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都市里的人间至味

想把余生的温柔都给你 作者:林希美 著


茶:都市里的人间至味

请让我与时光一起变老

每天午后,总会喝一杯消食茶。都说普洱熟茶解腻,我也便跟着喝起来。

其实,我更喜欢老生茶,可无奈手中存货不够老,最久的茶也不过七八年,喝这茶虽说有了老味,可到底不如十年以上的茶醇滑。

每次喝茶前总会感叹,自己没有太早与茶结缘,不然现在也能泡一杯老生茶了。不是新茶不够好,是喝了太久的茶,总要想办法呵护一下自己的胃。

茶友听完我的感叹,跟我说:“买一饼十年以上的老茶吧,也不错,我喝的就是买来的老茶。”

友人的老茶,我不是没喝过,汤色倒是红润,可这茶里总透着一股湿漉漉的仓味,这味道就像走进了一间发霉的屋子,那味儿我不喜欢,于是,远离了市面上贩卖的老茶,专心等自己的茶变老。

友人说我有洁癖,还劝我看开点儿,他用大数据告诉我,有许许多多的茶人在喝这些茶。可是我也用数据告诉他,许多茶人还在存茶。

他听完摇了摇头,说:“十多年,我等不及。”一句“等不及”,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二十岁。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少女,我对世界抱有新鲜感,渴望做出一番大事业。我苦学营销、管理,在市场中不断打磨训练。一两年后,我便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世界待我不公,为什么我的才华无人挖掘?

带着情绪,我脱离了商圈,虽然那时已小有成绩,却还是渴望开辟另一片天空。然后,我凭借着自己的爱好,入了写作这行当。

都说,一入豪门深似海,其实写作也是如此。一脚踏进来,才发现上了贼船。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那些好歹是正经工作,而写作是什么,宛如明清末年的纨绔子弟。

说白了,就是不务正业。你想出名?你想当作家?你想发表文章?别闹了,你是谁啊!写作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你我凡人不可做的事。

我爱赌气,说什么也要靠写作吃饭。于是,就有了今天与字为伍的生活。

起初写作那几年,只有付出,几乎没有回报,若不是靠着自己心中那份信念,我想坚持不到今天。

我也等不及,渴望发表,渴望出书……可是,等不来怎么办?只能低头继续前行,别无其他选择,放弃就等于承认自己无能。

如今,写作七八年才知道,原来一切事物没什么不同,都需要花大量时间付出,在多年后才能见到收获。

假如,我当年在商圈坚持下来,说不定也别有一番天地,可我终究是放弃了。

我的坚持在今天变成了一碗鸡汤。总有陌生的写作爱好者来问我,到底该如何平衡写作,如何坚持写下去?

我的回答是,认真试写几年,总会有回报。这时,他们纷纷说,“我等不及”。那种心情我是懂的,可是时间不够,说什么也没用,除非天赋异禀,非同常人,否则就只能咬牙坚持。

十年前,你也有自己的计划吧,赚第一桶金;有一套自己的小房子;成为成功的商人,抑或是岁月静好,喝茶赏花。

但是,我们终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总觉得未来太远,我们总是等不及。

一两年,可以让你多少深入地了解某个行业;三五年,能让你渗透一个行业;七八年或许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假如,你十年前努力了,今天一定会变得不一样;假如,你今天也能存一饼茶,十年后总能与上好的茶汤相遇。

从今天开始付出,未来总有美好的生活等着你。如果现在不愿意,十年后与今天也没什么不同。

那天翻看一本书,这位作家写道:我与文字的情缘,算来已有二十余载,而你们和我字里相逢,亦有十年之久。

看吧,任何一个人成功,都不是这么简单的。就像喝茶,任何一饼茶,只有与它一起变老才更有味道。许多事,非时间不可。而那些加速变老的茶,是如何也品不出好滋味的。

今天,身边人羡慕我终于在熬了七八年后获得了自由,我想多年后,身边人还会羡慕我十多年前存了不少新茶吧。

可是,别人只会看到我收获的喜悦,却不知道我的“等得及”。其实,我并没有等待,一直都在收获。多了一日光阴,茶就多了些微的变化;每日多写一个字,就多一份积累,这每一日的细微变化,让生活变得有意思,都是满满的收获。

当然,也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厚实了,就像十年后开封的茶,这一日日的时光全在里面,不丰厚也难了。

