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辑 节日散记

八闽闲话 作者:陈理华


民间瑰宝——高照灯

闽北的建阳,古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

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时,建阳为吴越南地。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吴分上饶地,析建安县桐乡设建平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司马炎以建平县名与建平郡名相同,改建平县为建阳县。宋时更是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地方,自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正因本邑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

在建阳众多的民间活动中,有一项特别出名,也特别有意义,那就是彭墩的高照灯。高照灯从“高照”两字就可看出,这是取吉星高照,护佑村民盛世太平之意。

彭墩的高照灯活动,定在每年正月二十五的夜晚,活动范围是以村口的倪王庙为起点和终点。倪王庙在距村庄约百余米的地方,里面供奉着倪氏兄弟。为什么是以倪王庙为起点和终点呢,它是为了纪念倪氏兄弟而兴起的一种活动吗?这从史料中可以查到。

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倪彦松,唐昭宗时人,中郎将,后周封其为济荫王,南宋加封忠灵孚泽感应王。倪彦松与其弟倪彦春俱仗义。年丰谷贱,辄籴藏之;遇饥馑,悉出以济贫乏。兼精道术,能治旱疫。其卒也,乡人庙祀之。

竖“高照”的日子,盛况空前。这天傍晚,大家早早地吃过晚饭,全村人自发地聚集在倪王庙,把整座寺庙的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天擦黑时,一切准备就绪的高照灯队浩浩荡荡地从倪王庙出发。这支队伍是这样排列组合的:前面是生龙活虎的舞龙队,舞着一条巨龙的队伍所向披靡般在前面开路;紧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古老打击乐队、民乐队以及十番的“春台”队。春台是由四人合抬,台上坐着由10岁左右孩童分别装扮成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薛仁贵、杨宗保等历史英雄人物;后面才是横抬着高照灯的队伍和花团锦簇的花钵舞队。

这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在烟花、锣鼓、唢呐、鞭炮声中徐徐沿着村道行进。行进中,每遇宽敞地段或十字路口时,队伍就要停下,先由舞龙队表演。舞龙队表演完,随着一位老者的一声令下:“高照!起!”24个头戴竹制头盔、手握竹竿的青壮男子动作敏捷地把一座高达13米的高照灯竖了起来,当它竖起来时,有四层楼房那么高。顿时,从下而上一盏又一盏的灯,如花般开了、亮了,就连顶上的那些小灯笼也高兴得开始摇摇曳曳。这些高高挂起的灯盏如火树银花般,用四射的光芒把黑幽幽的夜空、房屋、街道照亮,连人群中一张张激动兴奋的脸膛都照得通亮、通亮。到了商家门口时,各商家就会燃放一挂竖着的鞭炮来庆贺,这时舞龙队就会舞进这户商家,在店堂里转一圈出来之后,便开始竖起高照灯!

高照灯竖起后的一片灯火辉煌中,花炮齐鸣,鼓乐喧天,彩灯高照,花钵竞彩。在沸腾了似的欢呼声中,在万众瞩目里,随着青壮男子脚步的挪动,高照灯缓缓转变角度,这个动作在当地叫作“打照面”。如此,无论是站在哪个角度,人们都可以看到高照灯的每一个侧面,看清每盏灯火。与此同时,花钵舞队里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双手各持一盏花钵灯,在灯下翩然起舞。载歌载舞中,姑娘们手里的花钵灯看得人们是眼花缭乱,并不时地变幻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吉祥如意”等吉祥祝词。这不时出现的祝福语与高高竖起的高照灯相映成趣,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图画,空灵而神秘。在朴素、热闹的活动中,把乡村一种朴实美好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红火火、富丽堂皇。

高照灯是一种巨型纸灯,主灯是由一根10米长的大杉木作为轴心,在这根木头上,四周分别挂上精心扎糊的13组灯箱型精美花灯。在灯扎糊好后,还要扎糊一个3米多长的“高照尾”,“高照尾”上悬挂着许多小彩灯。制作好的高照灯形体似塔。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这种灯起源于明代,臻繁于清朝。乾隆年间人云:“纱灯惟苏州为最,纸灯甲于天下,则莫如建阳也。”足见建阳花灯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巧、气势之磅礴。可以说高照灯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灯。

高照灯俗称“竖高照”。这种灯制作工艺复杂,且耗费巨大。据知晓当地历史的老人说,之前村子里有重大喜事或重要事件需要举行高照活动时,一般由有钱人出资和村民自愿捐款来集资。然后买来制作材料,由专门扎糊高照灯的民间艺人制作。

村里老人说,记忆中彭墩的高照活动仅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之时,表演过大型的民俗踩街活动,当时足足有三个高照灯,场景极为壮观。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高照灯也在流年中沉寂到近乎失传的地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彭墩村的民间制灯老艺人吴贵堂、章希涛带领6位农友,决心要传承彭墩民间文化活动的瑰宝——高照灯。在村干部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凭着记忆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硬是制作出了一座高达13米、重约200公斤、挂有36盏灯饰的大高照灯出来,使得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重见天日。从那以后,盛大的高照活动每年都会如期地在村子里热火朝天地进行……

“彭墩高照”还应邀赴南平市和武夷山市参加民俗文化演出,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气派、精巧、磅礴、令人叫绝的高照灯,有着“吉星高照”,保佑民众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生活安康、幸福美满的博爱寓意。

又到粽子飘香时

端午节,这个有着许多美丽传说的节日,总是遵循着一个古老的约定,带着雄黄酒,带着箬叶,带着艾香,带着粽子的玲珑,带着许多的期望和思念,在气候宜人的初夏里悄然无声地到来。

