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编导言

顾炎武文 作者:顾德希


新编导言

——读懂顾炎武,增强文化自信


顾炎武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这本《顾炎武文》(以下简称“本书”)很值得读。

顾炎武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即使在所谓“大批判”横扫一切的年代也未曾被撼动。遗憾的是,对这位伟大学者一般所知尚少。许多书选有他的作品,却只鳞片爪,很难充分反映其价值。他的文集又缺少注释,不免令人却步。原书(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顾炎武文》)虽是九十余年前出版的选本,在某种意义上却可填补“读懂顾炎武”的空白。

原书总共不过七十个文篇,且短文居多,但能全面反映顾炎武生活的各方面,凸显他人格的崇峻与在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不仅让人为其高风亮节所感动,为其渊博学识所倾倒,还可让人打开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诸多窗口。

原书选了《日知录》28条(篇),这很不寻常。读顾炎武文,不可不读《日知录》,因为他“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与友人论门人书》)。可是《日知录》一千余条,难度太大,而这28条(篇),字数上虽仅接近全书十分之一,却已可窥豹一斑。我们可具体了解他在“足迹半天下”“穷约以老”(潘耒《〈日知录〉序》)的艰辛旅途中对中华民族必有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与深邃思考。原书选读28条(篇),可能是九十余年来没其他人做过的尝试。唐敬杲先生的编选,本于梁启超先生的研究成果(20世纪20年代初梁先生的授课讲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本书的校订,对这28条(篇)的解读格外花了力气,以期不负前辈苦心。

本书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非常有益。但读这本书,并不太容易。谨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不要像有时读文章那样,在写法、文体、古汉语等知识点上多所纠缠,而要锁定读懂顾炎武其人、其基本思想的目标。

(二)细读《原书绪言》。该绪言对顾炎武家世、生平、著作、思想等介绍颇详,很有参考价值,可帮助降低阅读本书的难度。

(三)读“散文选读”,可借助各篇注释,明白大意,但一定要多用点功夫,感知顾炎武其人。读“《日知录》选读”,可借助“提示”“概释”“注释”,进一步理解、学习顾炎武的“志与业”。

读懂其人、其思想,均须明白文篇大意,但更要下“诵念+参读”的功夫,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也就是说,不斤斤于语句翻译,而要反复诵念,对某些语句形成较强的语感、记忆,充实自己的“内存”;还要拿相关几篇的某些内容相互印证、补充。这样,可不断增加“内存”,使“激活”的诱因不期而至,从而心知其意,有所融汇。

比如读《先妣王硕人行状》。

作者并非王氏所生,而由王氏抚养成人。特别是国破家亡之际,王氏“为国不为己”,绝食十五日自尽,大义凛然,更是作者终生念兹在兹的楷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昭示的“为天下不为己”的精神,与之相通。普通人均能践行大义,这一点为顾炎武所特别看重。《拽梯郎君祠记》颂扬的便是这种精神。两篇文章,一写母亲,一写姓名无可考的民兵,而立意相通——这也是一种“参读”。

读《先妣王硕人行状》,会遇到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但若“诵念+参读”,效果会很不一样。例如:

忽焉二载,日月有时。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不孝而死,是终无葬日也。矧又独子,此不孝所以踟蹰二年,而遂欲苟且以葬者也。

若盯住“日月有时”翻译,那么译作“日月运行有一定时间”,能应付过去,可这不等于废话么?日月运行有定时,还用说么?但若反复诵念便不难发现,“日月有时”与“终无葬日”不可分割。这样一来,就会感到这段话很传神。传的什么“神”呢?倘把《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吴同初行状》中的一些记述加以整合,又会发现,“戎马内入,邑居残破,昔日酌酒赋诗之地,俄为刍牧之场矣”(《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吴同初行状》),都是两年前亡国破家的实况,也正是王氏自尽的背景。而“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则是惨绝人寰的凶险处境不断持续。如再扩大范围,比如参读《哭杨主事》《哭顾推官》《哭陈太仆》(《顾亭林诗文集》),再来诵念“忽焉二载”这段,相信对作者不得不“苟且以葬”时的悲痛、焦虑、愤怒、无奈等复杂心境,便会感悟更深。

作者以“苟且”自责,而全文记述分明一丝不苟。平实的追思中,实无处不充溢着深沉的家国之痛啊。真是人子情重,奈家国何!倘若有所融汇至此,那么对作者终生特立独行中那坚毅的志向与崇高的使命感,便触手可及了。

