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临海历史上的那些状元们

府城旧事与闲谈 作者:何薇薇


临海历史上的那些状元们

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一个破落书生进京赶考,必住一家名叫“高升”的客栈,从贡院出来后回到客栈等待放榜,在此期间客栈老板必要去催讨房钱,并尖酸刻薄地把书生奚落一番。恰在这个当口,必有喜报送到,必是穷酸书生高中状元,客栈老板则神情尴尬,立即换上谄媚面孔,高呼“恭喜状元郎!”书生扬眉吐气,摇身一变穿上了大红官服,封个“八府巡按”之类,就走马上任去了。若长得仪表堂堂则必得皇帝赏识,龙颜大悦指婚公主下嫁,招为驸马。

且不说客栈老板怎么总不长记性,迎来送往多年还学不会“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的道理,也不说“八府巡按”只是个临时委任的职务而非固定官职,单说“状元”的产生和授职,绝不会这样草率和随意。

古代普通人家的学子如果想要出仕做官,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最早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实行,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结束,历时1300年。从学子到状元,虽然不用斩六将,但确实要过五关,即两次预选、三次正考。先通过县、府两试成为童生,再参加院试考取秀才。考上秀才后才能参加三级正式考试,分别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曾中解元,所以又称唐解元。凡中乡试者皆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办,所以又称春闱。所谓进京赶考,即指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第一名称会元。凡中会试者皆称贡士,可参加殿试。殿试要复杂一些,分为一甲、二甲、三甲,由皇帝钦点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有个词叫“大三元”,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历史上仅15人曾连中三元,可谓凤毛麟角。状元及第后也不会马上外派做官,一般先入翰林院为修撰,只是个从六品官。而状元与驸马更是鲜有联系,历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叫郑颢,娶唐宣宗长女万寿公主。不过被选为帝婿并非郑颢所愿,他原已婚配,却被白居易的堂弟、宰相白敏中硬牵皇姻,不得不做出悔婚另娶之事,因此深恨白敏中。

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叫孙伏伽。孙伏伽原在隋朝考中进士,隋亡后入唐应考,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从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1283年间,可考证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及各代的武状元,能查到的文武状元共有777人。因古代崇尚“以文教佐天下”,状元一般指文科状元,如为武榜状元则专称武状元。其中,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因其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有人说状元不一定都是殿试第一名,并举唐郑谷为例,因为郑谷有诗《宿平康里》,其中一联为“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据查,郑谷登赵昌翰榜第八名,根据古代以头名状元命名榜次的习惯,状元应为赵昌翰。明蒋一葵所撰《尧山堂外纪》有记载,唐朝时,凡中进士,从皇城出来时,都会有专人唱名,为表尊重,不论排名高低,一律称为状元。郑谷中进士第八名,虽则出皇宫时也享受状元称呼,但绝不代表他为一甲头名状元,其诗句里“状元”也为泛指之意。古代的试卷没有分值,以阅卷大臣画○多少为序。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故阅卷大臣会初选十份画○最多的试卷进呈给皇帝,由皇帝复阅后钦点名次,相当于初试和复试。所以说皇帝的钦点结果才是最终成绩,因此状元必定是第一名,只不过未必是初选第一名。

临海人文荟萃,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翘楚辈出,曾出过三个半状元。状元“半个”是何一说呢?待后详表便知。

首位状元是南宋的王会龙。王会龙,字君遇,生于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卒年不详,为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丙戌科状元。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王会龙参加“乙酉科”礼部省试(即会试),在九百多名举子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但因当时正值宋宁宗驾崩第二年,理宗在守丧期间,没有举行殿试亲自策问,就下诏令以省试名次作为殿试名次,于是王会龙得以点为状元,时年三十四岁。虽然有人认为王会龙的状元名分不正,但南宋时期,文人志士集聚江南,王会龙能在省试中一举夺魁,足可证明他的真才实学。

王会龙中状元后,曾于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任秘书省正字(正九品下)。三年,升为校书郎(正九品上)。六年,再升为著作佐郎(从六品上)。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升为著作郎(从五品上),以更迭指挥补外,三年,任工部郎中(正五品)。最终升至太府卿(从三品)一职就再无晋迁。

王会龙的官场生涯大多在秘书省的岗位上度过,这个机构以校对典籍,修订文字为主要事务,没什么实权。因此他的生平事迹也很少,除官职变更,几乎找不到其他记载。

第二位状元是元朝的泰不华。泰不华,字兼善,古哈萨克族人,本姓伯牙吾台氏,原名达普化,“泰不华”是文宗赐他的名字,生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卒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泰不华的祖上世居白野山,因父亲塔不台任台州录事判官,所以全家迁居于临海。其父塔不台是个忠义之士,《元史·忠义二》有记载:“时襄阳录事司达鲁花赤塔不台字彦晖者,元统元年进士。魏王军汝、毫,塔不台来供饷。王嗜酒,轻战备。一夕,贼劫王,王卧未能起,为所执。塔不台驰骑夺王,亦为贼所得。比明,见贼酋,王拜乞活,塔不台以足蹴王曰:‘犹欲生乎!’贼复屈其拜,塔不台拒而诟之,且与缚者角,遂支解。”

