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蜀地最后的秘境 作者:马恒健 著


前言

从古至今,对巴蜀人文地理的描绘,不乏佳篇名作,但除了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朱偰的《漂泊西南天地间》以外,相关专著甚少。囿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山蜀水也只是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梦境。

十年来,我自驾行程十多万公里,跋涉于四川省内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景观之中。随着游历和探寻的深入,不少“冷景点”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既令我为前人的疏漏感到遗憾与惋惜,又激发了我后浪推推前浪的跃跃欲试的心理。

“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曹学佺语)作文之事,游记最难,古人早就有如此感慨。为了不“数别人财宝”,我的漫漫旅程,必须用自己清晰而不间断的脚印去丈量,必须在荒野草莽之处披荆斩棘地前行。

发现与亲历,是历史散文的基石,也成为我远足名山大川乐此不疲的动力和主要理由。本来司空见惯的水、空气和阳光,却能够惊现迷人的彩虹,这是发现的魅力;亲历虽难预料,但是与有生命的山水交流,向有灵魂的古迹致敬,是向超凡脱俗、净化心灵的实质性迈进。

我的发现与亲历,尽在系列历史散文《蜀地秘境》和《蜀地最后的秘境》之中。这是对蜀地历史文化遗存的一次较有深度、较为广泛的发掘,填补着当今蜀地人文历史研究和人文旅游的若干空白。

《蜀地最后的秘境》所记叙之处,一部分仅仅是准备开发,一部分甚至尚未筹划开发。但是,那些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令人震撼又令人沉思,也令人大长见识;那些奇绝秀险的自然风光,既令人赏心悦目又令人叹为观止。这是我这部书的特点之一。

比如:见证了南宋王朝与蒙古贵族最后一场血战的凌霄城;具有悬棺葬习俗的僰人,在深山绝壁上留下了无数神秘崖墓群;石达开最终兵败大渡河安顺场,但他的“滑铁卢”是在宜宾横江大战战场;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人,难以置信地传承着比甲骨文还古老的图画文字;大相岭上的数十公里路段,罕见地完整保存着南方丝绸之路原貌;秦代五尺道与公路、水路、铁路、高速路并行的伏龙口,堪称实景的中国交通史博物馆;大熊猫作为一个新物种的发现地夹金山邓池沟天主教堂;蔡锷率护国军由滇入川、在“锁钥川滇”的要塞吟哦壮丽诗篇的雪山关;有“血肉筑成的长路”之称、当年与滇缅公路齐名的抗战公路乐西路等等。

此书的第二个特点,是我以散文的文学性、新闻的纪实性和学术的严谨性有机结合的笔法,来解读历史的流云和领略自然的岚烟。书中的每一处,我均做到“三到”:足到,实地详加踏勘;眼到,遗迹周密观察;心到,抒发情感和见解。凡涉及历史人物、年代、事件,均反复比对,忠实于历史事实;对场景的描写,在准确记录的基础上,力求语言文字优美简洁。

此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我在人迹罕至、险象环生的境地拍摄了大量第一手重要而珍贵的历史遗迹图片。这些图片无论形式、质量还是内容,均与此书文字内容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游历,是对古代文明的现代朝圣。祖先的遗存,虽然大多数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种印证,其折射出的咱们祖先的勤劳与智慧之光,依然穿越历史的长夜,震撼着今人的心灵,并在冥冥之中庇佑我中华民族。

因此,希望此书能够为蜀地人文历史研究者,给予实证和有益的启示;为中外酷爱蜀地历史文化的旅游者,拓展新的疆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