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子直解
02两戴《礼记》工夫论与教化…
03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
04三重松庵·三轮执斋&…
05中国哲学导论:从古代哲学…
06近思录(吕氏家塾读本) …
07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谱传
08因道全法:韩非道法思想研…
09孝经研读
10梁启超手稿
孙英龙 著
本书为黄道周人物传记。黄道周(1585—1646年),福建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
可购
马兆坡马艳 著
良知一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尽心上》提道:“人之所不学…
郑宗义 编
本辑共收论文七篇。其中,有四篇文章是围绕唐君毅展开的,这也是本辑的主体部…
王树森 著
《周易》一书,冠冕群经,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八…
黎汉基 著
在《春秋》研究史上,坚守门户立场是相当突出和普遍的作风。本书透过严谨的论…
朱建民 著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
朱喆 著
本书选择了道家哲学中最关键的思想范畴:天人、道言、有无、生死、群己等分别…
陆九渊 著,鍾哲 点校
《陆九渊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著作集,收录了陆九渊…
陈明,朱汉民 编
本辑儒学研究既论及儒家道统、文庙祭祀、朱子礼学、中体西用和公羊三世说等基…
张刚,宋丽 著
德性思想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通过对其根源、内涵不断探索形成了儒学不同阶段的…
周淑萍 著
本书探讨了先秦至唐孟学的学术演进,分先秦孟学、两汉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孟…
邸利平 著
本书主要探讨了北宋理学家吕大临道学理论的阐释径路和特点,依次考察了吕大临…
张伟,张清江 著
本书由19篇论文组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哲学,有从哲学大家,如孔子、孟子…
陈政扬 著
《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一书是台湾学者陈政扬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通过多视角…
廖名春 著
1.本册依据《荀子》和其他关于荀子的历史文献记载,从荀子的生平事迹和著作言…
方彦寿 著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注 著,马天祥 译
《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
罗大伦,紫图出品 著
每个人在最初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公婆、为人下属、为人领导时,都如同一…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很少,从而想要的会越来越多…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编
《现代儒学(第六辑):儒学的多维发展》是《现代儒学》丛书的第六种,主题是…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北京大学美学…
张世英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是哲学界泰斗式人物。在70余年的学术生…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伊丽娜 注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
钱穆 著
本书是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是一部洞彻儒家文…
可读可购
张宏敏 著,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 编…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者,他的思想不仅在…
[明] 冯从吾 编
《新订关学编(纪念张载诞辰一千周年)》在以往《关学编》文献重要版本为基础…
阿兰 著
本书共有93篇随笔。阿兰引经据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实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人渴…
王晚霞 著,王晚霞 编
堪称理学开山的周敦颐,开创了宋学学派濂洛关闽之濂溪学,在宋代以後的东亚思…
方光华,曹振明 著
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关学的重要奠基者。他以儒家…
郭齐勇 著
《中国哲学的特色》论及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从场有论的视域看中国哲学的特…
蒙文通 著
《治学杂语·理学札记》是蒙文通先生的著作,由“治学杂语”“治学…
熊十力 著
《尊闻录》是熊十力一九二四年秋至一九二八年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札,最后一通…
黎红雷 著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参照,对原始儒学典籍中的管理…
马一浮 著
这是一部谈话记录,由“六艺篇”“诗学篇”“文艺篇”及“教学篇”等构成,是…
刘咸炘 著
近代四川学界人才辈出,从廖平肇始,许多人对中国思想史都有很大影响。其中一…
上海市哲学学会 编
本书系上海市哲学学会承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下达的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
王中江,李存山 编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承什刹海书院协助,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
孔祥瑞 译
从汉代郑玄为《论语》做注开始直到当代,《论语》的注本层出不穷,其中朱熹的…
苗彦恺 著
《贺瑞麟思想研究》主要探讨了晚清关中大儒贺瑞麟的思想及经世致用的社会践行…
涂可国 著
《国际儒学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中心主办的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
周山 著
《周易》六十四卦,本教程以六十四卦为六十四章,象、辞结合,阐释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