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的滋味(五章)

温暖的麦穗 作者:张雁彬 著


生活的滋味(五章)

2004年1月6日

我的一天

早6点30分起床。昨晚似睡非睡,翻来折去难以入睡。家里的事,工作上的事,不住地往脑子里闯。晚上吃了消炎药,胸腔好似不太闷了,莫非是药性在干扰?还是心事在作怪?

人生如常,一切皆需自然。养一个平和、豁达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啊!问题什么时候都会有,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事物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这不是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吗?

9点多到办公室,整理文件、写大事记、复贺年卡。一眨眼,一上午就过去了。会议处来电话说,慰问老同志的事要推后,时间另定。

妻子来电话,说了她自己的事。人生地不熟,好多该做的事都不顺畅。真难为她了。此时,沉默可能是最好的表达。

晚饭后,先来了扎拉嘎胡先生,他是内蒙古作家协会的主席,已70多岁了,但看上去仍精神矍铄。记得他的成名作是《嘎达梅林传奇》,在内蒙古草原上很是有名。这次先生是来北京参加一个蒙古族文学研讨会的,会后专程来看望老同事。我下楼接他上来,送到房间。

后来了玉民兄长,一起到我房间聊了一会儿。去年3月份一起吃了一顿饭,近乎一年没有见面了。他看上去气色很好,事业催人少,永远精神饱满的样子,给人以信心。因同是土默川人,看到他就觉得亲切,言谈吐语、举手投足间,有回到故乡的感觉。

送走客人已是晚上8点30分。与妻子联络,她在新街口转着给儿子买早点,正寻找商店呢,我们约好在北面的胡同里见。买了一些橙子,五块钱四斤,又买了两块钱一斤的小桔子,吃了一个还真甜。

回家后,我要去单位加班。花了一元钱公车费,上了一辆公交车。满车是人,硬把自己塞进去,开门时差点把自己挤住。但行了不到一站地,等红绿灯时,车突然发动不起来了。再发动,再熄火。如此几次,也只好放弃了。挤成粥样的人,竟然变成一粒米、一粒米似的从车门漏了下来。已晚上9点多,看来上帝不让我去受累,只好和妻子一起往家赶。

妻子说了一件有趣的事。今天她乘公交车,检票时,拿出月票给乘务员看,十分大方。乘务员说,你这是什么时候的月票?她这时才猛然醒悟,已是2004年1月6日,她拿的仍是2003年12月的月票。自己压根就忘了时间。乘务员说需要罚10元,她立刻掏钱认罚并向乘务员问清了换月票的地方。跟我说时,一副开心的样子。

来北京两个月了,她还没有这样开心过。

她还讲了一件更有趣的关于换月票的故事。听说,有一位老太太,是个老北京,曾经在换月票的地方等别人换新票时,专捡别人丢弃的旧票。有损伤不厉害的,就把自己的照片再贴上去。因为旧票在每月前5天仍然有效。制好了票,于是,她在3天内猛坐北京公交车,在北京城到处转。

老百姓啊,本来就是这样的。还真能想得出,钻了公交公司的空子。我真担心她,三天之内如此跑,不要累坏了身子骨。一想到她急急忙忙、心怀恐慌地坐北京公车的样子,我就不由得想笑,也不由得心酸。

百姓真有意思啊,什么招儿都想出来了,只为了满足自己一点小小的愿望。怪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杜绝,看来也不易。

由此联想北京市是否可以举办个老北京人观光新北京的活动。专选劳动模范、普通居民为对象。不然在北京居住了一辈子,还不知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变化成啥样,真有点不够意思。财力不济,可发动社会捐资,企业赞助,哪怕人人一元钱。只要有人肯想,还是能为老百姓办这点事的,也能提升北京的凝聚力。

2008年就要开奥运会了,爱北京、建北京、宣传北京不也是应该的吗?

我的太阳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恒的微笑,来自她巨大能量的燃烧。太阳是诚实的,每天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不烦、不躁,按时来,准时走。在自己的轨道上有规律地运行、奉献,给大地以光明和温暖。她重复着无私,成就了天地间的一切。太阳的品格,不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吗?!

