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美学之夏”
——丛书代序
20世纪中国曾经涌起了几次“美学热”,在当时“沉寂”的世界美学天空中,成了最绚丽的星座。
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热”在消退,而世界美学却不再“沉寂”,此消彼涨,中国美学已不再亮丽。
中国还会有“美学热”吗?这是中国的美学研究者很感兴趣但又无法预测的问题。
今天的社会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用“后现代”、“第二次现代化”、“审美化”还是“图像转向”来描述它,都意味着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由“硬”向“软”、由“实”向“虚”的转向。在一个虚拟柔软的社会里,艺术和审美将会越出它们的边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也有可能越出它的边界,成为人们普遍采取的生存策略。中国文化本来就以推崇空灵著称,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转向。
在我们看来,从今天的时代条件来看,中国很有可能再次出现“美学热”。
为了推动“美学热”的出现,我们需要做许多扎实的研究工作。公正地说,前几次“美学热”给今天的美学研究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我们翻译引进了不少美学著作,特别是当时出版的50余本“美学译文丛书”更是推动了这种发展,但这些著作很少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吸收。
我们需要重译某些确实有价值的著作,并以重译为契机展开对这些著作的深入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要关注国际美学的新动向,译介一些能够反映美学新动向的著作。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推动中国美学学者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不仅要加入国际美学讨论的话题之中,而且要提出自己的话题,吸引国际美学学者加入我们的讨论之中。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设美学课程,推动了中国的第一次“美学热”。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着力推出一套美学与艺术丛书,这能否让中国美学再次获得茁长的契机?
那将不再是美好而短暂的春天,而是繁荣而沉着的夏季,一个通往秋实的“美学之夏”。
彭 锋 刘悦笛
200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