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论作伪与掩饰

培根随笔全集 作者:[英] 弗朗西斯·培根 著,李家真 译


六 论作伪与掩饰

掩饰不过是一种卑弱的策略或智术,原因在于,要想具备选准时机道出真相的本事,必须拥有高明的见识与强大的心智。由此可见,巧于掩饰的政客皆属孱弱之辈。

塔西陀有云,莉维亚兼有其夫的文韬武略和其子的掩饰本领,言下之意是奥古斯都富于谋略,台伯留则长于掩饰。63此外,鼓动维斯帕先举兵攻打维特里乌斯的时候,穆齐亚努斯说道,我们揭竿而起,要对付的既不是奥古斯都的犀利判断,也不是台伯留的渊深城府64运筹设策与藏头露尾,的确是两种不同的习惯和本事,应予辨别区分。原因在于,人若是拥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时机来确定何事应当公开、何事应当掩盖、何事应当半遮半掩(借用塔西陀的恰切命名,这正是“立身治国之道”),自然会把躲躲藏藏的习惯看成障碍和劣势。反过来,人若是无法拥有前述的判断力,通常就只好变成一个行事诡秘的掩饰专家。原因在于,做不到随机应变的时候,上策便是始终采取万无一失的路线,正如目力不济之人,理当徐行缓步。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无疑都有光明正大的作风,都有诚笃可靠的美名,但他们都好比训练有素的良马,善于辨识停步转向的时机。即便他们觉得某事确需掩饰,并且把掩饰的打算付诸实施,传扬四方的忠直之名也会使人们难以察觉他们的行为。

掩藏自我的方法包括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深藏不露、严守秘密,使旁人无从窥测自己的底细;中策是意在否认的掩饰,亦即以种种迹象表白自己不是某一种人,尽管自己确实是;下策则是意在确证的作伪,亦即处心积虑地把自己打扮成某一种人,尽管自己并不是。

先说上策,严守秘密其实是告解神父的美德。毋庸置疑,守口如瓶的神父才能听到众多的告解谁会向多嘴多舌的人袒露心胸呢?守秘的名声可以引来人们的倾吐,情形就像密闭室内的暖气吸来敞在露天的冷气。人们告解不为实际的好处,只为减轻心灵的负担;同样道理,口风严的人之所以能够获悉许多事情,是因为人们只愿意一吐为快,却不愿将心事昭告天下。简言之,谨守秘密的人才有权知晓秘密。此外,实在说来,裸露心灵与裸露身体同样不雅,行为举止若能有所含敛,便可平添许多体面。至于那些口无遮拦的长舌之人,往往都是既轻浮又轻信,因为知无不言的人必然不知亦言。由此我们须当牢记,谨守秘密既为处世良策,亦为修身正道。从这个方面来看,人们应当控制自己的表情,把说话的任务留给舌头,因为心形于色是一个出卖主人的致命弱点,致命之处在于表情往往比言语更为引人注目、更可取信于人。

中策是掩饰,这往往是守秘所需的必要手段;由此可知,意欲守秘的人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掩饰。原因是人们都很精明,绝不会允许某人保持不偏不倚的姿态,隐藏自己的立场,不倒向任何一方。人们会连番诘问、步步紧逼、追根究底,这样一来,除非用上拒不开口的荒唐对策,此人必然会表露某种倾向;即便此人拒不表态,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此人的缄默揣知其倾向,结果与开口无异。至于模棱两可或是闪烁其词,两者皆非长久之计。如此看来,意欲守秘的人必须给自己保留一点掩饰的余地,究其实,掩饰不过是守秘罩袍的下摆而已。

至于下策,也就是作伪与假冒,以我之见,除非是用在罕有的重大事件当中,此种手段与其说是智计,倒不如说是罪行。由此可见,作伪(亦即出此下策)成性实属一种恶习,其根源要么是天性使然的虚伪或怯懦,要么就是心智的重大瑕疵,因为有此缺陷的人不得不设法掩盖,由此便不得不在别的事情上作伪,以防技艺荒疏。

作伪与掩饰可有三大好处:其一,麻痹对手,攻其不备。原因在于,暴露自己的意图不啻于为所有的对手拉响警报。其二,给自己留下体面的后路。原因在于,若是以毫不含糊的声明作茧自缚,那就必须说到做到,要不然就会输给对手。其三,有利于察知他人想法。原因在于,面对开诚布公的人,人们很少会公开反对,通常都会由着此人往下说,自己则把言论的自由变成腹诽的自由。有鉴于此,西班牙人的那句谚语可谓深明世故,撒一次谎,便发现一个真相;言下之意似乎是真相只能靠作伪发现,舍此更无他途。与好处相抵,作伪与掩饰也有三个害处:其一,作伪与掩饰通常伴随着怯懦的表现,无论是处理何种事务,这样的表现都会扰乱射出的羽箭,使之无法直接命中鹄的。其二,作伪与掩饰会把众多的潜在盟友弄得无所适从,使人不得不在几近单枪匹马的情况下走向自己的目标。最大的害处是第三个,即作伪与掩饰会使人丧失一件至关紧要的办事法宝,也就是人们的信任。效用最佳的组合莫过于坦诚之名、守秘之习、用之有度的掩饰之举,外加计穷之时的作伪之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