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广西地处南疆,开发较晚。长期以来,广西文化远落后于中原一带。公元 214年,秦朝统一岭南,汉人开始大批从中原迁到岭南。他们不仅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也带去了先进思想文化。在民族交流过程中,汉文化在壮族地区开始规模传播。贵港市成为岭西的政治中心,平南地区成为贵港与中原来往的重要通道,这里壮汉杂居,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明清以来,壮族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公私书院逐渐增多,汉族封建文化习染愈浓,科举仕进者大有人在。
此外,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文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广西远离清政府统治中心,濒临北部湾,边贸活动频繁,资本主义萌芽的新型工商业在此率先落户、发展。这就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广西历来是贬谪、放逐之地,来到广西的文人骚客不计其数。《粤西丛载》记载:“盖由张栻、吕祖谦之道化被于桂,范祖禹、邹浩之正气行乎昭,柳宗元之文声著乎柳,冯京、黄庭坚之德誉动乎宜,二陈、三士之经学启乎梧,谷永之恩信、陆绩之儒业播乎浔,马援之约束布于邕,蹈义泳仁,月异而岁不同。”注他们带来的儒学,不仅地方风气教化得以开明,而且促进儒学在广西这种壮族聚集区的传播与接受。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熏染背景下的广西文人更是热衷于科举。清代平南一带,取得贡举功名约有四十余人,其中乾、嘉时期黎建三文学成就比较突出。
黎建三(1750—1809),字谦亭,广西平南县壮族人,乾隆戊子年(1768 年)举人。黎建三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父是贡生,父亲是进士,受汉文化影响深远,形成文学家族。“年十八,举于乡”,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此后会试屡试不第,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黎建三应“大挑”之选,二等录用,分发甘肃。自此黎建三异乡为官二十年,漂泊游宦,历任甘肃仪州、安化、静宁、海城、金城、西宁、安西、山丹等八县知县。黎建三为官期间,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嘉庆九年(1804 年),黎建三升任泾州牧,调直隶知州,丁忧归里。嘉庆十四年(1809 年),黎建三病卒于家。
黎建三富于诗才,往来期间,时有吟咏。现留世《素轩诗集》和《素轩词剩》,诗 515 首,词 38 首。清翰林院庶吉士梁上国在《素轩诗集·序》中评价:“谦亭以孝廉作循吏,往来数十年不辍于诗。今读其诗而知其性情之和平忠厚,且以知其政之恺梯慈祥,读其诗而知其学问之明通淹贯,且以知其政之敏链廉能。至于古体磅礴豪迈,五言短章,驳骚乎登古乐府之堂,而律之俊逸、浑厚、流丽、清新,固人人所共爱。而余独爱其以见道之言,发泄于草木虫鱼,以抒情抱负,所谓学问真性情也。如此之人,可爱。如此之诗,可传。”可见,后世文人对其诗作评价甚高。《素轩诗集》文体丰富,律诗绝句、古体歌行、风谣乐府、长篇短章皆有之。但目前学界对黎建三及其《素轩诗集》关注度很低,尚无人对黎建三及其《素轩诗集》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
现存的《素轩诗集》为清道光壬寅年(1842 年)求慊家塾藏版,分上、下两册,均为刻本,桂林图书馆和广西博物馆各藏一套。
《〈素轩诗集〉校注》以广西博物馆藏《素轩诗集》(道光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峤西诗钞》、《三管英灵集》、《平南县志》(清光绪九年刻本)和《拙学斋论诗绝句》、《续修山丹县志》(道光十五年钞本)等文献资料所收录的诗作为参校,在结合建三诗歌内容、作者自注以及反映诗集原貌和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对《素轩诗集》中疑难字词、典故、史实、引语、化用前人诗句等进行了标点、校订、注释等整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诗作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素轩诗集〉校注》还依据相关史料介绍了黎建三的家世和生平,分析研究了黎建三诗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希望对读者在理解、研究黎建三及其诗作上有所帮助。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对《素轩诗集》校注难免错漏,在此恳请诸位专家同行与广大读者给予批评与指正,以使之不断趋于完善。
陆毅青
二○一六年六月于广西大学
注: (清)汪森编辑,黄振中、吴中任、梁超然校注.粤西丛载[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