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盘江春潮 作者:岑大明


引子

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海风轻拂,一望无际的古地中海泛起微微波浪,阳光照在海面上,发出金色的光芒。各种鱼虾和不知名的四脚爬行动物,在太阳照射变得温和的浅水海域嬉戏、玩耍、交配、晒太阳,尽情地享受温暖的海里世界。

谁知,宁静的大海突然疯狂咆哮、风高浪急,卷起万丈恶浪,整片海洋翻江倒海,瞬间将欢快畅游、嬉戏玩耍的鱼虾、爬行动物等埋藏。疯涨的海水渐渐退去,曾经的大海不见了,渐渐显露出来的是田野、山峰、峡谷、天坑、河流……沧海变成了桑田。

这是2.4亿年前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事。

这块“桑田”,系珠江上游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一块8.34万平方千米的神奇山地,珠江正源同时发源于乌蒙山脉的南盘江、北盘江,奔流千里之后汇合为红水河,这“两江一河”将这块山地紧紧环抱,形成世界罕见的集高山、峡谷、湖泊、峰林、天坑、溶洞等为一体的喀斯特地区,如今,它的名字叫“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4亿年来,沧海桑田一直是个传说,是个未解之谜,抑或无人知晓中国西南部的山海曾是古地中海。直到19世纪50年代一块“石板”的无意发现,才揭开了这片山海的前世之谜。

1957年5月,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胡承志从昆明到贵阳一路沿途进行地质考察,路过南盘江畔的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时,发现一村民的猪圈中的一块石板上有一条像“四脚蛇”一样的图案。凭借职业的敏感性,胡老先生一眼就判定这是一块爬行动物化石,临别时如获至宝取走了这块石板。

这种生物是在贵州发现的以前从未见过的新标本,系地质年代距今2.43至2.31亿年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爬行动物化石,因化石系胡承志先生发现的,且图案像传统文化中的“龙”型,便按照产地+发现者姓氏命名为“胡氏贵州龙”。顶效也因此被称为“贵州龙”的故乡。

此后,国内科研人员在绿荫村一个叫浪雾的小山上采集到了大量的“贵州龙”化石和近千件鱼类化石,这些化石千姿百态、龙纹清晰、栩栩如生。1995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亲临鉴定,其中226件被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当年5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做了相关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随后,在北盘江畔的关岭县也发现了类似的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化石在南北盘江岸畔被发现,科学证实了在中生代三叠纪时代,这里是古地中海,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壳运动,将四脚爬行动物及各种鱼虾瞬间埋藏,经过亿年封化变成了化石。沧海桑田造就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的高山、峡谷、湖泊、峰林、天坑、溶洞等山地奇观。

胡承志先生在顶效发现的那块“石板”揭开了沧海桑田之谜,无独有偶,17年后的1974年冬,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又在顶效发现一块“石片”,这块“石片”揭开了盘江流域人类生息繁衍之谜。

在距“贵州龙”化石发现地浪雾山不到3千米的地方,有一座俊秀的小山,山的东侧有一个奇妙的溶洞,洞高3米宽4米有余,远观宛如一只山猫匍匐在山顶,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人们因此取名“猫猫山”,给山上的溶洞取名“猫猫洞”。从浪雾山脚流淌而来的小河从洞前流过,小河的两边是一片平畴的田野,小河流到数里开外跌入深深的峡谷(后来叫“马别河峡谷”)。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猫猫洞”拾到的这一块石片,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片,而是留下古代人打击痕迹的石片。随后进洞探明,此洞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7件珍贵的人类化石和4000多件石核、石片、石锤和石砧等石制品,以及数量众多的骨器、角器和中国犀、窄齿熊、牛、鹿、象、麂、竹鼠、野猪、獾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同时还发现了烧骨、烧石、炭屑等用火遗迹。

经鉴定,这些文化遗物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的后一阶段,距今约1.2万年前,代表了一种区域性文化特征,考古学家称为猫猫洞文化。1980年中国科学院将猫猫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兴义人”。这一考古发现,证实了“猫猫洞”是远古人类长期生息、繁衍、劳动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古地中海沧海变桑田之后,距今1.2万年前,在盘江岸畔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用石器、骨器、角器与大自然搏杀,开拓生存的领地,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他们的生命与遗骸,有的化作了泥土融入这片土地,有的化作一块块“石头”(化石),成为没有语言的“史书”。