记忆中,临近端午,采箬叶的任务是让一群早就为节日而蓄势待发的小孩来完成的。每到这时,村里的小孩就会不约而同地在某天清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扇扇厚厚的木板大门,为了不惊醒还在沉睡的村庄和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我们总是轻手轻脚地走出村子,向着有箬叶的山谷而去。

晨曦中,当我们把一片片沾着晶莹露珠的箬叶采满一竹篓后,带着一种满足与喜悦,也带着对节日的向往,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遥望着匍匐在山脚下的那个世世代代居住的小村子。这时,大自然将金色朝阳洒满层层青山,再在青青的屋顶上描上几缕袅袅上升的紫色炊烟,正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又仿佛神话传说中娴静美丽、颔首微笑的白娘子,正款款地从山的那头走来;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又像是一首飘逸的小诗,引得我们高唱着乡间流传的童谣,快步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青青箬叶采回来后,母亲就会把家中圆圆的大木盆摆在大门口青石路的边上,倒上一桶清清的山泉后,就开始仔细地清洗叶子了。洗净的叶子,被熟练地剪去叶蒂和碍手碍脚的尖尖叶尾。这时我总是在一旁打着下手,看着一片片箬叶如一条条碧绿色的鱼儿,欢快地在母亲粗糙的手边游来游去,仔细看来又有些像游手好闲的孩子那般顽皮。那可是节日前乡村的一道绝美风景呀,是专属于乡村风情的水墨画。

再看看,各家大门上不知何时已挂上了能辟邪去病的艾草和象征着长剑的菖蒲,不禁心里充满快乐和幸福。过节的日子真好。

中午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刚走到房间就闻到从后窗飘来的一缕缕沁人肺腑的粽香,哦,又到粽子飘香时节了,那可是我最熟悉不过的箬叶和着糯米的香味呀!这种裹挟着中华古文化浓郁气息的清香弥漫开来,竟是那样的诱人,我的思绪不由随着这香味飘回了家里,回到了对端午节的记忆中去了……

坐在这儿,想象着母亲是不是也在今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搬来石磨的上层,放在大厅的四方桌上,压住棕篱排,而后用头天就准备好的青青箬叶,很灵巧地折成一个尖尖的角,放上白白的米和红红的豆沙馅或别的什么好吃的馅,包好捆紧。渐渐地那棕篱排上吊着越来越多玲珑精致的粽子,别说吃粽子,单单看着这些碧绿碧绿的粽子就是一种心灵享受。

小时候看到母亲包粽子,我也有些手痒痒,可是不管我怎样用心去学,却总是学不会,包起来的粽子,不是没棱没角,难看死了,就是一到锅里就马上宽衣解带,给你来个在沸水里洗澡的游戏!气得我再也不想去包粽子了!

我在城里也看到一些小贩卖的粽子,大概是为了省事吧?用的是那种白色或红色的塑料带捆扎而成的,且不说这种带子会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不是味,看到那些用塑料带绑着的粽子,就像是看到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穿上比基尼般不伦不类。在我心里粽子就是粽子,就应该是用棕篱排或用细竹丝捆绑着的,奢侈点的用红头绳,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让人还未吃就先醉了。

记得母亲包粽时最后就会包一些尖尖的美人脚,也有人叫它小脚粽。这粽子很好玩的,三只角,可以立在桌子上,煮熟后让我们挂在衣服扣子上或是拿在手中把玩。但玩不到一两天,受不了这些小巧粽子的诱惑,那些白白嫩嫩的三寸金莲就会通通滑到我们的小肚子里去施展武功了,于是心里就急切地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我想现在我的小侄儿在看到奶奶在包粽子时也一定会高兴得在奶奶的周围跑来跑去的吧!极疼孙子的奶奶也一定会包几个常人包不来的美人脚让宝宝玩的……

日历刚撕去农历四月的最后一页,城区或乡镇就隐约能闻到一缕缕沁人肺腑的粽香了,这也在提醒着忙碌的人们,时光如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乡里人视端午节为大节,此时恰逢农事暂告一段落,正是夏收夏种大忙前的短暂休闲时。建阳乡间的粽子由箬叶包裹,棕树叶捆绑,形状为四角形,看起来小巧玲珑。煮粽子的碱为洋香树烧下的灰做成的。因碱味重,粽子煮熟之后,色泽金黄,气味芳香。粽子一般有豇豆粽、肉粽、豆沙粽等。每家包粽子时,都会包一个“喜粽”(粽中还有一个小粽子),吃到喜粽者,预兆今年将会大吉大利。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格外注意。古时还流传饮雄黄酒,即在节前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待过节时饮其酒,便可驱邪健体。旧时,建阳城坊邑人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等物制成小人形,俗称端午哥。较简单的做法就是用厚纸剪个小纸人,悬挂于大门之外;或是简单地将些许艾叶、菖蒲等扎成一束,形同宝剑,悬挂于门。端午得闲,打扫门庭,并点燃艾叶熏烧室内各角落,以避毒虫。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妇女用五彩丝线制成圆形小网,内装一个大蒜头,邑人称之为长命缕。讲究些的则是取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小孩子将长命缕悬挂于胸前,顿时清香四溢。有些手巧的妇女,还会把香囊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这些乡里风俗,都表达一个善良的愿望,辟邪驱瘟保安康。

端午这天,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除春节之外最为丰盛的。

丰富多彩的秋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过中秋节比过大年还要热闹许多,后来随着村里的那条青石路变成水泥路,那项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了几千年的拔石、滑石运动从此就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了,更是再也没有人提起了,没有人知道了。

这次回到村子,我特地到村头村尾看了看,想找到当年那块巨大的牛姆王,可是我无论怎样努力地去寻找却再也找不到了。不知当年那威风凛凛,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的牛姆王,带着他的徒子徒孙,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成了精跑到哪个山洞里去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了呢?或是说干脆跑到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当起了牛魔王?

