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城的三张文化名片
莲塘城坐落于定南县城西南17公里处,是今老城镇政府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赣粤两省交通咽喉要地,是一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边陲重镇,更是定南历史变迁和悠久芬芳的文化名片。
历史文化名片
莲塘城建于明嘉庆45年(1566年),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因其处于江西最南端,扼江西广东咽喉,“岭表之所谓长治久安实赖其地”,位置特殊而重要。明隆庆二年提督都御史张翀因此上奏明穆宗,奏请在定南设县,以图永安事理。明隆庆三年(1569年)明穆宗下旨在定南正式设县,县址建在莲塘城。转眼间过了200多年,到清朝乾隆38年(1773年),江西巡抚海成奏表乾隆帝把定南由县改厅,将赣州知府同知移驻定南,名为赣州府分防定南厅同知,从此定南县改为定南厅,厅址仍设在莲塘城。由此可见,定南莲塘城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衢要道、边陲重地,使其方能得到两个皇帝的青睐和“朱批”。两个皇帝的“朱批”为定南的历史写上了厚重的一笔,为莲塘城的文化增添了一处点睛之笔。
莲塘城的街道、城门、民居、古桥、水口塔等城市结构至今仍保存完整,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巽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著名文博专家现任赣州市博物馆长韩振飞对莲塘城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他认为莲塘城是明朝政府在江西设立的一批县级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是江西地理位置最为独特的一座边界城市,也是江西境内古代县级城市中至今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古城。如今,莲塘城内仍住着20多户人家,过着俭朴自在的农家生活。1995年11月起,由于赣州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陆续走进莲塘城,走进莲塘人家,使悠久美丽的莲塘城渐渐被世人了解和熟知。今天,我们面对的莲塘城已走过400多年的风雨岁月,它既是定南历史发展变迁的一部史书,也是前人留给后人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客家文化名片
古老美丽的莲塘城它曾是定南客家人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今天定南历史的活的“博物馆”与客家文化代表的形象名片。据史载,定南的客家先人经过五次大迁徙后,落户定南,在这里繁衍生息,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而莲塘城则是定南客家人在这块秀美土地上生活历史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活教材,它浸透了定南客家儿女的文化与智慧,是定南客家文化表现的最好写照。
据《定南县志》介绍,莲塘城呈椭圆形,城墙高1.5丈,顶宽6尺,周长450丈,建有迎阳,丰埠,平成东、南、西三座城门和北面一座碉楼,城内设有县衙、学署、商铺、民宅和寺庙等建筑;其八街五巷平坦,五井水源充足,楼宇通风透光,碉堡攻防兼备,功能布局合理,造型整齐美观;而城外则建有古桥、水口塔文昌阁和巽塔等主城附属建筑。到现在,从其整体仍可看出客家建筑文化的精美巧妙。莲塘城不但体现了“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的择地文化,又包含了“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的择向文化,还蕴含了“天人合一”“八仙庆寿”“久久长长”等哲学道理。据文化馆的同志介绍,莲塘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含义深远,不但反映在婚嫁习俗、生诞礼仪、建房迁居、节日祭祀等日常生活中,而且深深烙印在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和重名节,讲孝道,善文教,守信誉等大道大义之中。现在世人一提起客家就会想起客家三州,却鲜有人知道莲塘客家。但是随着定南“四基地、五名县”的快速发展,今天的莲塘城在走过漫长的岁月后,它凝集成了定南客家儿女情感世界象征的符号,凝集成了定南客家文化一张醉人芬芳的靓丽名片。
旅游文化名片
“莲塘古塔望长安,不叹可怜无数山。铁甲飞龙穿隧过,京畿南国一日还。”说的正是京九铁路给定南莲塘城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日历翻回到1995年11月16日,定南人民还清楚地记得京九铁路在莲塘城成功接轨并全线贯通。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旋即把定南及莲塘城推向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莲塘城几乎一夜之间闻名于世。
来定南旅游的人,都会到莲塘城及京九接轨纪念公园游览观光一番。为打造京九牌,提升定南的知名度,该县于1997年在京九接轨点所在地莲塘城建立了京九线上唯一的接轨纪念公园。接轨公园纪念塔、时任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题词碑林、亚洲第一大 “S”型铁路大桥、明代巽塔、古桥、日夜不停蜿蜒流向香江的老城河以及“莲塘遮龟”“江塔烟横”“西华晴岚”“东禅月影”等优美动听的故事和九井十八厅的莲塘围屋、莲塘荷花、热情好客的莲塘人家组成了一幅美丽的人间画图,为莲塘胜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这里的旅游文化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近年来,定南为打造粤港澳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开展了“饮东江水,寻根问祖”粤港澳游东江源活动,东江游击二队解放老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定南民众自卫队老城抗击日军纪念活动以及赣粤闽三省千里客家旅游文化节,中国红歌会走进定南演唱会,中国名家看定南等一系列“塑莲塘、游定南”文化宣传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旅游观光,使莲塘古城、定南山城这颗京九线上的明珠光彩夺目,蜚声中外,使其走进了无限生动和希望的春天。
书于2010年7月15日
(载2010年7月23日《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