以上,大致谈了何谓“诵念+参读”。这种功夫,很难一蹴而就,但坚持做,阅读水平就会日新月异。

阅读本书,可把篇目分若干组来下功夫。例如“散文选读”,可先确定一个题目,如“作者与他的弟子潘耒”“作者与徐氏三甥”“作者与关中二李”等,然后分别确定几个篇目为一组,反复诵念,适当参读,再把感悟写成读书笔记。当然,还可自行确定其他题目、篇目。

读《日知录》,要对顾炎武的“志与业”有所了解。

《原书绪言》里说顾炎武“博赡而能通贯”,远超明代学者,说他特别重视实地考察。这都说明,顾炎武的志业与一般学者很不同。而从他的《与友人论学书》可知,他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主张对关乎“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之事,弄清所以然,并突出强调严于律己,“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反映了志业统一、知行合一的观点。在他《初刻〈日知录〉自序》里,可进一步看到志业结合的表述。“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既明其志,也明其业。为此,他进一步表明,“昔日之得”不自矜,“后日之成”不自限,而要“日知”不辍,死而后已。

顾炎武做人与治学高度统一,所以《日知录》在“弄清所以然”上的实事求是、辩证思考达到极高造诣。倘若不实事求是,不辩证思考,肯定不能解决好任何问题。但实事求是、辩证思考并非纯方法问题,而是做人与治学的境界与水平的综合体现。《日知录》正是在这方面成为一座罕有其匹的文化高峰,给我们留下无尽宝藏。

下面就本书所选《日知录》28条(篇)的阅读,谈四种方法供选用。

(一)初读,可注意故事。顾炎武反对空谈,每言必紧密联系事实。28条(篇)中故事极多。如《水利》《廉耻》《俭约》《大臣》《赌博》《酒禁》等篇,均有很多生动故事。如能讲出一些,就很不错。如能讲好,便会对作者的实事求是与辩证思考有所领悟。

(二)写读后感。《日知录》能“启多闻于来学”(《与杨雪臣》),在于顾炎武善于确切把握丰富史料与复杂事实,点透精要。我们可自选某篇,把自己得到的启示写成读后感。启示可能多种多样。例如,何谓“周末”,“史文阙轶”,说不清。而在《周末风俗》中,作者对“周末”纷繁事实的简赅表述,至今仍被史家奉为圭臬,这就很值得深思。又如,交通是国家大事,《街道》一文虽短,但简明全面,高屋建瓴,如认真消化,则一部“交通概论”的轮廓或能隐现胸中。再如《除贪》,倘据以写几则《除贪史话》,相信也不无意义。《日知录》开启的“窗口”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可自选几篇,分别写些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读后感。

(三)《日知录》唯实,唯真,融会贯通,臻于化境。我们在某一点上若有某种触发,可反复深思,或可写出较长的专论。例如《宋世风俗》以陆游的“倘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结尾,而“风俗”(风气)果真如此重要吗?把风气视为国家盛衰、天下兴亡的前提,不是过甚其辞么?但若与《周末风俗》《两汉风俗》《正始》等篇参读,琢磨一下千年历史上给老百姓造成长期灾难的大动乱,再想想作者对东汉初年扭转风气何以高度肯定,对魏晋清谈何以严厉谴责,以及宋代官员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对这“太平基”定会觉得重逾千钧。否则“拽梯郎君”那样的人怎会少之又少呢?至于风气究竟怎么才能搞好,《人聚》一文透过历史与现实,从唯物辩证的结合上点出根本的解决之道,尤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经过这样的思考,就可能以“试谈‘太平基’”为题写一篇专论。相信28条(篇)足够写多篇专论。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满辩证思考,又紧密联系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日知录》的突出特点。如东汉刘秀,作者最为肯定,但仍指出“未纯乎道”(《周末风俗》),且在《两汉风俗》中指出该怎么做(参见该文注释);《名教》谈“以名为治”的必要与局限;《法制》谈“法制禁令”必不可少,“而非所以为治”;《贵廉》谈汉武帝重大失策,联系明末“官商一体”进行反思;《除贪》则对五代乱世的李亶丝毫不吝称赞,而指明除贪的重难点;等等:无不以辩证智慧启迪后人。若以“辩证的智慧”为总题,整理自己阅读的点滴体会,也很有益。

顾炎武堪称百世师。本书一定能让我们对宝贵的传统文化获得许多前所未有的重要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本书的校订,刘德水老师多予惠助,谨致谢忱。


顾德希

2021年6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