中秋节,确切地说,是从八月初一这天起,家家户户在大门上就会挂上自己动手制作或者买来的各式各样的漂亮的灯笼。记得有一年我还别出心裁地用西瓜做了一个碧绿晶莹、玲珑剔透的灯笼,此灯笼一挂上,立刻引来无数孩子和大人羡慕的目光和啧啧称奇的赞美!

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不论白天和晚上,村子里都会开始进行滑石和拔石活动。特别是到了晚上,村子里一溜红红绿绿的灯笼挂着,伴着天上一轮明亮的月儿,村民们兴高采烈地在那儿滑石、拉石,场面热闹非凡。

滑石有两个人就可以进行,往往是一人仰躺着,一人立在身后;抑或是一人腆着肚子半躺着,由后面的两三人推着,然后飞快地向前而去。碰上对面而来的同行,也能十分灵巧地错过,绝对没有撞车的危险,那情形犹如威尼斯人驾驶着小艇在水中行驶一般,留下“咯咯”的笑声和一路硝烟的味道,煞是活泼、热闹。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玩法叫作磨莲花:就是找一个圆球形状的青石,若干人(双数)围成一圈,一半人双脚踏着青石,另一半人与之手牵手,依着青石的周边围成圆状,再以青石为圆心,按约定的方向转圈,速度越快越好,直到有人晕得不行为止。

拔石则不同,村里有一个巨大的叫作牛姆王的石头,石头的一头有一个圆圆的洞,到了八月初一这天就有专门的人用一根粗粗的绳子绑好,一到晚上,十几二十个青年后生,就会拉着那块巨石,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在村子的青石古道上来回奔跑着,后面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姑娘和小孩,所过之处,好像是千军万马般席卷而来,又像是那天边的滚滚惊雷……那阵势、那情景,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拔石拉到最后,还有一场分胜负的决赛,我们村一共有三个小村,都是连在一起的,到了最后,那块牛姆王被谁抢得,谁就是英雄,这块大大的石头就会在自己村子边上静静地待上一年,那个村子的人就会觉得很有面子,直到第二年的八月,再次被请出来……

据母亲讲,每年的拔石、滑石要拉得越激烈越好。这样一来,村子里就会清吉、平安,就不会出现瘟鸡、瘟鸭……

只可惜,现在这一项极为有趣的运动就这样消失了,只能偶尔在回忆中浮现……

端午的记忆

千百年来,端午的记忆,从没被人们淡忘过。在古代,端午节的真正意义是辟邪。因为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节,气温上升,蚊虫开始繁衍和肆虐,各种有害的细菌也开始泛滥。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古人认识到初夏是一个疾病高发期。因此,他们说五月是充满瘟疫之气的“恶月”,意为不吉利。

于是,人们选定五月初这么一个容易记忆的“重五”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健康,关爱生命。

菖蒲、艾蒿其味芳香,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故而古人用菖蒲、艾蒿来辟邪和保健,并逐渐形成一种习俗。

吃粽子,实际也是趋吉避凶的寓意。民间用来煮粽子的水其实与雄黄酒一样都有着驱除毒虫侵犯的作用。粽子熟了后,村妇都要把煮粽子的水泼洒在墙角、门边,认为这样可以杀虫,防止虫蛇爬到家里来。

端午燃烧艾草也是一直留存至今的风俗之一。捆扎成人体形状的艾蒿,叫“艾人”。晒干后,端午这天早上拿来燃烧,举着冒着青烟的“艾人”,把自己家每个房间里熏一遍。立时满屋子都是艾草燃烧后的清香,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杀虫和清新空气的方法。在乡村,夜间也有人通过点艾草来驱除蚊子。

过去,人们选取五种动物作为代表,称作五毒。这五毒是:老虎、蝎子、蜈蚣、蛤蟆、蛇。这些毒虫,或吃人,或毒害人,它们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毒物。为了驱逐这些危险的家伙,人们把雄黄酒和煮粽子的水一起喷洒在墙壁、床头,或是涂抹在儿童额头上,以此来防止夏季毒虫到处乱钻,危害健康。

中国人有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以毒攻毒”。于是,人们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写“王”字,表示老虎,希望借助老虎的威力,驱除危害孩子健康的各种危险。传说画五毒图可以辟邪,于是人们就在妇女和孩子戴的肚兜上画五毒图,用来保护妇女和孩子。

除了写“王”字和戴画有五毒图的肚兜,家长还会在孩子手腕上缠五色的彩线,脖子上挂一个装满香料的香囊来辟邪,因为孩子是最易受到五毒毒害的人群,是最需要保护的。

端午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还要互送礼物。因为端午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往往用送礼物的方式来表示对亲戚朋友的关心和慰问,并祝其健康……

既然是互赠礼物,当然就离不开粽子。在我们这里送粽子是有讲究的,粽子只能是母亲送给女儿,若是父母不在了,就由兄弟送。女儿出嫁这年的端午,母亲包好的粽子,名为“送子”,祝新人早生贵子,另有为女儿祈求幸福之意。这年的粽子还要女儿回娘家来放下锅。这样做,一来表示女儿对娘家的不舍,二来是代表着娘家人对女儿的重视珍爱。

而晚辈送给长辈的礼物,则是节饼,这种饼十块一筒,用牛皮纸圈成,正面贴上一块代表喜庆与吉利的红纸,用细绳捆好后,一筒筒圆圆的节饼,代表着和谐、美满、团圆、幸福……

长辈则是给晚辈(未成年的孩子)送红肚兜,上面用花线绣着五毒图,旁边还可随意地绣上一些花草来点缀。祝福他们吉祥如意,健康成长!

