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当元宵节的爆竹声响起时,我终于完成了《葡萄酒佐餐艺术》的最后一篇书稿,而此书的完成,也算满足了我多年来的个愿望——以书籍的方式普及葡萄酒的基础知识与文化。《葡萄酒配菜》这本书基本涵盖了葡萄酒与菜肴结合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从酒与食的味觉原理以及葡萄酒的核心——酒体这一角度解释了葡萄酒与菜的搭配原则。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读者能真正了解葡萄酒的特性,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饮酒和配菜,而不是完全跟随我的喜好。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尊重任何人的喜好,之所以写这本书,也只是从专业的角度给大家一杆秤。我不是学厨艺出身,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葡萄酒,因为大多数人饮酒是搭配菜一起享用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归纳的八大菜系已经够复杂的了,而今天随着交通的便利,厨师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些菜系已经变化多端,变化出了不是川菜的川菜、不是粤菜的粤菜,我们也听到了诸如新派菜、创意菜等名字,这些名字甚至连各派别的名厨师都说不清楚。中餐配酒一直是东南亚一带酒评家和酒作者最大的难题,因为中餐不像西餐,西方菜讲究原料,而中菜是讲究配料。西方菜基本上是七分原材料、三分制作,如果知道原料,配菜配酒就不是什么难事。而中餐是十来道菜一起上,要使每款酒与每道菜都配得恰到好处,是很难做到的。中餐的原料,比西餐的原料要丰富得多,然而中国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也就无法以品质来给它们归类。由于添加了有损人健康的物质,一些享有百年盛誉的产品声誉扫地。我们国家的蔬菜品种比国外多,比如说上海青的油菜、莴笋、茼蒿,水芹菜等,都是非常美味的蔬菜,然而由于农药超标以及农户太散没有机构来管制,也导致品质不一。我非常希望我们的蔬菜以及其他为调味料原料的农产品(比如说大豆)能够在每一个产区成立农产品协会,国家制定农产品质量合格标准,这样的话,我们的中餐就有本可循了,而我们美味而独特的农产品也就有可能更多地出13到国外了。总的来讲,白葡萄酒适合配大部分中国菜,对于红葡萄酒而言,成熟的红葡萄酒,单宁不生的红葡萄酒是适合配中国菜的。在配中国菜这方面,我只是收集了八大名菜的特点和主要的名菜,搭配上适合它们的葡萄酒,绝大部分应该是搭配恰当的。对于西餐,我只是重点介绍了意大利、法国以及西班牙的主要食材和就餐配酒的程序,希望不了解西餐的人对西餐配酒有基本的概念。中国人饮食历来注重养生,每个季节所吃的食品都非常讲究,我也就顺势根据月份和温度的不同,介绍了每个季节适合饮用的葡萄酒。中国人历来是众口难调,这本书不可能讲全,只能总结出大体的酒配菜的原理,细微的地方要靠读者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了。这本书不仅对消费者享用葡萄酒具有指导作用,也适用于葡萄酒行业的销售人员和餐饮业的人士。本书基本涵盖了葡萄酒与菜肴结合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从酒与食的味觉原理以及葡萄酒的核心——酒体这一角度解释了葡萄酒与菜的搭配原则。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读者能真正了解葡萄酒的特性,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饮酒和配菜,而不是完全跟随作者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