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0

海上伊语——我的十年求学手记 作者:杨伊


2010

“十年后你就会明白,高考就像一条河,有的人是一步跨过去的,有的人是蹚着水过去的,但不论如何都会过去,重要的是,到了对岸要继续好好走路。”

守望春夏

00

2009年6月12日,在高中的最后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报志愿了……

那时,高三像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却低着头,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努力忽视它的存在,直到它强行闯入我的视线,跋涉的记忆便从那一日起程。

01

那个暑假我显得异常忙碌。放假的三十多天里,我天天奔波,每当我累到不想动的时候都在想,这大概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假期了,今后的几十年决不会找到这样的感觉了。每每想到此,珍惜之感油然而生。

走在路上,我经常看看骄阳想:“我大概就是在它的目光下成长起来的,既然这是上苍的眼睛,我还犹豫什么呢?”我感到苦涩而满足,孤独而无畏。漫长的假期悄悄地走了,只在我留恋的记忆里甩下一个虚幻的微笑和稀疏的倩影。返校那天听说我的两个同桌在北京学数学竞赛的时候都病倒了,我实在不能相信,两个如此剽悍的男生竟被折磨成这样!同一时间,我开始疑惑,高三的序幕尚且如此,余下的三百个日夜又将怎样?

以前,我总喜欢把得失的账算得很清,只是高三的账是谁也算不清的。

02

时间如流水,把夏天装进秋天,把秋天再装进冬天。

上半学期说来即来,没有丝毫迟疑。我记得是秋天把它带来的,秋风卷着残云,含着秋雨,夹杂着那些起起落落的回忆。

刚到九月,月考便张开双臂,等我们投入它的怀抱,哭着或笑着。与其说张开双臂,倒不如说张开“罗网”。第一次月考我的英语错了十道阅读题,从小最怕被别人看见哭泣的我一直在反复对自己说:“这算得了什么,没什么可伤心的……”但是上自习课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啜泣了起来。下课后,我把脸擦得干干净净的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走出教室。第二天中午,我打开手机看到一条短信:

“伊,是不是遇上什么不高兴的事了,可以和我说说。语言要越高兴才越能学好,咱什么都不怕。”

是班上的一个好朋友给我发来的,我记得她英语也没有考好,但同样是面对困难,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坎坷面前很渺小也很卑微。今后的路还很长,高三的日子谁也预料不到会发生什么,只是每一次陷入困境我都会想起来她说的——“咱什么都不怕”,还有同桌总唠叨的那句老掉牙的话:“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那时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窗。

但我依旧带着持久的韧性在波涛翻滚的岁月里过着属于自己的宁静的生活。一切都会过去也都会归于完结,正如眼前的秋天和即将到来的寒冬。如果所有的挫折都像突降的冷雨,那么谁能保持一颗干燥的心不被淋湿,谁就注定能坦然地接受幸福。

也许,这就是那个秋天想教会我的吧。

03

过年了,在每天穿梭的柳巷里我已渐渐感到了它的气息,可我太明白不过,这个春节根本就不属于我——我只想躲在家里。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明白,考前最反感的无非是别人以“关心”的名义向父母问起自己的事情。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站在窗口看着烟花冲向夜空,散开,又落入不知名的镜头,照亮了那个冬夜。至今,那陨落得无影无踪的烟花依旧照亮着我空寂的心灵,在寒冷的冬夜,在寂寞的荒原,在最艰辛的岁月。不论来年发生什么,我都无惧无畏,它们总会替我烧毁所有的怯懦与苦难,点亮荒野,让我以一种澄澈而安详的姿势立于生命中那些难以描述的时刻。

天下着大雪,但我知道春天就要来了,一切都会过去,所有的梦想已在枝头的白雪下孕育了。我把来年的岁月砌成一个新的容器,任它盛放完全不同的新的内容。

柳巷的万家灯火还未熄灭,我们便开学了。我是一粒尘埃,每天又要飘过这花花绿绿的商业街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孤零零地站在这里,如站在一片水的中央,没有一丝风和波澜却也没有岸,我只盼望尘埃落定,落在一片遥远而幸福的土地。

04

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是追着朔风的尾巴来的,我们坐在教室里,静静地让日子流着,眼中是看惯的夕阳和水波。

在学校的要求下,长跑代替了做操。每天都在跑,每天也都在等,与其说等待解脱的一天不如说等待宣判的一天——铁锤一敲,归于结束。五圈过后,人群涌向教学楼。夕阳下,操场满是年轻的剪影,所有的影子都被拉得很长,很美。唯有此刻的高三生活让我怦然心动。