看龙舟

看龙舟是端午节少不了的大活动。吃过午饭,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到南蒲溪去看龙船是必备活动。

汉晋之际,民间将凭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与端午节融合起来,并赋予龙舟竞渡以拯救屈原、为屈原招魂等内涵。其实,端午节是古代自称为“龙子”的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这一天,他们要划着龙舟,把用竹筒或树叶装裹的食物投入江中祭龙,然后竞渡作乐。

在小湖河看龙舟又与别处的不同。端午节这天,当地有个盛大的活动,那就是小湖河的赛龙舟。当地的男女老少会早早地吃过午饭,换上新衣,然后,呼朋唤友,扶老携幼,一拨拨赶往小湖河畔,看一年一度的龙舟。

游人如织的河岸上,那些卖杨梅、桃、杏的小贩早已占据有利地形,摆开了阵势,害得一些嘴馋的客人,特别是小孩子,小心翼翼地从衣兜摸出早被自己的手捏得有些汗湿的钞票,前去购买!一些行善之人,也会在这天早早泡上几大桶产于自家的水仙茶供人饮用。此时,河岸上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人们一次次寻找龙舟时,只有岸上的杨柳,低垂着头,在微风中无声地摇曳着,像那些赶来看龙舟的少男少女,在水中摆弄着自己俏丽的倒影。

一群又一群小鸟飞过天空,它们叽叽喳喳地落下一地脆鸣后,隐隐地就有鼓声破空而来。那两只红色的龙舟,在千呼万唤中显露身影,远远地让人看到了它们神秘的身影!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大叫:来了!来了!听到叫声,许多人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向对岸望去。果真,期望已久的两条龙舟已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悠闲自在地游着。确切地说,这龙舟,是从尹宅村来的。它们从尹宅村前那条河顺流而下,斜斜地拐进小湖河的下游。只见龙舟在大河中间停了一会儿,做完一些简单的仪式后,惊天动地的锣鼓就铺天盖地地响起来了,龙舟也就正式地从下游划了上来。

小时候,难免有些疑惑。为什么要在小湖河划龙舟?而不在其他河流?这划龙舟活动始于何年?可是当时问遍了所有老人,却没人知道,也没有人能说得清。可能也正是如此,这不知始于何年何月的划龙舟活动,才给人一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般的神秘与美丽。

后来才在一位博学多识的老者那里听说:在小湖一个叫蛤蟆林的地方,远古时曾沉过一艘船。一船的生命和货物顷刻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从那以后,为了这条河道的清吉,为了那些不幸的亡灵,为了表示对河神的敬畏,更为了祈求明年的风调雨顺,人们才开始举办划龙舟活动。龙舟是从尹宅村门前那条叫作玉溪的河里下水,而后从小湖河段向上游到蛤蟆林后再折回。那些划龙舟的汉子,都是村子里身强力壮且会水的,划龙舟之前必须沐浴更衣,出门时家家户户要点燃香烛,焚烧黄纸,祈求平安。

在我们这儿看龙舟也有许多与别处不同的习俗。首先,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游龙舟的活动经费,据说是从添丁的人家和那些有钱又愿意出钱的人那儿集资的;其次,还有一个让小孩子最垂涎的风俗,那就是当龙舟划得热火朝天时,会有一桶桶冒着热气,伴着瘦肉、葱花,泛着油香的添丁线面,被眉开眼笑的主人挑到河边。送线面的人,还会把碗筷也一起用大大的竹篮送来。所谓添丁面,就是谁家取了新媳妇或谁家生了胖小子,这家人在这一年的划龙舟会上,就必定要煮上一大锅细如发丝的线面,挑到河边,让来看龙舟的人,尽情地吃,直吃得一个个肚子圆圆滚滚的,带着说不尽的惬意满足而归!

在端午节这天出尽风头的两只龙舟,平时只是默默无闻地被放在尹宅村庙前楼上,待到端午前几天,会有专门的人,将它们抬出来浇上水。看看会不会有漏水的地方,如果有还要及时地修补,以确保在端午这天的下午能下水。

后来有一些年头,划龙舟没有如期举行了,那古老的龙舟,也意外地荒废了,最后连龙舟的影子也找不到了。只有近年来,传统习俗的回归,才使得小湖龙舟再次得以传承下去。

端午里的美食

说到端午吃粽子,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消炎解暑。因为当地的粽子,都是用一种洋香树烧制的碱浸米做成的,这种碱具有消炎解暑的作用。

除了粽子外,还要吃鸭蛋,这鸭蛋必是放在煮粽子的锅里一起煮熟的。寓意是生活圆满、顺利顺心。

端午时还要到山上采杨梅,这也被山民赋予特殊意义,这天,大家都要吃上几个山杨梅,说是吃了能祛毒和强身。大概是因为杨梅有杀菌利尿的功效吧。

端午这天人人都要洗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用艾草、菖蒲浇的水来洗澡,既要洗去身上的尘垢,也要除去晦气,驱毒抑疮。药草是村民在端午节前后外出采来的,而端午采药草也是这里不变的风俗之一。药草也包含艾蒿、菖蒲、夏枯草、益母草等。其中夏枯草一到夏天就枯萎了,得赶在五月初采下,一旦有发烧或患糖尿病就可拿出来熬汤用。益母草不仅能治愈女性疾病,还是一种非常便宜的美容护肤品,其做法是用固体的米浆把切得碎碎的益母草裹住,放在炭火中烧成灰,再用清水或蜂蜜调成液体涂在脸上,能使皮肤美白。村民们都说,这种草在端午这天的午时采摘其药性才最好。另外还有一种叫作午时草的,也要在午时采下。五月采来的草药之中以艾蒿、菖蒲最为突出,使用得也最广泛。因为这两种植物都有强烈的芳香,可以止痛,如治愈外伤的止血消炎或女人痛经等,无论是吃还是外敷,效果都非常好。