塔不台亡故时,泰不华仍是青稚幼年,后被集贤院待制周仁荣收养并受其教育。虽然生活贫困,但泰不华好学不倦,能记善问。十七岁时,获江浙乡试第一名。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考取右榜状元(元代中选的举人和进士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一榜,称左榜),赐进士及第,授集贤殿修撰。泰不华仕途迁转颇多,“转秘书监著作郎,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学士院,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出佥河南廉访司事,俄移淮西。继迁江南行御史台经历,辞不赴,转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擢秘书监,改礼部侍郎。至正元年,除绍兴路总管……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书成,授秘书卿。升礼部尚书,兼会同馆事”。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泰不华封为浙东宣慰使。次年三月,与台州方国珍海战而死,终年四十九岁。死后三年,朝廷追赠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柱国,封魏国公,谥忠介,立庙台州,赐额崇节。

泰不华一生为人刚正,尊崇气节。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即位时,加封文宗皇后为太皇太后,迫于势力,又将大臣燕铁木儿、伯颜列土封王。泰不华率领朝中同僚上疏谏止,称“婶母不宜加徽称,相臣不当受王土”。太后听了大怒,下令将规谏此事的人都杀了。泰不华不惧生死,大义凛然地对众人道:“此事自我发之,甘受诛戮,绝不敢累诸公”。太后听闻此事,反而转怒为喜,感叹道:“风宪有臣如此,岂不能守祖宗之法乎?”最后非但没有责罚泰不华,反赏赐金币,以表彰他的正直敢言。泰不华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浙西大水成灾,灾民遍野,食不果腹,但官府仍在征缴租赋,令百姓于艰难之时雪上加霜。泰不华为此入朝,向中书极力申诉,要求免除灾害地区的租赋。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泰不华出任绍兴路总管。在任上,他革除吏治弊端,废除官牛租,施行均赋役,并教化民众要讲礼教、兴仁让,使越地民俗大为开化。同僚太平被谏官弹劾,人人避之不及,唯独泰不华凛然为他践行,一直送至都门外。太平劝他止步,免受连累。泰不华正色道:“士为知己死,宁畏祸耶!”后来果被新宰相摈斥,但泰不华此举却深为人称道。

泰不华不但品格高尚,还很有处事见地和才学。黄河决口,泰不华等受命以珪玉白马致祭河神,无效。元惠宗召集一众大臣商议治河,众人都束手无策,唯有泰不华上言:“淮安以东,河入海处,宜仿宋置撩清夫,用辊江龙铁扫,撼荡沙泥,随潮入海。”朝廷采纳了泰不华的建议,依照此办法治理了一段时间,颇有成效,可惜后来由于诸多因素半途而废。

明曹安所著《谰言长语》记载,泰不华在台州就任时,曾去考察民情民意,因错过了归辰而借宿在村民家。夜里醒来听到邻居家有妇人在纺麻织布,就起身查看。那妇人看到泰不华,就说夜里太寒冷了,自己有瓶酒藏在床底下,盛情邀请泰不华一起喝酒。泰不华婉拒了妇人的邀请,妇人不以为然,笑问其是否真有那么清正。泰不华听后,为避瓜李之嫌,天未亮就匆匆离开了。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传递了很多信息,由此可知,泰不华不但廉正自守,而且还是个品行端正的君子。

身居高位的泰不华不仅自身有冰魂素魄之品德,其相交之人也多高尚之辈,凡才品俱佳者,泰不华都以青眼相待。比如那位自学成才,以《墨梅》诗闻名天下的诗画全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人常以狂生视之,却与泰不华交好。王冕曾历览名山大川,至大都时泰不华邀他住在家中,并力荐入仕,只是王冕终因个人志向而力辞不就。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黄岩人方国珍占据了东海沿海一带起兵反元,几降几反。时任台州路达鲁花赤的泰不华,发兵扼守在澄江,与方国珍斡旋,并遣义士王大用前去劝降。岂知方国珍早有谋算,扣留了王大用,并以二百艘小船突入港口,直逼到马鞍山。大战在即,泰不华对众部下说:“吾以书生登显要,诚虑负所学。今守海隅,贼甫招徕,又复为变,君辈助我击之,其克则汝众功也,不克则我尽死以报国耳。”众人听后大受鼓舞,纷纷请战。后方国珍的部下陈仲达假意前来议降,被泰不华识破,他杀死陈仲达,与方国珍军队展开厮杀。无奈实力悬殊,混战中泰不华被方国珍部兵用长矛刺中颈部而死。相传泰不华虽死,但尸身屹立不倒,后被敌兵投入海中。泰不华死后,其家僮抱琴以及临海尉李辅德、千户赤浅、义士张君璧等人深为动容,随泰不华一同赴死殉节。

