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云、隐岐之旅(二)
在出发去隐岐时我才了解到,隐岐主要有4座岛屿。
我事先做功课不够,原以为隐岐就是一整个岛,真是大错特错。据说如果连小岛都算上就超过180座了。
这隐岐群岛位于岛根半岛北方约50公里处,现隶属于岛根县隐岐郡,通常称作隐岐岛。
该岛历史悠久,在绳纹时代就已有人类居住。从考古发掘出的石器和陶器可以了解到,这里与日本本土的交流也曾相当活跃。特别是隐岐岛的特产黑曜石,不仅被运到本土各地,还被运往朝鲜。
此外,隐岐群岛在古代被称作隐岐国,以前以犯人流放岛而闻名。
曾被流放此岛的有小野篁、藤原千晴、平致赖、源义亲、佐佐木广纲、后醍醐天皇、飞鸟井雅贤等。
在这4座岛屿中,最大的是位于隐岐东北方的岛后岛。由于它的位置比其他岛离本土更远,所以被称为岛后。与其相反,距本土较近并相对集中的西之岛、中之岛、知夫里岛合称为岛前。
我此行最先去的是岛后,从出云机场即可乘机前往。
从出云机场起飞后,我陶醉地观赏着湛蓝的日本海,只用20分钟就到达隐岐机场,但尚未体会到登上海岛的真实感觉。
从机场乘车沿海边行驶抵达岛后最大海港西乡港并看到白色游轮时,我才有了登岛的实际感觉。
港湾里停靠着来自本土的境港、七类等地的高速旅游客船。
岛后在隐岐群岛中最大,人口为一万六千,地势大致为圆形。在方圆151平方公里内,凝缩了为数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形态特异的自然风貌。
我先在港口眺望被恬静的群岛拥绕的海面,并在隐岐自然馆聆听关于在各岛栖息的生物和自然环境的解说,然后前往玉若醋命神社。这是一座被当成隐岐“总社”而创建的古老神社。
在岛内平坦的地块可以种植水稻,周围海域的渔产也相当丰富,所以这里自古以来生活自给自足。
这里还有一棵名叫“八百杉”的巨大杉树,高约30米,根部周长可达20米。据说这棵古杉的树龄已超过两千年。
在岛后,除此之外还有被命名为“乳房杉”“蔓菁杉”的巨树。尤其是“乳房杉”具有压倒性的存在感,站在树下就觉得会被从枝干垂吊的巨瘤压扁。
我离开玉若醋命神社北上,只用10分钟就到达隐岐国分寺遗址和后醍醐天皇的行宫遗址。
这座国分寺出现在该寺僧人赖源所著《赖源文书》中,而赖源曾侍奉过后醍醐天皇。该书的内容表明,祈愿倒幕和王政复古的祷告文就是在这座国分寺里赐予的。
但是,这是在编纂于明治末期的县史中记载的事件,而关键的国分寺遗址却在去年因火灾烧毁,焦黑痕迹仍历历在目,行宫遗址里也已无任何残留。
后醍醐天皇果真在这里居住过吗?对此提出疑问的人也不在少数。
从国分寺遗址一路向北,经过30分钟即来到海岸边。
这里是隐岐的最北端,途中山路旁盛开着无数形如小小船锚的白花,将广阔海景陪衬得更加多姿多彩。
沿这条山路前行,站在岬角尽头的白岛崎,即可俯瞰散落在海面上的松岛、冲之岛、白岛等小岛。
隐岐岛原本是火山岛,但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海蚀作用,显露出形态各异的巉岩怪石,造化出诡谲瘆人的景观。
在俯瞰周围小岛的白岛崎树立着朝向各方的箭头状指示牌,上面写有“至金泽295公里”“至釜山406公里”等等。
岛后也因“斗牛”而闻名,在西乡就有穹顶状的“哞哞斗牛场”,里面的观众席相当豪华,每年都会举行斗牛大赛。
据说,这里的斗牛赛是为慰问在承久三年(1221)被流放到隐岐的后鸟羽天皇而创始。
不过,后鸟羽天皇是被流放到该岛西南方的海士町,那里倒是有座居所遗址。可他真的来这座岛上看过斗牛吗?
不管怎样讲,后鸟羽天皇在隐岐未遭囚禁,行动自由,倒像是受到了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