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总论
一、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原文】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必定有永远的孤独。通达知命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所以宁可忍受一时的寂寞,也决不选择万世的凄凉。
二、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原文】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所懂得的奸谋技巧也很多。所以,有才德的人,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如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三、心事如天青 才华似珠藏
【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有才德的人,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不能让人知道的事情;才情和能力应该像珍贵的珠宝一样不浅浮外露,决不轻易地向人炫耀。
四、近利而洁 有机乃弃
【原文】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面对诱人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名利,不去接近是志向高洁-然而接近了却不受污染则更为品质高尚;面对计谋权术这样的奸滑手段,不知道固然是高尚的,而知道了却不用则更为高尚可贵。
五、耳闻逆耳之言 心怀拂心之事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心里常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炼道德品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话句句都顺耳,遇到的事件件都顺心,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在毒药中一样。
六、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原文】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狂风暴雨会使飞鸟走兽都感到悲伤;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欣欣向荣。人间不能够一天没有祥和安宁的气氛,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欣喜乐观的心情。
七、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
【原文】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译文】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行为举止奇特怪异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和普通人一样。
八、闲时有紧心 忙时有闲味
【原文】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译文】天地看起来好像很安宁没有什么变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没有一刻会停歇;太阳和月亮白天黑夜不停地运转,但光明自古以来没有改变。所以有才德的人在闲散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九、独坐观心 妄穷真露
【原文】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泐。
【译文】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坐下静观自己的内心深处,始觉得私心杂念都没有了而流露出本性中的真,每每从中领悟生命的真义;继而觉得真性流露但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同时又感到很惭愧。
一〇、快意早回头 拂心莫放手
【原文】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在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心快意的时候要想到早点回头;在失败挫折后或许反而成功,所以在不如意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一一、志以淡泊明 节从肥甘丧
【原文】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译文】享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冰清玉洁;享受锦衣玉食的人,大多奴颜婢膝。所以从淡泊名利中可以明志,从锦衣玉食中可以丧节。
一二、田地要放宽 惠泽要流久
【原文】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译文】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使人不会有不平的怨恨;死后留下的福泽,要流传得长久,才会赢得后人无穷的怀念。
一三、路窄留一步 味浓减三分
【原文】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译文】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平安快乐的最好方法。
一四、脱俗入名流 除累超圣境
【原文】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译文】做人并没有什么高远的事业,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于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增益的功夫,能够去除名利的束缚,便超出了圣贤的境界。
一五、侠气交友 素心做人
【原文】交友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译文】交朋友要有几分侠肝义胆的气概;为人处世要保存一种朴素的情怀。
一六、利毋居人前 德毋落人后
【原文】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译文】能获利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去争取,能积德的事情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接受分享要谨守本分,修身养性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一七、处世让一步 待人宽一分
【原文】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译文】为人处世能够忍让高明,因为退让一步往往更有利进步;对待他人宽容大度是福,因为便利别人是方便自己的基础。
一八、矜而无功 悔而改过
【原文】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是一个悔字。
【译文】一个人即使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却能够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话,那么他的罪过也会被他的悔悟所弥补。
一九、美名莫独任 污行莫全推
【原文】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完美的名声和节操,不应该自己独自拥有,与大家共同分享,可以避免发生祸害之事而保全自己;令人耻辱的事情和名声,不应该全部推到别人身上,自己主动承担几分责任,才能够做到收敛光芒修养品德。
二〇、业不求满 功不求盈
【原文】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译文】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留些余地,那么全能的造物主就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做事情一定要做到极点,求取功名一定要得到最高,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化,也必然会招来外面的忧患。
二一、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原文】家庭有个真佛,日用用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文】家庭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日常生活中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人与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坦诚相见,脸色和气;言语委婉,使父母兄弟之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要强万倍。
二二、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
【原文】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一个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烛一样忽明忽暗;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道的理想境界。
二三、攻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原文】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过高,应当使人可以跟从。
二四、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原文】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秽出,明每从晦生也。
【译文】在粪土中生活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东西,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吸饮洁净的露水;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发出光彩,可是它化为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点点萤光。所以可以推知,洁净最初出自污,而光明常常从晦暗中产生。
二五、降服客气 消杀妄心
【原文】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译文】一个人之所以心气高傲,无非是利用一些虚假的言行来装腔作势,如果能够制伏这种习气,心中的浩然之气就可以伸张出来;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意念活动的妄想,如果能够消除这些念头,真正的本性就会出现。
二六、以事后之悔悟 破临事之痴迷
【原文】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译文】如果在吃饱喝足之后想所食的味道,那么食物的所有甘美味道都体会不出;满足了色欲之后再来回想淫邪之事,一定无法激起男欢女爱的念头。所以人们如果常常用事后的悔悟心情,来解除眼前的痴迷,便可以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行动便会正确。
二七、居轩冕思山林 处林泉怀廊庙
【原文】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身居要职享受高官厚禄,不可没有山林之中淡泊名利的思想;而隐居山林清泉,要有心怀社稷的胸怀大志和才能。
二八、处世无过是功 与人无怨是德
【原文】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译文】为人处世不能够刻意去追逐名利,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对待他人多予施舍不一定要求回报,只要别人没有怨恨,就是最好的回报。
二九、忧勤是美德 澹泊是高风
【原文】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忧虑、勤劳本来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劳苦,就发挥和调节自己的性情;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枯燥,就无法济世救人。
三〇、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原文】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对于在事业上遭受失败、穷途末路的人,应当体谅他的初衷;对于事业成功万事圆满的人,要观看他今后的发展。
三一、富贵宜宽厚 聪明宜敛藏
【原文】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译文】富贵之家应该待人宽容、仁厚,如果对人挑剔、苛刻,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没有差别,怎么能够长久享受?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隐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这种聪明就跟愚蠢没有什么区别,哪有不败的道理?
