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新闻

“梦想起航: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投稿倒计时

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采取“网生代评网生代”的方式,初评评委全部是在互联网阅读和写作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两岸年轻网络文学爱好者,旨在以青年一代的视角更好地发掘投稿作品的创新性…

2017-07-25

腾讯文化

《地下铁道》作者怀特黑德:美国黑暗的一面从未远离

怀特黑德说,“美国黑暗的一面从未远离,它只是静静地潜伏在角落。一旦有野心家企图借用它的力量煽动仇恨、分裂人群,它就会随时卷土重来。”

2017-07-24

澎湃新闻

朱天心对话梁文道:过去的“文学盛世”是一场误会

80年代的中国人都比今天更加专注,更加认真?我觉得不一定。只是当时的机缘巧合,大部分人没有书看的话,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好做。

2017-07-24

文化有腔调

《地下铁道》作者怀特黑德:美国黑暗的一面从未远离

怀特黑德说,“美国黑暗的一面从未远离,它只是静静地潜伏在角落。一旦有野心家企图借用它的力量煽动仇恨、分裂人群,它就会随时卷土重来。”

2017-07-23

澎湃新闻

62岁刘晓庆谈人生起伏:能救自己的是才华和努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下去,也不会永远倒霉下去。顺的时候,容易迷失。倒霉的时候,容易放弃。如可破解?才华和努力,是秘诀。

2017-07-23

钟二毛

吴清友病逝,龙应台对他感佩、尊敬和心疼

龙应台:我感佩他对台湾的付出,尊敬他对华人世界的贡献,但是更心疼他白了头发的辛酸……

2017-07-19

岳永逸:民俗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和百姓生活的学问

对我而言,庙会实际上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地区生活文化的集中呈现。透过庙会,能看得出大多数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岳永逸说。

2017-07-19

文汇报

纪念居伊德波的最佳方式,是对日常生活的理性关怀

德波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激进且彻底的批判信念从未动摇过,他留下遗愿,拒绝自己的电影以任何方式公开发行、放映,以避免自己的艺术品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2017-07-19

澎湃新闻

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因病去世,享年67岁

诚品书店创办人、董事长吴清友于今晚(18日)逝世,享年67岁。

2017-07-19

“最后一课”:大学精神为主题,故事与寄语成主流

今年的毕业演讲,校长习惯引用优秀校友案例,以校友精神联系学校办学精神。越来越多的校长不再强调如何做实验、做学术、做成绩,而是更加强调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2017-07-19

北京日报

纽约地铁书单:纽约客都在读什么?

(当你在地铁上阅读时)没人会打扰你,你可以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注意到地铁上)读吸血鬼故事的人没那么多了,现在大家读的更多的是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

2017-07-18

中国日报网

构建话语体系不能脱离学术体系,还要能够与世界对话

建设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不可走入国际社会学界的普遍误区,需要打破行为学主导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回归中国的社会现实,深入探究中国人的内在生命力;话语体系不是空谈,它需要在生…

2017-07-18

澎湃新闻

加拿大建国一百五十周年:源自建国时代的政治传统

麦克唐纳说:“在这个国家里,没有更优越的种族。我们都是英国臣民。在这个意义上,那些非英国人也是英国臣民。”

2017-07-18

澎湃新闻

冰心日记面世:冰心从中年到晚年思想脉络与生命轨迹

“她只有不在家时,才会写日记。1924年给《晨报》副镌写‘寄小读者’系列通讯时,她曾表达过‘客中心情,似乎更容易融会诗句’之类的意思。”王炳根解释。

2017-07-18

光明日报

香港新儒家:重回子学时代,未来的儒学形态?

在当今,儒学所面对的家庭、社会和国家结构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儒学应当调适而上遂,儒学应当在不断的开展中重构。儒学在未来最可能以什么样的形态长期而稳定地存在和发展?

2017-07-14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