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骈文的特征

中国骈文 作者:邓瑞全,孟祥静 著


第三节 骈文的特征

骈文这一文体基本成熟后,其所具备的特征才能相对稳定或完备。因此,考察骈文的特征,主要是对成熟的骈文进行探讨。在骈文的名称中已经谈到骈文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偶,从骈文的命名与产生均可看出这一特点。

对偶一般体现在字数、词性、结构三个方面。从字数上来看,有三字句相对、四字句相对、五字句相对、六字句相对,唐宋以后句子越来越长,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甚至十一字的句子都曾出现。出句、入句字数相对,有时并不是单一的四字或六字相对,也有五字、四字两个短句作为一个出句,也有四、七字组合的,四、六字组合的等。下面试举几例说明:

1.三字句对偶

四美具,二难并。 (王勃《滕王阁序》)

2.四字句对偶

雪暗如沙,冰横似岸。 (庾信《哀江南赋并序》)

3.五字句对偶

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庾信《春赋》)

4.六字句对偶

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徐陵《玉台新咏序》)

5.七字句对偶

忽忆扬州扬子津,遥思蜀道蜀桥人。 (卢照邻 《悲昔游》)

6.五、四组合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

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庾信《哀江南赋并序》)

7.四、七组合

阅诗敦礼,非直东邻之自媒;

婉约风流,无异西施之被教。(徐陵 《玉台新咏序》)

8.六、四组合

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

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萧统《林钟六月》)

从词性看,出句、入句中的词性是基本对应的。如“金风晓振,偏伤征客之心;玉露夜凝,直泫仙人之掌”中,金风对玉露,征客对仙人,均是名词相对,振与凝,伤与泫都是动词。

从结构上看,也是基本对应。如“零雨送秋,轻寒迎节”中,出句、入句都是主谓宾结构。

骈文的第二个特征是讲究声韵的和谐之美。声韵的和谐是指声调的对应和骈文的押韵。骈文更多地注重声调的对应,押韵则比较自由、随意。一般应用性的骈文多不押韵,文人墨客为表达闲情逸致而作骈赋以及为“文友”而作的序有些是讲究押韵的。在骈文的发展史上,骈文用韵不多,故不作单独探讨,只有唐代对用韵有所规定和限制,这也许是受唐代诗歌兴盛的影响。

声调的对应起初也不是很严格,魏晋开始研究声韵,南齐的沈约指出声调的“四声八病”,并提出新的声律理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后来唐代的诗歌又非常讲究格律,所以之后的骈文大多注重声调的和谐对应。

声调的对应也就是平仄的对应,平仄对应指出句平声和入句仄声相对,反之亦然。骈文虽然讲究平仄对应,但并不是出句、入句中的每个字都严格遵照平仄对应,主要是在一个词或词组的末字上对应,也就是节奏点的平仄对应,这就涉及骈文的节奏问题。“节奏”一词大家很熟悉,讲的最多的恐怕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节奏失衡容易使人变得浮躁,所以要讲究节奏的和谐。文章也是如此,节奏和谐读起来才有美感。如果读一篇文章时不讲究节奏,一口气读下来没有停顿,没有起伏变化,效果可想而知。

骈文的节奏因字数不同有多种形式,下面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为例加以说明。

一般四字句的节奏是二二式,即两字为一个节奏。例:

高节/未彰,贞心/谁识。 (魏徵《道观内柏树赋》)

五字句节奏有三种,一种是二二一式,一种是二一二式,一种是一二二式。例: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庾信 《春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萧绎 《采莲赋》)

回/小人/之腹,为/君子/之虑。 (鲍照《园葵赋》)

六字句有两种节奏,一种是二二二式,一种是三三式。例:

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 (萧统 《陶渊明集序》)

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 (韩愈《别知赋》)

平仄也就是平声和仄声,在古汉语中,以平声为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以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以骆宾王《冒雨寻菊序》中的文句来看平仄的对应关系:

由以上两组句子可以看出,每组的出句和入句都是平仄相对,出句中是平仄相间,入句中是仄平相间。

骈文的第三个特点是重视用典。用典虽不是骈文的必然要求,但典故的使用在骈文中还是相当普遍的,有的甚至一句就用一个典故。骈文之所以重视用典,是因为用典可以借古喻今,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骈文用典虽多,但用典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刘永济在《文心雕龙校释》有:“文学用典,亦修辞之一法,用典之要,不出以少字明多意。其大别有二:一用古事,二用成辞。用古事者,援古事以证今情也;用成辞者,引彼语以明此义也。”这也就是莫道才在《骈文通论》中将用典的种类所概括的事典和语典。事典是指典故本身包含一个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事件;语典虽有文献出处,但不一定有故事性。

下面就事典和语典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事典

庾信《哀江南赋并序》:“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 ;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畏南山之雨”出自《列女传·贤明传》:南山有一玄豹,为保护自己的皮毛,雾雨天不外出觅食。作者引此典是想说明自己本来想避害全身,但还是奉使长安。秦庭是指长安。“让东海之滨”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战国时齐国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篡齐自立。作者借此典暗指北周取代西魏之事。“遂餐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他们二人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餐周粟,最终饿死。庾信本是梁臣,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来北周代魏,他又成为北周臣子,作者借助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而死的气节来反衬自己身仕三朝的自我谴责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