去山涧清流的小溪边煮茶插花,过一把古人的瘾

因为爱喝茶,所以经常搜索关于茶的内容和图片,然后就搜到了一个姑娘拍的图,确切地说,是一个画家去度假时拍下来的照片。

那是去年盛夏,她去了多伦多,行李箱里装了二三十本书,还有随身携带的画具,包包里放着线香、迷你插花瓶、小紫砂壶,还有一小包岩茶。

炎炎盛夏,她去了公园,把遮阳的纱巾铺到地上,随意地摆弄起包里的“玩具”来。迷你插花瓶里插上了一路采来的野花,银盘里放了商店买来的水果,点上香,然后就支起炉子烧水泡茶。

那张照片,拍的正是她喝茶的时候,树叶随风轻轻摇曳着定格,她端着茶杯眯着眼微笑,旁边的小炉子咕嘟地煮着茶,透过照片,那股暖风已吹到了大洋彼岸,似乎能闻到她杯子里的茶香。

看着照片都醉了,真令人羡慕啊!

照片下面有粉丝评论:出去玩,背着这些东西走一天,多累啊!

她回复道:游客匆忙赶路确实累,而我眼里的风景,是喝茶的背景。

一句话,说出了爱茶人的心声。

爱喝茶的人,大多是“矫情”的,不然也不会拍出那么多唯美的照片。有人在河边喝茶,有人在雪地里喝茶,有人在家里的茶室喝茶……

喝的是茶,品的是任何环境下的一份安然心境。

其实,相比古人,当下人喝茶简单多了。记得某个深夜翻看《长物志》,文震亨就提到,喝茶最好有专门的茶室,或者有一座亭子,不远的偏房,有茶童煮茶,饮茶人最好三两知己,如果再有一张古琴奏出天籁之音,那更加绝妙。

古人不仅注重喝茶的形式,还注重喝茶的人。如果对面坐的不是知己,这茶也少了滋味。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如果你看过《亲爱的客栈》,解释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亲爱的客栈》里,陈翔与纪凌尘可谓是知己,无论老季有什么样的心事,都会与陈翔说。不仅如此,两个人你教我唱歌,我教你走模特步,镜头拍到的地方,两个人一定在一起。

陈翔弹吉他,老纪就和声……

假如他们爱茶,一个眼神就懂了吧!

现代人动不动就会焦虑老了怎么办,也一直有人问我,老了会不会找几个要好的朋友做邻居,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我想了想说,当然要有邻居,可这邻居宁缺毋滥,至少也要像老纪与陈翔一样。我的邻居必须是画家、音乐家、诗人、模特、调酒师、作家……

只有这样,聚到一起才更有意味儿,每日的谈资才不乏味,喝茶也变得有了情趣。如果我们愿意,彼此还可以充当票友,学一学对方的技艺,日日新鲜,日日是好日。

但如果我的邻居与今天的普通朋友没什么不同,那老了的话题必定是孙子孙女、儿子女婿、高血压冠心病……

现在想想都头大,更别提老了。因此,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文震亨所指的“知己”两字。这不是喝茶,这是在试朋友,友比茶重要。可反过来,不爱茶,不能坐下来静心交流,也难成知己。

普通的周末,我也会泡上茶等朋友,等那个老了可以做邻居的朋友,一直在寻啊寻,找啊找,我想时间一定能让我找到他。

我一直以为,坐在家里等,就能等来那个人。可是看到美女画家的照片时,我发现我错了,你只有把自己的趣味展现出来,才能遇到彼此吸引的人。

原来,那古人去亭子里喝茶,去山涧喝茶,不仅是为了把环境溶到茶里,更多的是渴望在山涧遇到知己啊!

去某个地方旅行,在火车上也遇到过讲究人,他用一套旅行装茶具泡茶,低头读着一本书,生活精致的样子,已然让我把他认定为知己。虽然,我并没有与他打招呼,那是因为我不想破坏他的下午时光。

知己也包括了彼此欣赏,静静地不说一句话,就好。他抬起头,看到我从书里瞄他,向我点头微笑了一下,那短暂的眼神交流,什么都不用再说了。

这种感觉真好!

