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骈文的产生

中国骈文 作者:邓瑞全,孟祥静 著


第二节 骈文的产生

骈文之名出现虽晚,但骈文之体却出现较早。有些学者认为骈文产生于汉代的“连珠”,如钱济鄂在《骈文考》目录中直接以“骈文出自汉连珠”为标题,莫道才在《骈文通论》中认为“连珠”是骈文的初始形态,是骈文的乳名。

为什么说骈文产生于连珠呢?莫道才认为连珠的兴盛和骈文的兴盛基本重合,兴于汉魏,盛于六朝,衰于唐宋。这种观点是从产生、发展的时间来说的。另外,钱济鄂在《骈文考》中讲:“所谓之连珠,大抵求贯穿事理,如珠在贯。贯者,即谓成串。乃以连续之辞句,互相发明,若明珠之结琲也。其辞则丽;其言则约;其体则四六对偶,而有韵味;其文则不指说事情,必以假喻,巧示其旨;而令贤者自悟。亦即说理、推理之文也。”这是从文章的形式特点来说的。不管骈文是否产生于连珠或者连珠是否是骈文的乳名,但可以肯定的是骈文与连珠的关系十分紧密且骈文产生较早。

骈文的历史非常悠久,那么其产生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于骈文产生的原因,不少学者已作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如姜书阁总结了六点,即联想、易记、事证、便言、汉字单音、音韵变化。尹恭弘则认为主要有五点:中国文字的特点和神韵、“中庸”思维方式的影响、作家具有“取类相从”的心理联想能力、社会实用性的需要、社会审美性的需要。莫道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汉语的特质、客观的对立对应事物、人类的模仿机能、传播的需要。当然还有学者从“物生有两、唯能两化”的阴阳对举观念,天人合一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

骈文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中国文字的特点,即汉字单音,调有四声,词汇丰富;一是主观原因—需要,主要是实用的需要和传播的需要,即易记、便言、审美的需要。

骈文产生的客观原因就是汉语的特点。首先,汉字是单音文字,一字一音,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整齐的文句。不像英语单词由字母组成,一个单词有长有短,句子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缺乏美感。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成英文有多种版本,现选取一种中国译本和一种外国译本。

许渊冲译文:

A Tranquil Night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Tr. Amy Lowell 译文:

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f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moon, 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清 冷枚 春夜宴桃李园图 轴

冷枚,字吉臣,㬵州人,康熙到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此幅是以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内容为构图参考,所描绘的士人饮酒、写诗图。画风严谨精工,是清画院细腻华美风格的代表。

●清 沈荃 桃李园序 轴

沈荃,字贞蕤,号绎堂。学行醇洁,书法著名,清康熙皇帝尤喜与沈氏讨论书法,故其书广为时人所推崇。本幅是他书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且不说翻译之后原诗的意境和韵味还能保留多少,单从形式上来看,短短的20个字被翻译成了几十个单词,而且每一句也不一样长,缺乏整齐之美。

其次,调有四声,平、上、去、入,也就是平仄的变化,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的美感,这就为骈文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条件。

再者,汉语词汇丰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开篇讲骈文的界定时我们谈到骈文由基本对偶的文辞组成,所谓的对偶文辞就是字数基本对等,意义基本对举,词性基本对称,结构基本对应。要做到这四点“基本”,没有大量的词汇支持是不容易的,而且骈文还要讲究声调的平仄相间,出句平仄入句仄平的对应就更为不易了。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这两句在四个“基本”以及声调的相间和对应方面都做得很好。以“滨”和“浦”为例,这两个字都是名词且都有水边的意思,这就做到了词性的对称和词义的对举;从声调上来讲,“滨”为平声,“浦”为仄声,做到了出句入句平仄相应。如果把“滨”字换成同样表示水边的“浒”字,虽然词性、词义上没有什么不妥,但声调上没有起伏变化,读起来就缺少了抑扬顿挫之美。要兼顾骈文的形式及声律之美,没有丰富的词汇是做不到的。

因此,中国文字的以上特点是别的语言所不具备的,这也正是骈文产生及发展的基础。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也认为中国文字的特点促使了骈文的产生,他在《中国语与中国文》中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独中国文字,始于象形、指事,以形为主……六书既备,于以应万事、赅万物而无匮乏,非特其形式优美,音节协畅,动人爱悦己也,且因字皆单音,故容易缀成简洁文辞、整齐之句。”

