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美食饮食文化船菜·花酒·蝴蝶会

船菜·花酒·蝴蝶会

船菜·花酒·蝴蝶会

定 价:¥26.80

作 者: 张亦庵 ,天虚我生 等著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饮食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8293579 出版时间: 201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开 页数: 216 字数:  

内容简介

  《船菜花酒蝴蝶会》围绕“美食”一词,精选近50篇民国时期的饮食美文,其中主要为品评吃喝、体味人生的精致小品,也有给力叫卖、趣味十足的食品广告,还有时人对于菜馆酒店的评论和分析,编者将其分为“吃茶去”、“酒之诱”、“白糖梅子”、“食必兼肉”、“褡裢火烧”、“吃贯中西”、“食事散记”七个部分,努力呈现出民国饮食的方方面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多为旧日鸳鸯蝴蝶派文人所作,以清丽灵妙之笔法,绘钟鸣鼎食气象,可谓绝配。而且绝大部分为民国后首次重印,为国内读者所鲜见。为了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编者还收集了大量民国时期的饮食生活图片。读者可以从这些图文之中,体味食物与人的细腻情愫,欣赏民国男女的饮食情趣,饱览当时的生活风貌。

作者简介

  张亦庵(1895—1950)原名张其讱,又名张毅汉、亦庵,广东新会人,幼年失怙,13岁在《月月小说》上发表短篇小说《两头蛇》(一名《印度蛇》),早年与包天笑合作,翻译国外作品,其作品多见于《小说大观》《小说画报》《小说月报》等刊物。抗战后因生活所迫迁居香港,1950年11月于香港病逝,终年56岁。天虚我生(1879—1940)原名陈栩,字昆叔,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浙江杭州人。自小性嗜文艺,19岁时,以《泪珠缘》轰动上海文坛,以后陆续推出小说《鸳鸯血》《娇樱记》《丽绡记》《黄金祟》,并出任《申报》副刊主编,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其积极投身于实业活动,创办并主编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会刊《机联会刊》。徐蔚南(1900—1952)名毓麟,笔名半梅、泽人,江苏吴江人。1924年,加入新南社,从事文学创作,以《山阴道上》誉满文坛。1928年起任世界书局编辑,主编《ABC丛书》,共出版152种作品。抗战胜利后,主持《民国日报》的复刊工作。程瞻庐(1879—1943)名文梭,字观钦,号瞻庐,又号南园,江苏苏州人。曾在《中华小说界》《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小说海》《国学杂志》《申报》等撰文,著有小说《唐祝文周四杰传》《湖海英雄传》等,被周瘦鹃誉为“今之淳于髡、东方朔”。 汪仲贤(1888—1937)原名汪效曾,又名优游,江西婺源人。1905年先后组织业余新剧团体文友会、开明演剧会等,饰角登台,主张“戏剧是艺术,不是浅薄的娱乐”和“我们要从戏剧里面认识人生”,是清末民初活跃在上海剧坛的集编。鲁彦(1901-1944)原名王燮臣,又名王衡、王鲁彦、返我,浙江镇海人,现代小说家、翻译家,乡土写实派作家。1923年在《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抗战前夕,出版重要长篇作品《野火》。1944年因贫病交困在桂林逝世。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沉沦》,1922年归国,先后主持《创造季刊》《创造》《大众文艺》《星洲日报》等刊物的编辑工作,陆续有作品问世。1938年前往新加坡,1945年在印尼苏门答腊失踪。老圃(1878—1945)原名杨荫杭,字补塘,出生于无锡书香门第,于1899年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00年成立励志会,从事反清活动。同年创办最早的留学生杂志《译书汇编》。译著包括《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代议政府》《最近俄罗斯政治史》《美国独立史》等。俞友清(生卒年不详)常熟文学家,著名报人,曾著有《灵岩山志》。于1934年与医人程思白展开“红豆之争”,卷入者包括朴学大师章太炎、古文家金松岑、文学家范烟桥等,后结集出版《红豆集》一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吃茶去  茶和咖啡      新春茶话      茶寮小志      茶居话旧       第二章 酒之诱  谈酒          吃酒           第三章白糖梅子   果品九则      瓜            闲话泡菜      凉薯与核桃     重庆的水果    北平夏蔬小吃    第四章 食必兼肉 烧腊          吃羊肉        乳鸽          深秋谈蟹      岭南异味录     常熟的告化鸡和鲜栗羹          拼死吃河豚     第五章 褡裢火烧小吃闲话       饮冰          烘山芋与早点心  口渴无冬夏——一则广告        谈吸烟        豉            特别嗜好之食品  北平的豆汁儿之类 谈到北京的小吃  高桥的松饼    食在广州乎?食在广州也!      夏天广州吃     点心与茶食     第六章吃贯中西 名震全球的中国菜 中菜与西菜    中西吃经       第七章 食事散记西湖食单       食味杂记       荐任官吃的今昔 东南食味      吃的色香味    吃在上海      吃在北平       饮食男女在福州 中秋节近的北平的“吃”         饮食篇        论中国菜馆     厨房组织与研究  跃进中的酒菜业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