在我们这里,端午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这天的清早,家家户户不仅门上要挂上象征着保平安的蒲剑。早餐还要吃上一碗田螺,说是吃田螺有利眼睛,五月初一吃田螺眼睛就会明亮,不仅目光如炬,一年到头都不会有眼疾发生。人们还会用艾草做糕或粿来吃,其目的是防止生病,让身体健康。

说起雄黄酒,大家一定会记得《白蛇传》里白娘子喝了雄黄酒之后现形的故事,这就是告诉我们雄黄酒除了饮用之外,还是为了驱病消灾,驱除毒虫。

像剑一样的菖蒲,除了挂在门上辟邪外,也可用来泡制菖蒲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着:“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菖蒲是具有防疫和保健作用的。所以在民间,有的人身上发痛时,就拿菖蒲来熬汤吃。

端午的所有吃食,在辟邪之外,更多地是为了养生,村民认为有了健康的体魄,才好对付繁重的生活与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各种灾害。

五月节

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在小湖这一带却要过三个端午节,我们这也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正端午,也叫作大端午,五月十三也是端午节,五月二十五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里粽子是主角,包粽子自然也算是一个大工程。包粽子这天,妇女早早地就起来了,把包粽子的糯米用水洗净,放入适量的碱。将早就洗好的粽叶与备好的馅放在一旁,然后开始包。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煮,煮得满屋子雾气腾腾,香味弥漫,让人感觉温暖又温馨。

初六这天村里的老太太还要到奈何桥去烧香、诵经。她们一律穿着缀有花纹的古装衣服,头戴各种花饰,手捧经盆,盆上放着几个粽子,从桥头走向桥尾,边走边念着经文,在桥的中央就开始向着河里丢粽子。

这丢到河里的粽子,一说是让伟大的诗人屈原吃,还有一种说法是让河里的鱼虾们吃,鱼虾吃了粽子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

到了五月十三,民间说这是关公磨刀日,当地人也要用包粽子来纪念这位侠肝义胆的英雄,当然这是一个小节,其隆重程度不能与大端午相比,所以我们叫它小端午,依旧包粽子,吃粽子。村民边吃粽子边说着关公磨刀上天堂之类的话,祈祷着上天能降雨,这样田地就不会干旱。在当地的这天,天若是降下雨来,村民们则说是关公磨刀时洒下来的水。若这天没有雨,大家心里就惶惶的,说是不好了,今年要大旱了。所以人们怕关公忘记了要在这天磨刀,通过做粽子、点香的方式来祭拜关公。

五月十三过后,就是五月二十五的末端午了,这个节日,也是勤劳俭朴的村民,用来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禳灾异的。

中国习惯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自然界内部的和谐。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无论是送瘟神、挂艾叶还是吃粽子,其实都是为了驱除邪气,克服瘟疫。古朴的人民,在生活的积累中,想方设法来保护生命。

家祭

农历七月十四,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称鬼节或七月半。在一些乡村里,鬼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春节。

闽北农家里,大门进去后是下廊,两边各一间房,中间是天井,上一两级台阶,便能看到两排各三五间房,中间一大厅,大厅间有照壁,家祭就在这里进行。大厅照壁放的是佛桌,正中是神龛,里面供奉着祖宗牌位,左右对称地安放着蜡台,中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香炉。大厅的后面叫后阁,也有人叫后堂,是厨房所在地。气派人家还有两进两厅或三进三厅。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大厅里举行隆重肃穆的家祭仪式,一丝儿也马虎不得。据说农历七月的上半个月地府的大门会打开,有主的先灵就会溯源归家。在乡村,从前请祖宗都是从初一开始,而现在,一般人家都是从初十那天才请出袓宗牌位。讲究的人还会拿上香、纸到村口去把祖先接回家。

祭祀的仪式是这样的,先在供桌上点亮油灯或蜡烛,然后上香,香点燃,举到大门口,对天拜三拜。接着在大门两边各插上一支香,转身到供桌上拜三拜,插上一支香,最后一炷香是点给灶神的。再折转回到供桌前烧黄纸、白纸。

七月半那天,供桌上的糕点、水果、菜肴之丰盛,总让人念念不忘。糕点里有自己家里用糯米做的龟子粿,其形似一只乌龟,鸡蛋般大小,每个龟子都趴在一片四方形的箬叶或芭蕉叶上,用的菜馅或豆沙馅,看主人的口味来选择;还有用黑黑的生铁鏊子蒸出的一笼年糕或九层糕,切一块四方形或长方形,正中贴一块红纸,用盘装着放供在桌上;还有一锅早米粿,做成后,搓成三条粿猪,装一盘;再搓一盘粿丸子,如鹌鹑蛋大小,也放在供桌上;面食还有包子、水饺、线面、煎饼……

水果有苹果、葡萄、梨、石榴、莲蓬、西瓜。本地人说西瓜是阴间的膀蹄,是不可少的。西瓜要在十四这天上桌,不像其他水果,一开始祭祖时就放在供桌上去了。到了十四下午还要拿刀从瓜顶切下一小片,以见到红瓤为好,好让祖先品尝。切下的一小片青瓜皮,不能丢,烧纸时还要派上用场。因为烧纸都是在户外进行,这一片青瓜皮是用来插香烛用的。