我不记得“理综”是以何种方式在我生活中掀起轩然大波的,大概是在某次考得一塌糊涂之后吧。事情发生在四月,我呆呆地看着可怕的卷子,心如死水。我前面的同学比我多考了100分,同学们唤他为“神”。坐在神的后面,我像一个铁铸成的给神守门的小鬼,完全不知道自己答题的时候在想什么或者应该想什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想发呆,有人说:把青蛙放进开水里会猛然跳出来,但在温水里缓慢加热它会被煮死。如果我是开水里的青蛙,那么我知道我应该跳出来可不知道如何跳,但我又不甘心被煮死。于是,那段时间我天天做梦,梦境中的地点永远是考场,监考的永远是班主任,情节无一例外的是打铃了我仍在奋笔疾书,不过不同的是,我梦中没有答完的题目一次比一次多。

像所有人一样我额外买了很多卷子,每天晚上一进家就开始卡时间,时间到了,妈妈来收卷子,对完答案再去向妈妈汇报分数……我知道,这是一条必须走的路,但我并不知道路的尽头会是什么:花园,田野,抑或还是路。

05

还剩100天的时候,教室里挂上了倒计时牌,我的记忆一下被带回了三年前。中考前我们也是从100天开始计时的,过后发现100个流逝的日夜只在眨眼间。

逝者如斯,我却仍在做梦、发呆和走神,我本以为看看墙上的标语就可以振奋起来,可紧接着我发现自己发呆的时候竟是直勾勾地盯着标语,不过我的脑子一点都不空白,想着的全是理综,偶尔也会有数学。

我一直记得四月的某个星期一和教导主任在监控室里的谈话,他很平和地告诉我,其实高考就是一条人人都必须过的鸿沟,你的品质、性格、人生观在高考之前就已经决定了你将来要走一条怎样的路,和你高考这一关是怎么过的关系真的不大。有人是一步跨过去的,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路也是坦途;有人是蹚着水过去的,这并不代表后半生也要蹚着水走。他说这些道理可能过十年、二十年我才能明白,我想说其实当时我就懂了。

这个四月异常冷,下起了鹅毛大雪,我穿着棉衣绕着操场在未融化完全的跑道上走,想起这一个月来做的卷子、习题,突然觉得:我什么都不该怕,要相信当自己为一件事情坚持很久的时候,就会有一件事情开始为我坚持。人重要的不是在哪里,而是面朝哪个方向,我愿意向着太阳一直走下去,不管这一路有多苦……

06

100天,30天,10天,3天,明天。

高考的脚步一天天逼近,从老师、家长的反应中便可以感到它的气息。

常常希望自己像男生一样可以从缝隙里挤出时间去打篮球,但事实是我不能。五月初我们拍了毕业照,阳光下,大家笑起来真的很可爱,像一群孩子,可是这意味着我们就要说再见了,但似乎谁都顾不得这些。

拍完照片回到教室,大家又开始讨论刚过去的月考、估分、成绩……像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又照常窜到物理老师办公室让他给我讲那根本讲不完的题,我是他的常客,每次他都让我找一个凳子坐下,然后说:“老师能不能先喝杯水?”“杨伊问问题是大事,我应该把手头的事情都放下。”“你来问问题老师就不去开会了……”

一开讲就是45分钟,天天如此,有时一道题要讲四五次,我很无奈却很感激。有时我会惭愧地说:“我总是向您请教问题打扰您”,他纠正我“是讨论”;我说我物理总学不好,他补充“但其他都好”。

因为自己很普通,所以尤其感激。现在没什么机会再回学校了,但我的老师一直在我记忆里。

07

所有的日历都翻到了6月7日。

到处都是三年前中考的模样:雪白的摩托车,严肃的老骑警,焦急等待的人群……高三轰轰烈烈的故事此刻真的结束了。6月8日下午走出考场,心里前所未有的空白。别人说:你学的知识可以忘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忘,都交给时间吧。

考点越来越远,转个弯便消失掉了。手里的《报考指南》此刻可以翻开了,尽管每一页都写满了未来,但是翻它的人很茫然。我依然沉浸在高三的故事里,忘了时间也忘了空间。

08

那条熟悉的上学路此刻又绿树阴浓,在它的佑护下我走过春秋和冬夏,两旁的小树又是一身戎装,恰若三年前军训的孩子。

岁月说:光阴让小树悄悄发芽。

命运说:历练让孩子一夜长大。

六月说:很快乐送学子最后一程。

我想说:很幸福和绿色一同守望春夏。

2010年6月16日

补记:

那个六月,暖暖的;那条短信,在我的手机里睡了整整一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词曾是“化茧成蝶”,事实上我迷恋和习惯的生活却是像毛毛虫一样藏在一个地方讲故事,想春天。

真正懂得做梦的人梦醒后不会绝望,那么这些年时间赋予我最多的应该就是做梦的本领,不会因为告别而悲伤的个性。你说是我长大了,证据就是落定在稿纸上的故事,深藏在季节里的秘密,由炽热走向低吟,由低吟走向无声。

这是夏日里的告别,这是应该终结的记忆,它不同于任何一段日子——难得没有波澜却迟迟挥之不去,难得没有强音却久久余音未息。

春夏年年如约而至,可如是的聚散和守望唯有一回。

后来……后来低眉看尽水东流,仰天望断雁南飞。

2013年4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