●明 望海楼图 轴

此图签题虽定为“望海楼图”,但根据图画内容来看,整个建筑群组下瞰大江,居高临下,江边停靠雀舫龙舟,楼上文人或凭栏远眺,或持卷观赏,整体场景非常接近唐代文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描写的场景。

●清 董邦达绘高宗御笔四美具赞 轴

从主观上来说,需要推动了骈文的产生,是骈文产生的动力。文字记载是了解历史的依据,在文字记载尚未普及的时候,记忆便成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在对复杂事情的记忆上,人脑的能力毕竟有限,为了便于记忆,就要对所记内容进行加工。正如阮元在《文言说》中所讲:“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就是对记诵内容的加工,也是骈文产生的雏形。

在文字记载还未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时,信息的流通主要是靠口耳相传。在传播过程中,为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以及传播的顺利,传播中介就要对传播内容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工。而整齐、对偶的文句更利于人们接受,因此,传播的需要便逐渐促进了骈文的产生。

●清 阮元书乾隆御制叹夷齐松赋 成扇

对称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而句式整齐,平仄相对,读起来有气势且朗朗上口的骈文能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骈文正迎合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因此,骈文常被人们誉为美文。所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骈文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动力。

这些需求对骈文的产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作各种骈文使其满足需求。因此,人类的创作能力是骈文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创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联想和模仿上。

●西周晚期 宗周钟(㝬钟)

●西周中期 服方尊

●清 翠玉双喜长方腰结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说:“原丽辞之起,出于人心之能联想。既思云从龙,类及风从虎,此正对也。既想西伯幽而演《易》,类及周旦显而制《礼》,此反对也。正反虽殊,其由于联想一也。”生活中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现象很普遍,就像由风想到雨,由花想到草,这样联想起来的事物一般便于记忆,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正是骈文的最基本特点,这就为骈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上文讲到中国人对称美的审美观,人自身以及自然界很多事物都是对称以及对应的: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条胳膊,两条腿;自然界有阴有阳、有白昼有黑夜等。在人自身及自然界的影响下,人类便形成了对称是一种美的审美心理。在艺术的创作上,人类也追求这种对称美,这正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模仿。因此,以对偶为特点的骈文就是模仿自然的结果。

骈文在魏晋之际发展到成熟,除了以上原因,还与当时文学自身的发展以及统治者的提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汉时期,儒学独尊之后,经学在学术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经学强调社会教化作用,而文学创作强调“发乎情,止乎礼”,因此经学阻碍了文学的自由发展。随着西汉末年社会的动荡,文章也开始逐渐骈化。到了魏晋时期,不少文章已经具备了骈文的对偶形式。文学的发展使得秦汉时期偶有的骈偶之句已经到了自觉、成熟的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爱好并提倡文学,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风尚。如建安曹氏父子、梁武帝父子等都是文学爱好者。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激发了六朝门阀士族和文人的自我意识。这些因素促使社会的审美和文风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骈文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钱济鄂(1930—2011),钱王第32世孙,台湾著名作家。原籍江苏,早年毕业于杭州美专,他虽专攻美术,但所学甚富,尤喜文、史、诗、画,曾在中国台湾及新加坡等地长期任教,著书颇丰,被誉为“江南才子”。

姜书阁(1907—2000),字文渊,著名学者。曾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陈亮龙川词笺注》《诗学广论》等专著十余种。

尹恭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创作丰富,其中很多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他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并称为唐代文学的双子星。

许渊冲(1921—2021),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从事外文翻译工作80余年,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王勃(649或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王勃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好学,有神童之称。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1889—1978),瑞典 汉学 家。1910—1912年 曾来中国,随后从学于法国汉学家沙畹(1865—1918)。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综合语言学和中国青铜器。

阮 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为清嘉庆、道光年间名臣。阮元一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著作丰富,通经史,工诗文,尤精小学。

对称性是古往今来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一项美学准则,它广泛应用于建筑、造型艺术、绘画以及工艺美术之中。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等都是运用对称的建筑典范。

范文澜(1893—1969),字芸台,笔名武波,浙江绍兴人。早年就读于山阴县学堂、上海浦东中学堂、杭州安定中学堂。中国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之一,被誉为“新史学宗师”。

曹氏父子,指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诗歌突出,其诗歌气韵深沉、情感真挚,在体裁上开创了乐府写实诗的传统;曹丕以诗歌、文学批评为主,格调清新,笔触细腻;曹植时称“建安之杰”,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善诗、赋、散文,尤善五言。

梁武帝父子,指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他们都十分擅长文章书画,在文坛上号称“三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