祭祀这些天里,每餐要先端上两杯尖尖的米饭。蔬菜中,空心菜和茄子也必不可少。荤菜数量不限,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少菜来,但有一点,鱼一定不能上供桌,否则生下的子孙会变得呆傻。若是家里极想生女孩,也可破例上干目鱼……

在祖宗吃饭前后,都要烧一些黄纸、白纸,当然也要记得在供桌上摆上茶和酒。祭祀的菜不能潲掉,若是让祖宗吃潲菜,将来生下的子女就会很“酸”,也就是那种一说话就翻脸的主儿。

一般而言,初一到十三这几天里,供桌上要有两碗素菜,荤菜一两个就够了。十四这天是关键,一定要办得丰盛,各家依自身财力而办。到了这天,主妇们可忙了,一大早就要把一碗一碗菜煮好,再一碗碗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正对着神龛的大桌子上,佛桌上四方都放着盅儿和筷子。厨房里腾腾地冒着菜肴的香气,神案上忽明忽暗的烛火,还有幽幽地亮着火头的香,一切都那么神秘,神秘得有点让人在说话和走路时都变得轻轻的,有种让人窒息的恐惧感。

吃饭时,要有人到桌上敬酒,请祖先吃菜。到了十四日下午,在祖宗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要把写有各位祖宗姓名的金银票放在供桌上,用筷子压着,先让祖宗看。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开始烧纸钱给祖宗。一捆捆的纸是用箩筐装着,先放大厅里,点上香,告诉祖宗一声:“各位祖先,去领钱了。”然后在家门口不远的空地上,把纸一堆堆分好,每堆纸上放一张写有名字的金银票,有钱的子孙还要买上一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放在上面一起烧。烧纸给祖宗时,子孙一定要在场,有的人怕钱被恶鬼抢了,还要拿上刀棍之类的武器,等到纸完全烧化,才把灰扫了倒进小溪流里去。

第二天,也就是真正的七月十五,早早地做了饭,让祖宗吃饱后,再在大门口或大厅里烧一些纸钱,送祖先出门。对祖宗说,带上这些钱,去龙王会上游玩吧!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买,别省着。如此,祭祀仪式才算结束。据说七月十五这天是阴间的龙王会,得了钱财的鬼神都会去那里赶集,十分热闹。

过了七月十四,第二天起来,村子边上的芭蕉叶全都被撕破了。传说这是无主之鬼觉得没脸见人,撕去遮面或躲在那儿哭泣时给弄坏的。十五这天,送走了自家的祖先,善男信女会到寺庙去诵经念佛,烧纸钱超度传说中的孤魂野鬼。有的人会趁着夜色降临时,带几样酒菜到十字路口祭奠游荡的鬼魂……

祭祀,是中国的传统仪式,它是国人对逝世先人的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心理的慰藉。家祭仪式有着让我们缅怀先贤、传承忠孝、教化后人的作用。所以,过鬼节这种习俗一直在沿袭着。因为在这份绵长的亲情里,家祭寄托着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茶与祭祀

以茶为祭的风俗,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让一杯茶穿越尘寰烟火,穿越宿命轮回,抵达一腔淡然的思念或某种敬畏,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风俗。

在我国,无论哪个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的古老风俗。所以,茶叶不仅是生活中的一种饮品,还在祭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百姓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生老病死、庄稼畜禽,这些都是由神灵主宰的,他们在祭天、祭地、祭神、祭佛、祭祖、祭鬼魂时,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祭祀中,以茶叶作为祭品,比一般以茶为礼,更虔诚、更讲究一些。

由于茶与宗教关系密切,几乎所有寺庙古刹中都种有茶。规模大的寺院里,还有茶园;小点的也会在庙前或庙后植上几株。记得楮林寺的后堂天井中就有几株古老的菜茶,回龙寺的后园即是一个小茶园。

寺庙所收的茶叶,一是用以款待香客,二是用来敬佛之用,三是用于自饮。寺院、道观都要按教规制度,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故而“茶禅一味”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在闽北,一些信神拜佛的善男信女,更是把茶看作一种“神物”,用来祭天谢地,拜敬神灵。烧香拜佛的老太太的暗红色经篓里一定有一包自家种的茶叶,以备随时用以祭祀,她期望用一种淳朴如实的情怀来得到神灵最大的庇佑。

民间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一是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二是不泡、煮茶,只放以干茶;三是不放茶,只置茶壶、茶盅作象征。

逢年过节,如春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重阳……几乎所有节日,都得用茶来拜天谢地,以告慰神灵,有保佑平安、寄托未来之意。

在农村建新房时也要用到茶。上梁时正梁的两头各要挂上两个用红线穿着的三角红布袋,里面的七宝中就有一种是茶。因为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有驱妖除魔的功效,人们就把茶挂在正梁上用以求福贵、吉利。

垒灶时,也要用上五谷、铜钱与茶。人们将它们统一放在一个小罐子里,埋于灶底,以示家里从此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有香火万年长久之意。茶被人们充分地利用,体现了人间烟火的繁盛景象,以及对食物丰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时,祭桌上除鸡、鸭、肉各种供品外,一定要置一杯茶和一杯酒,以示祭祀隆重。清明祭祖扫墓时,也要将一杯茶、一杯酒与其他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来祭祀和缅怀长眠地下的先人。

家中老人百年后,在自家大厅里摆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供桌上,其祭品中更是少不了茶。作为祭品的茶,往往寄托了祭祀者的深深祝愿,表现了晚辈对长辈的一片孝心与深深的怀念之情。一杯茶,让一颗颗曾因失去先人而破碎的心在祭奠中完整了岁月,平静了心情。

