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食风俗的起源和衍变

蜗室古今谈 作者:丰家骅


寒食风俗的起源和衍变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它起源很早,且曾盛极一时。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在清明前二三日。节日期间严禁举火,全吃冷食,故名寒食节。

由于节日禁火,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用米粉或面粉蒸糕、饼,有的糕、饼上还嵌有红枣,或是用大麦或粳米加上杏仁煮成糖粥,准备在节日里食用。这个节日“齐人呼为冷节”,又曰熟食节、禁烟节(张萱《疑耀》
卷五)。

由于冷食伤胃,“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踘之戏,以动荡之”(段成式《酉阳杂俎》,瞿祐《四时宜忌》引)。于是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等运动,遂相沿成为寒食节的游乐活动。

城市里寒食节时还有斗鸡卵之戏,即把鸡蛋染上颜色加以雕镂、递相馈赠。有人说“不知所出”,想来也是供冷食之用的。

城里人在节日里还纷纷出城上冢扫墓。寒食上冢与清明扫墓不同,“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制冥帛于空中,谓之‘擘钱’”(庄绰《鸡肋编》卷上)。

有些关于寒食的习俗几乎已经消亡,有些习俗如踏青、扫墓仍流传到现代。

介子推的传说

寒食风俗相传起于春秋时介子推抱木自焚的故事。唐人卢象《寒食》诗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一人”就是指介子推。

至今许多辞典中的“寒食”条仍说,介子推逃禄,文公焚山求之,子推抱木焚死,文公禁止在子推死日生火煮食,后遂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见《辞源》《中文大辞典》等)。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考之史籍,《左传》《史记》都只说其母与推“偕隐而死”,并无“抱木焚死”的记载。

介子推“抱木焚死”的说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之时,《庄子·盗跖》中言介子推“燔死”,屈原《九章·惜往日》里称介子推“立枯”,都极简略。到了汉代,在刘向的《新序》里遂衍化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时仍与民间的禁火之俗了不相涉。至东汉末蔡邕的《琴操》说:“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开始将介子推抱木烧死与禁火联系起来,而后《汝南先贤传》《邺中记》《荆楚岁时记》等书都沿袭此说,这样寒食禁火源于介子推,就成为一种流行的说法了。

这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宋人高承早就指出:“自汉以来,讹谬已若此矣。”(《事物纪原》卷八)其后许多学者都曾指出其谬误,批评“是不知古”(见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二“寒食禁火”)。

寒食禁火起源于改火之制

那么寒食节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呢?

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今寒食,推节气是仲春末,清明是三月初,然则亦周人出火之事也。”顾炎武也说禁火之俗,当以“钻燧证之”(《日知录之余》卷二)。他们都认为寒食禁火应当起源于古代的改火之制,比介子推抱木自焚的时间要早。

我国古代取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钻木取火,即用二木相摩擦生火,称为国火;一是金燧取火,即用金属为镜,凹其面向日照光取火,称为明火(《周礼》)。

周代时,这两种取火之法都已通行。周人以为明火取于日,近于天,用于占卜和祭祀;国火取于木,近于人,用于烹饪。

但不论是木燧,还是金燧,那时取火是非常困难的。因而人们不是每次用火时才取火,而是留下火种以备用。如果火熄灭了,便往邻家求火,这在古书上多有记载:邻里间“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孟子·尽心》);外出远行者得“右佩木燧”(《礼记》)或“命夙驾载燧”(《左传》)以行。

但是家藏的火种时间不能太久。古代医书上说:“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黄帝内经·素问》)火久则力尽,太久则易致疾。古人为了健康,对水火都定期更新,防止细菌滋生。《管子·禁藏》说:“当春三月……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宋曾敏行也说:“今人但知择水,初亦非深知水味,独以清浑甘寒有易晓者。如火齐烹饪,气焰著人,与水功用一等。苟不必变,古人何苦多事?”(《独醒杂志》卷四)所以周代有四时改火之制。

《周礼·夏官·司爟》云:“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一年四季共改火四次(一说“四时五改”),四时改火钻燧用木都有不同要求:春用榆柳,夏取枣杏,秋用桑柞,冬取槐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