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书评

他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直到现在,有文学阅读习惯的人,依然得承认《喧哗与骚动》很难读,福克纳的世界门槛太高。

2017-09-28

腾讯·大家

她让我们嗅到南美洲的气息

对于游记散文,人们并不陌生。从最早的《徐霞客游记》开始,人们不仅知晓了祖国河流山川的广袤与富饶,也喜爱上了这种活泼的文体。而余义林的这部作品,却是这类散文的创新之作。

2017-09-28

文艺报

景蜀慧谈《南齐书》的编纂、点校与修订

景蜀慧女士1991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她师从著名文史专家缪钺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历史与文学,并得到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指导。

2017-09-28

澎湃新闻

《红楼梦》里,那个无怪可打的“官N代”

有死亡在前面等着,如意,也许反而是一个居心叵测的陷阱。

2017-09-28

为什么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抄袭”前八十回

本文所说“抄袭”并非投机取巧,而是续书人既想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不敢任意铺展,又才思有限,写不出新意,故而以原文为模板,生成似曾相识的新情节。

2017-09-28

红楼梦研究

宝钗明知道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什么还老劝他呢?

贾宝玉认为黛玉是他的知己,就是因为“林姑娘从来不说那些混账话”,到底是怎样一些混账话呢?结合上下文看,就是不像湘云宝钗那样劝他读书或是结交贾雨村这样为官做宰的朋友。

2017-09-28

闫红说

敬一丹:记录,趁着没有忘记

这一本《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记录了个体命运在当时独特的年代的沉浮,他们无力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抉择自己的命运,然而在无数的细节里,却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痕迹。

2017-09-25

经济观察报书评

王安忆笔下的“都市移民”

王安忆的文字,总是老辣十足,透着一股子力道。但收录在《红豆生南国》这部中篇小说集中的三篇作品,却在劲道之中更多了一些柔情。

2017-09-25

中青在线

心画心声惟知者能解

朱良志辑注的《石涛诗文集》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在石涛作品真伪考证基础上,尽可能汇集石涛可靠的诗文著述,并加以注释和校订。本书是第一部石涛诗文总集汇览。

2017-09-25

中青在线

这本美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出版30年后仍然最权威

不过,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司徒琳发现明代历史对于近现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颠覆了自己早年对明代的认知。

2017-09-25

为何有那么多聊天工具,我们依然感到孤独?

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类比后佐证,包括孤独在内的情绪起源,与生存型社会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2017-09-25

澎湃新闻

贫民窟像是人类的一块伤疤 暴力与江湖系列 书列

贫民窟像是人类的一块伤疤,不忍直视,却可以有掩盖伤疤的方式。成为黑帮老大,外人看着高兴,自己也至少可以当一个梦。或者说,它不是梦,黑帮老大不是有跳出贫苦的可能吗?

2017-09-25

烛下检书

自由是“空心病”的最佳疗法

从吃喝拉撒都要别人照料的婴儿,到能自立于世的成人,人必须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真切信任,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

2017-09-25

中青在线

方卫平:在细小的童年身影后,看到巨大的生活之网

那种经受得住最老到的阅读挑剔的“复杂”之中的单纯精神,“沉重”之下的欢乐意志,或许就是童年奉献给我们的文学和生活世界的珍贵礼物它也应该是儿童文学奉献给孩子的生活理解和精…

2017-09-22

文艺报

快阅读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手一部手机,每天“朋友圈”里不停的刷着各式各样的“鸡汤文",真正有深度和内涵的好文章往往被湮没,更何况为“三工”鼓呼的声音更易被标签化、边缘化。…

2017-09-22

中青在线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