这个深冬,又干又冷,假如,来一场大雪,我也会提着小火炉,去郊外烧一壶茶吧。虽然,错过了冬季,但我知道,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定要去田野里采些鲜花,再来到山涧的小溪边,插花,静静地煮茶。

假如,有桃花、梨花、杏花,抑或其他花落到杯中,也是极好的。我一定会带着花瓣喝下,这甜香的花朵,才是春天的气息啊!

我的春天快要来了,可知己在哪里呢?

让每一天都过得“实在慢”

星云大师说:“‘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须过得实在。”

提到“实在”一词,我实在困惑。不知道每日花花草草的生活算不算实在;不知道加班熬夜的生活算不算实在;更不知道,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的生活算不算实在……

可能都是实在的,也可能都是不实在的。

我朋友圈里,有一个以摆弄花草、喝茶抄经为生的女人。她生活在小镇,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的生意。早期,她与先生打理生意,走向正轨后,她退居二线,过起了滋养自己的生活。

她的生活是美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她在树下读书、荡秋千,把院子里的花采来做清供,喝茶抄经。

人人羡慕她的生活,觉得她的日子美极了。

她说:“我的生活实在又美好。人生不必常常拿起,重要的是放下。”

佛经读多了,难免嘴里爱提“放下”一词。而她当下的生活,不问世事,不食烟火,可见是真的放下了。

她自己放下了不算,有时,还会劝解身边的人,劝他们也放下。那些忙碌的人,她觉得没有灵魂;那些爱玩手机的人,她觉得不够有格调;那些居家带孩子的女人,她觉得不够有气质……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另一位朋友的留言:我看都是闲的。

一句刺耳的话,她沉默了,从此再也不在朋友圈里晒生活了,更不再劝解他人放下了。

而我这位朋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他是公司运营部的主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半夜还在想创意,周末还在跟甲方喝酒。他没有房子,没有结婚,一心想在大城市扎根,为了这一切,他只能拼命。

我知道他忙,时常劝他静下心来喝杯茶。

他说:“我也想,可我真的忙到没时间。”

我一时无语,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改变他人,如若容易,孔圣人早就把我们改变了。

圣人做不到的事,我等凡人更是不会妄想,我有自知之明。

最开始,我也体验过忙碌的生活。每天写两篇文章、读一本书、读完当天的新闻……坚持一个月后,脊椎都变形了。

无意中,我看到一个讲座,主题是:慢生活。

主讲人教大家如何慢,怎样慢。比如,静静地欣赏一朵花;细细地品一杯茶;慢慢地读一本书……

这样的生活,对于忙碌了许久的我,真是一剂良药,我突然发现我确实需要过慢生活了。

从那之后,我开始喝茶,每隔三天去花市买花,后来还学会了做香、养壶、刺绣……

我把时间过得很慢,文字也开始“小火慢煮”。原以为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谁知,却出现了财政危机。

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当日子慢下来,有时收入就无法得到保证。慢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过起了忙碌的生活。

在许多人眼中,慢生活一定是有钱人的生活,他们无须解决生活压力,一切可以随心所欲,像我那位爱讲“放下”的朋友。而大多数人,则会像我的主管朋友一样,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慢一点儿就害怕自己被超越。

我时常想,有没有一种平衡,让忙碌的人能小憩片刻,让那些“厌世者”能有责任、有担当,为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人,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并且寻找了多年。直到有一天,我看一位水墨画家的直播,她讲到了书法。她说:“最高境界的书法是,老树着新芽。中国的文化讲究平衡,无论老树,还是新芽都不够美,都太过了。老树太枯,新芽太嫩。但多年的老树长了新芽就不一样了。那枯树里有生命啊!”

一时间,我豁然开朗。放下便是老树,忙碌便是新芽,无论怎样都没有达到最好的平衡。放下的人,如果能像星云大师一样,一边自己修行(放下),一边为了度众生而担起责任,那不就是最好的平衡吗?

而我的朋友,能在一味的忙碌中,给自己短暂的小时光,喝一杯茶,不就等于在新芽里,找到了一点枯枝的味道吗?

这大概就是“实在”的生活了。

在我看来,那一点点的不过分,就像是太极白中的黑点,黑中的白点,有了这一点儿,也就有了最好的平衡。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生活的开门七件事了。前面是忙碌的生活,最后那一杯茶才是生活里的重点。

你看,古人就是这样有智慧,比我们高明多了。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抽出那一点时间给茶呢?