三二、居卑而知登高之危 守静而知好动之劳
【原文】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地位低下才知道攀居高位将面临危险,经过黑暗才知道向往光明后过于暴露;守持安静才知道性格好动后会过于辛劳,修成沉默才知道多言后会显露烦躁。
三三、放下名禄可脱凡 放下仁德可入圣
【原文】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译文】如果能够抛弃功名富贵之心,就能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够摆脱仁义道德之心,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三四、利欲未尽害心 声色未必障道
【原文】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译文】名利和欲望未必能够伤害自己的心性,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淫乐美色并不一定会妨碍一个人的修为,自作聪明才是影响修为的障碍。
三五、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原文】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人情的反复不定,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在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让人先行的方法;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深悉给予人家三分的功效。
三六、待小人难于不恶 待君子难于有礼
【原文】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对待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并不难,难的是不能表现凶恶;对待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施以适当的礼节。
三七、留正气还天地 遗清白在乾坤
【原文】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译文】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而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也要留些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宁可谢绝富丽繁华而甘于淡泊宁静,也要留个清白的声名在世间。
三八、降魔先降自心 驭横先驭此气
【原文】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要想降伏恶魔,必须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自己内心的邪念去除了,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要想驾驭横行不法,必须先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把自己的浮躁情绪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悖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三九、严出入 谨交游
【原文】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译文】教育弟子就好像养闺中的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其进出,注意交往。一旦让她结交了品行不端的朋友,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一来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
四〇、欲路毋染 理路毋退
【原文】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义理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一旦退缩就会与真理远隔万水千山。
四一、不可太浓艳 不宜太枯寂
【原文】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一个思绪缜密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时也能善待别人,处处都缜密;一个思密不周,往往对自己苛薄,对待他人也刻薄,从而事事都苛薄。所以有才德人,日常生活喜好,既不可过度奢侈华丽,也不可过度枯燥、孤寂。
四二、不为君相所牢笼 不受造物之陶铸
【原文】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译文】别人拥有富贵我拥有仁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义气,有才德的人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束缚;人一定能够战胜,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有才德的人也不会被造物者所局限。
四三、立身不高难以超达 处世不退难以安乐
【原文】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蓠,如何安乐?
【译文】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烛火中,公羊用角去抵藩蓠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四四、修德勿留意功名 读书勿寄兴风雅
【原文】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做学问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仍不忘记功劳与名誉,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必定难以深入内心。
四五、欲闭情封 咫尺千里
【原文】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每个人都有一颗大慈悲的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也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人心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四六、进德修道怀木石念 济世经邦具云水趣
【原文】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译文】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名利奢华稍有羡慕,那么就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四七、善人无非和气 凶人浑身杀机
【原文】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译文】心地善良的人不要说其一言一行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风狠的人不要说其为人处事凶狠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肃杀恐怖。
四八、无得罪于昭昭 无得罪于冥冥
【原文】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肝脏有了疾病,眼睛就会看不见,肾脏发生毛病,耳朵就会听不见;病症发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可是一见。所以有才德的人要想在明处不表现出过错,那么就要先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不犯过错。
四九、少事为福 多心为祸
【原文】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费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知道疑神疑鬼的祸害。
五〇、处世方圆并用 待人宽严互存
【原文】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老练,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时代,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应当宽容,对待凶恶的人应当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众生则应当宽容和严厉互用。
五一、过不可不念 功不可不忘
【原文】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译文】我对别人有恩惠不应该总是记挂在心中,我对不住别人应当时时反省;别人对我有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心中,别人对我有过失应当及时忘掉。
五二、施恩可当万钟之惠 利物难成一文之功
【原文】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译文】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内心,也不应对外宣扬,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恩惠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总在计较对他人的施舍,而要求别人予以报答,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五三、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原文】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译文】人生的遭遇有顺利有不顺利,所处的境况各有不同,怎么能要求唯独自己要求特别幸运呢?自己的情绪有平静的时候也有烦躁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也各有不同,怎么能要求别人时刻都心平气和呢?用这种方法反躬自问,将心比心,也是一种进修品德的好方法。
五四、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原文】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译文】心中有一方净土,才能够研读诗书学习圣贤。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一个好的行为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好的话就借以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这种行为便成了向资助敌人而向盗贼赠送粮食了。
五五、奢莫如贫而有余 能莫如逸而全真
【原文】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译文】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那些虽然贫穷却有富余的人呢;有能力的人辛勤劳作而招致众人的怨恨,还不如那些生性笨拙的人无所事事而保持纯真的本性。
五六、读书居官 讲学立业
【原文】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译文】读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只会成为一个写字匠;做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像一个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径义的和尚;创立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昙花一现般会马上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