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陶渊明组诗的意义

梦雨轩随笔(凤凰枝文丛) 作者:曹旭


陶渊明组诗的意义

翻开陶集,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陶诗中组诗很多。陶渊明一百二十四首诗,绝大多数是组诗。

一、组诗是陶诗的风景

“有主题”的组诗,像围着一株花茎开出的许多鲜花,像一个家庭有许多兄弟。

组诗有两首组合的,如《移居》《和郭主簿》《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有三首组合的,如《拟挽歌辞》(形、影、神也可以看成是组诗);有五首组合的,如《归园田居》;有七首组合的,如《咏贫士》;有九首组合的,如《拟古》;有十二首组合的,如《杂诗》;有十三首组合的,如《读山海经》;最多的是二十首组合的《饮酒》。

陶诗一百二十四首,组诗有八十九首,非组诗的“散户”诗只有三十五首。这种状态,不是出于无心,是陶渊明有意为之;既是前代风气的遗传,也是陶渊明表情达意的策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他的用心。

二、组诗是一群“抱团”的兄弟,可以互相帮衬

因为组诗是“抱团”的,“群居”的,有一种可以互相保护,互相生发的效果。当一首诗写不清楚的时候,其他诗可以互相帮衬,互文见义;有些思想出格的诗,可以“混”在组诗里,如果单列,一眼就看出作者的真实用意。

陶渊明的组诗方法,是从阮籍《咏怀》、左思《咏史》那里学来的。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各种各样履薄冰,如汤煮的情感,流血的内心,无泪的倾诉,都化成思想的冷箭,嗖嗖地射向他仇恨的社会和仇恨的人;陶渊明的组诗,也往往是一个“主题”的“多弹头”向四面发射。

譬如《拟古》九首,陶渊明为什么要“拟古诗”呢?

因为自陆机以来,拟“古诗”的人很多。“古诗”本身就有深意,有牢骚;“拟古”诗自然也可以有“深意”,有牢骚。而所有的深意,所有的牢骚都是“古诗”的,是“拟”的,和自己没有干系,这种障眼法,应该是陶渊明“拟古”的出发点。

《读山海经》十三首,陶渊明为什么要读《山海经》呢?

一是从小喜欢,像神话小说;二是《山海经》的内容荒诞不经,读《读山海经》的体会也可以“荒诞”一点,假如有理想寄托,也会像《山海经》里的故事,别人看不出来。东晋末年,政治强人和军事强人走马灯一般轮流转,个个飞扬跋扈。陶渊明目睹了许多悲惨的事实,读《山海经》正合时宜。《山海经》读不懂的地方,看看当下的社会;看不懂社会的地方,读读《山海经》。

在陶诗里,最典型的例子是《饮酒》,那是二十首诗的联盟,里面的诗各具形态,各有意思。二十个兄弟,围在一起“饮酒”。

人为什么要喝酒?酒可以“解药”,可以审美,提高生命的密度,可以陶醉自我,忘却烦恼,可以对社会反弹,可以胡言乱语不被追究。因此,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张翰都口不离酒,工作最好也调到一个有美酒的地方,像阮籍因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陶渊明也一样。

说《饮酒》诗二十首,全与某人、某事、某政策一一对应,恐亦牵强附会;但社会蛇影,时局杯弓,亦在感叹酒杯中。萧统说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其序陶集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寄酒为迹”——是《饮酒》二十首的总主题。

话是喝酒时说的,诗是喝醉时写的,说了出格的话,写了违反基本原则的诗,常理可以宽恕,让人感受到陶渊明在文网威胁下的谨慎。尤其谨慎的,是二十首的最后一首,最后两句,在组诗结束前,陶渊明还不忘为整组诗写了两句“免责声明”: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向读过和没有读过这些诗,得罪和没有得罪过的人,说一声“总道歉”。用愤激的反语,收回酒诗中说错的“谬误”。

陶渊明有什么“谬误”呢?他知道“谬误”为什么要说呢?恐怕是无奈的解嘲吧!

三、组诗的结构:为中国诗学开拓新路

用组诗写作的方法,不起始于陶渊明。陶渊明是从阮籍《咏怀》、左思《咏史》那里学来的。但是,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包括左思《咏史》,都是同类诗歌的组合。这些诗歌,在组诗内部是“平行”的,没有什么分工或设定的结构;陶渊明不一样,陶渊明的大多数组诗,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如《归园田居》五首,第一首写田园之美,归隐之乐;第二首写与邻里的交往,欢天喜地在自由的乡村空间拓展;第三首写春天在南山种豆子,以种豆象征,写稼穑之难;第四首写农闲时带领子侄辈寻访遗迹,理解人生;第五首写自己与世推移的态度,强调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暂短中享受,在平淡中绮丽,在痛苦中快乐。

这就是说,《归园田居》五首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田园生活,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心想事成的欢欣;还有种田的艰难,对待生死的态度。五首《归园田居》,有五个陶渊明。

最有意思的是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第一首写祭祀,第二首写出殡,第三首写埋葬自己的情形。三诗环环紧扣,那种夸张、变形,“皮影戏”一般生动精彩。演到下葬,是为高潮,因此写得最好。

说写得最好,不仅是根据我们现在读者的审美,从萧统《文选》选了这首诗,也可以看出,不仅萧统认可,亦是当时人的定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