生活有了茶香,便不再羡慕诗和远方

一年四季,最喜欢春天,因为春暖花开时节,人也忙起来了。忙着工作,忙着赏花,忙着喝茶……

立春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写道:期待春天了。我要好好写作,等连翘、玉兰、桃花、梨花盛开的时候,好好去赏花。

简单的一句话,却引发了朋友的感慨:你让我看到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真的有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不是早就过时了吗?没想到还有人提及。不过,看朋友们的回复,明显能感觉到生活的焦虑,好像诗和远方离自己很遥远。

我想了想回他:生活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诗和远方。

我不是没有收到过倾诉,朋友小张想辞去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可又怕养不活自己;小李不想做全职妈妈,又怕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小乔想学茶艺,又怕身边人觉得无用,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每个人都把焦点放到了未来,以为自己当下满足了未来,就等于过上了诗和远方的生活。当他们问我怎么办时,我一般都会回答说:“坐下来好好喝杯茶吧,先静静心就想清楚了。”

朋友们听完有点儿气:“说正事。”

我不得不给他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许多年前,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全职写作,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我过上这样的生活时,我的诗和远方又变成了出一本书。当我成功出版一本书时,又变成了将文章质量写得更好……

我为了诗和远方在努力,我一直觉得诗和远方在未来,直到有一天我抱着自己出版的书躺在床上,高兴了半个小时后,发现自己很快就不那么兴奋了。原来,实现目标的兴奋时长,还不如喝一杯茶的时长长。

喝一泡普洱,至少能快乐整个下午,而出版一本书,却只能开心半个小时。得到这个答案,我很沮丧。

从那时起,一旦我定下目标后,虽然会为了目标而努力,但我会变得更加珍惜当下。只有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好了,才是最好的“未来”。

人一生都离不开鸡零狗碎的事,工作、意外……因此,每一天都该给自己一段小时光,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

喝一杯茶吧,没有比喝茶更好的了,因为一杯清香入口,你全身的毛孔都放松了。

你可以细细地品味一杯香茗,入禅静心;也可以边与家人看电视边喝茶享受闲暇时光;当然还可以边读书边喝茶,度过一段文艺青年的小资时光……

为什么一定要选茶?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最近,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那为什么不让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变得有滋味儿呢?

简简单单,日子就美好了。

也有朋友说,我不喜欢喝茶,别把你的爱好变成我的爱好。

每个人身边,都有不爱喝茶的朋友,这没什么。不过,你会发现,那些不爱喝茶的人,总是问题多于答案,而爱喝茶的人,总能在小时光中,把生活中的焦虑释放掉。都说,一醉解千愁,其实,茶也能解愁。

在很多人看来,我做着一份喜欢的工作,出书有一点小成就,写作又让我变得自由,生活实在不该有什么焦虑的事。就像我们羡慕的成功者,认为他们已经成为人生赢家,遇到了问题,也该幸福大于困惑。

就算幸福大于困惑,但到底是会焦虑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没心情喝茶,不想写东西,很想把自己关起来。不过,我也会劝自己,喝杯茶冷静下吧,遇事就去解决,而不是让无用的焦虑消耗情绪。

那时,茶变成了一个动力源,它在提醒着我,我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否则一切只会更坏。因为无论你逃避还是面对,生活都要继续下去。与其如此,不如选择面对。

喝杯茶吧,至少给自己一段抽离焦虑的时光。多好,有了茶,就等于有了一个栖身的地方,这才是最好的“解药”。假如,我去喝酒,怕是越喝越愁吧。

如果茶离你很远,就会像我的朋友一样,把春天去赏花看得很遥远。可是,这春花不是年年开吗?无论你愿不愿意看,它都在你身边。路边、小区里、田野里……可见,诗和远方不在未来,就在当下,只看你自己是否有一颗诗人的心。否则,即使花开遍野,也依然在过着苟且的生活。

你要做的,不是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是要学会“偷心”,偷一颗诗人的心。这样,一杯茶的清香,就已经是诗和远方了。

