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论 儿童与战争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 作者:徐兰君


导论
儿童与战争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与战争相关的文学文化课题也因此引起许多学者的关心和注意。本书讨论的核心主题是战争与儿童。1960年,法国学者菲力浦·阿利斯出版了具有奠基意义的社会史著作《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译本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著作中,阿利斯深入地探讨了关于家庭生活的现代观念和对儿童本性之现代认识的历史过程。虽然他所提出的“中世纪的西方人没有儿童观念”的论点已经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但他把“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努力对后来西方儿童史的研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1]。如果说阿利斯的书中非常强调学校以及家庭在儿童概念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那么在战争时期,例如中国的抗战时期,当学校以及家庭的作用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儿童”的概念是否又有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改变呢?

当然我们需要把这些变化放在范围更为广泛的文化社会变迁中来观察,探讨国家和一些社会教育体制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诚如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在《现代日本文学的起源》一书中所提醒我们的那样,“所谓孩子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2]。在他看来,儿童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建构之一,是明治时期一些普遍的感知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变化的产物,并与“风景的发现”等一起被定义为“现代性的装置”。在这样的理解下,儿童是被成人建构的一个场域。正是在这种方法论的眼光之下,儿童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历史与文化的视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