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仙宅崂山》序

仙宅崂山 作者:王瑛伦


《仙宅崂山》序

崂山气势雄伟,山海相拥,自古以奇、秀、灵、怪闻名于天下,被称为神窟仙宅,深受帝王将相的推崇,更得文人雅士、名道高僧的喜爱。是我国海上第一名山,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是崂山人,幼年生活在大山里,我深爱崂山的一石一木。退休后经常参加报刊、网络有关崂山的征文、专题研讨等活动,一来二往介绍崂山、研究崂山成了我退休后生活的一部分。由崂山区档案局、史志办公室、中共崂山区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内部刊物《崂山春秋》聘我作了特邀编辑,崂山区志编纂委员会请我作特邀编审,《崂山区域文化通览》编委会也请我参加编写提纲的讨论和有关专题研讨会,青岛新闻网崂山论坛也数次请我作征文评委。这,把我推进了崂山文史研究的行列。

这个集子里收录的短文计有百余篇,大都先贴在青岛新闻网的几个论坛里,后刊载于报章杂志或文集,小部分只登载于报刊或挂在网上,是十几年来我从不同的方面对崂山的描述、考证和评论,寄托了对生我养我的崂山的一腔热爱之情。文章多为应征、应时而发,难免有文意重复处,辑录时没做删改,以保持各篇小文的完整充实。短文虽过百篇,但内容比较集中,主要围绕着今昔崂山与崂山人的生活、钟灵毓秀的崂山、崂山文化古迹考证、崂山旅游开发、崂山方言特征及情趣、青岛历史等方面。往昔,崂山人在生死线上挣扎,今人想象不出那苦难。他们“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因为他们可以“靠山吃山”,甚至使山变得灰秃,失了仙气。现今,崂山人生活富裕甜美,昔者做梦没见这幸福。他们不再“吃山”,把山养得林密谷翠,尽显东海阆苑。

崂山山海风光盖世,千百年来为人向往和赞颂。峰、水、石、洞,险奇诡异,人称地质公园;寺观遍布,更显山之幽秀静雅洞天福地;僧道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是少有的宗教名山。在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崂山向游客展示什么?我始终认为,钟灵毓秀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永远是崂山的主题,佛道与庙宇衬托了它的瑰伟清幽。不能主次颠倒!

对山水风光的欣赏,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它的开发建设,却是千古一律,不可煞风景,保护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的原真性是第一要义。对自然景观不可改造,改造就是毁灭;对文化古迹不可建设性的破坏,扩建、改建就会篡改历史。今日对崂山风景名胜的开发,不应是主观地去人为打造什么,而应该挖掘展现它独具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的特质,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的舒心而尽情地享受,使崂山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度假胜地。

感谢崂山区档案局、崂山史志办公室的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崂山的史志、书籍,让我获得了丰富的崂山历史知识。

感谢德语翻译家、我的同窗好友夏树忱先生,为我提供了有关德国与青岛关系的书刊、文集、史料汇编等,特别是他亲自翻译的从德国淘来的青岛历史档案材料,使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真实的原始历史资料,文内的历史照片也多来自这些资料。

感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企业家书画协会副主席、崂山书画院院长、青岛崂塑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知良先生抽暇为拙作题写书名。

感谢所有帮助鼓励我编辑文稿付梓的朋友们,他们与我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开发建设好崂山,保护好崂山的真实面貌,给后人留下发现、开发的基础,让这座使天下人陶醉的海上第一高山永远保持它的魅力。

学识浅薄,谬误难免,诚恳希望读者指正。

2013年7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