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忘初心,与江小同成长

溪畔故事 作者:吴建亚,丁娜乃


不忘初心,与江小同成长

王家星

我一直认为,我和江溪小学之间的缘分颇深。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戴着红领巾从江溪小学毕业。十二年后,我又站在学校门口,彼时已经转换了身份,变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还记得2020年,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踏入校门。门前的瞿秋白铜像依旧那么高挺庄严,一如以往的模样。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的内心就受到很大的震撼。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我见到了一群熟悉的老师,她们有些是我曾经的老师,可能她们已经不记得我,但是对于我而言,她们的模样从小学就刻在我的心里。吴校长虽然和我一样是新来江溪小学的,可是她却很优雅从容。我以为她会是一名不苟言笑的校长,可是看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新老师,我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会议开始了,从吴校长开始讲述的学期工作计划,到教导处的教学安排,每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预期目标,扎扎实实、清清楚楚。我想:这一定是一个严谨务实、目标明确的集体。

在我第一年执教的时候,我的心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自己是一名新老师,怕做什么都做不好。学校安排给我两名指导教师,一位在班主任工作上给予我帮助,另一个在学科教学上给予我帮助。我一开始想,这两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会不会因为自身工作忙碌而忽略我呢?会不会对我很严格呢?在我见到她们后,我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她们很热情地对我打招呼,并且告诉我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问她们。办公室的老师们也主动向我打招呼,并且亲切地询问我的名字,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的我,在这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放松下来,融入进这个大家庭中。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同样会遇到许多问题。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一个简单的道理,看似平凡的话,却意味深长。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个男生,脑袋聪明得很,脾气也怪得很。上课时他能积极发言,动脑思考,往往一些难理解的问题,他总最先明白,但他有一些缺点——性格十分古怪,总是不能遵守课堂秩序,批评他时也总是嬉皮笑脸,似乎根本不惧怕老师。为了让他改掉这些毛病,我采取了很多方法,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可还是不奏效。在我拿他没办法的时候,我不得不向办公室老师讨教经验。我本以为老师们最多口头给我几个建议,可她们格外关注这件事,处处帮我出主意,且和蔼可亲地告诉我,年轻老师是有这样的困惑,但是不用怕,这种孩子她们见得多,有经验。于是,在办公室老师的指点下,我先是积极找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到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一直不怎么管他,所以很多事他都自己独立去做,缺少管教。了解了这个情况,我又连忙和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打电话和面谈,和家长取得家校沟通。我不再对这个学生严厉批评,而是好言相劝,慢慢感化他。渐渐地,这个孩子脾气越来越好,并且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上课也开始积极发言,其他科目的老师都觉得十分新奇。为了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增进师生情感,我常在课间和学生交谈,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次次激励那些曾掉队的学生不断进取,尝试着走向成功。我的爱心和耐心打动了孩子们,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每次感到累的时候,想到和学生们聊天时开心的情景,想到生病时学生的一声声问候,我就觉得累是值得的。我喜欢和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喜欢和他们共同劳动,享受成功的欢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游戏,放松自己的心情。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历经酸、甜、苦、辣后,收获的却是慰藉与幸福。

春夏秋冬,光阴如梭,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年,我越发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一次次的组织活动,留下了大家的欢声笑语;一件件工作的完成,浸透着大家的辛勤汗水;老师和同学们深厚的师生情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操场上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在校园处处飘荡……我已经深深融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受幸福,收获理想。在校训的指引下,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自觉的秋白式教师。学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日益壮大,而我也逐渐成熟,在讲台上游刃有余。这一切都离不开其他老师的帮助。

美丽的校园,朝气蓬勃,似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将见证我的成长。我希望能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与我们美丽的学校共同成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