停留是刹那,转身一杯茶

许多年前,看到过一句话:在爱情里,女人一定要做那个先转身的人。

可是,在爱情里,女人最难做到的,便是转身。其实不然,只要一切想抓住的,我们都舍不得放手,无论男女。

过年时,与友人相聚。他在三年前信了佛,每日行一善、吃素、布施、建庙、放生……只要一切能做的,他都做。

有些人不信宗教,劝他不要再四处撒钱,做这些毫无意义、费钱又费精力的事。可是,他却说,我自从照着《了凡四训》做了,结果真的发生了改变。

“你看,我比之前更有钱了,身体也更健康了。”友人说。

他继续说:“我为了发愿赚钱,做了这么多事,当然换了更多的金钱回来。”

如今,他开着宝马X5,年收入从之前的六位数变成了八位数,他认为这些是他布施所得。

席间,友人劝我,让我也照做试试,看看生活到底能否发生改变。我听完,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信佛为了什么?”

他想了想说:“为了让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

“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参禅悟道喽!”我说。

朋友不再说话。半晌他说:“那些不重要,我对佛法的理解,与你不同。”

不得不说,友人在金钱面前,无论学习多少佛法,都无法做到转身。继而,永远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真实的自己?就是能好好地坐下来,喝一杯茶的自己。

年前,一位年长的亲人去世。她在十几年前,被查出癌症晚期,当时,医生让家人做好一切准备,她很可能随时离去。

家人严肃的脸,让她察觉自己的病情可能很严重。当她得知自己是癌症时,她反而笑了。她说:“我怎么可能得癌症呢,我这病不是癌症。”

看她心态不错,加上为她做化疗,病情总算得到控制。就这样,不时化疗,终日吃药,她竟然活了十多年。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奇迹。直到她将要离世时,她才相信自己真的得了癌症。

儿女们哭成一团,为她做最后的挣扎。我们打电话时,她的女儿说:“你们放心,只要我妈还有一口气,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

其实,当她相信自己得了癌症那一刻,就已经放弃了这个被病魔缠身的躯体,精神的消亡,让她瞬间倒下。只是她的儿女不知,依然要为这身肉体做最后的挣扎。

在父母面前,儿女到底放不下的是什么呢?真的是这一副躯体吗?

她下葬那天,她的女儿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一转身便是天人永隔,这是无论流多少眼泪,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放不下又怎样,人到底不能起死回生。

两年前,我读过一本书,上面写道:我们地上一年,天上的神仙便是一天;在神仙的上面,还有一层境界,我们人类一千年,便是他们的一天。

对于更高境界的神仙来讲,我们一生数百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生命即是如此,更何况我们一生中遇到的坎坷呢?

人只有境界更高,才能把一切事物看淡。

当下,人人都在谈认知,好像读更多的书,就能提升自己的认知。其实,读再多的书,如果在遇到问题时,仍然不能超脱,那便谈不上认知的提升。

一定要给认知下一个定义,便是遇到任何坎坷,都能静下心来,喝一杯茶。

一个演员,当他走向摄像机前,便知这是戏中人生,离开摄像机便是真实生活。而我们人呢?我们一生都在戏中,并没有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佛说,如如平等,如如不动。那个“如如”是什么?“平等不动”的又是什么?

了悟这些,生活里的鸡毛蒜皮还算什么?一切境遇,放到时间的长河中,无非都是刹那间的事,因此,学会转身,比什么都重要。

而一杯茶,正巧带着禅意而来,喝的是茶,品的却是心境。那份淡定与从容,本身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境界。

佛说:一切皆苦,因此讲放下。于是,许多人努力放下,什么都放下了,好的坏的。

可是我想说,如果真正能理解佛所说的话,便知,放下的是苦,获得的则是喜乐。

就像转身放下不舍与痛苦,才能有心情端起一杯茶。

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载着一泡香茗款款而来,只是不急

每次与朋友聚会,席间如果有陌生人,很容易被问到做什么职业的。这时,我会从包包里拿出出门前准备好的茶,边招呼服务员拿白开水边说:“我是一个卖字为生的人。”

陌生朋友一脸诧异,但看到我手里的茶,便会说上一句:“文人果然跟我们普通人不同,出来吃饭都自备茶。”

有时,还会遇到调侃我的人:“怎么,有没有带上茶具呀?”