又是一个艳阳天。今天儿子参加期末考试,6点半按时起床,精神状态很好,临上学时,和妈妈打招呼,文明的习惯算是养成了。我说,先做自己会的题,再做难的、不会的题。祝福儿子。

自从9月1日来北京,本以为一来就可以上学了,但学校先是让儿子考试。语、数、外考了一天,成绩也还可以。因教材不同,有好多没学过的知识也考了。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看着其他小朋友都上学了,儿子急得嘴角起泡,睡不着,吃不下,苦涩地戏称自己成了“下岗学生”。那种愁苦、无奈、焦急的神情一下子就写在了脸上。看上去真是令人不忍。天真的岁月,失去笑脸是多可怕的事情啊,内心的创伤对于幼小的他,能承受得了吗?

其实,我和妻子更着急。其间,想尽办法促成,去校长办公室找了两次。校长说,你最好还是找别的学校吧,但也留有余地,表示出可以研究的意思,我只好再找教委。乔处长说,我还以为孩子早就上了学呢,马上给打电话,孩子明早就上学,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她还说,我是一个知青,知道你们刚来北京不容易。然后让我拿上有关文件去找校长。

是啊,到处是人,可谁也不认识,更别说办事了。她的话,给陷在艰难中的我们,多少的温暖和抚慰呀。

开学10天后,孩子终于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这真得感谢健红、林主任、北京市教委不知名的主任、姓乔的处长和好心的袁校长无私的帮助。不管如何,孩子有书读、有学上是最重要的。

我和妻子压在心上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顿觉一身的轻松。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今天的考试,就是对孩子半学期学习情况的检阅。

虽然我并不是唯考试论者,但考试毕竟是检测你学习好坏、知识多寡、技能强弱、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然,综合素质用什么来检验?

考好了,继续努力;考不好,努力,还得继续。

我的儿。

神医喜来乐

晚上看了一会儿《神医喜来乐》的电视剧。真是放松。特别是喜来乐与王太医斗法,给不能叫唤的名为“富贵”的小狗医病一节,令人捧腹。王太医给老佛爷说,乡野郎中喜来乐还是个兽医,建议其给病得叫不出声的小狗“富贵”看病。

当李公公率众到一笑堂时,太医院所有太医也前来看老郎中出丑、受辱。当喜来乐得知“富贵”是一小狗时,知道是王太医在捉弄、羞辱他,且人命关天系于一只小狗。老佛爷的圣旨不敢违抗。不得已,为小狗诊脉,说怀春思春是病源。要让懂医道的男太医们学各种各样的狗叫,以为药引子,方可治好。

李莲英就命令各位太医学狗叫。没办法,群太医不情愿地只好学狗叫。同时,小狗被喜来乐打得吱吱叫。小狗的病治好了。

此事令人深思。人,不要有害人之心。

欲辱他人,反辱自身,就是结局。

人啊!何必呢。

人缘

有人品,才能有人缘,也才能有人情,才能感到活着的美好。

心底无私,才能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心里无愧,活着舒心,睡得安心。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也如是。这是本性,谁也不能改变。这也是品格,必须真诚处世。

朋友乌力吉来。诚实的人交往,总是多一层记挂,感谢友谊。自己做得怎么样呢?要多问一下自己。屈原有天问,忧国又忧民,且属古人,现代人应多反省自己,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己,责任多重,就更应多向自己发问,是谓“己问”。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事情办得更好,使自己更具人的品质。

有人品,才能有人情,也才能有人缘,才能感到活着的美好。我们应更向人的生活靠近,做人做事时刻听从人性的呼唤。活着,使自己丰盈、饱满、扎实、有味,也给他人带来快慰、激励。这也应是一个大的原则。

小宾弟弟也托人送来节日礼品。多年的兄弟,总是为我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人缘,来自人的善良与真诚,来自对他人的善待与爱护,来自好的情商和情操。

人缘是人生重要的社会资源。风和日丽,根深叶茂,满目春光,才是美丽的人生。

朋友,这两个字分量太重。真诚关爱的人,且是互相关爱的人,没有功利,没有私欲,一心为着对方好。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感!

要记住朋友的好处,多想朋友的难处。

人啊,披一张真正的人皮不易啊!

理存自然

天理自然存。事实无嘴,但它自会说理。

如果被人批评,说明自己没做好;如果被人责问,说明事情有问题;不论别人对不对,首先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再说。

没有说明不了的问题,没有做不好的事。除非本身就不想弄清楚,除非应付的心态在作祟。心,起码应能承载起自己,自己首先应端端正正。

天理自然存,不论是谁都一样。因为事实是客观的。不纠缠,不计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心里有江山,肩上才能担当。

绿树鲜花葱茏,怪石风雨平常,一切皆自然。这应该是我们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也是做人应有的风度。

厚德才能载物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