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博物馆如何贴近公众?黄道婆纪念公园这样传播先棉精神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海市黄道婆纪念公园开展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主题日活动:“中国纺织中的龙文化”讲座,带领公众了解传统纺织龙纹演变及其价值内涵

2024-05-18

澎湃新闻

陕西历博秦汉馆开馆,汉代古船首展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作为中国主会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下简称“陕历博秦汉馆”)正式开馆,其基本陈列展“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在“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中榜上…

2024-05-18

澎湃新闻

《点石斋画报》140年:珍稀原稿首次批量展出

《点石斋画报》是我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新闻画报之一,发刊于1884年,刊载超过4600幅作品,是全面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图像宝库。

2024-05-18

澎湃新闻

百年前的国货广告如何传递家国情怀?

近百年前的广告是什么样子?在那个没有精修照片和视频直播的年代,广告又是如何呈现的?

2024-05-18

澎湃新闻

金华乡村:清渭街的五姓格局与商业聚落

金华位于浙江中部的金衢盆地之中,古称婺州,明清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因有“八婺”之称。

2024-05-18

澎湃新闻

上海汽车博物馆:看世界汽车运动130年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又恰逢第14个中国旅游日,也是F1中国大奖赛20周年以及上海国际赛车场建成20周年,“逐风——世界汽车运动130年”主题展在上海汽车博物…

2024-05-18

澎湃新闻

躲雨猫,科幻猫,恐怖猫……哪些作家在借猫达意?

猫咪陪作家写作,消解作家的孤独,并且,猫咪也给作家带去创作的灵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猫变成了人,猫的世界像是人的世界,作家借猫抒情,借猫达意,借猫言志……

2024-05-17

澎湃新闻

跨越2000余年,AI重现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

穿越2000余年,能否看到古人真容?AI助力下,这一愿望正成为现实。17日,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4-05-17

国际博物馆日:从秦汉文明看到世博光影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将至,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中国主会场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并在当天推出“秦汉文明”系列特展。

2024-05-17

澎湃新闻

再说“评注本”

“另眼看古典学”系列海报古典学者拆卸和组装古典文本、窥探其内部构造的一件利器是“评注”,“评注本”(commentary)也因此成为古典学术的重要产物。

2024-05-17

澎湃新闻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重开馆,再现大秦风采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举办前夕,全新改造提升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昨天重新开放。

2024-05-17

澎湃新闻

“光耀江淮”,追寻群舒古国的足迹

群舒古国,早已湮没历史烟云里的周时偃姓诸国,在今安徽六安 、 舒城一带,传说为皋陶的后裔。后被楚所灭,融入吴楚。

2024-05-17

澎湃新闻

宋代猫奴手册三:闲看猫暖眠毡褥——画作、诗词、艺术品

在宋代,时代精神逐渐内敛,士人心态追求宁静安逸,社会审美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感官享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转变体现了更为细腻的审美追求。

2024-05-16

澎湃新闻

宋代猫奴手册一:衔蝉毛色白胜酥——品种、角色、猫市

在宋人笔下,猫的别称、寓意和象征意义丰富多样,在不同语境中的意象各不相同。比如“狸奴”——“猫,本狸属,故名狸奴”——揭示了狸-猫之间驯化的发展顺序

2024-05-16

澎湃新闻

宋代猫奴手册二:裹盐迎得小狸奴——聘猫、养猫、信仰

宋代诗坛留下了众多以猫为礼的酬答诗和唱和诗。如曾几的《乞猫二首其二》所述“江茗吴盐雪不如,更令女手缀红。

2024-05-16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