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儒道研究·第七辑
02唐君毅文化哲学研究
03帛书道德经甄辨(上)
04中国传统知论的现代审视
05明代儒学的道真追求:王廷…
06中国心学(第4辑)
07慧琳《一切经音义》文字整…
08老子道德经
09康有为
10老子直解
陈少明 著
全书从经学的终结及变迁的角度,讨论中国近现代转折过程中的一些思潮、人物与…
可购
毛有碧,李承贵 编
《阳明学研究新论(第四辑)》收录的是2018年发表在《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傅可 注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
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 编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
王弼等,撰 著
《周易十书》包括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易学名著共十种,为:魏王弼《周易注》…
袁了凡 著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
胡文臻,郭飚 编
《庄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 编
本书几大板块:研究综述、研究动态、研究视阈、研究著作辑刊、研究成果目录。…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编,钱逊 注
梁涛 编
“天下之言性”是《孟子》中十分重要的一章,但向来被认为难解,历史上学者的…
杨儒宾
本书指出,庄子和孔子有特殊的地理风土与文化风土的渊源,孔子是《庄子》内篇…
习罡华 著
青原行思是初期禅宗文化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禅宗刚兴起时经历了双重革命:其…
(战国)鬼谷子
《鬼谷子》是鬼谷子其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纵横游说之术的高度总结,被称为…
徐复观 著
徐复观先生认为:“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主要应当归结到思想史的研究。”本书…
黄冬霞 著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基于深化理论研究和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也…
叶舒宪 著
本书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奠基人叶舒宪代表作品。老子哲学以玄奥难解的内容和质朴…
《庄子的文化解析》一书从神话思维、原型意象、神秘数字和宗教礼仪等方面探讨…
杨立华 著
《庄子哲学研究》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
陈代湘,方红姣 著
湘潭“碧泉书院”是南宋非常早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创始者胡安国、胡宏父子…
冯茜 著;甘阳,吴飞 编
古人如何理解“礼”,是礼学思想史叙述的基本视角。礼是人为创作,还是自然生…
王永彬 著,周文标,应佳鑫 注译
《围炉夜话》是“处世三奇书”之一,其余两部分别为《小窗幽记》和《菜根谭》…
周之翔 著
朱熹继承北宋理学家所高扬的“为己之学”的治学宗旨,穷尽毕生精力探索和建构…
毕游 著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以理…
李敬峰 著
学界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门人、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子、王阳明这些标杆式…
[明] 顾宪成 著,李铁映,王伟光 编,李可…
《小心斋札记(宋元明清哲学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收录了顾宪成的奏疏、序…
陈明,朱汉民 编
《原道(第38辑)》儒学研究栏目广涉榖梁传正论、荀子法思想、上古观礼论、春…
赵馥洁 著
本书是笔者多年来对关学精神探索的结晶。它由关学精神的基本特征、关学精神的…
[宋] 孙復 著,李铁映,王伟光 编,赵金刚…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
张永义 著
本书以墨子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墨子十大主张的性质、后期墨家在逻辑学和科学方…
黄波 著
关于《易经》的译注虽浩如烟海,但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形译,另一种是意译…
孙德谦 著,李铁映,王伟光 编,吴天宇 校…
《太史公书义法(近现代哲学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史记…
李存山
本书为作者常年思考、研究的论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文化…
陈继儒 著,周文标英 译
《小窗幽记》是“处世三奇书”之一,其余两部分别为《菜根谭》和《围炉夜话》…
魏忠强 著
本书围绕孟子其人其书与六经关系,进而反观早期儒学的发展大势。对这一问题的…
王中江 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量的古代早期文献被陆续发现,为…
洪应明 著,周文标,应佳鑫 注译
《菜根谭:汉英对照》是“处世三奇书”之一,其余两部分别为《小窗幽记》和《…
太虚 著
太虚大师以佛学研究、佛教改革而闻名于世,但其从佛教的视角来论述古今中外各…
王国维 著
王国维是中国进行纯粹的西方哲学研究第一人,其在康德哲学、叔本华哲学及尼采…
殷慧 著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近思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丛书…
陈来 编
“精神人文主义”是杜维明教授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的论域。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