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圣相传的心法

三元草堂随笔 作者:喻学才


历圣相传的心法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强调每个人从修身做起,然后由小及大,推而广之,可以放诸四海。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所有人都能明白此格言的内涵。大家都不难为别人做自己都不情愿的事情。天下还有什么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公平处世,待人无厚薄差别。天下还会有什么矛盾?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所有人都充满仁爱之心。这天下还会有矛盾吗?问题是人性的弱点就是自私。人性都有贪嗔痴爱这类情感。佛教将这四种情感比如为毒蛇。因为此四种情感可以扰乱和谐的秩序。人类为了战胜人性的这些弱点,想了许多办法消除。佛家主张断欲。即从根子上切断。人若能运用戒定慧三种法门截断欲望,自然就没有因它而起的种种后患。中国古代的古圣先贤则比较现实,他们主张节欲。就是要把个人的欲望控制在理性的法度里。这理性包括仁爱、礼仪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等内容。

儒家深知人欲的可怕。所以想尽办法来防止。中国古代历圣相传的心法,只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用今天的话说,这几句箴言的意思就是:人的欲望如果不加控制,是很危险的东西。因为意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左右人的行动。一念为恶便为魔,一念为善便为佛。做人之难,在于难于克制欲望。而尤其是长期的向上向善。一个人终生努力精进,即使是凡夫也可以修成圣哲;而一个人如果不上进,堕落,就算具有圣哲的资质,也会变成凡夫甚至是人渣。曾国藩为此撰联警告子弟读书向上,云:“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是说人心惟危的一面。而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在人心中的反映(古人称其为天理)又是十分的隐秘,难于发现。即使发现了,人欲一冲击,刚刚认识的客观规律又被抛到九霄云外。例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因果报应,如影随形。”绝对是真理的写照。许多人虽然懂得这个道理,但为物欲所迷,执迷不悟飞蛾扑火者仍比比皆是。因为报应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在事情刚刚开始时一般人很难见微知著。预测未来,从而趋吉避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道或者说真理实在是不容易参透并坚信不疑的。所以用一个微妙的“微”字加以概括。

崇祯皇帝跟黄道周讨论圣贤之道的一段对话很简洁,值得我们学习:崇祯皇帝说:“凡圣贤千言万语不过天理、人欲两端而已。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之谓之人欲。多一分人欲,便损一分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黄道周在对话中说:“若论天、人,只是义、利之别。为利者以功名爵禄私之于已,事事要为己之私。此是人欲;为义者以天下国家为心事,事在天下国家上做,便是天理”(《黄石斋召对》)

“孔子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善为家者尽其所有而均之。虽粝食不饱,敝衣不完,人无怨矣。夫怨之所生,生于自私及有厚薄也。”这句话点明了儒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开始的道理,从我做起的道理。因为即使在一个小的家庭里,也有一个当家人是否公正无私的问题。一有私心,便有厚薄。厚薄一分,矛盾即生。和谐的局面即被打破。唐朝郓州寿张地方有个张姓人家。九世同居,北齐、隋、唐四个朝代的皇帝皆旌表其门。唐麟德中,高宗封泰山,过寿张,幸其宅,召见当时的当家人张公艺,问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艺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余以进。“其意以为宗族所以不协,由尊长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成乖争。苟能相与忍之,则常睦雍矣。”(《家范》)

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与单位的上下级关系很类似。平素的教育应该全面,而不宜偏废。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长平素教育子弟只知道强调利,不知道重视义。那后果会十分严重。因为子女长大后也会利字当头,而把义字丢到一边。宋朝司马光讲过一个故事:“顷尝有士大夫其先亦国朝名臣也,家甚富而尤吝啬。斗升之粟,尺寸之帛,必身自出纳,锁而封之。昼则佩钥于身,夜则置钥于枕下。病甚困绝不知人,子孙窃其钥,开藏室,发篋笥,取其财。其人后苏,即扪枕下,求钥不得,愤怒。遂卒。其子孙不哭,相与争匿其财。遂致斗讼。其处女亦科首执牒,自讦於府庭,以争嫁资。为乡党笑。盖由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同前)

治家片面强调利,危害如此;治国片面强调利,危害更大。征诸历史,屡见不鲜。

(2014年3月17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