颁布和修正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规定,我国所有社团组织须在民政部和业务部门的双重管理下开展活动,大学就成为大学校友会当然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其成立和开展活动负有法律上的责任。校友会的机构设置、人员任免、经费来源、办公地点等都由大学来保障,校友会工作成为大学工作的一部分。厦门大学历来重视校友工作,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校友与大学的关系从来都非常密切、相互倚重。在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的大好形势下,厦门大学的校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校友积极支持母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并对母校和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同时,校友的支持也推动了社会各界对厦门大学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支持;厦门大学进一步认识到“校友会工作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可有可无,它在高校各项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特殊功能是其他职能部门难以取代的”[12]

1998年,高等教育开始大扩招。很快,如厦大一样的传统老校,其校友群体有了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加之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办学多元化,如各种单证班、非学历班、培训班、长短期学习、函授,等等,曾在厦门大学学习过的学生类别多样,以校友名目组织的活动五花八门,校友概念如何界定众说纷纭。2014年,厦门大学章程重新界定了校友概念:学校校友包括在学校学习过的学生或工作过的教职员工,被学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或各种荣誉职衔的中外各界人士。

历史在发展中进步,大学在不断地嬗变。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多次间断性进出大学校园,频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学生与大学的学缘关系出现弱化,代之而起的是各界人士对大学办学精神、人才培养价值理念的不断评判和拷问。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作为一个具有特殊使命和功能的社会组织,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的组织之一,大学认同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学保持长久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13]

基于这一认识,未来的大学必将是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大学,师生仍将是校友概念的主体,但学缘将不再是校友概念的本质特征。校友概念将以“大学认同”为其本质特征:校友就是“认同”大学理念、“认同”大学文化的人。“校友”“校友会”将不排斥与大学没有学缘关系的社会各界人士,校友概念将回归到“学校朋友”这一含义。当然,这一天的到来,无疑需要大学通过各种仪式强化人们对大学的认同感,无论是初入大学还是授予文凭,大学都需要通过认同感的强化,建构集体的力量,增强和保持大学的活力,维持大学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853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2]参见《厦门大学教育学院概况》,厦门大学编译处编,1930年1月。

[3]参见洪永宏编著:《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1921—1949)》,181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4]参见黄天爵、彭传珍:《厦门大学志》,见台北市“国立”厦门大学校友会编印:《厦门大学校友纪念母校创立六十周年专辑》,1981-04-06。

[5]参见叶国庆:《我们那时候》,见《厦大校史资料(第一辑)》,353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6]参见陈炳勋:《母校创办初期纪述》,见《国立厦门大学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81,第33页。

[7]参见然:《介绍闽南最高学府——厦门大学》,见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编:《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369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8]参见郑德坤:《厦门大学校址考》,见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编:《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375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9]参见许荣度:《炸前厦大之追忆》,见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编:《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359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10]参见洪永宏编著:《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1921—1949)》,182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黄宗实:《厦大校友总会的历史沿革(1938—1949)》,见《厦大校友通讯》,2005。

[11]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见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9082.htm2002-11-30。

[12]王树人主编:《高校校友工作研究》,3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13]参见石慧霞:《抗战时期的厦门大学:民族危机中的大学认同》,1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