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茅盾:练习写作的秘诀是不怕修改

从一个人的写作的全程上看来,修改是无止境的,亦即是学习无止境,进步无止境;这真是所谓“死而后已”的事。

2017-10-12

当代杂志

尼德罗:清华附小的苏轼报告,一场被放大的抢跑运动

清华附小六年级某班的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成了网红,顺带着让清华附小骄傲了一把。

2017-10-12

腾讯·大家

亚马逊公布十年数据,哪位诺奖作家的书卖得最好?

仅一天时间,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在其网站的销量与前一天同时段相比增长253倍,其中《被掩埋的巨人》升至图书总榜第1名,与其相关的关键词搜索也有了2000多倍的…

2017-10-12

澎湃新闻

三言两画:比起生活,酒好甜

近日,一位年轻的朋友在自己钟爱的户外徒步中遇难,青春年少韶华陨落。噩耗传来,所有身边的朋友,都在捡拾记忆里关于她美好的点滴。

2017-10-12

澎湃新闻

美国腹地的8000件中国文物: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

堪萨斯城,美国腹地里的一座荒凉城市,工业稀少,商业落后。那里坐落着一座博物馆,现存中国艺术品超过8000件,覆盖了北魏石棺、五代壁画、辽代木雕和稀罕至极的宋画。

2017-10-12

ART艺术共赏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剑桥大学新校长

大学是一个集体的无形企业,他长久存在,不是任何个人、团体、机构甚至某一代人的财产”。我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其实我们都是受托人,我们要为今天学生学者服务,寻找人类面临的难题…

2017-10-12

澎湃新闻

诺贝尔文学奖“陪跑联盟”

“梦想也会长大,不过是朝着童年的方向。”阿多尼斯“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村上春树

2017-10-09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因此,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人用情境背景、服装仪容和举止动作来炫耀他的财富、学问、身份、美貌等等权力象征;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人用类似的“前台行为”来显示他的…

2017-10-09

哲学园

这些小众博物馆,有的你可能都没听说过

以往,博物馆总是给人距离感,但以下一些博物馆不仅接地气儿还很有意思,让你对博物馆刮目相看。

2017-10-09

澎湃新闻

杨朝明:儒学在今天该是什么样态

郭齐勇强调“开放”二字,不仅在于避免极端,拒绝偏执,也是为了儒学能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当代实际。

2017-10-09

商务印书馆

大英博物馆藏唐三彩俑的“往事回译”

如果韦利是在1920年左右翻译的刘庭训墓志,那么当时他刚过而立之年。不知他对身后之名有过怎样的猜想。近一百年以后,这份墓志铭文还会重新牵扯出“回译”的话题。

2017-10-09

澎湃新闻

逝去的风韵、留存的意趣:闲话瓷枕与枕屏

既然枕屏的作用是防风,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古人喜欢睡硬枕以求阴凉,长枕于上而不觉受寒,为什么偏偏又要用枕屏来防风呢,这不是两相矛盾的吗?

2017-10-09

澎湃新闻

略谈自然教育与博物传统

自然教育,却无论如何是儿童教育和少年教育中非常有益的一部分,是现代教育最为有益也最为必要的补充,却也同时是我国当下教育体系中极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2017-10-09

南方周末

许仙与蛇:他不相信世间会有全美的女人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阴霾的日子,白素贞在家裹粽,许仙在街上被手持禅杖的和尚拦住去路。和尚自称法海,有一对发光的眼睛。

2017-10-09

后浪

诺奖评委们“疯玩”了两年,换个姿势接着玩!

但他在今年获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预测来讲是爆了大冷。博彩公司、评论家、作家、媒体、自媒体等等,没有一个人猜到。

2017-10-08

大树李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