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初唐乐府诗的去声乐化现象

曲词发生史续 作者:木斋 著


第二节 初唐乐府诗的去声乐化现象

关于初盛唐乐府诗是否入乐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学者们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初盛唐乐府诗大多不入乐,如清人徐大椿《乐府传声序》说:“汉魏之乐府,唐不能歌而歌诗;唐之诗,宋不能歌而歌词;宋之词,元不能歌而歌曲。”1现代学者罗根泽在《乐府文学史》中更明确地说:“初盛唐诗人,率先为乐府,然后以乐府为诗。乐府在汉魏虽有曲谱,而至唐代则久已亡佚,故唐人为乐府,不过效法歌词,并不能依照乐府曲调。……而其乐府词之所以能放异彩,则多赖于此;以不论古乐府调,只论古乐府词,故为极自然,极解放之文学。寝馈于此等文学,则自己发抒之歌词,亦易于走入极自然,极解放一途。以故初盛唐人,其乐府新词固极自然,极解放。其诗亦多自然解放之作。中唐之后,乐府沦亡,诗人无乐府之根基,遂逐渐走入工整雕琢之路矣。”2认为正是由于不入乐,初盛唐乐府诗才取得一定的成就。

另一种意见,则举出相当多的例证,证明初盛唐所写的这些乐府诗题是入乐的,如吴相洲先生著《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以《全唐诗》和《全唐文》的文献为例,证明:“鼓吹曲辞中的《朱鹭》 、《思悲翁》 、《巫山高》 、《芳树》 、《有所思》、《雉子班》、《玄云》”,“横吹曲辞中的《陇头》、《陇头吟》、《陇头水》、《出关》、《出塞》、《出塞曲》、《入塞》、《入塞曲》、《折杨柳》、《关山月》、《长安道》、《梅花落》、《紫骝马》、《紫骝马歌》、《雨雪》、《雨雪曲》”,“相和歌辞中的《江南曲》、《江南》、《江南思》、《度关山》、《关山曲》、《薤露》、《蒿里》、《挽歌》、《对酒》、《鸡鸣》、《鸡鸣篇》、《鸡鸣高树颠》 《晨鸡高树鸣》 (杂曲歌词有《鸡鸣歌》)、《陌上桑》、《王昭君》……”“清商曲辞中的《吴歌》、《子夜歌》、《前溪歌》 、《丁督护歌》 、《团扇郎》 、《碧玉歌》 、《桃叶歌》 、《玉树后庭花》 、《堂堂》 、《采菱曲》……《采菱歌》 、《采菱童曲》 、《乌夜啼》 、《莫愁乐》 、《大堤曲》 、《襄阳塌铜蹄》、《杨叛儿》、《江南弄》、《采莲曲》、《阳春歌》、《阳春曲》、《凤台曲》、《凤凰曲》”等,3说明这些旧的乐府旧题,到了唐代仍然是入乐的。

此处不厌其烦地长篇摘引,是由于认为这些考辨工作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使我们对于唐前的乐府在唐代仍有传唱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客观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所说都不差,但说的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吴相洲先生所举的种种例证,主要是从音乐的角度,特别是从清乐的角度,证明魏晋六朝以来的这些乐府旧题到了初盛唐的时候,还有许多是可以歌唱的,譬如例举《通典》的资料,说明:

清乐者……大唐武太后之时,犹有六十三曲。今其辞存者有:《白雪》……《春江花月夜》 、《玉树后庭花》 、《堂堂》 《泛龙舟》等共三十二曲……又七曲有声无辞:《上林》 、《凤雏》 、《平调》 、《清调》……等,沈约《宋书》恶

江左诸曲哇淫,至今其声调犹然。4

不错,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江南清乐还有许多曲目在初盛唐之际仍然很受欢迎。这当然是勿庸置疑的。以外来胡乐为主体的初盛唐燕乐,是比较正式场合演奏的曲目,这种演奏,不仅仅是出于音乐审美、娱乐审美的需要出发,更为重要的,每一部外来音乐,都象征着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部族的征服,这与听众是否喜爱不是一回事。因此,清乐在初盛唐时代的仍然流行,而且仍然受到比较广泛的喜爱,这是极为正常的,极为合于情理的事情。吴先生所不厌其烦地例举清乐在唐代的广泛演奏,正好成为了笔者所论有关玄宗以清乐法曲革新燕乐的补证。

但清乐在唐代的仍然盛行,不能作为初盛唐新创作乐府诗入乐的根据,清乐和乐府诗不能等同,也就是说,陈后主的《春江花月夜》,根据《通典》的记载,在唐代仍然可以演唱,但乐工可以演奏《春江花月夜》的清乐曲调,却不一定能唱张若虚这位初盛唐之际大诗人写作的同题乐府诗。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这就是由于中国的诗歌,在词体产生之前,还没有建立起音乐艺术形式的规范,几乎每一首乐府诗题的第一次创作都是入乐的,否则就不会是乐府诗,譬如像是曹魏时期创作的《短歌行》 、《燕歌行》等,但也就几乎是从第二位作者使用同题的作品,就难以得到入乐的殊荣,因为模拟的乐府作品,并不对乐府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句数、字数、平仄等方面进行模拟,而只是重视对于乐府诗题的内容、格调进行模拟。因此,模拟的乐府诗是难以入乐的,除非进行重新的配乐。

以上古今学者所论,都是将初盛唐视为一体来加以论述的,这是不科学的——初唐与盛唐,虽然在时间上紧密连接,但却是两个时期。特别是盛唐之于初唐,是在各个方面都发生极大变革的时期,因此,初、盛唐不可混为一谈。譬如笔者本章所论的新创作乐府诗是否入乐的问题,在初盛唐之际,就有着极大的区别:

初唐诗人写作的乐府诗,主要有两大种类,其一是乐府旧题,乐府旧题其中虽然仍有许多可以传唱,但并不等于新的文人拟作也可以传唱;其二、初唐新创作的乐府篇章,大多走向了七言歌行的形式,成为被近体诗精神所改造的一种诗歌形式,这与盛唐乐府歌诗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盛唐乐府诗,当然也有对初唐乐府诗的延续,乐府旧题的拟作,同样是不入乐的;初唐流行的七言歌行体,在盛唐也有继承和发展,也同样是不入乐的;当时,真正能体现盛唐乐府诗变革精神的,是新兴的乐府歌诗,那就是盛唐可以传唱的七言绝句乐府诗,并且由此建立了所谓“唐声诗”这一新兴的音乐文学品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