我笑而不语,不解释,不作回应,静等服务员将白开水送来。

谁说,茶是文人的爱好,身边有许多的茶友,他们并非文人。他们有的是胸外科大夫,有的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有的是老师……

大家虽然职业不同,但唯一的共同点是,无论去朋友家串门儿,还是去饭店吃饭,总要自己带着茶去。

喝茶的人,嘴很刁,喝不惯饭店的劣质茶。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最喜欢与茶友相聚。因为每位茶友聚会,都会带着自己最近淘到的好茶前来。或斗茶,或品茶,或鉴茶……

与茶相聚,总能让人忘记生活中的鸡零狗碎,给自己一段最放松的好时光。

我的包包里经常放着茶,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些茶是我让商家特意制作的龙珠、小方砖,有时也会刻意买一些龙珠或小方砖,不为别的,只为随身带着,静下来时就打开它,投到一汪水里。

有了茶,等人也变得不同了。

有一次,先生去某家公司谈事,我在楼下的咖啡厅等他。我要了一份点心,要了一壶白开水,水与茶相遇,整个下午都属于我的了。

与咖啡不同,茶可以喝完一泡又一泡,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静静地泡上两三个小时,愉快地度过整个下午。

我将这段好时光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时,收到了这样的回复:你们自由职业就是不一样,日子永远都这么美好,如果我也能写作为生就好了。

自从我全职写作以后,身边有很多爱写作的朋友都来讨教经验,问我到底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可现实是残酷的,不少人永远觉得,等我有钱了就可以了。

“等我有钱了”,是把自己抵制在“理想生活”门前的借口。因为“没钱”,人人都无法打开这扇大门。最多,趴在窗口朝里望,看到里面的人衣着光鲜、生活自在、安静美好便羡慕起来,但就是没有勇气走进去。

这也很像那些爱茶却不肯买茶的人。许多人遇到好茶舍不得买,总在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买好茶”,可是,有些人一生也没有等来“有钱”,却错过了好茶。

我爱买茶,喜欢的一定要买。如果喜欢的茶自己负担不起,也会买上一二两当作生活的调节剂。心情不好时,喝一款最好喝的茶,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写不下去时,喝一款最贵的茶,一下子就有动力了。

如何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我的答案是:没有以后,人只有当下。如果现在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将来也不会。

这与金钱无关,与心境有关。许多人有了很多钱,依然没有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而,那些并不富裕的人,只要他们想,已经把日子过成了诗。

有一次,读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书,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南师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只要有人跟他借钱,他几乎都会伸出援手。有时,一些从未相识的人,只要对方开口,他也会将钱送到对方手中。

南师的学生说:“老师,您这样不对。你看,来的人您都不认识,这笔钱注定不会还回来了,他就是一个大骗子,您为什么要借呢?”

南师说:“骗子也不容易,还要编借口,还要卖可怜,若不是真遇到了困境,也不会做这样的事吧。”

许多人都以为,善良的南师永远不会拒绝别人,永远都有一颗仁爱之心。谁知,面对盗版这件事,南师却认真起来。

南师出过许多书,他的书广受欢迎,盗版猖獗。对于那些制造盗版的人,他说什么也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这时,学生又说了:“老师,您不是一向善良吗,为什么无法原谅制造盗版的人呢?这与骗子没什么区别啊!”

南师说:“有区别。别人身处困境,虽然钱不一定还回来,但是我们应该去帮助他。而制造盗版的人却不一样,这是在造业啊!我拿起法律的武器抵制他造业,这是在救他。”

读完这个故事以后,我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仁爱之心,并非一味地软弱顺从,而是永远为对方好。

可是这种好,不是谁都能明白,也不是谁都能理解,但重要的是,你去做。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包包里的茶更多了,我希望与我相遇的人能够明白,其实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难,一杯茶就够了。

它能让你静心,能让你思考,能告诉你,原来时间还可以这样消逝。茶是理想生活的一种方式,是走向理想生活的一个引子,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到这段时光是美好的。

我知道,想让身边的人每天都拥有这样一段时光很难,但是我会去做。我会带着茶款款而来,与朋友相处一段安静时光,直到他把这段时光变成习惯。

养成一个习惯很慢,只是我不急。

赠你月光,赠你一段清香时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习俗。而春节,更少不了走亲戚、会朋友。每到年终,我习惯买一些茶带回老家,不管送亲戚朋友,还是自己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铁观音、龙井、毛尖……变成送礼的标配时,我习惯把那盒子里的茶偷偷换成月光白,倒不是因为这茶的价格更亲民,而是因为它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气质。它香气高扬,水甜味清,一口喝下去,人人都会爱上。除此之外,它还有利于存放,不像绿茶保质期短,即使放个七八年也依然没有问题,反而越来越醇厚了。

