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导师古斐成教授是抗战时期入川并在江州大学执教的。
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遗存、遗迹肯定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在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的金石学到了清代已较为完备,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研究、考据成果。但当时的研究对象,差不多都是传世的古玩、玉器、瓷器及鼎彝,除清晚期殷墟的甲骨外,很少主动去做地层调查和发掘。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队、考察队,潜入中国边境,进行考古调查活动,同时开始盗掘文物,如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英属印度政府的支持下,进入我国新疆、甘肃地区,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地理测量和考古调查。他们从1900年到1916年分别对天津南道的岳特干、丹丹乌里克、米兰、楼兰、敦煌石窟以及居延、黑城、高昌古城等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盗掘并掠走大量珍贵文物。此外,如俄国的克列缅茨、瑞典的斯文赫定、德国的格林韦德尔、日本的大谷先瑞、法国的伯希和……均先后在我国进行考古调查、盗掘活动。
与此同时,19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构也开始了对北京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正是这一时期的考古工作,为我国新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20年左右,北洋政府开始聘请外国学者或与外国学术单位合作进行考古工作,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进行考古活动。
1921年由瑞典人安特生在取得中国政府同意后,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开始的考古调查,经中外考古学家合作的仰韶文化研究调查,从1921年至1931年,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8年至1948年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已经初具规模。至于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取得辉煌的成就,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了。
抗日战争使大批的学者、专家教授退到大后方、大西南。涌入四川的文化人士,以郭沫若、冯汉骥、曾昭燏、吴金鼎等人为代表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南考古、巴蜀考古上。
郭沫若先生除了日常繁忙的抗战文化外,还参与了江州周围的文物调查工作。1938年冯汉骥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羌族地区,调查了古代的石棺葬。1939年金毓黻在江州沙坪坝中央大学校园内清理了汉代画像石棺墓,并调查了附近的崖墓和石阙。
1939年,正值抗战时期。梁思成、林徽因、刘敦祯先生等著名建筑学家组成的《营造学社》来到四川,开始了川康古建筑考察。
1941年至1942年史语所考古组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合作,由吴金鼎主持发掘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参加工作的有夏鼐、高云奇、曾昭燏等人。1942年至1943年,史语所考古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四川省博物馆合作,由吴金鼎主持发掘成都附近的五代前蜀王建墓,参加工作的有冯汉骥、王振铎等人。
其他诸如巴蜀史研究、邛窑研究、古建筑研究以及大足石刻、广元石刻等都有专家学者去涉猎、探索。而古斐成教授却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巴蜀与甘、陕交界之地的偏僻地区,选择去考查的方向是凶险而交通阻绝的黑峡。
关于黑峡的情况,考古者张剑华副教授是从一本厚厚的、颜色发黄的手记中获知的。
1968年的那个严冬,是张剑华第一次见到古教授夫妇。后来,他充满好奇心的从古教授家拿走了古教授的一包手记。在当知青的漫长而又枯燥乏味的日子里,他仔细阅读了这些笔记,他被笔记中描绘的离奇风光、绝妙境界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开始醉心于这份博大精深而又似乎永远闪射着神秘幽光的事业之中。
高考一恢复,他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考古专业。一进江州大学,他便怀着歉疚和不安的心情将那包手记还给了教授。
古教授为手记的失而复得而惊喜不已,慈和而宽宏地原谅了他,他成了古教授得意的门生。
当他终于完成博士答辩时,古教授高血压突发,中风病逝。
教授夫人转交了古教授的临别赠物,竟是那包他熟读过的,那包20世纪40年代,教授独闯黑峡的考古调查笔记。教授在赠言中写道:
剑华:
除了学问之外,勇气、毅力是一个考古者的虎翼。黑峡的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层资料,有待你辈去揭秘、去探索了。路不曲不幽,境不僻不佳,望其勉之。
古斐成
1979. 2. 14于病榻
那扇窗棂,多像教授笔记中的描述啊!
……三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夜。
凄风斜雨,寒甚。眠于山民火塘边。忽烟匪临,彼时余正从黑峡返。山民举家避。
匪至,举烛如昼,呵问余良久。索钱,无。忿忿然。言将绑余随。慌乱之中,乘其煮腊温酒大啖际,匿黑峡调查精粹于神龛窗棂之夹壁。
窗棂甚工巧,四角饰蝙蝠,中雕一寿字,有梅、兰、竹、菊花卉点缀其间……
考古者张剑华品着别有风味的老荫茶,凝视着那扇神龛窗棂,一边研究它精细的工艺图案,一边回忆着,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