建阳小湖一带,老人要撒手人寰时,家里亲人要马上将一大碗茶水放在大门后。传说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差驱至孟婆亭灌迷魂汤,目的是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而老人在自家起身时,就饮上茶水,一则可以让死者在黄泉路上不口渴,这样到了奈河桥头的孟婆亭,就可少饮或不饮孟婆汤。如此,来世就会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同时,当地农村骂人傻时也十分有趣,并不直接骂其傻,而是说“你婆婆茶吃太多了”!这或许也是本地民俗中的另一种趣闻吧。

节日散记

二月二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这一切的条件都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二月二过后,农民告别农闲,要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叫作“上二日”。

在闽北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二月二,吃干净”的话。意思就是到了二月二这天,经历过一个正月后,还余下的一点点膀蹄肉、鸡腿、年糕等美食,都会在这天拿出来让一家人吃个够。

旧时物资匮乏,过年备下来的一点年货,在整整一个正月里要一直留着。主人除了在大年三十那天大吃一餐,之后一般是不能再吃这些东西的,得把它们留着,这样有客人上门时就可以拿出来招待。按习俗到了二月二,就再也不会有人来拜年了,所以那些看似珍贵,其实早就过期没味的东西,就会被拿出来吃了。

当然这天也不全吃过年留下的东西,家里还会买些薄饼或兑些面,有钱人家也会买些肉来改善一下,毕竟二月二是个节日,这一天一家人可以放开肚皮,吃个爽快,一点也不用顾忌。不用像过年那样,吃时还小心翼翼,脑子里总有个“留”字在那儿横着。

另外,二月二这天有的人家里还会做一碗糖豆来吃。吃糖豆据说是为了生活甜蜜。这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俗,反映了淳朴善良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做糖豆时,头天得先把滚圆的黄豆泡在水里,待黄豆胀大后捞出晾干。然后在大铁锅里炒,炒得豆子又脆又酥时,淋入一些早就融化开来的红糖或米糖,在高温的作用下,红糖和豆子粘连在一起,这时有的人家还会撒些磨好的豆粉或米粉,这样才不至于全部粘胶在一起。吃的时候,那种内脆外软的香甜,简直太美妙了。孩子们除了过年,最盼望的就是二月二了,只想着在这天吃得津津有味,满嘴流油,但当时的他们却并不明白这个节日的含义。

老人们常说,二月二这天是龙的生日。龙是祥瑞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主管云雨的龙蛰伏了一个冬天,在二月初二这天结束冬眠,开始活动。

还有躲在泥土或洞穴里的虫蛇,也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这些家伙刚刚醒来时,家里的石磨是不能用来磨糕和粿的。若是二月二想吃这些,就要在头天做好。据说这是因为,二月二这天若在家里推磨,龙会不高兴,龙不高兴就有可能一直下雨,把你种的庄稼淹了,或者一滴雨也不下,让田地干旱到龟裂。为保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庄的人在二月二这天都不动家里的磨。当然,现在移风易俗,这种禁忌早就没有了。

我国大约从唐朝开始,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李商隐有首无题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早已成为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在乡民的生活中传承。民间百姓过二月二的目的在于祈求庄稼丰收与人畜平安。

六月六

地处福建的闽北,有着许多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并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民俗文化。其中六月六就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农历的六月六是在夏至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汉代的刘熙就说过:“暑,煮也,热如煮物也。”六月六这个由着两个吉祥数字组成的节日,在我们这一带可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呢。

首先是沐浴。沐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这里的村民却说,在六月六这一天洗澡,能让人得到的好处是与其他日子不同的,它可以免灾祛难,带给人吉祥与如意……

从前的农村,一般百姓家都没有专门的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注重清洁与卫生,特别是遇到某个节日或节气时,进行隆重的沐浴洁身。比如端午节,不论男女老幼,都要用菖蒲、艾蒿等香草熬水来洗澡。一到六月六这天,也是村民约定俗成的关于洗澡的节日了,到了这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村民说:“六月六,狗洗浴!”意思在提醒人们,连平时邋里邋遢的狗都要洗澡,更何况人呢?用清清的山泉冲去身上的汗渍、污垢时,心里会感到特别幸福,格外惬意。洗浴后的清爽与舒畅,会让人对生活充满着一种喜悦感。

至于村民口口相传的“六月六,狗洗浴”的说法,却也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见文字记载。但目的还是在于提醒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重卫生,这样才能健健康康,有了健康的身子,日子才能过得和和美美,快快乐乐……

晒衣物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一种劳动,可是当一年365天里,竟有那么一天被定为晒衣节时,会不会感到特别的温馨呢?或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居然会有这样的节日!

六月六晒衣节,是我们这儿很有趣的民俗。在这天,妇女们会拿出尘封在箱底的衣服,来为村子披上节日的盛装。所谓的“六月六,家家晒红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红绿”指的就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衣服和布块。

闽北属于江南,在经过漫长的梅雨天后,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生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但这活动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就成了当地的民俗了。到了这天,举目望去,村子里的竹竿上,到处都挂着花花绿绿的布片,像万国旗般迎风招展。

这些衣服大多是大家平时穿的,比如冬天的袄子,到了这里拿出来晒,以防生霉。特别可看的就是新娘子的新衣,一是拿来晒,二是拿出来炫耀。那时的女子,出嫁时,娘家要送上陪嫁衣服和布料。有些家境殷实的新娘,嫁衣与布段穿上十几二十年也不一定能穿得完,便趁着这天拿出来亮亮家底,也让村民开开眼界。这些嫁衣大多鲜艳夺目,引得好多人去围观。他们主要看衣服的多少和做工的精细程度,边看还会边在一旁窃窃私语,对新娘子的衣物品头论足一番……