送礼最重要的是懂得。当许多人收到太多绿茶喝不完时,月光白避免了这样的尴尬。相对于普洱的苦、涩、烟熏味,月光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我就是这样爱上月光白的。

那时,我刚刚接触普洱不久,只懂得喝熟茶。当身边的茶人大谈生茶的绝妙时,我的舌头告诉我,生茶这家伙又苦又涩,无论他们如何鼓吹,我的舌头不会骗我。我习惯了茉莉花茶、龙井、铁观音香气高扬的茶,真不懂那又苦又涩的家伙如何好。

后来,有人说,你可以试一试月光白。它以普洱做底,用的是白茶工艺,把茶叶采下来后,在月光下摊晾完成,所以叫月光白。它具有乌龙的清香,又有普洱的醇厚,对于初识普洱的人来说,是一款不错的入门级茶品。

一口茶汤入口,果然对味儿,它香气馥郁缠绵、脱俗飘逸,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买回家饮之,一喝就是大半年。有一段时间胃不好,转而喝熟普洱,一喝就喝了一个冬天。

某年盛夏,天气闷热难挨,一口一口地灌熟普洱越喝越热。突然,就想到了家里还有月光白,于是,倒掉喝了一半的熟普洱,泡起了月光白。

第一道水洗完茶,闻杯盖,发现这茶有了变化。那浓郁的花香淡了,变成了蜜香。茶还未入口,便有了期待。

一喝,从舌尖甜到了心底,果然与去年不同了。这哪里是喝茶呀,分明是喝了一杯又一杯淡淡的蜜水。

我兴奋极了,像是挖到了宝藏,开始约不错的朋友来家里喝茶,与他们一起分享存茶的快感。当然,出门会朋友时,也会带上一点存放了一两年的月光白送朋友,把这种喜悦分享给他人。

就这样,身边喝月光白的朋友越来越多。有些朋友借助我的经验,还存起了月光白,总想让时间惊艳自己。

从那时起,家里每年都会准备几斤月光白,有散料,有饼,也有砖,一方面为了自己存,另一方面为了送朋友。我喜欢把最好的给朋友,自己存放几年的老茶,总好过新茶……

去年盛夏,约朋友吃了一顿热辣的水煮鱼。酒足饭饱之后,胃里火烧火燎,总想喝点儿什么东西去去火。然后,我就想到了月光白。

我从茶饼上撬下一块,用电子秤精确地称出8克茶,用盖碗泡了起来。那茶已存放了五六年,虽然还不是品饮最佳时期,但它的甜香已经把人陶醉了。

“月光白。”朋友低沉地说了一句。突然,她眼睛一亮,说,“我们搬到外面喝茶吧。这月光白,伴着月光喝不是更配吗?”

我一听,当即决定听从朋友的建议,把茶具搬到了楼下。

我们在小区的花园里,找了一块空地,把小方桌、茶具、炉子准备好,在月光下泡起了茶。那时,正是晚上九点多,散步的人群还未散去,吃烧烤的人还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啤酒,我们听着他人谈笑风生,听着蛐蛐、蝈蝈的鸣叫,喝着属于自己的茶。

小区的人从我们面前经过,看到炉子上烧着水,又准备了这么多茶具,走过去后指指点点地说:“在外面吃烧烤可以理解,这喝茶都喝到外面来了,真能装……”

是啊,一文艺就有人说你装;一粗犷,就有人说你没文化,不管你怎样做,总有人说你不对。既然这样,又何必在意呢?不要让他人的言论破坏了当下的美好。毕竟,有些美好只能自己体会。笑笑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回应。

而茶给我的回应,就是让我明白,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沉淀一切。沉淀文字、沉淀口感、沉淀心性……

越是沉下来,越是愿意把这片美好的月光分享给他人。我在等着它变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着它越来越甜,等着它足够老,像传递传家宝一样,把它传给喜欢它的人。

我赠了你一片月光,还赠了你一缕清香,你收到了吗?

