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乾隆为何把嘉庆定为接班人?

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

2017-06-22

华声在线

张廷玉:事贵慎密 为官要廉 为政要勤

张廷玉居官能始终坚持“慎”“廉”“勤”,雍正皇帝赞许他的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

2017-06-2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史上最冤:被污名成“负心汉”的新科状元

张师正第一个曝光王状元的死因及桃色新闻后,产生的轰动效应跟现在网络上突然出现的某大牌明星出轨并死于艾滋的消息一样,各种议论、段子都有,且一直争议至清朝。

2017-06-22

北京晚报

南宋宫廷的避暑奇招:三伏天竟让人“寒战股栗 ”

每到夏天,皇帝多到复古、选德两殿办公,或至翠寒堂纳凉。翠寒堂周围,竹木清幽,层峦奇岫,既有飞瀑,又有池圃。池中遍置红白荷蕖,前庭摆满茉莉香花,以风轮鼓吹,满殿清芬。

2017-06-22

澎湃新闻

清朝的西部大开发:乾嘉两朝对伊犁的开发与建设

虽然伊犁远离北京的战略核心区,四邻都是外夷。但是,它代表中央政权行使和承接一部分外交职能。

2017-06-22

澎湃新闻

周敦颐:濂溪一脉传千古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2017-06-22

光明日报

京城棉花胡同传奇:蔡锷与小凤仙

这条胡同当年因蔡锷居于此,冠盖车马不绝。因蔡锷是名将,又有军事教育家的盛誉。他所编著的《曾胡用兵语录》,不仅为当时带兵将领所青睐,连蒋介石也大力倡导为黄埔军校生之必读书…

2017-06-22

北京日报

国民政府“犹太方舟计划”: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纳粹德国掀起反犹浪潮后,大量欧洲犹太难民外逃。当时,一些国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安置犹太难民计划,然而,重庆国民政府在西南边区划定寄居区安置犹太难民的计划却鲜为人知。

2017-06-22

中国国家历史

“民国第一刺客”王亚樵刺杀日军白川大将?贪天功为己有!

1932年4月29日,日本在华军政要人于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天长节庆贺会,遭韩国义士尹奉吉炸弹袭击。

2017-06-22

今日话题

香港历史的再探索--殖民经验与现代性

西医教育和殖民管治在本质上是近代化过程中的产物。香港历史发展在这两个方面也都呈现出了独特的样貌。

2017-06-22

大公网

文学“枢纽”:唐前文馆历史说略

馆阁不仅是高等官署的标志,更是特殊文化身份的标签。在统治者那里,馆阁作为御用的文化机构而存在,其人员、活动都带有御用性,其设置带有临时性,其创作具有规范性、美观性,却从…

2017-06-21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笛卡尔头颅今何在?

众所周知,头颅本是一个思想家最主要的象征,据人类博物馆研究员菲利普麦纳西耶分析,早在笛卡尔的遗骸埋进圣热纳维沃修道院时,他的颅骨可能就已被盗。

2017-06-21

光明网

《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英军占领舟山的书证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首要目标是舟山,并打算割占此地,而最近才在网上出现的中、英、印三文词典《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便是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

2017-06-21

澎湃新闻

文艺复兴:歌德、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是怎么写作的

从英雄、完人、神、半神人的奇迹、奇遇、伟业,到人的奇迹、奇遇、伟业,是文学降临人间的第一步,而第二个是从伟业、奇迹、奇遇到普通人的生命。从猎奇到体验人生,是第二步。

2017-06-21

澎湃新闻

档案里的故宫文物迁移纷争

故宫文物迁移过程坎坷不断,开始及过程中的争议也从未停止,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各怀鬼胎,但好在故宫护宝人面对重重困难时从未退缩,这是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保护中的延续与浓缩。

2017-06-21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