人类从依山傍水的“猫猫洞”起源,岁月从野蛮的原始搏杀社会移至西汉时代,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已繁衍了濮越(布依族)、彝族等若干个民族部落,公元前507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先民建立了夜郎国,以周水(南盘江)、豚水(北盘江)、块泽河为界,划疆而治。

生活在这里的数十个民族、数百万民众,与天斗、与地斗,在生存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明,积淀了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1980年7月,贵州省野生茶调研组成员卢其明等一行,在晴隆县箐口公社笋家箐营头大山中的野生茶地里,发现了稀世之宝——茶籽化石。该化石有三粒茶籽,这个世界只此一枚。经过专家考证,此乃“距今1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由此可见,早在100万年前,晴隆就是野生茶树的生长之地,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世界茶文化发祥地。

1987年初,公安机关破获交乐乡龙树脚汉墓被盗案,文物管理部门对4座汉墓进行清理发掘出土了45种近百件文物,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抚琴俑、铜车马、连枝灯属于1级文物。此外,还出土“巨王千万印”一枚、“巴郡守丞”鎏金铜印一枚,被有关人士称之为“全国少见,贵州仅有的汉墓葬”。

这些璀璨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让这块被重重大山封闭千百年的土地变得更加神秘,也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激发出超强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智慧。

在远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凭着一双双粗壮的手和一把把锄锤钎铲,在荒山野岭上垦出一坡坡梯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条天渠,在江河溪流边建起一幢幢石屋……凭着一根根竹筒和一条条藤蔓,编成一艘艘竹筏,闯过南北盘江的险滩,冲出盘江,划出了盘江出海的千年古航道……凭着一张张细小的木叶,吹出撩人情愫的音乐;凭着一双双踩着黄土黑土的脚,跳出千人万人欢快的布依转场舞……

在现当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凭着生存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高山上一边种草,一边养羊,创造了“晴隆模式”;在石旮旯里刨一捧土,种上一棵花椒树,开创了绝地逢生之路;用矿泉水瓶装水,用钉子戳一个小孔,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出来,滴灌干枯将死的金银花,创造了贵州精神……

时光流到2015年,这是奔向同步小康的时代,黔西南州还有贫困人口43.23万人,贫困发生率13.75%,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贵州时,关注到了这块土地,发现这里石漠化比较严重,石漠化面积居然达到了28.13%,破碎的岩溶地貌,脆弱的生态环境,远远超过人口自然增长的承载能力,专家直接宣布黔西南州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论断,道出了这里贫穷的根源:山高谷深、群山阻隔;历史欠账较多、发展基础相对滞后;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果有一天,历史欠账不断补齐,交通条件发生改变,这里爆发出来的潜力一定是巨大且惊人的。

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勇敢刚毅,身上流淌着民族传统的血性,骨子里生长着大山锻造的骨气,在全国上下奔向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他们不卑不亢,铆足了祖先遗传的开山造地的干劲、横闯盘江的勇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宣战,激起南北盘江的浪浪春潮,用智慧与胆略改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断言,浓墨重彩地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文章。

不是说南北盘江深山峡谷是拉屎不生蛆的荒蛮之地吗?如今它变成了百万亩的精品水果基地,种出的火龙果达到欧盟标准,还有芒果、百香果、澳洲坚果……其他地方能产的,盘江大地都能产,仅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香蕉,一放到网上就迅速走红。

不是说立体气候优势变不出钞票来吗?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神话,我们只轻轻地利用了一下中海拔温热气候,就无中生有搞出了全国优质夏菇基地,凭借我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产值数十亿元的食用菌大产业。

不是说是南北盘江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栽草草不生,种树树不活”吗?如今一坡坡一岭岭的石旮旯里长出绝地逢生的花椒树,结出了优质的花椒籽,延伸出一条产业链,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两江一河”这块土地长出“国”字号的山珍太多了,安龙石斛、贞丰砂仁、兴仁薏仁米、晴隆绿茶、普安红茶、望谟紫茶、册亨油茶……还有很多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之相配套的“中国石斛之乡”“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紫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统统诞生于南北盘江岸畔。

还有这里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历史风物我就省点笔墨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要由衷地感恩造物者在这块弹丸之地创造这么多神奇经典及令人心神向往、流连忘返的不朽之作。

我一直在想,“两江一河”布局在黔西南州这块土地上,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否暗藏着某种玄机呢?是不是应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呢?

作为盘江大地的子民,我在春天里出发,两次走进南北盘江深处,用心用情感受着盘江涌动的春潮,也为你轻轻翻开“两江一河”这本神秘的古书,带你走进夜郎牂牁的神秘世界,去找寻乡村产业振兴的智慧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