有些美好,一出生就老了

茶里,古树茶是最为有气质的叫法。

古和老,都有气质,就像一件被流传了千年的古董,浑身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在新茶里,这气质只有古树茶有。

我喜欢古树茶,它与小树茶不同,从口感上就能区别开来。香气沉稳、回甘猛烈、喉韵凸显……一口茶喝下去,整个下午回甘在喉间若隐若现,又从不间断。

而小树茶,也有高扬的香气、甜甜的回甘,可少了喉韵这道关,就是差点儿火候。不得不说,多了一个“古”字,可是多了上百年的光阴呀!

作家雪小禅在写茶时说:“茉莉花茶是小家碧玉,龙井是官气十足的男子,碧螺春有些村姑味道,普洱很贵族,黄山毛峰又孤傲了些,肉桂是难听的……”

如果普洱是贵族,不知这上百年的古树茶,又该怎么称呼?

别人怎么称呼我不知道,朋友却把普洱的身价一下子拉下来,给它创命名为“牛饮茶”。因为,在朋友看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茶,实在费劲儿,不如,来一大杯更爽快。

这也是古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吧。

我也牛饮过,在火车上。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实在无法将精致的茶具放到旅行箱中,于是,把几片古树茶叶子丢到透明的杯子中,然后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那叶子在水中逐渐伸展开,足足有大半个巴掌那么大,火车上有人笑话我喝老叶子,不如碧螺春、龙井来得精致,细嫩的芽头,豆香的清甜,幻想着就很美好。

而我这一杯,是如何也幻想不出它的滋味。

不妨,就告诉你。那淡黄的茶汤里,融入了低沉的香气,略涩的舌尖,30秒后开始生津,咽下的苦,稍停片刻,变成了甜甜的回甘。

这意味儿,是喝绿茶的人不会懂的。

我也尝试过小树茶焖泡,极苦,极涩,投极少量的茶也无法掩盖它的本质。这就像煲一锅汤,少了时间的慢炖,那汤就是薄。

古树茶也一样。

在家不写字的下午,我用紫砂壶泡了一杯古树普洱,给自己。

100度的水,去浇那粗老的叶子,还未盖上盖子,香气已扑鼻而来。先生坐在一旁闻到了茶香,感慨道:“这茶,就像面前放了一大束鲜花啊!”

这感慨我也有,所以每次揭盖,必闻盖子上的香气,是检验茶的品质,也是喜欢那浓浓的花香。

每到年底,一定会好好地喝古茶普洱,可能与天气有关,到了冬天,这茶格外地香,不像夏天,汤里隐约含着水汽。

我与大多数人不同,到了夏天就喝熟普洱,反而冬天喝起了生普洱,因为每年这时候,是它味道最好的时候。

一起喝茶的茶友,也喜欢冬天喝生普洱,共同的体感不言而喻。当然,冬天更是离不开老茶头,最好是古树茶头,再兑进去一些发酵过的粗老叶子,煮起来也格外香。

不仅喝着香,小火慢煨,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茶头的香气,身在这个环境中,不醉也醉了。

那咕嘟咕嘟的声音,似乎在说:“来喝我吧,喝掉我吧!”

喝茶久了,更喜欢接触同样喝茶的人。

因为喝茶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急不躁,这就像在过自己的人生,也像交友,不会为了急于求成而做功利的事,一切慢慢来。

这种性情,更得同好喜爱。有时,只要一开汤,彼此喝上一杯,什么都懂了,胜过千言万语。

跟喝茶的人做朋友,省事,简单。

之前,喝茶是一种仪式,需要净手、静坐十分钟、焚上香,才会去泡一杯茶。如今,喝茶成了习惯,在电脑旁写作时,手边也会放一杯茶,写得累了,就喝上一口,不温不冷,正好。

可是,喝古树茶的时候,依然需要仪式感,依然会静下心来,拿出最好的器物去泡它,像谈一场恋爱,看着它满眼欢喜。

真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

今年冬天,北京还没下过一场雪,我端着茶杯久久凝望着窗外,似在等待。

我的孤单谁能懂呢,怕是只有手里的茶吧。

是它,也只能是它。因为它生长了上百年,见过了太多风风雨雨,自己早就生长出了孤独的灵魂。

带着老味儿,就这样来了。

它一出生,一被制作出来,就已经老了。

在这样干冷的季节里,我喝了一杯又一杯古树普洱,它在这个冬天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逐渐变得温润、安宁。若没有它,怕是灵魂都会枯萎吧。

多少人,一出生也老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