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以“舌尖上的典籍”、“传说中的鲜美”、“点心之笔”、“仪式里的诗意”、“怀旧的文化”这五章分别描绘了口味随时代改变、南北各类经典美食、席上最后的点心、年节时的美食仪式以及将美食写成文字的快乐。文字很讲究,配图也相当别致,配用了许多古时宫廷盛宴、市井小食的白描图,远的让人觉得神秘,近的好似怀旧,边长了见识边悠悠地想起曾经体会过的种种美食来,鱼丸、豆腐花、糖山楂、汤圆、糖炒栗子、乌菱……当我们舒展味蕾拥抱美食,咀嚼的快乐顺着我们的牙床完成从口到心的旅行。在气味、滋味与回忆重逢的那一刻,我们发现,其实味觉一直醒着,一直在苦苦呼唤着流浪的心回归,霎时每一根神经触角都被激活,游移着的是心湖泛起的柔波,是眼底涌上的那股热。舌尖舒卷,美味化开,静静享受生活本身的单纯和温柔,那是鸟鸣在空寂的山林里一次次盘旋,是隐约飘来的栀子花香,是缠绕又缠绕的乡愁,是永远没有背影的分离……有客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这是老生常谈了。话虽不新鲜,但道理好像还是有的。不是说我们不男女,西洋不饮食,法国人的饮食和我们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当代最负盛名的一位大厨师,在烹调某款菜肴时,速装菜盘子的温度都要考虑进去一一先放在冰箱里冰一下子。这种说法的得以成立,我想是与明清两朝有关。尽管源头更长,但已流到皮肤下的血液里,平素就不易察觉。因为所谓传统,更多的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里的行为、习惯。远的不说,我是相信后朝人是绝对没有我们现在吃得这么讲究的。川菜中的“杜甫鱼”,肯定是伪托的,但伪托老多少还是把握住当时的整体风格,即无多少滋味。碰巧鱼新鲜的话,吃点鱼鲜。在宋代,饮食还是很单一的,就是美食家如苏东坡者,也无非在烧猪肉时说道:“多著火,少著水。”“涮羊肉”传说与成吉思汗有关,但佐料是断没有现在精致的。明清以前,吃的是“烹”,“调”还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也就是说,明清以来人们花在饮食上的工夫是比过去多得多了。明清是一变。民国是一变。当代也是一变,既恢复传统,又努力变革。比如苏帮菜里的传统名菜“冰糖甲鱼”,我想许多人已无多少胃口了。口味当随时代。对一个时代有所了解的话,大致也能推算出这个时代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