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历史

唐代门阀大族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中古中国赫一时的门阀大族,在十世纪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近日,美国汉学者谭凯在中国出版的《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一书,解答了这个谜。

2017-06-24

腾讯文化

东晋帝陵为何全都找不到?司马懿立下反盗墓祖训

这篇文章,来说说中国历史上“集体失踪”的司马晋朝皇家陵墓,我在《风水三千年》一书中谈过,先说东晋陵。

2017-06-23

梧桐树下戏凤凰

中国人第一次到达波斯湾

在有记载的历史中,甘英是第一个抵达条支和波斯湾的中国人。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奠定他在中西交通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2017-06-23

北京晚报

韩国史上的外戚专权:元朝皇后仗势妄为的娘家人

到了高丽王朝末期,元朝日益衰落,高丽王朝内部开始出现主张摆脱元朝影响的声音,然而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却发生了一种奇特的外戚弄权。

2017-06-23

澎湃新闻

拿破仑从未说过中国是“睡狮”

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

2017-06-23

中国国家历史

虹口为何曾是上海的观影中心

20世纪20至30年代,许多上海人选择去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地区观看新鲜影戏,以至于上海人讲“到虹口去”就表示“看影戏去”。

2017-06-23

文汇报

晚清时潮中的顾炎武:援引、印刷及历史语境

晚清士林的顾著阅读,既有曾国藩、章太炎这样的大儒,为经国大业、学术传承、道德接续;亦有汲汲为功名计、为稻粮谋的芸芸读书人。

2017-06-23

文汇报

“纸皂代差”:清代的行政实践及其执法困境

在清代,官府执法中的“纸皂代差”,是一种颇为理想化的制度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差役扰民,而且对于涉嫌违法者也是先礼后兵的警示。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颇为复杂的社会…

2017-06-23

文汇报

袜子及其内涵在古代中国早期的演变简史

汉代以前有履无袜,人们均赤足着履。古代风习,登堂入室须先脱履于外,人们都是跣足。跣足者,光脚也。

2017-06-23

光明日报

私情归私情,公事归公事:这一点宋朝官员分得清

像郑戬与范仲淹、王拱辰与欧阳修这类私人关系密切、公共立场各异的情况,放在北宋历史中,其实是十分常见的,甚至构成了一道特别的政治风景。

2017-06-22

吴钩

漫谈曾胡左李:胡林翼的“中年变法”

胡林翼认为前半生的他享受太多,已经把一生的甜美甘肥日子享尽。后半生,他要开始刻苦自励,换一种活法了。

2017-06-22

澎湃新闻

乾隆为何把嘉庆定为接班人?

在治理国家方面毫无建树的嘉庆,身上最明显的标记就是乏术和平庸。那么,乾隆为何会把皇位传给他,把偌大一个帝国托付给他呢?

2017-06-22

华声在线

张廷玉:事贵慎密 为官要廉 为政要勤

张廷玉居官能始终坚持“慎”“廉”“勤”,雍正皇帝赞许他的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

2017-06-2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史上最冤:被污名成“负心汉”的新科状元

张师正第一个曝光王状元的死因及桃色新闻后,产生的轰动效应跟现在网络上突然出现的某大牌明星出轨并死于艾滋的消息一样,各种议论、段子都有,且一直争议至清朝。

2017-06-22

北京晚报

南宋宫廷的避暑奇招:三伏天竟让人“寒战股栗 ”

每到夏天,皇帝多到复古、选德两殿办公,或至翠寒堂纳凉。翠寒堂周围,竹木清幽,层峦奇岫,既有飞瀑,又有池圃。池中遍置红白荷蕖,前庭摆满茉莉香花,以风轮鼓吹,满殿清芬。

2017-06-22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