方国珍起义反元,在元朝廷看来是反贼,但在后世看,他是抵抗异族的义士。而泰不华作为朝廷官员出兵镇压,不过是各有立场,此处不论谁是谁非。但泰不华的作为,堪称刚烈,历史上称其“尚气节,不随俗浮沉,每当论大事,决大疑,挺正不阿,凛然有直士风”。

泰不华一生饱学,著有诗集《顾北集》,其中《卫将军玉印歌》一诗,可谓大气磅礴,心系千古:“武皇雄略吞八荒,将军分道出朔方。甘泉论功谁第一,将军全印照白日。尚方宝玉将作匠,别刻姓名示殊赏。蟠螭交纽古篆文,太常钟鼎旌奇勋。君不见祁连山下战骨深,中原父老泪满襟。卫后废殂太子死,茂陵落日秋风起。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断文吊英魂。”可惜的是,其诗文作品大多佚失,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篆体书法《陋室铭》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另外,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林中,现仅存的三通元碑中,就有泰不华榜。

第三位状元秦鸣雷,字子豫,号华峰,生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状元。他是临海人最耳熟能详的状元,西门街有一座“状元第”就是为纪念秦鸣雷而建。

明朝时,秦氏一族在临海是名门望族,族中科名仕宦鼎盛。秦鸣雷父亲秦礼是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己未科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伯父秦文是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解元,翌年中癸丑科进士,官至河南左参政;长兄秦鸣春是举人出身,官至刑部员外郎;仲兄秦鸣夏是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修撰,充经筵讲官。秦鸣雷本人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太常卿、吏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他在任南京吏部左侍郎时主持总校的。

相传秦鸣雷中状元,与他的名字有关。当时阅卷大臣已拟定无锡进士吴情为第一名,秦鸣雷列第三。但明世宗朱厚熜不乐意,说:“无情之人岂能居榜首?”又因那年正值大旱,世宗头天晚上“夜梦闻雷声”,看到秦鸣雷的名字“睹其名大喜”,认为这是上天授意,于是钦点秦鸣雷为头名状元。如此看来,人的命数有时候与运气脱不开关系。那位原本有望夺魁的吴情,怎会料想到因姓名而与状元失之交臂。

秦氏一族虽名望显赫,但秦鸣雷的成长经历却颇为波折凄楚。母亲在他刚满月时即过世,五岁时父亲秦礼也撒手人寰,成为孤儿的秦鸣雷被过继给伯父秦文,谁知不久秦文也过世了,秦鸣雷由秦文继室杨氏抚养长大。这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少不了被诟为命硬克亲。

中状元后,秦鸣雷回乡祭祖,本想带着伯母杨氏一同上任,以便晨昏供养,报答养育之恩,但杨氏子女及家中亲眷都不愿杨氏离乡奔波,只好作罢。秦鸣雷虽未日日敬奉杨氏,不过关于他的孝道还是留下不少传说,其中一则便与临海元宵过十四,中秋过十六的习俗有关。相传秦鸣雷回乡那年元宵,各地乡绅盛邀秦鸣雷主持庆祝佳节,但杨氏信佛,逢初一十五吃斋,为使杨氏也能参加筵席,秦鸣雷提议将元宵节提前一日,顺势将中秋节也延后一日。乡绅们感念秦状元一片孝心,纷纷表示赞同。还有人为此事专门作了一首打油诗:“十五月亮十六圆,台州百姓庆团圆。竹枝歌词到处唱,民间争说秦状元。”临海的元宵、中秋不在节日当日过,有好几种传说,但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秦鸣雷确实对伯母杨氏十分孝顺。

秦鸣雷为人正派,廉洁自守,官职虽不高但威望很高,连严嵩、张居正这样权倾朝野的权相对他都有所疑忌。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著名的谏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号椒山,临海陈函辉字木叔即从此来)为被严嵩谋害的原内阁首辅夏言鸣不平,并以决绝的“死劾”弹劾严嵩父子,不料因奏章中的措辞冒犯了皇子忌讳,杨继盛被严党借机诬陷下狱,在狱中备受拷打。秦鸣雷钦佩杨继盛的正直和勇气,暗中派人送了一副蛇胆给他止痛,以表敬重之心。严党倾轧之下,秦鸣雷仍敢为忠义赞,实属难得。秦鸣雷在任礼部侍郎期间,长陵神道上的桥梁圯坏,大臣们纷纷奏请世宗皇帝重建,因为大兴土木就能从中谋取私利,只有秦鸣雷坚决反对,认为只需修葺即可。昏庸的世宗皇帝听信谗言,仍下旨重修。秦鸣雷立即上奏要求暂缓,并请言官以“岁行不利”为由劝说皇帝,最终拦下了重建工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