还有就是小孩的衣服,孩子长大了,小衣服不能穿了,留下来,等第二胎再穿,这样的衣服也是要拿来晒一晒的。这里晒的就是父母的喜悦与节俭了。

最最庄严的要算老太太、老大爷晒他们的百年寿衣了。从前在农村,家里有老人的一般是在六十岁那年就要为自己备下寿衣。这些衣服做起来后,每年的这天也是要拿出来晒晒,见见阳光的。晒时老太太或老大爷就站在旁边,这是一种满足与骄傲,他们在那儿心满意足地接受众人的注目与尊重。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作“晒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时,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最后捞起来晒干了,方才得以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要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闽北晒经的地方就在大觉禅寺。在寺庙右侧的小山头上有一块用古砖砌成的晒经坪。每年六月六,是大觉禅寺的“晒经日”,这一天,善男信女们会早早地起床,穿戴整齐。女的要穿紫色或红色裙子,头戴绢花,脚穿绣花鞋,提着经篓,相邀着一起往大觉寺赶,去参加这个隆重的晒经仪式。

晒经时僧人衣冠整洁,焚香秉烛、礼佛、诵经,把寺里的藏经统统拿出来通风翻晒。以防经书潮湿或是被虫蛀鼠咬。善男信女看完晒经后。寺里会做斋,大家中午就在那里吃饭了。

七月七

有人说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但在我看来,七夕却是纯粹的女儿节。因为在我们这里没有人过什么情人节,我们过的就是女儿节,也就是传统的乞巧节。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从前在乡间,每年七夕的几天,有女儿的家庭就会早早准备香烛、果、针线和各色的布料。因为七月初七是女孩儿寻求灵巧、聪慧的日子,谁都是希望自己家的女孩能生得聪明伶俐,有着一双灵巧的手。

还没到七夕,要好的女孩子们,就开始互相邀请在一起过节了。于是,这天也成了闺阁们一年一度的集会。

女孩子们在这个清爽宁谧的夜晚,除了向织女乞巧外,更多的是和女伴们互吐自己内心的小秘密,和对人生幸福的企盼与希望。

当夜幕降临时,她们会在庭院里摆出一张供桌,桌上陈列瓜果,摆好针线与布料。瓜果一般都是自家种的,如玉米、白瓜、黄瓜、梨等。

沐浴后,穿上自认为是最好的衣服,到院前燃烛、点香、烧纸,对着上天跪拜。这是她们对高超针线技巧的最虔诚的一种祈祷。隆重的祭拜仪式后,笑颜如花般绽放的女孩子们各自端坐在桌前,在溢彩流金的时光中,进行彩线穿针比赛。这时,大家都会绣起最拿手的花样来比拼,在游戏似的竞争中她们不但学到了别人的手艺,还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岁月伴着秋光,烟花也渐渐开始绽放。手艺比拼过后的姑娘们安静下来,坐在凉台上,望着天上一钩凉凉明月。在记忆中拾起一卷有点泛黄的书卷,吟一句“天阶月色凉如水”的诗歌,遥想起千百年以来,那些闺阁中的少女也是这样过乞巧节的。那情那意,尽在敞开的心扉中。心,于是也感到暖暖的。

闽北女儿过得是最古老的节日,品得是最古朴的情怀。她们用最烂漫的诗意串起星月,浇灌心胸。于是,这份传承了千年的活动,一直在她们心头盘桓,翩跹……

如今,在世俗与功利的社会里,早已没有如约而来、挥之不散的乞巧节了,女孩子们都解放了,不用做针线了,取而代之的是七夕“情人节”。她们还知道七夕的真正寓意吗?

重阳节

闽北过重阳节,是要吃重阳糕的,这是古风延续的证据。

很早我们就知道有个重阳节,还知道在这天大家伙儿要去登高,也知道重阳这天家里要蒸一床糕来吃,那一块块软软的、甜甜的重阳糕,被自己的嘴巴一口口地嚼下去时,就等于是你一步步地攀上了高山。在村民心里,吃重阳糕不仅是物质的需要,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需求。

稍微年长些,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还读到唐朝诗人王维那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从这首诗里我还知晓,重阳节这天,古人要把茱萸插于鬓间的习俗。可是生在乡间、长在乡间的我,竟认不得这种在古诗里很出名的植物——茱萸,生活中也没有见过头插茱萸的君子或佳人。所以一直不认得什么是茱萸,只认得它的名字,就像只认得王维,并不认得他本人一样。

这茱萸从唐朝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它走呀走,一路上经过了无数风吹雨打,就像一个从小就离开家乡到外面打拼的少年,多年的时光都湮没在漂泊的路上,消失在远方的梦里。但这株茱萸却一不小心走丢了,可能是这样,才使得我们这些乡人很自然地把它忘记了。

后来,有网络了,在网上搜了搜,才知道,这是一种枝繁叶茂且非常普通的植物。它很幸运地被我们的祖先应用在了一个庆贺丰收的节日里,从此就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通过图片,我在大山千万种植物里找到了一棵棵类似茱萸的树。这些树,它们在秋天还会结上鲜艳的红色的小果子。那些一簇簇挂在枝头的果子,会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芳香,小孩子们会把它们采来玩。如晋代《神农本草经》、孙思邈《千金翼方》都可找到它的影子。其实茱萸不仅仅是一味中药,古人插茱萸更是为了祛毒与辟邪。如今的茱萸在各种保健品中大放异彩,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重阳节,也是传统的敬老节。据此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节假日。

重阳是非常好的时节,这时暑气退尽,凉而不寒,让人感到浑身的舒爽。所以人们把敬老节定在这个时候,为迟暮的生命唱起暖暖的赞歌,并让所有老年人在岁月的深处,走过一段无法抹去的美好回忆的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